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半期考
历 史 试 卷
(完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 0 0 分)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每小题2
分,共60分)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
继承王位的是
2王。
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制度动摇
B 。
江南经济超过北
方
C.分封制的动摇 D 。
周王实行宽松的
统治策略
3.某次考古中发现出一块古代石刻石,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这块石刻最早应处自
A、西周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4、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征程,也是共产党锻炼成长的重要历程.其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开始独立自主妥善处理自身问题
D、实现了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
5.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于2009年的10月11日在山东举行,CCTV5体坛快讯也特别开设“走齐鲁看全运”板块,全景展现“齐鲁大地”的风采。
山东省“齐鲁大地"称呼渊源于
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实行的郡县制
D、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6、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政府代表是
A、曾纪泽
B、丁汝昌
C、邓世昌
D、左宗棠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
项水利工程的事实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中书-门下-工部B.中书-门下-尚书-工部
C.尚书-门下-中书—工部D.门下-中书-尚书—工部
8.元朝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六部
9.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
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巨额赔款
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13、“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
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这首诗是歌颂
A、丘逢甲、徐骧义军反割台斗争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英勇抗日
1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16、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该材料反映出的历史本质是
A、义和团中男女平等
B、反对西方的政治制度
C、排斥外洋一切事物
D、反对洋人的生活方式
18、“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甲午悲歌》
B、《日寇投降》
C、《台湾沦陷》
D、《珍珠港祭》
19、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
”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20、“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③敢于造反的精神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1、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2、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强制推行使用日语,取消汉语.其实质目的是
A、同化中国人民
B、把日语作为侵略工具
C、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
D、把中国纳入大东亚共荣圈
23、《松花江上》是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歌曲,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4、近代历史上,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是最终均告失败。
其根本原因在于A、西方列强船坚炮利B、战略战术失误
C、社会制度落后
D、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25、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回到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更加腐败,甘愿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6、太平天国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沉重的封建剥削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④自然灾害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突出表现在
A、政治制度
B、土地制度
C、阶级关系
D、分配制度
2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天京事变”严重削弱战斗力
B、《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行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条件
C、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30、国民革命后,我党理论中国化的开始,也是共产党锻炼成长的
重要历程.其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开始独立自主妥善处理自身问题
D、实现了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
二、材料问答题(共三大题,31小题12分、32小题14分,33小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国家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具实质意义?为什么?(3分)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32、
材料一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海陆军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特点?有何意义?(6分)
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
的成立“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8分)3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请回答:(1)材料一中碑文所提出的中国近代史上三个重要的年代分别是指哪一年?为什么说它们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4分)
(2)虎门硝烟和五四运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何共同之处?抗日战争和渡江战役,说明中国革命的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什么重大的意义?(6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段期中考
历 史 答 题 卡
一、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材料题(3小题,共40分) 31、(1)
(2)
(3) (4)
32、(1)(2)33、(1)
、
(2)
(3)
答案
一、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31题
(1)秦始皇不给丞相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
(4分)共同点:统治者限制和分割相权,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1分)
(2)原因: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1分)
(3)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所以他们都不具有宰相权力,不能对皇帝形成威胁,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达到意思即可3分
(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
(3分)
32答案
(1)特点:①中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权力受到较大制约.②临时
约法被袁世凯废除,存时短暂。
(4分)意义:临时约法是中国和亚
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分)
(2)政治制度上: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按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体制(或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答“参
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
立行使"也可得分。
2分);实行责任内阁制。
(2分)
社会思想上: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等自由,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
意识,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任答1点,2分)
33、(1)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了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6年解放战争,为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而进行斗争。
(4分)
(2)共同之处: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和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变化:由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2分)(3)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
中国社会的发展方面;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