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考试试题(经过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史考试试题集(整理)
1.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著作是:《墨经》
2.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著是:《考工记》
3.春秋时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的著作是:《庄子》
4.1954年,在长沙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天平及砝码是什么朝代的?战国
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侯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张衡
6.明朝时,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家是:朱载土育
7.唐初,在《礼记注疏》中解释虹的形成原因的人是:孙颖达
8.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2世纪的:《淮南方毕术》
9.《汉书西域传》记载有公元3年观察到:尖端放电
10.西汉刘歆写的什么书记载了指南车?《西京杂记》
11.西汉墓出土的弩机装有带刻度瞄准用的什么东西,可提高射击确度,类似近代步枪标尺。

望山
12.我国什么时代已有玩器竹蜻蜓的记载,竹蜻蜓能飞起的原理与直升飞机相同。

晋代
13.北宋初年,杨亿记载了什么光学现象?天然晶体的色散
14.北宋时,谁在《萍州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比英国人纳肯早71年朱或
15.明末,宋应星在《论气》中对什么物理现象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6.我国最早有关毛发摩擦生电的记载,是西晋张华写的《博物志》
17.反映我国古代声学成就的北京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建于何时?明代
18.明代发明的用于水战的什么武器是两级火箭的雏型,它当时已有多级火箭的设想火龙出水
19.宋代谁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铁牛?这是现代沉箱打涝技术的最早应用。

怀丙
20.最原始的火药火箭是宋代谁发明的?冯继升
21.盖天说的代表著作是:《周髀算经》
22.杞人忧天的故事反映了哪种天地结构学说?宣夜说
23.最早明确提出元气一词的是:鶡冠子
24.世界上最先发现地磁倾角的是:曾公亮
2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到哪个世纪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5
二、判断题
26.《汉书⋅食货志》:“黄金方寸,其重一斤……。

”这是我国最早类似比重的记载。

(答:对)
27.我国最早总结出不等臂秤原理的书是《考工记》。

(答:错。

应是《墨经》)
28.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关于潜望镜的最早记载。

(答:对)
29.1983年,美国报导用羽毛清除海上的溢油,而我国宋代张载在《正蒙》一书中已有记载。

(答:错。

应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30.世界上最早进行共振实验的是宋代沈括。

他比达⋅芬奇早4个世纪。

(答:对)
31.我国秦代制作的铜卡尺是最早的游标卡尺,比西方早1700年。

(答:错。

应是公元9年的王莽时期)
32.公元前4世纪,《庄子》一书中提出了运动的物体又动又不动的辨证看法。

(答:对)
33.公元前239年,《韩非子》一书中有世界上关于磁石吸铁的最早记载。

(答:错。

就是《吕氏春秋》)
34.战国时《管子》一书中记载了计算音程以确定五音的“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乐
律史上的重要的成就之一。

(答:对)
35.《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湖南郴县人民用温泉水灌田,一年三熟,说明宋代已在农业中利用地热。

(答:错。

应是唐代)
36.我国第一部载有浑天仪、地动仪、漏刻等器物的科学仪器图谱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答:错。

应是北齐信都芳的《器准图》)
37.宋代人以一头作成圆圈的细竹蔑来测试桐油的好坏,这是近代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开始。

(答:对)
38.南宋赵友钦在《正蒙》一书中记载了他探讨光源、小孔和屏上影子的各种关系的多种光学实验。

(答:错。

应是《革象新书》)
39.元代一行和尚做《简仪》时,已使用圆轴。

这是世界上滚柱轴承的最早记载。

(答:错。

应是郭守敬)
40.清代孙云球在《广阳杂记》中有我国关于磁屏蔽的最早记载。

(答:错。

应是刘献庭)
41.清代女科学家黄履制造了“千里镜”,这是望远镜与取景器相结合装置即照相机的前身。

(答:对)
42.清代郑复光在《费隐与知录》中叙述望远镜、放大镜、各种透镜的制造与应用原理。

这是一部较完整的光学著作。

(答:错。

应是《镜镜泠痴》)
43.汉武帝时代的齐少翁开始演出皮影戏,18世纪传到欧洲,曾风靡一时。

它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答:对)
44.《考工记》中最早记述了惯性现象。

(答:对)
45.“太虚即气”是张载在《正蒙 太和》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答:对)
46.秤漏是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的。

(答:对)
4.北魏铁浑仪是斛兰和晁崇制造的。

(答:对)
48.“被中香炉”是汉代丁缓发明的。

(答:对)
49.“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之极”是盖天说的观点。

(答:错。

应是宣夜说)
50.浑天仪又称浑象,是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答:错。

应是天象演示仪器)
三、填空题
51.我国最早关于海市蜃楼景象的记载是。

(答:沈括《梦溪笔谈》)
52.西汉时《尚书纬》记载有“行而人不觉”,这说明当时对已有一定认识。

(答: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53.北宋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诗”中有走马灯的记载,其原理与相似。

(答:燃汽轮机)
54.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是117年制造的。

(答:张衡,水运浑象)
55.北魏的利用声速乘时间等于距离,准确地算出某高地的高度。

(答:陈遵)
56.周代古书记载,用阳燧(即面镜)聚焦阳光取光。

(答:《周礼》)
57.司南的最早记载见一书中。

(答:《韩非子》)
58.公元前1世纪到10世纪,我国记载北极光次。

国外利用这个记录,指出地磁场每960年由东向西转动一周。

(答:170次)
59.公元前2世纪《淮南子》一书中已有湿度计的记载,比欧洲早1600年。

(答:天平式)
60.东汉的《论衡》中记载有空气湿度与弦张力度变化的关系。

这已包含着原理。

(答:王充,毛发湿度计)
61.东汉时我国已应用虹吸管引水。

《后汉书》上记载的这种虹吸管叫。

(答:渴乌)
62.三国时魏人马钧是机械制造家,他改进的水车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他还制造了先进武器。

(答:龙骨,连续抛石机)
63.宋代在《西溪丛语》中记载了以莲子在盐水中沉浮数来确定盐水浓度,其原理近似于近代的。

(答:姚寛,液体浮力比重计)
64.宋代沈括在其所著中有世界是最早的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地磁偏角、面镜焦点的记录。

(答:《梦溪笔谈》)
65.1652年在《物理小识》中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还正确解释了蒙气差(大气折射)现象。

(答:方以智)
66.南北朝的肃子显在《南齐书》中记载了为导电物,为绝缘体。

(答:金属之类,木)
67.明末清初的曾造出70多种光学仪器,并总结造镜经验,写成。

(答:孙云球,《镜史》)
68.清末,王征的译著,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机械与力学专著。

(答:《远西奇器图说》)
69.明末明初,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出版,是我国的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望远镜的著作。

(答:《远镜说》)
70.“天似盖笠,地法覆盘”是说关于天地结构的观点,“天体圆如弹凡,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地小”是说关于天地结构的观点。

(答:盖天,浑天)
71.公元前600年,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西洋音阶中的七音。

而我国约在时代就有七音说。

(答:公元1200年左右的周武王)
72. 时代,我国制造的青铜镜而通过正面的反射光,能把镜背面的花纹映在屏上,被称为“魔镜”。

(答:西汉)
73.公元前2世纪,在《韩诗外传》中有关六角形雪花观察的记载,是关于晶体几何开头的描述,比西方早世纪。

(答:韩婴,15)
74.我国古代的计时器主要是、。

(答:日晷,漏刻)
75.我国古代物理学的形成是、两书为标志。

(答:《考工记》,《墨经》)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物理计量(2学时)
1 中国古代的时间计量
1.1计量时间的标准中国古代的计时器日(地平式赤道式)漏刻:漏刻的起源,发展、类别和用法
2 度量衡的起源和发展(重点)
2.1度量衡起源的两种说法:人类交换行为、乐律累黍说2.2度量衡的发展标准量器(《考工记》:鬲甫)统一度量衡新莽对度量衡的改革度量衡的演变。

第五节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2学时)
1 火的使用1.1取火的方法:钻木、阳燧、镰石1.2火的利用:烧制陶器、治金、炼丹
2 温度意义的认识
3 热胀冷缩的认识和利用
4 热本质的认识和利用
5 热传递现象的认识和利用
5.1走马灯5.2保温瓶6 物态变化的认识及应用7 热动力的应用(重点)7.1火药7.2火箭7.3火柴
第六节中国古代的电磁学知识(2学时)
磁学知识
第七节中国古代的光学知识(3学时)
1 对光的直线传播认识和应用(重点)
1.1墨家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论述
1.2沈括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论述
1.3“小罅光景”实验
2 镜面成像原理(重点)
2.1平面镜成像 2.2凹面镜成像 2.3凸面镜成像
3 光的折射与色散
4 透光镜
第八节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2学时)
1 明未至鸦片战争期间(1600—1840)
1.1传播方式:传教士来华
1.2传入的物理知识
2 鸦片战争至清末期间(1840—1910)
2.1传播方式:创办学校、出版刊物、译著书籍。

2.2传入的物理知识。

1、本大纲采用如下历史分期:古代物理、经典物理、现代物理。

1、谭峭在《化书》中“声导气,……气含声。

相导相含,虽秋蚊之
翾翾(xuan),苍蝇之营营,无所不至也。

”解释了____________原理。

2、明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借_______比喻空气中的声波
3、《庄子•徐无鬼》:“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

鼓宫宫动,
鼓角角动,音律同矣。

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
皆动。

”描述的是琴弦的_______现象
4、北京的_______、山西的________、河南的________和四川的
________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回音建筑。

5、战国________出土的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
钟。

6、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制作出_________用于打猎。

7、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出土个
数最多、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

8、8、我国商代时已有五声音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又增加了两个半音:_____、_____,成为七声音阶。

到了_____时期已发展为十二律
9、9、《管子•地员》中提到的________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

10、明代的朱载堉用________方法计算乐律。

方法:以公比的等比级数分配音律,也就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十二个等音程的半音,两相临音律间的频率比都是,这样可以使十二律自“黄钟为始,应钟为钟,终而复始,循环无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