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 研 究成 果 。”
【 中图 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2 — 0 0 7 6 — 0 2
人 们在 实践 生 活 中形成 的对 人 生价 值 、 目的和 意 义 的 看法 与 态度 就是人 生观 。人 生观 受到世 界 观 约束 . 世界 观是 人 生观 的 基础 儒 家文化对于人 生价值和 目标这些人 生问题上都有着独到 的见解 . 可以借鉴到 3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去 - " 先是“ 以义
提供 导向. 并注意及 时提升与巩 固学生所获得 的知识基础 与 自主 能力. 大力强化具有延伸度与可训度的教学效果。 为此 , 我们要破 除传统教学以教 室为 中心的弊端 . 在 注意明确与切实达成政 治理 论 课 课程 标 准 . 确 定 其教 学 目的和 任 务 的前 提 下 , 充 分运 用 当今 时代具有的网络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 . 引领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向 两方面延伸. 使 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是源于社会 实践对 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 还要让学生确认知识的运用是可 以指导 人们对 自然与社会的认知: 在着力引领学生 自觉地关注社会和生 活的同时. 建立与优化及 时有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调控机制。只 有这样 . 才能使我们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信息化的特点, 因而 才更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性、 方法性与习惯性的学习风尚 . 以便 更好的推动学生 自觉运用所学知识 .在课 外进一步 实践社会 , 感 知生活. 不断提升学生 自主收集、 整理、 交流与充分利用信 息价值
节利” 利益观 , 儒家文化提倡: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他们认为每个 人都具有获取物质财富的欲望. 但主张只有使用的正 当方式而获
取的物质财富才能够称为君子
2 _ 3 大 学生树 立 正确 的价值 观
儒 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 , 他的理想是通过提高 自身修养 .
追求 “ 仁” 这 一 最 高精 神 境界 的个 人道 德理 想 . 实现 安 定和 谐 的社 会 群体 理 想 . 从 而 可 以能“ 老 安 少怀 ” 虽然这 种理 想很 不 容 易成 为现 实.但人们还是抱 着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努力地追求 着。因此 , 提 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 树立正确的理想 是社会 经 济众 ” . 这 样 才可 以体现 出人 生的价 值所 在 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 自我国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以来. 大 3 . 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帮助 学生树立理想的时候 . 要 充分结合社会 实际和符合社会主义建设 3 . 1 培 养积 极 的人 格 的 目标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的时候 . 可以采纳儒 家文化 如今 的大学生担 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职责. 因此. 中孔子的立志思想. 学习为了理想而奋斗一生的执着精神和积极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会对国家的未来产生重要 的影响 大学生在 向上的态度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 自主性 . 然后鼓励学生从 实 大学阶段 , 正是形成人 生观 、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 时期. 引导他 际出发, 建立一个正确的、 并能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们树立正确的人生 目 标和理想. 对他们 的 将 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 2 . 儒家 文化 对 当代 大学 生“ 三观 ” 教 育 的价 值 影响。 儒家文化很重视对人格培育 . 主张重义轻利. 能够为现代大 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 简称为“ 三观” 它是人们对人 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理想提供完善的参考。 儒 家文化追求的是理 生、 价值和世界等关 系的总体认知与看法 , 也是一种个人对 自己、 想人格 , 不提倡人为 了物质享受而去劳累. 倡导以苦 为乐. 认为0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2 月 中旬 刊
重点, 设计课件时能突出重点, 归纳小结时能点出重点 , 从而提 高 教 学 内容 的整 体效 益 再次。 要优化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在着眼于政 治理论课 教学的过程和 方法要 求的基础上 . 本 着引导学生积极合作 、 主动 参与的基本原则. 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的点拨与引领 . 让学 生能够切 实感受到教师的真挚关怀与平等的教学合作及到位 的 知识引导 , 从而营造一个 自然亲切 、 师生和谐共进的教学意境 , 引 导学生积极运用 自身的知识与经验 . 自觉去发现和体验 , 着力活 化具有亲合度与 自由度 的教学情境 为此. 我们还要克服传统教 学以教师为 中心的弊端.注意切合政治理论课教 学 自身的特点. 在以教材为重要依据的基础上 . 致力于引领学生优化所学知识的 理解与运用能力 : 同时还要 坚持 以社会生活为背景, 以活力旺盛 的学生为主体 . 着力打造 学生喜欢参与、 愿意感知 、 且有新意 , 可 以在优化学生参与意识和提高素质能力方面 . 切 实有所 时效的问 题情境 只有这样 . 教 师才能使得政治理论课教 学过程具备优化 的特 点 。 最后 . 要优化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通过着眼 于优化政治 理论课教学的情感态度 、 价值观指向, 在引领学生坚持主动探 究、 自主学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 为培养 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的意识
的能 力 . 及 时巩 固对于 知识 形成 和 运 用效 能的认 知
参考文献 : 『 1 1 王文昌. 浅议案例教学m.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 0 0 2年版 『 2 1 杨慧民. 语 文教 学论 文. 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 学案例 多 媒体 化 呈现 的创 新设 计 m. 思 想理论 教 育导 刊 . 2 0 0 7 年 版
儒 家文化在 当代 大学生思想道德 建设 中的价值
常 怀 云
(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 潍坊 2 6 2 7 0 0 ) 【 摘要】 本文从儒 家文化 中 理想人格 、 诚信等方面, 对儒家道德思想在 当 代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的价值进行 了 分析。 【 关键词 】 儒 家文化 大学生 道德建设 价值 【 基金项 目】 该论文为“ 山东 省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 儒 家文化在 当 代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 的应用 研 究》 课题的
中华儒 家文化博 大精深. 从思想政 治教育来说 , 在儒 家文化 中所具有的大量教育资源. 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健康 的人格 和正确的人 生观、 价值观 . 在现代社会中. 这些教育资源可以给高 校教育工作者带来充分借鉴意义 例如“ 以人 为本” 思想政 治教育 理念 . “ 刚健有为 . 自强不息” 的进取精神等都 可以进行借鉴 如 今,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 让其 变成 大 学生道 德修 养 的指路 明灯 1 . 借鉴 儒家 文 化给 大学 生树 立远 大理 想 理想就是指在某种活动实践过程 中形成的奋斗 目 标 .具有 超前性和可实现性 而人类的社会 生活具有多样化的特 点. 从而 也 导致 人们 产 生 多样 化 的理 想 从 理 想 主体 上说 . 可分 为 个人 和 群体理想: 从理想 内容看 , 可以分成生活、 社会和道德等理想。
【 中图 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2 — 0 0 7 6 — 0 2
人 们在 实践 生 活 中形成 的对 人 生价 值 、 目的和 意 义 的 看法 与 态度 就是人 生观 。人 生观 受到世 界 观 约束 . 世界 观是 人 生观 的 基础 儒 家文化对于人 生价值和 目标这些人 生问题上都有着独到 的见解 . 可以借鉴到 3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去 - " 先是“ 以义
提供 导向. 并注意及 时提升与巩 固学生所获得 的知识基础 与 自主 能力. 大力强化具有延伸度与可训度的教学效果。 为此 , 我们要破 除传统教学以教 室为 中心的弊端 . 在 注意明确与切实达成政 治理 论 课 课程 标 准 . 确 定 其教 学 目的和 任 务 的前 提 下 , 充 分运 用 当今 时代具有的网络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 . 引领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向 两方面延伸. 使 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是源于社会 实践对 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 还要让学生确认知识的运用是可 以指导 人们对 自然与社会的认知: 在着力引领学生 自觉地关注社会和生 活的同时. 建立与优化及 时有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调控机制。只 有这样 . 才能使我们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信息化的特点, 因而 才更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性、 方法性与习惯性的学习风尚 . 以便 更好的推动学生 自觉运用所学知识 .在课 外进一步 实践社会 , 感 知生活. 不断提升学生 自主收集、 整理、 交流与充分利用信 息价值
节利” 利益观 , 儒家文化提倡: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他们认为每个 人都具有获取物质财富的欲望. 但主张只有使用的正 当方式而获
取的物质财富才能够称为君子
2 _ 3 大 学生树 立 正确 的价值 观
儒 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 , 他的理想是通过提高 自身修养 .
追求 “ 仁” 这 一 最 高精 神 境界 的个 人道 德理 想 . 实现 安 定和 谐 的社 会 群体 理 想 . 从 而 可 以能“ 老 安 少怀 ” 虽然这 种理 想很 不 容 易成 为现 实.但人们还是抱 着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努力地追求 着。因此 , 提 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 树立正确的理想 是社会 经 济众 ” . 这 样 才可 以体现 出人 生的价 值所 在 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 自我国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以来. 大 3 . 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帮助 学生树立理想的时候 . 要 充分结合社会 实际和符合社会主义建设 3 . 1 培 养积 极 的人 格 的 目标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的时候 . 可以采纳儒 家文化 如今 的大学生担 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职责. 因此. 中孔子的立志思想. 学习为了理想而奋斗一生的执着精神和积极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会对国家的未来产生重要 的影响 大学生在 向上的态度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 自主性 . 然后鼓励学生从 实 大学阶段 , 正是形成人 生观 、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 时期. 引导他 际出发, 建立一个正确的、 并能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们树立正确的人生 目 标和理想. 对他们 的 将 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 2 . 儒家 文化 对 当代 大学 生“ 三观 ” 教 育 的价 值 影响。 儒家文化很重视对人格培育 . 主张重义轻利. 能够为现代大 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 简称为“ 三观” 它是人们对人 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理想提供完善的参考。 儒 家文化追求的是理 生、 价值和世界等关 系的总体认知与看法 , 也是一种个人对 自己、 想人格 , 不提倡人为 了物质享受而去劳累. 倡导以苦 为乐. 认为0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2 月 中旬 刊
重点, 设计课件时能突出重点, 归纳小结时能点出重点 , 从而提 高 教 学 内容 的整 体效 益 再次。 要优化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在着眼于政 治理论课 教学的过程和 方法要 求的基础上 . 本 着引导学生积极合作 、 主动 参与的基本原则. 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的点拨与引领 . 让学 生能够切 实感受到教师的真挚关怀与平等的教学合作及到位 的 知识引导 , 从而营造一个 自然亲切 、 师生和谐共进的教学意境 , 引 导学生积极运用 自身的知识与经验 . 自觉去发现和体验 , 着力活 化具有亲合度与 自由度 的教学情境 为此. 我们还要克服传统教 学以教师为 中心的弊端.注意切合政治理论课教 学 自身的特点. 在以教材为重要依据的基础上 . 致力于引领学生优化所学知识的 理解与运用能力 : 同时还要 坚持 以社会生活为背景, 以活力旺盛 的学生为主体 . 着力打造 学生喜欢参与、 愿意感知 、 且有新意 , 可 以在优化学生参与意识和提高素质能力方面 . 切 实有所 时效的问 题情境 只有这样 . 教 师才能使得政治理论课教 学过程具备优化 的特 点 。 最后 . 要优化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通过着眼 于优化政治 理论课教学的情感态度 、 价值观指向, 在引领学生坚持主动探 究、 自主学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 为培养 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的意识
的能 力 . 及 时巩 固对于 知识 形成 和 运 用效 能的认 知
参考文献 : 『 1 1 王文昌. 浅议案例教学m.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 0 0 2年版 『 2 1 杨慧民. 语 文教 学论 文. 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 学案例 多 媒体 化 呈现 的创 新设 计 m. 思 想理论 教 育导 刊 . 2 0 0 7 年 版
儒 家文化在 当代 大学生思想道德 建设 中的价值
常 怀 云
(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 潍坊 2 6 2 7 0 0 ) 【 摘要】 本文从儒 家文化 中 理想人格 、 诚信等方面, 对儒家道德思想在 当 代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的价值进行 了 分析。 【 关键词 】 儒 家文化 大学生 道德建设 价值 【 基金项 目】 该论文为“ 山东 省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 儒 家文化在 当 代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 的应用 研 究》 课题的
中华儒 家文化博 大精深. 从思想政 治教育来说 , 在儒 家文化 中所具有的大量教育资源. 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健康 的人格 和正确的人 生观、 价值观 . 在现代社会中. 这些教育资源可以给高 校教育工作者带来充分借鉴意义 例如“ 以人 为本” 思想政 治教育 理念 . “ 刚健有为 . 自强不息” 的进取精神等都 可以进行借鉴 如 今,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 让其 变成 大 学生道 德修 养 的指路 明灯 1 . 借鉴 儒家 文 化给 大学 生树 立远 大理 想 理想就是指在某种活动实践过程 中形成的奋斗 目 标 .具有 超前性和可实现性 而人类的社会 生活具有多样化的特 点. 从而 也 导致 人们 产 生 多样 化 的理 想 从 理 想 主体 上说 . 可分 为 个人 和 群体理想: 从理想 内容看 , 可以分成生活、 社会和道德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