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_安全疏散设计PPT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于两个安全出 位于袋型走道两
口之间的房间 侧或尽端的房间
医院
病房部分 其他部分
24 30
12 15
旅馆、展览楼、教学楼
30
15
其他
40
20
第18页/共91页
3.2.3 工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
厂房安全疏散距离(m)
表5-5
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
甲 一、二级
乙 一、二级
一、二级 丙
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图5-15 位于两做楼梯之间的袋型走道 第20页/共91页
第3节 安 全 出 口
1 安全出口的宽度与数量
1.1 安全出口的宽度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
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安全出口的宽度是由疏散宽度指标计算出来的。
百人宽度指标可按下式计算:
B N b
(5-2)
35
30

22
20

其它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
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
注:1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m; 2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3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 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工业厂房的疏散时间,是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不同而异。考虑到
甲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大,燃烧速度快,允许疏散时间控制在30s,而乙
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较甲类生产要小,燃烧速度比甲类慢,故允许疏散
时间控制在1min左右。
返回目录
第12页/共91页
2 疏散速度
疏散速度是安全疏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建筑物的使用 功
3.2.2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1)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 小于5m。
2)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房间面积不超过60 ㎡时,允许设一个门,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位于走道尽端, 面积在75㎡以内的房间,规定当门的宽度不小于1.4m时,允许设一 个门,这可以使2~3股人流疏散出来。
建筑防火设计_安全疏散设计
会计学
第1页/共91页
1
第1节 安全分区与疏散路线
安全疏散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们
在火灾事故时的心理状态与行动特点、火灾危险性大小、
容纳人数、面积大小合理布置交通疏散设施,为人员的
安全疏散设计一条安全路线。
第2页/共91页
返回目录
1 火灾事故时人的心理与行为
疏散人员的心理与行为
=
×0.55 = 37×2
0.74m
取0.75m
答:三级建筑的百人宽度指标,平坡地时为0.65m,阶梯地时 为0.75m。
第22页/共91页
1.1.1 普通建筑安全出口宽度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展览厅及歌舞娱乐
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
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
能,使用者的疏人散员人员构行成动、能力照的明分条类 件有关表,5-其2 差别比较大。
群体行动能力
人员特点
平均步行速度 (m/s)
流动系数 (人/m)
仅靠自力难以行动的人:
重病人、老人、婴幼儿、弱智者、身体 残疾者等
不熟悉建筑内的通道、出入口等位置的 人员: 旅馆的客人、商店顾客、通行人员等
熟悉建筑物内的通道、出入口等位置的 健康人
A1=43人/min;阶梯地时A2=37人/min 已知:N=100人,t=2min,A1=43人/min;A2=37人/min,
b=0.55m。
求:平坡地时,B1=? 阶梯地时,B2=?
解: N
100
B1
=
A1
•t
b
=
×0.55 = 0.64m 43×2
取0.65m
N
100
B2
=
A2
•t
b
第2节 安全疏散时间与距离
1 允许疏散时间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能够疏散到安全场所的时间叫允许疏散
时间。如本章第一节所述,由于建筑物的疏散设施不同,对普通建筑物
(包括大型公共民用建筑)来说,允许疏散时间是指人员离开建筑物,到
达室外安全场所的时间,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是指到达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的时间。
3.1 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
(1)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 不应大于表5-3中规定的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 口的最大距离。
(2)大型公共建筑
第14页/共91页
3.2 从房门到安全出口疏散距离 3.2.1 普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1)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3)奔向开阔空间理
这一点,与上述趋向光明处的心理是相同,在大量火灾 实例中,确有这些现象
(4)对烟火怀有恐惧心
对于红色火焰怀有恐惧心理是动物的一般习性,一旦被 烟火包围,则不知所措。因此,即使身处安全之地,亦要 逃向相反的方向
(5)危险迫近,陷入极度慌乱之中,就会逃 在出现死亡事故的火灾中,往往发现缩在房间、厕所或
向狭小角落
把头插进橱柜的尸体
(6)越是慌乱,越容易跟随他人
人在极度的慌乱之中,就会变得失去正常行动的能力, 于是无形中产生跟随他人的行为
(7)紧急情况下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遇到紧急情况时,失去了正常的理智行动,把全部精力 集中在应付紧急情况上,会发挥出平时意想不到的力量。 如遇火灾时,甚至敢从高楼跳下去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单层厂房
30 75 80 60 不限 60 50 不限 100 60
多层厂房
25 50 60 40 不限 50 — 不限 75 —
高层厂房
— 30 40 — 50 — — 75 — —
厂房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 — 30 — 45 —
60 —
第19页/共91页
3.2.4 位于两座楼梯之间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3)汽车库人员安全疏散距离。多层汽车库、地下汽车库的外部出口 或楼梯间至室内最远工作地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时为60m,如图5-14所示,单层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 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安全疏散距离 (m)
表5-4
高层建筑
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 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3.3 靠近电梯间设置
图5-4靠近电梯设置疏散楼梯 第8页/共91页
3.4 靠近外墙设置
图5-5疏散楼梯靠外墙设置 第9页/共91页
3.5 出口保持间距
图5-6 出入口保持间距不小于5m 第10页/共91页
3.6 设置室外疏散楼梯
图5-6 出入口保持间距不小于5m 第11页/共91页
A•t
式中 B——百人宽度指标,即每100人安全疏散需要的最小宽度(m);
N——疏散总人数(人);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时A=43人/min;阶梯地时,
A=37人/min。
b——单股人流的宽度,人流不携带行李时,b录
【例7-1】 试求t=2min时(三级耐火等级)的百人宽度指标。已 知,平坡地时,
(1) 每层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的每 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6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 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
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 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每100人的净宽度(m) 表5-6
第3页/共91页
2 疏散安全分区
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行动路线,也基本上和烟气
的流动路线相同,即,房间 走廊 前室 楼梯间。为了保障
人员疏散安全,理想状况是疏散路线上各个空间的防烟、防 火性能逐步提高,楼梯间的安全性达到最高。为此,需要把 疏散路线上的各个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间,称为疏散安全分 区。离开火灾房间后先要进入走廊,走廊的安全性高于火灾 房间,故称走廊为第一安全区;依此类推,前室为第二安全 分区,楼梯间为第三安全分区。
楼层位置
地上一二层 地上三层 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的地下建筑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的地下建筑
一、二级 0.65 0.75 1.00 0.75 1.00
耐火等级 三级 0.75 1.00 1.25 ---
四级 1.00
-----
第23页/共91页
(2) 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 半地下时,其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的 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位于两座疏散楼梯间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a+2b≤c
(5-1)
a——一般走道与位于两座楼梯之间的袋形走道中心线交叉 点至较近楼梯间或门的距离;
b——两座楼梯之间的袋形走道端部的房间门至普通走道中 心线交叉点的距离;
c——两座楼梯间或两个外部出口之间最大允许距离的一半, 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安全疏散距离。
第15页/共91页
2)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图5-10 安全疏散距离要求 第16页/共91页
返回目录
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 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 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示。
图5-11 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第17页/共91页
建筑物内的工作人员、职员、保卫人员 等
水平 (V) 0.8
1.0
1.2
楼梯 (V) 0.4
0.5
0.6
水平 (N) 1.3
1.5
1.6
楼梯 (N′) 1.1
1.3
1.4
第13页/共91页
3 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要考虑房间内最远点到 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 现分述如下:
(3)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 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4) 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人/㎡计 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 建筑面积0.5人/㎡计算确定;
(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 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 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按表 5-7确定。
高层建筑中,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超过32m的二类
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层厂房等要设防烟楼梯间。这样,建筑物
的走廊为第一安全分区,防烟前室为第二安全分区,楼梯间
为第三安全分区。所以,人员疏散进入防烟楼梯间,便认为
到达安全之地。
第4页/共91页
3 疏散设施的布置与疏散路线
根据火灾事故中疏散人员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在进行建筑 平面设计,尤其是布置疏散楼梯间时,原则上应使疏散的路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与高层民用建筑,其允许疏散时间
为5~7min,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疏散时间为2~4min。
影剧院、礼堂的观众厅,容纳人员密度大,安全疏散比较重要,所
以允许疏散时间要从严控制。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影剧院允许疏散时间
为2min,三级耐火等级的允许疏散时间为1.5min。所以对一、二级耐火 等级的体育馆,其允许疏散时间为3~4min。
线 简捷,并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路线相结合,使人们通过
生活 了解疏散路线,并尽可能使建筑物内的每一房间都能向两个
方向 疏散,避免出现袋形走道。
第5页/共91页
返回目录
3.1 合理组织疏散流线
图5-1 安全分区示意 第6页/共91页
3.2 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端部设置
图5-3 某高层L型宿舍楼的疏散路线 第7页/共91页
表5-1
(1)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楼梯口疏散 (2)习惯于向明亮的方向疏散
在旅馆、剧场等发生火灾时,一般旅客和观众习惯于从 原出入口或走过的楼梯疏散,而很少使用不熟悉的出入口 或楼梯。就连自己的住处也要从常用的楼梯去疏散,只有 当这一退路被火焰、烟气等封闭了,才不得已另求其它退 路
人具有朝向光明的习性,故以明亮的方向为行动的目标。 例如,在旅馆、饭店等建筑物内,假设从房间内走出来后 走廊里充满烟雾,这时如果一个方向黑暗,相反明亮方向 的话,就会向明亮方向疏散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表5-3
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建筑名称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 园
25
20

20
15

医院、疗养院
35
30

20
15

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