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4: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后,①经济势力的入侵。
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表现
(1)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出现②、③的分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
(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使中国农产品日趋④。
3.影响:刺激了中国⑤的发展,又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轻巧识记】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知识点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⑥的窘境。
2.主张:“洋务派”主张,在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⑧、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5.活动
(1)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一批⑨。
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后期为辅助军事工业,以“⑩”为旗号,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学堂。
如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6.破产: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7.影响: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⑪的发展。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⑫作用,促进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8.败因: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图示巧记】洋务运动的内容
知识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受⑬利润的刺激和⑭的诱导。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⑮,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3.代表企业:上海⑯、南海⑰、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要点识记】
要点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何特点?
提示:(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要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从而使家庭手工业破产。
小农经济的解体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2)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加速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比重,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庸,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4)近代工业出现。
外国商人开始投资兴办一些船坞等企业,国内兴起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
要点3:如何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提示:(1)资金较少,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以产品竞争力较弱的轻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不完整。
(2)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3)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的压制而艰难曲折发展。
(4)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
要点4: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提示:(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影响:
积极性:
①经济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②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
③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④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⑤教育上:洋务运动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⑥思想上:“中体西用”的思想有利于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
消极性:
①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依靠其特殊的地位,压制、排挤民族工业,从而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课堂练习】
1.鸦片战争以后,素有“衣被天下”美誉的松江、太仓地区因洋布充斥市场而很快萧条。
这种现象说明中国东南沿海局部地区( )
A.土布市场消失B.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当地人崇洋媚外D.生产土布的原料枯竭
2.阅读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
C.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3.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据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
4.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
A.近代军事工业 B.手工工场 C.近代民族工业 D.官办企业
5.1866年,左宗棠设立了福州船政局。
它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造船厂与法国商定合同,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
对福州船政局认识正确的是( )
A.是私人投资的民族工业B.是中国第一家军事工业
C.推动福建地区工业化水平D.便于西方对中国经济入侵
6.漫画反映历史,右图是反映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
A.封建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C.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7.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较早兴办的民族企业之一,发展过程中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机器厂造了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
出现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B.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D.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8.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
C.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D.资金是否充足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三: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
……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
——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中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 B
解析: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松江、太仓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D
解析:阅读统计表可知,鸦片战争时期及之后,英国输华货物不多,个别时期有所减少,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自然经济抵制的结果。
3.D
解析:材料信息“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反映的是以“求富”为口号的洋务企业中的民用企业。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是军事工业,故A、C项错误;继昌隆缫丝厂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
4.C
解析: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是最早由私人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之一,C项符合题意。
5.C
解析:福州船政局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生产,推动福建地区工业化水平,故选C项。
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故排除A项;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军事工业,故排除B项;洋务派创办福州船政局是为了求富,抵御外来侵略,故排除D项。
6.B
解析:西方先进技术与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说明中国引进西方科技巩固封建统治,即洋务运动。
7.C
解析: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始终受到封建主义的压榨,B项错误;D项和材料的主旨不符;船尾挂中国龙旗说明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船头挂英国国旗说明对外国有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的结果,本题要选根本原因,故选C项,排除A项。
8.B
解析:继昌隆缫丝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产品直接投入市场;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军事企业,产品由政府使用,不投入市场。
9.答案:(1)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
诱导。
不同点:古代主要是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
(2)两者是相互印证的关系:先进的技术设备带来了产品的质优价廉和畅销。
(3)说明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守旧观念对先进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极强的抵制力。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2)问,要在理解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
解答第(3)问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的信息是继昌隆缫丝厂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