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一课海陆的分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岛屿、大陆、大洲、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点
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三、教学难点: 众多概念的理解、众多地名的记忆
四、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形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及以它为底图的各大洲轮廓剪成的图片,并为每张学生桌上准备一个小地球仪。
五、教学方法:读图启发式、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2.他为什么说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名叫“水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观察地球仪和“世界海陆分布图”: 1.海陆面积哪个较大? 2.比例大概是多少?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水球”的印象,为后面的讨论作铺垫:讨论
1.加加林说得有没有道理?
2.是否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
2.地球上海陆分布是否均匀?
3.联系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划分的“旧知”,看哪个半球陆地大些?
4.通过地球仪演示归纳:任一半球,海洋陆地
通过观察,分析海陆分布大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读图
1.指导学生读图
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讲解岛屿、大陆、大洲、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的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大洲=大陆+附近岛屿
2.出示“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岛屿、大陆、大洲、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图2.5(景观图)。
生动直观,可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得到准确的概念;通过想象,又可把概念迁移到地形图(平面图)上。
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
1.上指出七大洲的位置
2.分别找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上的大洲;
3.读“世界地形图”,找出各大洲的分界
记忆、训练
1.观察七大洲面积的大小;
2.投影七大洲面积数据,看谁能又快又好地记住大小顺序;
3.老师示例谐音记忆:亚非美(北美)男(南美)是南极欧阳(大洋洲)
适时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
1.七大洲各被哪些大洋包围?
2.分别在“世界地形图”、地球仪上指出四大洋位置;
3.比较四大洋面积的大小。
指导学生根据大洲的位置记忆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归纳总结。
在“世界地形图”、地球仪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反复训练,加深印象。
课堂作业
完成填充图册上的相关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