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wei)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

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及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项目部将桥涵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1、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3、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招投标文件
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对桥涵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本次风险评估大桥 371 米/3 座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本次评估按国家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合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本工程为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施工桩号K48+000-K53+000,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米,桥梁宽度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371米/3座。

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 40km/h,路基宽度 8.5m,桥梁宽度 9m,双向两车道建设。

合同工期: 2022 年9 月 15 日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以总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日期为准),在 2022 年 3 月 9 日前全线竣工,施工总工期为 18 个月。

本项目总合同工作量38655271元(清单100章-700章合计)。

路基:清理现场6080m2, 砍树挖根 1848棵, 挖土 (石) 方237358.70m3 ,利用土 (石) 方72280.00m3, 台背回填开山石渣2555.00m3,M7.5浆砌片石9511.8m3, C20混凝土22787.7m3。

桥涵:大桥371米/3座,涵洞18道。

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恩施州南部,属云贵高原延伸部份,地处武夷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县境东南部、中部和西北边缘,横旦着几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岭,形成许多台地、岗地、小型盆地、平坝、横状坡地和山谷、峡等地貌。

武陵山脉横亘延伸,形成西北边界第一大主峰一羊头山,海拔 1605.8 米;支脉沿东北,经恩施市石灰窖延伸到本县的长坪、椿木营、形成椿木营高原,构成全线制高点。

余脉沿湘鄂边界的八大公山,经一天
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

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 2022 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集处)海拔356 米。

境内海拔 1200 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 25.69%,海拔800-1200 米的二高山占 47.12%,800 米以下低山占 27.19%。

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地形南北狭长,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

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

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 1723M 摆布,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

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

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15.7℃,历年平均气温15.7℃,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4.6℃,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26.2℃;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2.7℃。

无霜期 294 天,年降水量 1476.6 毫米,年日照时数 1116.9 小时,平均
日照百分率为 25%。

1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至少月,为 42.0 小时;
8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多月,为 187.8 小时。

海拔 800~1200 米的二高山地带,春暖迟,秋凉早,雾多日寡,湿润多雨,伏秋多旱。

海拔 1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冷凉,冬漫长夏短暂,春秋几相连,热量少,降水丰富。

宣恩境内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高度 356~2022 米),小气候明显,大范围和局地性气象灾害并存,尤以暴雨、低温连阴雨(雪)、干旱、大风、冰雹、雷电为甚。

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的 5~9 月,平均每年 4.3 次;低温连阴雨(雪),不分季节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与雷暴相伴的局地雷雨大风每年反复浮现,防不胜防,累计造成的损
失不亚于暴雨洪水;冰雹在春、夏、秋三季易发生;高温干旱以盛夏至初秋的影响为突出;大雾,四季皆可浮现,每年平均在 20 天以上,部份二高山或者以上地区雾日达全年的 1/4,以辐射雾居多。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

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

测区地处鄂西山区,地表沟谷发育,含水介质类型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地层赋水性差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本路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的不同,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其含水特征如下:
(1)第四系孔隙水
由于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面积有限,分布不连续,厚度不大且变化较大,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量很有限,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阶地、宽缓的冲洪积物中,补给条件较好,水量丰富;次为山麓坡脚及冲沟地带,水量较小,受大气降水及邻近的溪流、泉等补给,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

(2)基岩裂隙水
该类型地下水分布于志留—泥盆系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和页岩节理裂隙中,地下水较为贫乏,特别是志留系的砂页岩路段为区域上的相对隔水层,且大部份地段地势较高,切割强烈,径流条件好,富水性差,基本没有地下水问题;泥盆系砂岩地层裂隙相对较发育,受河流水源补给时地下水量较大。

该类地下水对公路影响轻微。

(3)二叠岩溶管道水、岩溶裂隙水:
该类地下水分布在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分布地段,底部的落水洞、
溶蚀洼地、溶蚀裂隙将大气降水导入地下,形成管道水、裂隙水。

水量变化大。

对路线工程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水量较丰富的区域是二叠系茅口组碳酸盐岩分布区,这些区域可能发育岩溶管道,对工程有一定影响。

本工程难点主要集中在桥梁。

(1)喻家堡 1 号大桥
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喻家堡。

桥址区附近有山间小道和简易碎石道路与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差,通行质量差。

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

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1044.7-1076.3m 之间,相对高差约31.6m。

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 25-48°,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

(2)喻家堡 2 号大桥
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喻家堡。

桥址区附近与通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较好,通行质量较好。

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

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 1050.3-1072.5m 之间,相对高差约 22.2m。

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 20-45°,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

(3)胡家坡大桥
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胡家坡。

桥址区附近有通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差,通行质量差。

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

大桥轴
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 1000-1029.5m 之间,相对高差约 29.5m。

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约 20-48°,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

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结合 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 02 标段建设实际情况,本合同段总体风险评估程序为:
(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

(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者措施。

评估前,评估小组应采集整理并分析相应的工程数据,包括工程背景、施工文件、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后与工程技术相关人员进行讲座,开展危(wei)险源辨识,形成重大危(wei)险源辨识表,采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评估指南》中的估计方法进行评估。

大桥 371 米/3 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六个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具体见附件表1。

大桥371米/3座,判断A1=2
根据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沿线主要地层有全新统冲洪积地层、中更新统冲洪积地层和泉头组砂岩、泥岩。

其中以中更新统冲洪积地层和泉头组地层分布最广泛。

由于地下水层较浅,地层土基本为粉砂、粉土,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且本地区地质基本为冻土,为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址地域存在诸多不良的地质灾害,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较大,综合以上因素,判定 A2=3。

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

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15.7℃,历年平均气温15.7℃,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4.6℃,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26.2℃;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2.7℃。

无霜期 294 天,年降水量 1476.6 毫米,年日照时数 1116.9 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25%。

1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至少月,为 42.0 小时; 8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多月,为 187.8 小时。

海拔 800~1200 米的二高山地带,春暖迟,秋凉早,雾多日寡,湿润多雨,伏秋多旱。

海拔 1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冷凉,冬漫长夏短暂,春秋几相连,热量少,降水丰富。

宣恩境内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高度 356~2022 米),小气候明显,大范围和局地性气象灾害并存,尤以暴雨、低温连阴雨(雪)、
干旱、大风、冰雹、雷电为甚。

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的 5~9 月,平均每年 4.3 次;低温连阴雨(雪),不分季节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与雷暴相伴的局地雷雨大风每年反复浮现,防不胜防,累计造成的损失不亚于暴雨洪水;冰雹在春、夏、秋三季易发生;高温干旱以盛夏至初秋的影响为突出;大雾,四季皆可浮现,每年平均在 20 天以上,部份二高山或者以上地区雾日达全年的 1/4,以辐射雾居多。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

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

评估小组认为:此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较大,气候条件不良,影响施工安全。

综合以上因素,判定 A3=3。

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地形南北狭长,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

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

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 1723M 摆布,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判定A4=3。

区内地下水量丰富,河谷切割较深,地下水位高于桥墩位置,故地下水对拟建桥墩台基础施工影响较小。

评估小组认为:危(wei)险性很小。

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5=3。

根据地质情况,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施工,墩身为双柱式墩,T 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采用满堂式支架搭设,评估小组认为:本桥未采用任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施工工艺在国内较为常见,施工工艺成熟,判定 A6=3。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代入数值得:
R=A1+A2+A3+A4+A5+A6=2+3+3+3+3+3=17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如表2 所示,在R≥14 分以上,判断风险等级属于Ⅳ级,为极高危(wei)险桥梁。

根据《指南》要
求,风险等级在III 级及以上的桥梁工程,应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施工专项风险评估的对象为施工作业活动,评估流程分为施工作业程序分解、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

桥梁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包括分部份项工程及工序 (单位) 作业划分。

可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2004),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将公路桥梁工程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作业的层次进行分解。

为方便风险评估,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普通分解到分项工程。

大桥的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如表 3 所示
分项工程 人工挖孔桩 系梁、承台 墩柱模板施工
盖梁施工 T 梁预制及安装 便道施工 钢筋加工厂 桥面系施工 分部工程 下部结构 上部结构 附属工程
单位工程
大桥
序号
1
2 风险








T



钢筋
笼制
作及
沉放
基坑
开挖
模板
拆除
危(wei)险致因
设置防护网、警告标志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
绳断裂、吊具下面站人
护壁产生裂缝
护筒口防护不到位
提升装置失灵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
绳断裂、吊具下面站人
护壁产生裂缝
护筒口防护不到位
孔内地下水涌注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
人、机事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
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
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
触电。

边坡开挖防护不到位易塌方。

材料堆放不规范。

机械设备安全装置失灵。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
触电。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产生影响
人员伤亡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淹没、坍塌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火灾、爆炸
触电、火灾
坍塌、
坍塌事故
机械伤害
触电、火灾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人









及安装
砼浇筑及安装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
发生化学性爆炸。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
事故。

信号指挥不规范。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材料堆放不规范。

机械未经检验浮现故障。

脚手板搭接不坚固。

火灾、爆炸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触电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坍塌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触电



工3
4

梁模板
安装
与拆

钢筋
安装
砼浇

材料堆放不规范。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
事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起重机倾斜。

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

信号指挥不规范。

脚手板搭接不坚固。

安全防护不到位。

人员为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带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
发生化学性爆炸。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信号指挥不规范。

机械未经检验浮现故障。

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

坍塌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事故伤害
事故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事故伤害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化学爆炸
火灾
触电、火灾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承台施工
钢筋
安装
砼浇

模板
安装T
及拆
除梁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系安全带。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人员未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带。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
发生化学性爆炸。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信号指挥不规范。

机械未经检验浮现故障。

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系安全带。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砼浇筑时检查泵管是否良好
砼表面有裂缝
模板安装、拆除未按施工步骤实施。

脚手架未进行预压并观测沉降。

扣件强度不满足要求。

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周围防护不到位。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机械未经检验浮现故障。

信号指挥不规范。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吊物在空中倾斜坠落。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
高处坠落
触电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化学爆炸
火灾
触电、火灾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触电
机械事故
质量事故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坍塌
坍塌、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火灾
人员伤害
触电
施工

制及
安5




工6
便


凝7

拌钢筋
制作
及安

砼浇
筑及
T 梁
张拉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信号指挥不规范。

机具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材料堆放不规范。

机械未检验合格。

周围防护不到位。

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立体交叉作业。

机具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张拉设备未校正。

张拉人员未参加培训。

张拉未按操作规程操作。

锚具不符合要求。

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验,人员无操作证。

机械无定期保养。

机械无操作规程。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不到位或者达不到防雷要求。

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设施不到位。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者接零保护。

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者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触电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爆炸
坍塌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触电
机械伤害
事故伤害
机械伤害
事故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及人员伤

机械伤害
机械及人员伤

人员、车辆伤害
雷击
高处坠落
触电
高处坠落
8
9
10
11
施工
场地意
外事故
夜间砼施工照明不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
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者接零保护。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便道场地附近有一变压器
附近有 10KV 电线
交通事故施工便道急陡转弯较多
桥梁边坡开挖或者废渣弃置
混凝土拌合及浇筑
工程污染
材料运输车辆扬尘及尾气排放
施工人员生活、车辆、机械等运行
水质土壤污染
施工中的油污
建设过程中的取土、弃土
施工中有害物质泄露
施工焊接作业引起火灾
施工作业引起火灾
爆破工程引起火灾
炸药库失火
堆积物燃烧引起火灾桥梁附近可燃堆积物的燃烧引起火灾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
触电
人员伤害
人员伤害
触电
触电
交通事故
导致地表植被
破坏
声环境破坏及
空气环境破坏
水质破坏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水质污染
土壤环境破坏
空气污染
对结构或者附

工程产生
损毁造成人员
伤亡或者财产
损失
对结构或者
附属工程产
生损毁造成变压器、 10KV 线导致
触电
水土流失
有害物质泄露
噪声、空气污染
地表植被破坏













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经过施工作业程序分解、风险检查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 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结合《指南》中附录 2 “公路桥梁工程 主要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分析得出风险源普查清 单,如下表 5 所示。

风险分析是指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 故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受伤害人员、致害物、事故原因等,确定主要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致险因子分析
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 子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①、人,指有关作业人员的素质,包括责任感、安全意识、技 能水平等;
辨识依据
物体打击、机械、人员伤害等事故
模板坍塌事故
模板坍塌事故
安装、模板坍塌事故
事故后果普通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事故后果普通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事故后果普通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风险源
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
系梁、承台施工
墩身施工
T 梁预制及安装施工
便道施工
拌合站建设
钢筋加工场建设
普通 风险
√ √ √
重 大 风险源 √ √
√ √

号 1 2
3 4
5 6
7
② 、机,指机械、设备等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具有本质安全性。

③ 、料,材料本身的特性、材质规格等符合安全要求。

④、法,指作业方式、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符合安全要求。

⑤、环,指人的作业环境,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

(2)、受伤人员类型、伤害程度分析
可能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员类型分为作业人员本身、同一作业场 所的其他作业人员及周围其他人员; 人员伤害程度分为死亡、 重伤和 轻伤。

(3)、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分析
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中,不安全状态分为4 大类,不安全行为分为 13 大类,本评估报告以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 为例进行风险分析。

如附件表 6 所示。

防控措施
机械进场时检查“三证” 是否齐全, 操作司机持证
上岗。

对进场机械定时保养维 修,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制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 保证 施工现场光线充足。

按要求设置防雷设施, 接 地电阻的阻值满足设计
要求。

严格按高空作业有关规
危(wei )险致因
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 备未经检验, 人员无操 作证。

机械无定期保养。

机械无操作规程。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 不到位或者达不到防雷 要求。

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
事故类型
机械及人 员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及人 员伤害 人员、车 辆伤害
雷击
高处坠落
普通风险
施工便道
混凝土拌 合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