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十一企业管理
浅析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
王 芳
摘 要: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
定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资产的
安全与完整、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
营能力。
所以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
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当前中小企业存
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健词:内部控制 内容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4-537X.2015.11.053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
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
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
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
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负责人管理观念不到位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末。
而美国早在1949年就首次对内部控制做出了明确定义,
1988年重新定义的内部控制的概念。
我国的内部控制起步较
晚,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立的重视度不够。
主
要表现在:对内部控制的理论掌握不够,停留在表面,理解
不够深入;没有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即使建立的一
些相关的制度,基本上也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或是脱离
业务,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
(二)双元控制主体矛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
在现代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制度下,企业资产的
所有者往往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聘请将企业的
经营管理权交给经理人员。
这样股东和经理之间便形成了典
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因此股东在正常情况下无法随时知道经
理人员的管理活动,也不知道受托人是否尽职完成自已的受
托管理责任,在这种情形下,受托人就需要编制财务报告和
相关的财务分析数据,向股东说明自已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
现实中,受托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和立场不是完全一致,委托
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受托人求的是佣金的最大化,受托人就
有可能存在机会主义,可能向委托人提供虚假报告,以谋求
最大化的佣金报酬。
(三)信息沟通不畅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
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
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
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通过程中
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
信息与沟通是整个
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和在必要时
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了信息保证和依据。
信息与沟通方面存在
信息流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信息沟通不畅体现在:
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
部门内部的信息沟通不及时;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沟通不
及时;与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及时。
导致存在的问题不能
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通常是“亡羊补牢”。
(四)企业风险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的对市场风险没有深入的认识,思想保守缺乏
应变性,他们的决策通常不做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做出的,存
在的很大的盲目性,或者跟风性,对市场的发展变化缺乏预
见性。
春都集团、广东国投、东北华联等不胜枚举的案例都
是这方面的充分证明。
(五)成本费用管理不严
许多企业的费用分配不合理,比如应资本化的费用记入
的生产成本,应费用化的职工薪酬又记入的生产成本,生产
费用的分配标准也不统一,有时采用生产工时分配生产成本、
有时又用直接人工分配生产成本;生产领用材料发出成本的
计价方法有时用先进先出,有时又用加权平均法、有时又用
个别计价法。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手段,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
制度,是提高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
可以定期对管理层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从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重
奖。
沈振宏是公司有名的创新技改能手,他一次次研发的新
设备,为单位节省资金百余万元。
公司及上级单位为表彰他
做出的突出贡献,对他进行了重奖,引发了全公司的创先争
优热潮。
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首席技工”(每年一届)比武,
比武出来的各工种第一名直接与工资直接挂钩,并纳入年终
考核中,也带动了职工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三)加大分配制度的改革
拉开收入差距,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
(四)完善人才的培训机制
按照“重要岗位重点培训、优先人才优先培训”的原则
搞好岗位培训工作,主要是师带徒岗位练兵、特殊工种安全
知识竞赛、“安全在我心中”征文及演讲比赛等一系列安全
文化活动,注意从实际工作出发,分层次、抓重点,培训形
式多样,讲究时效。
(五)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工作上、生活上多支持、多关心职工,尽最大可能满
足他们精神上、物质上的正当需要,用宏伟的事业激励职工,
用浓厚的感情凝聚职工,用良好的效益去回报职工,用优美
的环境陶冶职工,让职工真正做企业的主人,把企业当做自
己的家,“我安全‘家’发展,‘家’安全我幸福,我与‘家’
创和谐” 的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每个职工心中,增强了职
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动了使企业健康、和
谐、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
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十一
企业管理
而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知识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提高他们在企业中构建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并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能得到确实有效的实施,而不是一纸空文。
而且使他们意识到内部控制不再是财务部门的部门制度,而是整个企业每个部门都应有的制度。
(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1、以“协调”作为双元控制主体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要使股东和经理的这种委托关系能够良好的维系下去,就必须要建立一种信任机制。
这就需要股东和管理者共同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制度,这个健全的财务制度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任机制,有了这个财务制度,企业的财务报告通常就不会存在重大问题,股东可以完全信任财务报告的内容和财务分析数据。
2、“激励+约束”引导经营者行为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相协调
(1)建设激励机制
包括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
首先物质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是实行结构性的薪金。
也就是将薪金分为固定工资+资金,固定工资作为经理人员的基本收入,这是不变的,而资金可以据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上下浮动,经营业绩和经理人员的资金收入建立一个数据关系比,以此找到资金与经营业绩上下浮动的参照点;二是实行股票收入激励。
也就是让经理人员持有公司一定份额的股票,让他们也参与公司分红。
其次是建立精神激励制度:一是对经理人员应有的权力给予最大的认可和保障;二是为经营人员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的环境,以保证他们的才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三是给予经理人员相应的荣誉证书。
(2)建设约束机制
设置经理人员的权限并建立有效合理的惩罚制度。
(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重视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设。
在企业是建设计算机信息沟通网络平台,实现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信息资源的内部共享。
1、自上而下沟通应使每个员工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特定任务,他所负责的工作与他人工作的关联,了解内部控制的各项规定,如何生效。
自下而上的沟通是基层工作者如何向管理层反映信息的过程。
企业很多重要的经营问题,都是一线的员工发现和处理的,他们能更快地获得准确信息,管理层要了解信息就必须建立与基层员工畅通的沟通渠道,这样要求管理层要诚信和虚心聆听。
此外要建立保护制度以消除员工的顾虑,并要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2、横向的沟通有利于各个部门互相了解,及时达到资源共享,培养企业各个部门的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3、企业还要做好外部信息沟通,加强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审计和政府等外部团体之间的沟通。
例如企业可以从顾客那里了解到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建议、意见,从供应商了解材料的品质和供应情况等,从审计了解会计信息质量。
从政府监督部门了解产品的达标情况和品质情况。
(四)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中的蝴蝶效应对策:1、严格控制微小事件
微小事件是发生蝴蝶效应的根源。
首先是加强公司细节的管制,应在细节上狠下功夫。
其次是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还可以对员工进行诚信的培训,使员工包括管理者从根本上意识到不良诚信对个人和企业的风险。
2、建立完善的信息风险管理系统
以提升企业自身预测、监测、预警量化风险的能力,建立全方面多角度的风险信息搜集渠道,利用风险管理信息体系对风险信息进行过滤、梳理整合和分类,避免不良信息的扩散。
(五)成本费用控制
1、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内部报告制度,实时监控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2、建立成本费用职责分离制度。
成本费用职责分离控制的不相容岗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的编制与审批;(2)成本费用支出与审批;(3)成本费用支出与相关会计记录;(4)成本费用支出与考核评价。
3、企业应当对成本费用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成本费用业务的权利和义务,成本费用的相关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
审批人严格按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不得越权,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4、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对成本费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
企业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行业成功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并结合自身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并不断完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为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贾建学.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2]庞彩玲.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创新[J].科技信息,2010(36).
[3]丁鹏.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1(3).
[4]王文博.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
[5]贾旭华.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3).
[6]闫贵宏.试析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4).
[7]景瑞娟.小议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水利技术监督,2004(5).
[8]邢玉霞,孙洪雁.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9]《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