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合谷穴联合运穴推拿治疗尺桡骨骨折肿痛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Vol.24No.1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尺桡骨骨折是一种骨科临床中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发生骨折后常常会在骨折端出现侧方移位、旋转、重叠及成角等畸形,对
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等产生严重影响[1]。


受伤部位常因软组织损伤及血肿形成而导致前臂肿胀,并发疼痛不适,若处理不当,容易遗留肌萎缩、韧带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最终导致前臂功能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

如何早期、快速地消除尺桡骨骨折后的肢体肿胀不适,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是骨科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骨伤科运用中医适宜技术艾灸合谷穴联合运穴推拿治疗前臂尺桡骨骨折引起的肿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骨伤科确诊为尺桡骨骨折
的患者60例。

入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7~65(69.5±3.6)岁,病程1.5~60(8.9±2.3)h 。

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2(73.2±4.5)岁,病程2.5~52(8.5±2.6)h 。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的方案经过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尺桡骨骨折诊断标准[2]
,前
臂受伤部位局部无神经血管损伤及皮肤破损者,适合应用手法闭合复位,行小夹板术固定的病例,且在夹板外固定后能配合随访治疗;②病程在3天以内;③患者知晓治疗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前臂开放性骨折,不适合夹板外
固定;②无法行夹板外固定,需要手术治疗者;③合
并糖尿病、严重精神病、柯兴综合征、中重度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等严重基础疾病。

艾灸合谷穴联合运穴推拿治疗尺桡骨骨折
肿痛疗效观察
潘月悠,陈婉媚,陈秀霞,刘玉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528300)

要:[目的]观察艾灸合谷穴联合运穴推拿治疗尺桡骨骨折肿痛的疗效。

[方法]将60例尺桡骨骨折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患侧前臂艾灸合谷穴联合运穴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患侧前臂局部硫酸镁湿敷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3、7d 患肢肿胀消退程度及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d 、第3d 、第7d ,肿胀值均小于对照组,疼痛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艾灸合谷穴联合运穴推拿在治疗尺桡骨骨折肿痛疗效确切,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疗法。

关键词:尺桡骨骨折;肿胀;疼痛;合谷穴;推拿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441(2021)01-0016-03
收稿日期:2021-01-10
基金项目: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项目(编号:20190311);陈棉智广东省基层老中医工作室资助项目(粤中医办函〔2020〕1号)第一作者简介:潘月悠(1983—),女,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骨关节损伤的中西医临床护理
·
·16
2021年第24卷第1期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表1
两组复位后即刻,第1d 、第3d 、第7d 的VAS 评分比较(分,x ±s )组

观察组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①P >0.05,②P <0.05
n 3030
复位后即刻7.80±1.10①7.67±1.12
第1d 5.34±0.97②
6.32±1.03
第3d 4.64±0.81②5.52±1.14
第7d 3.11±0.81②3.92±0.91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肿胀值比较
(cm ,x ±s )


观察组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①P >0.05,②P <0.05
n 3030
1.50±0.41①
1.34±0.36
2.39±0.91②2.98±1.14
1.87±0.87②
2.43±1.01
0.98±0.46②1.32±0.55
2.41±1.12①2.34±1.01
2.83±1.13②
3.57±1.45
2.24±0.91②2.94±1.31
1.10±0.56②1.52±0.66
1.4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的研究人员
行骨折端的手法复位及配合夹板外固定处理,经X 线复查示尺桡骨骨折端的对位情况良好。

检查确认夹板松紧程度适中及远端指端血运良好。

复位后常规口服西乐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CM9203),每次200mg ,每天两次,进行止痛对症处理;同时指导患者每日进行200次患肢手指的主动
伸屈活动。

1.4.1
对照组
将纱布放入硫酸镁溶液中(河北天
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320051131)浸泡2min ,待纱布充分浸透后,将其湿敷于患肢手背处,
湿敷时间为每次10min ,每天1次。

疗程为7d 。

1.4.2
观察组
采用治疗专用艾条在患侧合谷穴处
进行温和灸,以局部感觉温热为度即可,总共治疗10min 。

按摩内外劳宫穴:先用轻柔摩法3min ,再用揉法5min ,最后使用稍重按法作用于内外劳宫穴
约2min 。

每天1次。

疗程为7d 。

1.5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5.1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定
患者疼痛程度。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0分代表“无
痛”,1~3分代表“轻度疼痛”,4~6分代表“中度疼痛”,7~9分代表“重度疼痛”,10分代表“剧烈疼
痛”[3]。

1.5.2肿胀程度记录两组患者在复位后即刻,复
位后第1d 、第3d 、第7d 的肿胀值,采用标尺测量患者肢体两侧腕关节以上10、15cm 处的前臂周径,肿
胀值=患侧的前臂周径-健侧的前臂周径[4]。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
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复位后即刻,第1d 、第3d 、第7d VA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复位后即刻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05),复位后第1d 、3d 、7d 比较,观察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两组复位后即刻,复位后第1d 、第3d 、第7d 肿
胀值比较
两组在复位后即刻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复位后第1、3、7d 比较,观察组
肿胀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3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骨断筋伤”范畴。

因肢体的筋骨
离断后,筋骨损伤之处局部经脉的血溢于脉外,受伤肢体的络脉阻滞,气滞血瘀,血脉、经气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机体津液停留,疏布运化失常,故出现肿胀。

·
·17
2021,Vol.24No.1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医宗金鉴》云:“损伤之症,肿痛者,乃瘀血凝结作痛也。

”尺桡骨骨折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骨折发生后常见短缩、旋转或成角畸形,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采用硫酸镁湿敷,冰敷处理,夹板固定期间手指可以活动,但仍存在严重的肿胀及疼痛,复位后有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的情况。

如何早期、快速地消除尺桡骨骨折引起的肿胀,是骨折早期治疗的重要内容。

处理得当就会为软组织损伤和骨折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处理不当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疼痛不适,导致前臂活动功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5]。

对于前臂骨折的治疗关键是尽快恢复其前臂伸屈、旋转活动功能,增强患者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避免因外伤后出现肌萎缩、韧带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6],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

骨折整复固定后早期,促进肢体肿胀消退是极其必要的,是骨折康复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临床上通常指导患者多行患肢握拳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肿胀消退。

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多存在较严重的肿胀情况,与当时的受伤情况,以及骨折时间的长短,复位操作,复位创伤等因素相关。

《素问·调经论》记载:“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灵枢·官能》也曾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艾灸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消瘀散结,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合谷穴经气旺盛,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7]。

该穴位主治痛症,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艾灸疗法的灼热感比较强,故在操作是要特别注意预防患者的皮肤被烧伤。

外伤血瘀或风寒湿邪郁阻会使患者出现局部气血凝滞,瘀停经络,筋膜粘连,通过推拿手法可以宣
通闭塞的气血,疏通瘀阻的经络,松解粘连的筋膜,使得经通筋柔骨正,可解除肿胀、痉挛,解除疼痛,恢复功能[8]。

《医宗金鉴》曰:“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推拿劳宫穴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

本研究表明,艾灸合谷穴联合运穴推拿的观察组在缓解前臂骨折肿胀、疼痛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应用常规硫酸镁湿敷的对照组,其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简便廉验的具有鲜明中医特色治疗方法,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爱莲.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6(4):55-56.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9.
[4]撒忠秋,周熙,白志林,等.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5):683-686.
[5]郭元,匡晓莉,赵春燕,等.加压冷疗减轻尺桡骨骨折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3):275-277.
[6]张丽丽.艾灸疗法对下肢骨折术后疼痛和肿胀的缓解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67-269.
[7]王婧,田素领,吴娇娟,等.合谷穴穴性剖析[J].中国针灸,2017,37(5):565-566.
[8]王强.简述推拿手法的机理与治疗原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83-84.
(编辑刘强)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