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以HR企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成绩
本科生学年论文1 题目:浅谈青岛海尔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对策
院(系)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班级会计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提交时间
浅谈青岛海尔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对策
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
但作为现代企业交易中最常见的促销手段——赊销,往往使企业形成应收账款,它不仅占用大量资金也是不少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威胁。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岛海尔应收账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关键词应收账款赊销应收账款周转率营销策略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赊销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应收账款总体水平居高不下.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企业的赊销比例在逐年上升,目前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0%左右。
一些企业赊销的比例甚至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90%以上。
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企业间“债务链”等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特别是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因为融资困难,加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更使得资金严重不足,其实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
如何有效地管理应收账款,目前已成为企业管理和生死存亡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重要性分析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原材料或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广义的应收账款应该包括会计科目核算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主要是指商业汇票)。
应收账款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对于企业来说,在融资困难、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应收账款方式销售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
应收账款不仅增加销售收入、利润,还可以减少存货,降低库存风险。
这些年来,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明显的增多。
应收账款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果债务人故意拖欠或破产等原因无法收回应收账款,就容易形成坏账。
这不仅影响资产的质量,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应收款大量增加直接影响资金的周转,从而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甚至企业的破产。
应收账款作为扩大销售手段,自然会出现相应的风险。
我国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盈利状况不错却资金匮乏的状况,这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问题。
第二、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对企业的盈利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的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账成功率在50%以下,而在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总额的60%以上。
我国的上市公司实际已成坏账但未作坏账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企业
资产的质量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第三、企业持有应收账款会付出一定的成本。
在应收账款上积累过多的资金会相应的减少投资;此外,赊销是先发货后付款,企业承担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应引起。
在市场经每个企业的重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如何实现销售款的快速回收、增加现金流量、实现销售最大化、坏账最小化,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方面。
第四、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负债表内的流动资产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上司公司投资的决策,另外,应收账款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应收账款的处理不当会导致企业收入的虚增或减少,这最终又会影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缴纳的多少,和利润的高低。
二、青岛海尔应收账款分析
(一)应收账款比重大
2006年度至2011年度青岛海尔应收账款
年份应收账款(元)
2006 1,370,241,854.10
2007 578,904,134.74
2008 794,570,479.88
2009 1,204,649,240.74
2010 2,141,519,625.34
2011 3,081,828,050.72
表1.1
通过表1.1可以看出,青岛海尔从2006年至2011年度应收账款从总量上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占用大量资金,是企业资金流转受阻,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数据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下滑,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拖欠贷款严重,流动资金短缺,应收账款总额与2006年相比明显降低,进一步影响了青岛海尔的生产经营,导致经营风险与日俱增。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和经济的回暖,从2009年开始企业经营业务明显增加,应收账款明显上升。
(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的比重分析
2006年度至2011年青岛海尔应收账款比重
年份占流动资产比重(‰)占营业收入比重(‰)
2006 245.38937805 69.828957995
2007 74.305512782 19.644748673
2008 101.04753545 26.130276633
2009 93.419427151 36.527302902
2010 90.853363724 35.345462057
2011 98.354124315 41.837135349
表1.2
我国上市公司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很高,有近六成的流动资产中含有10%以上的应收账款,有的企业甚至高达40%以上。
据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例高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据专业机构“中经网国家数据中心”统计分析,发达国家的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会高于10%,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已经高达60%以上。
青岛海尔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除2006年高达约24.5%的数据参考外,
从2008年开始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10%左右,基本上比较稳定。
应收账款一般都会伴随企业主营业务的增长而上升,但是应收账款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给企业的资金运转带来很大的压力。
从2006年至2011年度青岛海尔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尤其从2008年以后,所占比重呈显稳定之势。
通过应收账款本期增幅与销售同比增幅的对比.可以看出青岛海尔赊销的增量从2009年以来基本上呈稳步增加的势头。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及相关指标分析
2006年至2011年青岛海尔年度应收账款相关数据
年份应收账款周转
率应收账款回收
期(天)
主营业务增长
率
应收款项增长
率
2006 21.56 16.70 0.32 -0.11
2007 43.41 8.29 0.60 0.56
2008 57.80 6.23 0.11 0.67
2009 57.62 6.25 0.01 -0.15
2010 57.19 6.30 0.42 0.98
2011 68.56 5.25 0.38 0.50
表1.3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帐损失少,资产流动快,企业的营运能力强。
如果公司实际收回帐款的天数越过了公司规定的应收账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拖欠时间长,资信度低,增大了发生坏帐损失的风险;同时也说明公司催收账款不力,使资产形成了呆账甚至坏账,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这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是很不利。
从表1.3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1年青岛海尔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从2008年至2010年三年保持稳定增长,数据分析说明了青岛海尔的收账速度在逐年加快,平均收账期限在逐年缩短,资产流动快,企业的营运能力也在逐年增强。
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天数减短,说明青岛海尔的资信度从2006年开始得到极大的提升,减少了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同时也说明债务人拖欠的时间缩短,公司催收账款得力,流动立产流动性较强。
三、应收账款管理措施及对策分析
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
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如此高额的逾期应收账款,大部分已形成实际的呆账、坏账,却长期得不到处理,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追账的成功率就越低。
当逾期时间为一个月时,追账成功率为93.80%,当逾期为半年时,成功率急降至57.80%,一年之后,成功率会锐减为26.6%。
而当逾期两年左右时,成功率只能达到13.50%。
而中国企业委托收帐时货款拖欠时间一般都在18个月左右,甚至更长。
针对这种情况和青岛海尔案例借鉴,下面就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一下对策;
(一)制定信用标准和确定合理的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是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应具备的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率。
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间隔。
信用期限较长,可以扩大销
售、增加毛利;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延长平均收账,引起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增加,此外,也会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
企业应该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确定信用期限。
折扣期限是指企业为了及时回笼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对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以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现金折扣优惠,如(1/10,20),表示赊销期限是20天,客户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优惠。
(二)企业应当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对每一笔应收账款执行全过程周期管理。
加强应收账款的基础核算与管理工作,具体包括:第一,在会计凭证中详细地记录客户名称、摘要、金额、预计收款时间,相关的原始单据必须经过直接责任人签字确认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同时保管好原始凭证,做到日后有据可查。
第二,对赊销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
按赊销客户进行应收账款明细核算,并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对应收账款实行动态管理,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从而将赊销风险降到最低。
第三,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业务部门通报本部门的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对超过赊销期限的客户和欠款金额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责任人,及时督促业务部门积极与购货方进行联系,对不能按期还款的客户,及时商定延期付款的具体方法,以保证欠款的尽快收回。
第四,积极拓展回款方式。
企业回款应不限于收取现金、支票等银行即期票据,也可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等情况综合考虑,对部分企业收取商业汇票、银行汇票。
弟五,如果有条件,公司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应收账款核算部门加强核算和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三)将销售作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环节,并将回款情况作为考核销售人员业绩的最终指标。
只要没有按计划收回货款,其销售收入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销售人员只重销售不重回款的情况,从源头大大降低了产生呆坏账的可能性。
如果销售是出现应收款,公司制定一些收款的硬性指标和绩效考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四)谨慎管理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对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即应收账款催收。
对逾期应收账进行催收时,首先要分析产生逾期应收账款的原因。
进而采取适当的收账政策。
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那些确实是因为客观困难而到期未能还清所欠货款的客户,销货企业应该首先对其进行再次审查资信状况,如果认为企业的困难是暂时性的,可以接受客户延期付款的请求,如果审核后发现企业已濒临破产,那么就应慎重定夺,以避免使销货企业承担更大的损失;对于那些有实际偿还能力却故意拖欠的客户。
则应该拒绝他们提出的各种借口,坚决地予以讨要,必要时委托专业收账机构进行催收。
(五)依据账龄分析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款项发生的时间长短期限作为依据来估算应收账款存在风险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账龄分析法更多的是以数字来说话,而不是依靠人员的经验,相比而言更能准确公正。
在现在使用的几种分析方法中,是比较科学可行的方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
在追讨应收账款的法。
使用这种方法对公司的应收款项进行分析时,需要把过程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对付强硬型的债务所有客户欠款时间与金额做表列出,然后根据其欠款分人可采用沉默、软硬兼施策略;(2)对付阴谋型的债务人可为具体时间段做一个统计,比较其中各项欠款所存在的采用反车轮战、兵临城下策略;(3)对于合作型的债务人可风险以及这种风险给公司将会带来何种影响,对此,分析采用互惠互利策略;(4)对待感情型的债务人可采用
以柔出公司应采取何种对策,才能有效地避免这种风险或降克剐策咯;(5)对待固执型的债务入可采用软磨硬抗策略;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6)对待虚荣型的债务人可采用顾全面子策略。
(六)推行现代市场大营销策略的“6P”策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与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和“4C”策略(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 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和预测,加大适销对路产品的开发力度。
企业产生应收账款的根本原因是生产不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喜欢,那么企业完全可以采用现销手段,出售和收款同时进行,就不用采用赊销手段夸大销售了,青岛海尔就是一个成功的参考—采用市场订单生产方式,实行三个零的业务流程再造目标即“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零运营成本”的管理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樊鹭,崔杰.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及风险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4):65-66.
[2] 李会萍.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55-59.
[3] 王红玫.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问题与路径——以安徽雷鸣科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市场研究,2009,(7):51-54.
[4] 张耀,张丽庆.陕西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2):44-45.
[5] 陈华.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管理学家,2011,(8):82.
[6] 高淑东,杨丽娟.谈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J].会计之友,2005,(2):75.
[7] 杨巩社.福田公司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做法[J].财务与会计,2001,(4):46-47.
[8] 李波,霍小姣,翟云萱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究[J].会计师,2011,(1):53-54.
[9] 李力心.同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浅析[J].财经界,2011,(22):60-61.
链接/6006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