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截瘫后实施间歇导尿的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人泌尿系统的护理体会
文 章编 号 :0 4—57 (0 2 0 10 7 5 20 )7—0 3 —0 55 1
脊髓损 伤合并 截瘫 的病 人常 伴有小 便失 禁或 尿潴 留 , 需 1 临床 资 料 我科 自 17 99年以来 , 共收治多段脊 髓损伤 合并 截瘫 的病 长期 留置尿 管 , 这样就 为细菌进入泌 尿道 提供 了条件 , 容易 引 8例 最 0岁 , 小 年 龄 1 。 本 组 病 人 皆 因 以 最 8岁 起泌尿系统感染 或结石 , 是截瘫病人危及 生命 的并发 症 , 往 人 5 1 , 大 年 龄 6 往 颈椎 损 伤 20例 ; 椎损 伤 12例 ; 0 胸 5 腰 截肢 尚未恢 复前 即 因感染 引 起 高烧 等一 系 列合 并 症 导致死 暴力 冲击所 致。其 中 , 亡。为 了给脊髓 损伤合并截瘫 的病人脊髓神 经的恢复争取 时 椎损伤 29例 。完全 性截瘫 24例 , 2 0 不全 性截 瘫 3 7例 , 7 全组 间 , 防泌尿系统感 染则 成为 护理 工作 的重点 。本文 总结 了 病 人 均 有 尿 失 禁 。 预 我科控制截 瘫病人泌尿 系统感染的几 点体会 , 报道 如下 。 表 1 乳胶 双腔气囊尿 管与橡胶尿管发 生感染 比例( ) 例
维普资讯
第 2 卷 6 20 年第 7 (2 3 期
黑
龙
江
医
学
V 1 2 No 7 o . 6. .
I I O I N DI A OU AL 砸 NG JA G ME C L J RN L
J 12 0 u.0 2
55 3
・
护理 ・
一
度后 , 自动排尿 , 可 称为反射性 膀胱。反射性膀胱 虽有间歇性 尿失禁 及较 多残余尿现象 , 但可拔 除导管 , 少了泌尿 系统 感 减 染 的机会 。对其缺点应 采取 相应 办法 , 如排 尿后 增加 腹压 等 也可 克服。而建立反射性膀 胱的先决条件 是保持有效 的膀 胱 容量 , 这之后才 能训练它的定 容量 排尿 ; 保持 膀胱 容量 的最 而 有 效 方法 则 是 每 日膀 胱 冲洗 。 训练方法 : 在冲洗前 , 先将 膀胱 内尿液 排 空 , 然后 关 闭排 放 管 , 开 冲洗 管 , 30~5O l 理 盐 水 1 性 冲 入 , 后 打 将 0 0r 生 a 次 然 关闭 冲洗管 , 冲洗 液在膀胱保 留数 分钟后打 开排 放管排 出。 让 注意 一定要冲入多 少 , 出多少。有 些患 者 由于 种种 原 因不 放 能将 冲洗液 1 冲入 , 次 可分 次 冲洗 , 每次 尽量 保 持 冲入 量 相 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加 大 冲入量 , 至 能 1次冲入 为 止。这 直 样每 日冲洗几次 , 不但 可有效地 防止 泌尿 系统 感染及 结石 发 生, 还可 以保持 膀胱的有效 容量 , 防止膀 胱发生挛缩 。与此同 时, 训练患者定 时间 、 容量排 尿 , 定 一般 保 持膀胱 每 次均排 出 尿液 3 0 l 0 m 左右 。这 样在训 练 之初 就要 注 意观 察 : 尿液 排 将 空后 , 如果每 2 h开放 1 , 次 尿液量 为 3O l则 以后训 练 患者 0r , a 2 放 尿 1 ; 果 尿 液 为 2 )l则 以后 应 每 3 尿 1 。 这 h 次 如 (m , X h放 次 里的定 时间排尿是 在定容量 的前 提下 , 在静 点或饮 水量增 加 时 , 酌 情 处 理 。 应 尽 量 保 持 膀 胱 的 排 放 量 相 等 , 下 超 出 幅 应 上 度不 要太多 , 以刺 激膀胱对这个 容量的敏感性 , 当达 到这个容 量 就反射性排尿 。这样定 时 、 容量排尿 , 定 可以有效地 刺激膀 胱反 射性地收缩 。 般反射性膀胱 3 个 月可 以建立 。所 以 , 在 留置尿 ~4 应 管 3 个 月后更换尿 管时 , 察病 人能 否定 容量 自行 排 尿 , ~4 观 如已能 自行排尿 , 则反 射性膀 胱 已建立 , 需重新 留置尿 管 ; 不 否则 仍需 留置定期 观察 。个别病 人 由于植 物神经 的作 用 , 在 尿量达到一定 容量 时 , 面色潮红 、 有 出汗 、 心跳 加快等症状 , 病 人 即 意 识 到 要 排 尿 , 放 排 尿 管 或 用 便 器 接 尿 即 能 有 尿 液 流 开 出。这时如仍留置尿 管者 , 已可拔 出。 反射性膀胱 的建立还 要 受到许 多客 观 因素 的影 响, 病 如 人的病情轻重 , 个体差 异等 , 就要求 护理 人员加 强 责任 心 , 这 工 作中认真负责 , 循循善诱 , 耐心指导 。 ( 辑 : 雅君 ) 编 陈
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体会
rinary bladder capacity and remaining amount of urine.Finally①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rine road infection percent— age respectively is 6.25 (1 example)and 37.5 (6 examples),two group of comparison differences have statistics significance(P d 0.05);② The urinary bladder volumetric determination experimental group is big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the remai—
K eywords:Spinal cord dam age Catheterization Recovery nursing
【中图 分 类 号 ]R49
【文 献 标 识码 IB
【文 章 编 号 11008— 1879(20 胱 失 去 神经 支 配 出现 排 尿 功 能 障 碍 , 匀 摄 人 (每小 时 125 ml左 右 ),避 免 短 时 间 内 大 量饮 水 ,防止 膀 主 要表 现 为尿 潴 留和 尿 失禁 ,这 种排 尿 功 能 障 碍 常 常伴 随 患 者 胱 过度 充盈 。⑤膀 胱 功 能训 练 :在 每次 导尿 前 ,先 用各 种 辅助 方 终 生 。长期 留置导 尿虽 然 可 以解 决 这 一 问 题 ,但 结 果造 成反 复 法 进行 膀 胱训 练 。a,寻 找刺 激“扳机 点 ”。依 据 尿 流动 力 学检 查 尿路 感 染 。因此 ,促 进 脊髓 损伤 患 者恢 复膀 胱 功 能 ,降低 尿路 感 结 果_2],对 遍尿 肌反 射 亢进 的 患者 寻找反 射 性排 尿 的 “扳 机点 ”, 染发 生率 成 为 临床康 复 护理 的重 要 任 务 ,我 院 2005一o6~ 2009 即患 者 的敏 感点 Ca2如扣 击 耻 骨 上 区、摩 檫 大腿 内侧 、牵 拉 阴 毛 、
间歇导尿在截瘫患者康复中的护理体会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间歇 导尿术在 截瘫 患者 中的应 用及护 理 , 患者建 立反 射 性排 尿 。方法 本组 6 使 0例
截瘫 患者 , 术后 均 施行无 菌 间歇 导尿 术 , 据 患者膀 胱残 余尿 量调 整 间歇 导尿 次数 , 配合 膀胱 功 能 训练 。结果
本组 患者膀 胱容 量均基 本正 常 , 残余尿 量均 小于 1 0ml 0例 形成 反射 性膀 胱 ,0例膀 胱 充盈后 可 自行 排 0 。4 2 尿, 4例发 生尿路 感 染经治疗后 , 染治愈 。无 肾积 水等 并发症 。结论 间歇 导尿 可 以使 截瘫 患者 建立反射 性 感 排尿 , 而使 截瘫 患者 的排 尿接 近 正常 , 从 间歇 导尿 引起 的尿 路感 染远较 长期 留置尿管低 。
3 无 菌 石蜡 油 , 入后 停 顿 1 n让 其 充 ~5ml 注 ~2mi,
分滑润 整个尿道 再 插 入尿 管 。左 手提 起 阴茎使 之 与 腹部成 6 。右 手将导 尿管缓 缓插 入约 2 -2 r , 0, 0 2eq见 i _ 尿液流 出后再 插 入 1 m, 尿 液 引入 接 尿 器 ; ~2c 将 整 个操 作过 程 要 根 据 男 性 尿 道 的解 剖 特点 , 到 阻力 遇
尿量少于 2 0m , 0 l 可改为 8h 导尿 1 次。当残余尿量 少于 10ml 自主排 尿 大 于 每 2h 1次 可 终结 导 尿 。 0 ,
中, 颈椎外 伤并截瘫 3 8例 , 胸椎 外 伤 并截 瘫 6例 , 腰 椎外 伤 并 截瘫 1 。男 性 4 6例 2例 , 性 1 女 8例 , 龄 年 2 -5 , 8 7岁 平均年 龄 4 . 。所 有患 者均 行 手术 治 16岁 疗。 12 方法 . 12 1 间歇导 尿 : .. 根据 膀 胱残 余 尿 量制 定 间歇 导 尿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1. 引言1.1 介绍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问题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问题是由于脊髓受损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通过神经传导控制膀胱的排尿功能,但当脊髓遭受损伤后,这种传导功能会受到影响,造成膀胱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常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来解决。
间歇导尿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定期使用导尿管辅助排尿,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排尿,减轻膀胱压力,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间歇导尿还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自主排尿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康复难题,间歇导尿作为其中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手段,对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膀胱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和实际操作方法。
【内容结束】1.2 介绍间歇导尿在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常常会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包括排尿困难、尿潴留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间歇导尿成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
间歇导尿通过定时将尿液排出,有效减轻膀胱内压力,避免尿液滞留造成感染、结石等并发症,帮助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
间歇导尿还可以帮助膀胱充分排空,避免尿液滞留引起的膀胱过度扩张和肌肉疲劳,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除了帮助膀胱排空外,间歇导尿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通过间歇导尿,患者的膀胱功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因膀胱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2. 正文2.1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特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问题是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膀胱控制受损,无法正常排尿。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截瘫是指脊髓在某一水平以上完全断裂或损伤,导致该水平以下的神经功能丧失,包括腹股沟神经、髂腰神经和尾骨神经等。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常常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脊髓损伤水平以下的神经控制膀胱的排尿功能可能丧失,这就需要进行膀胱康复护理。
间歇导尿是指通过定时排尿来控制膀胱的排尿功能,患者定时使用导尿管进行排尿,以维持膀胱内尿液的正常排出。
在进行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适当的导尿时间和频率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膀胱容量和尿液排出情况,制定合理的导尿时间表,一般每4-6小时排尿一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长时间不排尿,以免尿液滞留引发尿道感染或膀胱扩张等并发症。
间歇导尿的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向患者咨询或请医生指导。
合理的个人卫生和导尿技巧是实施间歇导尿的关键。
操作前需要做好手卫生,对导尿器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采用消毒包装好的导尿器进行导尿,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导尿过程中引发刺激膀胱和尿道的敏感。
导尿过程中要坚持用洁净的水冲洗尿道口,清洁膀胱周围皮肤,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需要密切观察导尿过程中的反应和引发的问题。
随时观察患者排尿的过程和尿液的排出情况,如发现导尿困难或尿液排出不畅等情况,应及时调整导尿技巧,以确保导尿的顺利进行。
观察患者排尿后是否出现尿液残留,以及排尿后是否引起疼痛或不适感,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间歇导尿是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进行康复护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的导尿时间和频率、个人卫生和导尿技巧以及细心观察,可以减少膀胱功能障碍带来的不适,保护患者的膀胱健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间歇导尿只是一种解决排尿问题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脊髓损伤截瘫患者需要综合康复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通常会导致截瘫患者出现膀胱功能障碍。
因为腰骶神经受损,患者无法自主控制膀胱排尿,需要进行间歇导尿。
而对于这类患者来说,间歇导尿不仅是一项常规的护理工作,更是膀胱功能的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角度进行探讨,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间歇导尿是指通过插入导尿管来排空膀胱,以维持膀胱内压。
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来说,由于膀胱功能受损,无法通过正常的排尿方式排空膀胱,间歇导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间歇导尿并不只是为了排空膀胱,更重要的是通过间歇导尿来重建膀胱功能,预防尿路感染和膀胱扩张等并发症,促进膀胱康复功能。
在进行间歇导尿时,护理人员除了操作的熟练程度外,更需要关注患者的膀胱情况和排尿习惯,定期记录尿量和排尿时间,进行持续性观察和记录。
这些数据是评估膀胱功能康复的重要依据,也是调整导尿管使用方式和时机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膀胱超声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膀胱情况,调整间歇导尿的频率和时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一:患者A,男性,34岁,腰椎骨折截瘫。
患者因车祸导致腰椎骨折,术后截瘫,膀胱功能完全丧失,需依靠间歇导尿。
在进行间歇导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尿量明显增多,排尿时间间隔变短。
通过定期的膀胱超声检查,发现患者膀胱开始出现扩张的迹象。
护理人员及时调整了患者的导尿管使用方式和排尿频率,配合膀胱康复训练,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例二:患者B,女性,42岁,胸椎骨折截瘫。
患者因意外摔伤导致胸椎骨折截瘫,腰骶神经受损,膀胱功能障碍。
在接受间歇导尿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多次尿路感染的情况,频繁排尿,膀胱压力增高。
护理人员及时开展了抗感染治疗,并加强了患者的导尿管护理,定期更换导尿管,加强尿路卫生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尿路感染病灶。
通过持续的护理和治疗,患者的尿路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为膀胱康复功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护理
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护理任何原因的脊髓损伤,除可致四肢瘫或截瘫外,大多伴有尿潴留和排泄的障碍,从而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常规长时间留置导尿,由于尿管的刺激,尿道口处分泌物增多,细菌容易滋生,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几率增加,而且还容易并发泌尿系结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影响患者的预后,拔除尿管后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为此我们为10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的病人实施了间歇导尿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方法间歇导尿法是指每隔一定时间,(我们常规是间隔4小时),当膀胱内积存一定容量的尿液时即给予导尿,导尿后即刻将导尿管拔除,一天内导尿5-6次。
1.1 操作前首先向病人和家属说明间歇导尿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配合。
1.2 一般选用16号双腔氟来氏导尿管,但如果尿液浑浊或膀胱增大,则需大号的导尿管。
1.3 整个导尿过程与普通导尿法相同,每次导尿前嘱病人自行排尿,如不能自行排尿,可嘱病人屏气扣击或挤压腹部,将尿排出,再行导尿,并记录导尿的时间、自行排尿量和残余尿量。
2 结果通过间歇导尿,所有10例病人均无泌尿系统感染发生,并能自行排尿。
因此,间歇导尿可以预防脊髓损伤病人的泌尿系统感染,使膀胱功能得到恢复,基本达到平衡。
3 间歇导尿的护理3.1 鼓励或帮助病人大量饮水,每天不得少于1500ml-1800ml,以便于冲出尿中沉渣,预防泌尿系结石。
尽量在白天饮水,减少夜间饮水量。
3.2 一般开始时4h导尿一次,在排尿时尽可能用腹压,并同时挤压膀胱区,以促进膀胱排空,减少残余尿量。
如两次导尿间歇能通过扣击、挤压等方法自行排尿100ml以上,且残余尿仅300ml或更少时,可改为6h导尿1次。
如两次导尿间歇自动排出200ml的尿,且残余尿少于200ml时,可改为8h导尿1次,如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下,膀胱容量在250ml以上,且无感染,可终止间歇导尿。
3.3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要求无菌,而且动作要轻柔,防止尿道粘膜出血、水肿。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在康复期间往往会面临膀胱功能障碍的问题,这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更可能导致膀胱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这类患者,间歇导尿是一种常见的膀胱排尿方式,其合理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进行探讨。
我们来介绍一下间歇导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间歇导尿是指通过导尿管将膀胱内的尿液定期排出,以代替自然排尿的过程。
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避免尿液在膀胱内滞留,减少膀胱壁的张力,并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来说,由于膀胱功能受损,无法自行控制排尿,因此间歇导尿成为一种常见的膀胱排尿方式。
案例一:王先生,35岁,因车祸导致下肢截瘫,膀胱功能受损。
在进行间歇导尿后,出现膀胱感染的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导尿管滞留尿液。
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和膀胱护理,及时清洁膀胱周围的皮肤,预防感染的发生。
也应该加强患者的饮食调理,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案例二:李女士,40岁,脊髓损伤截瘫,在进行间歇导尿后,出现尿液滞留的情况。
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需要加强膀胱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膀胱排尿的能力,改善尿液滞留的情况。
也需要进行定期的膀胱超声检查,了解膀胱内的尿液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排尿,避免尿液滞留导致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也可以考虑使用膀胱训练仪,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和调理。
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需要加强膀胱训练和尿液管理,帮助患者提高尿液控制的能力,避免尿液漏出的情况。
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指导,教育患者正确的膀胱生活方式和尿液管理方法,提高患者对膀胱功能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进行间歇导尿,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生活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护理。
在进行间歇导尿后,需要加强膀胱训练和尿液管理,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加强个人卫生和膀胱护理,避免尿道感染的发生。
截瘫患者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
截瘫患者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大部分的截瘫患者由于其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之后,或者由于其脊髓自身或者脊髓和大脑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的道路受到损害或者中断,进而引起患者膀胱和尿道方面的相关功能和障碍,从而造成患者反复性的尿路感染。
正是因为这样,对于截瘫患者来讲,由于自主的神经在活动上受到限制,尤其是其在膀胱和尿道肌肉在收缩功能上的丧失,会使得截瘫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现象。
从临床上来看,为截瘫患者设置导尿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尿潴留的现象,但是是容易出现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进而损伤患者的肾功能,进而发展成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所以,为患者进行间歇性的导尿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膀胱周期性的扩张和排空,并帮助患者维持生理状态有最大程度的促进患者膀胱和尿道功能的恢复。
1.心理康复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在实际进行心理指导的工作中,也要针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给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式,并注意与患者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并给予患者真诚和真挚的鼓励和肯定,并协助患者逐渐恢复对于生活的信心,让其可以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相关和护理人员的护理。
在实际为患者进行导尿之前,要细致的向患者介绍间歇性导尿的实际时间和作用,并告诫患者要自主的控制自身的饮水量,并帮助患者确定饮水量个实际导尿的具体时间和排尿的具体次数。
对于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和疑问,也要给予有效的疏导和讲解。
1.物品准备为截瘫患者进行间歇性的导尿是需要准备相关物品和药品的,在间歇性的导尿期间,实际会需要使用到的物品和药品包括,一次性的无菌导尿包、一根一次性的无菌导尿管、一个碘伏消毒包,碘伏消毒包中包含20毫升左右的生理盐水注射器、无菌的石蜡润滑棉球和尿袋等物品。
在这些物品中,女性的导尿管型号为F14-F16、男性的型号为F10-F14。
与此同时,也要准备聚乙烯材质的纤维尿管,男性长度为300mm,女性长度为165mm。
1.导尿方法在实际为患者进行间歇性的导尿操作之前,首先应该进行充分的润滑,并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动作尽量轻柔,以免对患者尿道粘膜产生不必要的破坏。
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方法与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方法与护理体会清洁间歇导尿是指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
我科于2000年开始应用清洁间歇导尿,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0年3月~2005年7月,共收治经CT确诊为脊髓损伤患者23例,均为男性;年龄15~51岁,平均33岁;其中胸椎损伤17例,腰椎损伤6例;受伤时间2~8个月,平均5个月;膀胱容量300~550 ml,残余尿量140~450 ml;间歇导尿持续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
实验室尿常规检查,做中段尿培养,有2例在尿内发现脓细胞或白细胞计数>10个/每高倍视野,立即使用抗菌药物,1周后再次检查均正常。
2方法2.1导尿用品采用市场上容易买到的一次性导尿用品。
每套用品包括一次性导尿包和手消毒剂,一次性导尿包内有导尿管一根,碘伏消毒包1个,硅油润滑棉片1个。
2.2导尿间歇时间依据残余尿量多少确定,残余尿量>200 ml,每日导尿4次;残余尿量150~200 ml,每日导尿3次;残余尿量150 ml以下,每日导尿2次。
2.3清洁间歇导尿方法先由经专门培训的护士示范操作,然后指导患者本人(因患者上肢功能健全)或家属进行操作。
具体做法:①准备用品,遮挡患者。
②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也可取半坐卧位),充分暴露会阴部。
③打开导尿包,取出碘伏消毒液棉球,左手握住阴茎中部,右手用碘伏棉球从尿道口外旋转擦龟头及阴茎,共消毒5~6次,每个棉球限用1次。
④取出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待干0.5 min。
⑤取出无菌导尿管及硅油棉片,取导尿管时用手拿住导尿管末端取出,用硅油棉片润滑导尿管。
⑥左手提起阴茎使之与腹部成60°,右手用硅油棉片裹住导尿管缓缓插入尿道口约20~22 cm,见尿液流出后在插入1~2 cm,将尿液引入接尿器。
⑦导尿完毕后拔出尿管,擦净会阴部,协助患者穿好裤子,整理用品,记录尿量。
3护理管理要点控制每天饮水量在1 500~2 000 ml,最好每小时平均摄入125 ml左右,使24 h尿量控制在2 000 ml以下;间隔4~6 h导尿1次,每次导尿时膀胱容量不得超过500 ml,根据残余尿量调整导尿次数;每次导尿前30 min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反复向其讲解清洁间歇导尿术在膀胱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合作;患者所处的环境要清洁,无污染源,以避免交叉感染,床周围要有屏风或布帘遮挡;每1~2周检查尿常规,做中段尿培养;建立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每次导尿的时间、尿量和饮水量。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患者下肢及膀胱功能受损,严重者会出现截瘫症状。
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来说,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间歇导尿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间歇导尿是指通过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排尿完毕后,拔出导尿管,进行定时排尿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排尿,减少膀胱积液,预防膀胱感染。
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来说,由于神经系统受损,无法自主控制排尿,使用间歇导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实例一:小王,男,23岁,因车祸导致腰椎骨折,截瘫症状严重。
在进行腰椎手术后,腰以下完全无知觉,无法自主排尿。
在接受康复护理时,医生建议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进行排尿,并且定时训练膀胱。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小王能够逐渐控制间歇导尿的时间,膀胱功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通过以上三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间歇导尿的定时排尿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定时排尿,才能避免膀胱积液,预防膀胱感染,促进膀胱功能的康复。
在进行康复护理时,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训练,比如对腹肌和骨盆底肌肉进行锻炼,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控制力,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排尿。
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耐心指导和关心照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这样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间歇导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康复护理时,不仅需要进行间歇导尿,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指导,同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和照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具有膀胱功能障碍,需接受间歇导尿护理。
间歇导尿是通过插入导尿管排空膀胱,以维持膀胱功能和减少感染的一种护理方式。
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来说,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扩张和尿潴留等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分析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间歇导尿需要严格遵循消毒和洗手的操作规程。
在进行间歇导尿前,护士需要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避免损伤患者的尿道。
导尿管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导尿管选择不当容易导致尿道损伤、尿路感染等问题。
导尿管要保持清洁,每次使用前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
在插入导尿管时,需要做到轻柔、缓慢,避免刺激患者的尿道粘膜和造成感染。
在间歇导尿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消毒和清洁,并做到温柔细致,以减少并发感染的风险。
间歇导尿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导尿计划。
由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多受损,容易发生尿潴留、尿频、尿急等问题。
对于不同的患者,导尿的频率和时间需求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导尿的频率一般为4-6次/天,每次导尿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对于特殊情况,如夜间尿频、尿失禁等,还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调整导尿计划。
在进行间歇导尿前,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根据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导尿计划,确保能够有效地维护患者的膀胱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还需要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评估和指导。
在进行间歇导尿的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膀胱容量、排尿感觉和自主排尿能力等情况。
通过评估结果,护士可以及时调整导尿计划,确保患者的膀胱得到充分的排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指导,包括膀胱训练、尿道护理、饮食调理等方面。
通过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评估和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膀胱感觉和控制能力,降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风险。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SCI)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或疾病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表现为脊髓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常伴有膀胱功能障碍,导致膀胱排尿功能受损。
对于这类患者,深入了解间歇导尿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三个例子出发,分析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例1:患者A,男性,33岁,T8脊髓损伤,间歇导尿已达1年。
患者B,女性,46岁,T10脊髓损伤,间歇导尿已达2年。
患者C,男性,28岁,L2脊髓损伤,间歇导尿已达6个月。
以上三例患者均伴有膀胱功能障碍,需要进行间歇导尿。
间歇导尿是指通过导尿管定时将膀胱内尿液排出,以减轻膀胱内压力,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对于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来说,膀胱功能受损,无法自主排尿,需要进行间歇导尿来维持膀胱功能。
长期的间歇导尿会对膀胱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膀胱容量下降、膀胱壁肌肉萎缩、尿液潴留等问题,进而影响膀胱功能的康复。
二、康复护理措施1.定期膀胱训练针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定期进行膀胱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训练膀胱,可以促进膀胱壁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尿液潴留。
康复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膀胱训练计划,包括定时排尿、膀胱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膀胱功能。
2.持续尿流监测尿流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监测膀胱功能的方法,可以帮助康复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及时发现尿液潴留的问题。
在进行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尿流监测仪对患者的尿流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导尿管的使用频率和时间,以保持膀胱功能的稳定。
三、结语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
康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膀胱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定期膀胱训练、持续尿流监测和膀胱康复训练等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1. 引言1.1 背景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神经系统损伤,常常造成下肢肌肉无力、感觉丧失以及膀胱功能障碍等症状。
当脊髓受损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膀胱功能异常,神经源性膀胱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膀胱感觉或运动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异常,表现为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导致尿失禁或潴留。
间歇性导尿是一种治疗膀胱功能障碍的常见方法,通过定时用导尿管排空膀胱来维持膀胱功能。
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中,间歇性导尿被广泛应用,但其康复护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探讨清楚。
本文将就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展开讨论,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目的【引言】间歇性导尿是一种用于管理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方法,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通过评估其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探讨影响康复护理效果的因素。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关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的思路和方向,为相关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通过分析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方法的应用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3 方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对象: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2. 设计研究方案: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时间范围、具体操作步骤、评估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3. 数据收集: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期随访和观察,记录间歇性导尿的使用情况、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护理效果等相关数据。
4.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影响康复护理效果的因素。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膀胱功能的障碍,导致间歇导尿的需求。
间歇导尿是指通过插入导尿管来排空膀胱,以保持适当的膀胱压力和预防尿液滞留。
本文将介绍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功能受到损伤后,常常出现以下问题:尿液滞留、膀胱过度排空、尿失禁等。
间歇导尿对于这类患者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尿液滞留、尿路感染等并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康复护理团队需要评估患者的膀胱功能状况。
通过检查患者的尿液残留量、尿流率和膀胱容量等指标,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间歇导尿。
在评估过程中,护士还应询问患者自我导尿的经验和技巧,了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需求。
康复护理团队应帮助患者选择适当的导尿器材。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康复需求,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型号、长度和厚度等参数。
在选择导尿器材时,护士还应考虑导尿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后,康复护理团队需要进行教育指导。
护士应向患者和其家属详细介绍间歇导尿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演示。
特别是对于首次接触间歇导尿的患者,护士应耐心地指导其正确使用导尿器材,防止感染和损伤的发生。
护士还应向患者解释间歇导尿的目的和好处,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康复护理团队还应定期随访患者。
护士应询问患者的间歇导尿情况,了解其膀胱功能的变化和导尿器材的舒适度。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尿液残留量、尿频、尿失禁等指标,及时调整间歇导尿方案和导尿器材,以促进膀胱功能的康复。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需要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当的导尿器材、进行教育指导和定期随访等措施。
通过专业的护理和科学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的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5-12-11T15:54:54.90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作者:邢淑萍[导读] 浙江东阳市人民医院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尿毒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2]早期实施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可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
邢淑萍浙江东阳市人民医院 322100【中图分类号】R7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222-01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是一种严重致残性创伤[1]。
脊髓损伤后患者经常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异常、尿失常或尿潴留。
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尿毒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2]早期实施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可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
1.临床资料 13 例脊髓损伤患者均为外伤性,病程为损伤后45d-14 个月,其中男性为11 例,女性为2 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为9 例,完全性脊髓损伤为4 例,所有患者在开始导尿前无泌尿系统感染,间歇导尿时间均在1 周以上。
2.康复护理2.1 病人准备由于患者对间歇导尿缺乏了解,且脊髓损伤患者易伴有心理障碍,因此护士要给予心理疏导,解释间歇导尿的目的及意义并请间歇导尿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顾虑及恐惧,鼓励患者面对疾病的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 制定饮水计划进行间歇导尿的病人,必须做到合理饮水。
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要符合规律排尿的要求,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2000ml 左右。
早、中、晚的摄入量各为400ml,可在9:00、15:00、20:00 各200ml,20:00 以后不再饮水。
2.4 导尿计划根据测定的残余尿量制定间歇导尿的次数及时间,残余尿量>200ml,导尿次数为4-6 次/日,残余尿量在 100-200ml,导尿次数2-3 次/日,残余尿量在80-100ml,导尿次数为1 次/日,连续3 次残余尿量<80ml,可终止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截瘫后实施间歇导尿的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截瘫后实施间歇导尿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09-06-12T10:53:49.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5期供稿作者:王惠凤[导读]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实施间歇导尿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消极心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脊髓损伤截瘫后实施间歇导尿的护理体会王惠凤(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办河北秦皇岛 066000)【中图分类号】R6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176-02【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实施间歇导尿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消极心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医生对135例患者给与间歇性导尿方案,由康复护士负责操作完成。
结果痊愈81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有效率达90.37 %。
结论对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实施间歇导尿是目前恢复膀胱功能的较先进措施,而此期间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截瘫间歇导尿护理对于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的泌尿系统的管理,无菌性间歇导尿术是目前公认的科学尿路管理方法[1]。
这种方法可使患者摆脱留置导尿管,通过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膀胱和尿道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逐渐达到膀胱和尿道括约肌残存功能及控制能力的恢复,形成排尿反射,最终恢复自主排尿。
本文选取135例脊髓损伤后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为进一步改善膀胱功能,实施间歇性导尿方案,由康复护士负责操作完成。
通过对他们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我院骨科135例脊髓损伤后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患者需限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ml左右,要求每小时均衡摄入125ml,保持每次导尿膀胱容量不超过500ml。
②操作:间歇导尿前1h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嘱患者尽量自主排尿,再由康复护士进行导尿,导尿后拔除尿管。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体会辛玉英;徐红【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method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early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n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Methods From 2012 1 to 2014 10 admitted 7 cases of spinal cord injury leads to voiding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arly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and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7 patients in the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have been mastered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method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4 patients in the self discharge before hospital discharge.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for spinal cord injury,while giving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can protect the kidney of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and help the patients to resume norma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目的:总结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床 护 理
中外健康文摘 2 o 年2 o 9 月第6 卷第5 W r lst ie tM dc IP r de l c h a o ,
所 2 6 预 防医 源 性 感 染 急诊 腹 外 伤 后 进 行 紧 急抢 救 时 , 常 加 快 时 ,应 视 为 肺 部 感 染 和 发 生 了呼 吸 窘 迫 综 合症 。 以在 抗 休 . 经 克时避免超负荷的补液 氧输 血时尽量用新鲜血。 少用库存血化 以 使 用 介 入性 血 管插 管 及其 他 导 管 , 用 于监 测 的 C P导 管 、 动 如 V 肺 避 脉导管 , 输液管道 、 各类脏 器创 伤所 用的减压导管 、 气管插管、 导 减少 血 液 中微 杯 子 阻 塞 肺 毛 细 血 管 ,给 氛 浓 度不 可大 高 , 免 损 伤肺 毛 细 血 管; 大 剂 量 有 效 抗 生 素 控制 感染 ,及 时 吸痰 ,保 持 给 尿 管 等 , 医源 性 感染 导 管 感染 率 明 显升 高 。 需 严 格无 菌 操 作 定 使 故
对 于 脊髓 损 伤 后 截 瘫 忠 者 的泌 尿 系统 的 管理 , 菌 性 间 歇导 理 指 导 和 护理 , 提 高 治 疗 效 果 , 使 早 日康 复 有 很 大 作用 。患 无 对 促 尿 术 是 目前公 认 的 科学 尿路 管 理 方法 … 这种 方 法 可使 患 者 摆脱 留 者 的 心 理 多 为 焦 虑 恐 惧 心 理 、 想 心 理 、消极 抑 郁 心理 、悲 观 绝 。 理
高 于3 " ,伴 有 咳嗽 反 射 弱 , 吸 频 率 增 块 甚 至呼 吸 困 难 及 心率 时 问 。 92 ( 呼
脊髓损伤截瘫后实施间歇导尿 的护理体会
王惠凤 ( 紊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办 河北秦 皇岛 0 60 ) 6 0 0
【 图分 类 号 】 R5 . 【 献 标 识 码 】B 【 中 6 12 文 文章 编 号 】 1 7 - 0 5 20 )5 0 7- 2 6 2 5 8 (0 9 0 - 16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脊髓 损伤后截瘫患者 实施 间歇导尿 的护理 ,减轻病人 的紧 张、焦虑、恐惧心理 .消除消极心理 .促进 患 者早 日康复。方法 医生对 15 例患者给与间歇性导尿方 案,由康复护士负责操 作完成。结果 痊愈 8 例,显效 2 例 , 效 1 例 , 5 1 2 有 9 无效 1 倒 . 效率达 9 7 。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实施 间歇 导尿是 目前恢复膀胱 功能的较先进措施 ,而此期 间的护理 工 5 有 03% 作, 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少并发症 、早 日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 键 词 】 脊髓 损伤 截 瘫 间 歇导 尿 护 理 关
配合分工流程图 。 即在抢救 中A护士负责呼吸道 的管理 , B护士负 责循 环 系 统 、 生命 体 征 的监 测 管 理 ,C 护士 负责 对 外联 系 , 好术 作
前准 备 , 补充 物 品 药 品 。通 过 规 范化 、程 序 化 的 抢救 合 理 分 工 制 度 , 抢 救 工 作急 而有 序 , 有 效 , 确保 行之 为抢救 患者 生命 赢得 宝 贵的
2 7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与护 理 术 后 出血 是 肝 叶 、 及肠 切 . 脾 除或损伤修补后的常见并发症,如术 中血管结扎不牢 ,探查不彻 底 ,操作粗暴损伤周围组织等都可 造成术后出血 。 应严密观察生 命 体征 变 化 , 意 引 流量 及性 质 ,发 现 异 常 及 时处 理 。 术 后体 温 注 如
置 导 尿 管 , 过 膀胱 和 尿 道 括 约 肌 周 期 性 扩 张 与 排 空 , 持 膀 胱 望 心 理 、 极 求 知 心 理 等 。 于 上述 心 理 我 们 给 与 积 极 护理 对 策 。 通 维 积 对 和尿 道 近 似 正 常 的 生 理状 态 , 渐 达 到 膀 胱 和尿 道括 约肌 残 存 功 如 协 助 患 者 改 善 不 良 心 理 状 态 、 取 积 极 治 疗 护 理 措施 、 神 及 逐 采 精 能 及控 制 能 力 的 恢 复 , 成 排尿 反 射 , 终 恢 复 自主 排尿 。 形 最 生 活 上 给 与 安 慰 和 体 贴 、 极 交 流 沟 通 、 与 理 解 同情 和 鼓 励等 , 积 给 本 文选 取 l5 脊 髓 损 伤 后导 致神 经 源 性 膀 胱排 尿障 碍 的 患 截 瘫 患 者 的 心理 是临 床 护理 人 员需 要关 注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 合 患 3例 结 者 的具 体 情 况 , 患 者 提 供 个 性 化 的 护 理 , 提 高 其 心 理 的健 康 为 以 负责 操 作 完 成 。 过 对 他 们 实 施 相 应 的 护 理 措 施 , 到 良好 的 效 水 平 , 提 高 整 体 生 活 质 量 起 到 积 极 促 进 的 作 用 。 通 收 对 果 ,介 绍 如下 : 2结 果 1资料 与 方 法 通过 上述 间 歇 导 尿 护 理 的 实 施 , 2 月后 , 部 分 患者 恢 卜 个 大 1 1 料 来 源 我院 骨 科 l5 脊 髓 损 伤 后 导 致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复 了排 尿 功 能 , 自主 控 制 排 尿 。 巾 痊 愈 8 例 , 效 2 例 , .资 例 3 能 其 l 显 2 有 排尿障碍的患者。 效 1 例 ,无 效 l 例 ,有 效 率达 9 .7 9 3 0 3 %。 12 方法 患 者 需限 制 每 日饮 水 量 在 2 0 ml 右 , 求 每 小 . 00 左 要 3 讨 论 时 均 衡 摄 入 l5 ,保持 每 次 导 尿 膀 胱 容 量 不 超过 5O l 2 ml 0 r 。②操 a 通过 以 上 对 脊髓 损 伤 膀胱 功 能 障碍 的 患者 实施 间歇 导尿 术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