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提高练习川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大化改新》提高练习
1.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
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

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2.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
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当时的日本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专权 D.当时的日本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
3.“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的“革新”指的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明治维新
4.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仿效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进行 B.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C.建立起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并收取赋税5.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

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
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
7.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这一历史事件时间采用世纪纪年,应是()
A. 6世纪40年代 B. 6世纪50年代
C. 7世纪40年代 D. 7世纪50年代
8.右图是片冈敬司执导的某历史剧宣传海报。

下列关于该剧的表述与
史实相符的是()
A.剧中天皇废除贵族世袭制 B.剧中天皇实行“文明开化”
C.剧中天皇实行“废藩置县” D.剧中变革推动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9.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叫大化改新,其最大意义在于()
A.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 B.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 D.加强了奴隶主的统治
10.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人物是谁?他参与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著
名的改革?
(2)这次改革是仿效哪个国家?什么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
(3)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

大庄园势力不断壮大,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B项符合题意;大化改新的完成使日本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A项不合题意;12世纪晚期,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C项不合题意;19世纪中期日本锁国政策导致社会发展落后,美国等西方列强入侵日本。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49年属于7世纪中期,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其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
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可知,日本效仿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4.【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仿效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并收取赋税;建立起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大化改新是日本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所以答案选D。

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朝廷选拔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组成遣唐使团来中国学习。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

646年为7世纪40年代。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8.【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天皇废除贵族世袭制,A项符合题意;明治维新中天皇实行“文明开化”;“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明治维新使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答案】(1)中臣镰足大化改新
(2)中国隋唐
(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解析】(1)根据图片可以判断出,图中人物是中臣镰足,他是当时日本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联合皇子除掉了权臣苏我父子,参与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他们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的内容包括: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