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精练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次昼夜星驰的行程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主要是因为( )
.海上交通发达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指南针用于航海
.造船技术高超
年月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
早在多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
.鉴真.卫温
.郑和.戚继光
.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
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印度洋沿岸.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地中海沿岸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买卖交易俱用中国历代铜钱……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磁(瓷)器……则用铜钱买卖。
”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明朝国威的树立
.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
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中外交往
.抵抗侵略
.山东青岛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名,如灵山卫、浮山所等,都与历史上抗击倭寇侵扰有关。
明朝政府为
抵御倭寇设立过“卫”“所”等军事机构。
在明朝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是( )
.卫青.霍去病
.戚继光.郑和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
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
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戚继光.文天祥
.郑和.岳飞
.喜爱兵器的小虎同学收集了一把“登州戚氏军刀”(见右图),此军刀为抗击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小虎同学想注明兵器所属的朝代,正确的应该是( )
.唐朝.宋朝
.元朝.明朝
.童谣见证历史。
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
.戚继光抗倭.马可·波罗来华
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
这一史实说明( )
.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二(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材料一中郑和“奉”的是谁的“使”?“永乐三年”是哪一年?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年到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
某校七年级()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
板块一:草根英雄,洪武大帝
人物资料: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材料中“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何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板块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 ()请指出纪念邮票发行于哪一年。
材料二[宣德六年(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
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
么传统?
板块三:沿海告急,帝国衰落
材料三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的什么
精神?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出现郑和下西洋壮举的经济基础,也是主要原因。
、、三项为郑和下西洋提
供了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所以题干描述的伟大的航海家是郑和。
故选项。
郑和下西洋,访问了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地中海沿岸。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
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故选项。
本题考查归纳能力。
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到天竺取经,郑和下西洋加强了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三个事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外交往。
故选项。
歌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戚继光。
他的主要事迹是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反映出当地人民
群众抗击倭寇的积极性非常高,这说明抗击倭寇、平息倭患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明成祖。
年。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指南针的发明并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宋代以来我国造船业发达;郑和具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
(任意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年。
()年。
()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传统:和平外交,友好往来。
()戚继光抗击倭寇。
结果: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精神:反映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一味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