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ψ→π03(π +π-)分支比的测定
(完整版)原子核物理及辐射探测学1-4章答案
第一章 习题答案1-1 当电子的速度为18105.2-⨯ms 时,它的动能和总能量各为多少?答:总能量 ()MeV ....c v c m mc E e 924003521511012222=⎪⎭⎫ ⎝⎛-=-==;动能 ()MeV c v c m T e 413.011122=⎥⎥⎥⎦⎤⎢⎢⎢⎣⎡--= 1-2.将α粒子的速度加速至光速的0.95时,α粒子的质量为多少?答:α粒子的静止质量()()()u M m M m e 0026.44940.9314,244,224,20=∆+=≈-= α粒子的质量 g u m m 2322010128.28186.1295.010026.41-⨯==-=-=βα1-4 kg 1的水从C 00升高到C 0100,质量增加了多少?答:kg 1的水从C 00升高到C 0100需做功为J t cm E 510184.41001184.4⨯=⨯⨯=∆=∆。
()kg c E m 1228521065.4100.310184.4-⨯=⨯⨯=∆=∆ 1-5 已知:()();054325239;050786238239238u .U M u .U M ==()()u .U M ;u .U M 045582236043944235236235==试计算U-239,U-236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
答: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MeV .uc .c ,M m ,M ,B n n 774845126023992238922399222==⋅-+=()()()[]MeV .uc .c ,M m ,M ,B n n 54556007027023692235922369222==⋅-+= 也可用书中的质量剩余()A ,Z ∆:()()()()MeV ....,n ,,B n 806457250071830747239922389223992=-+=∆-∆+∆= ()()()()MeV ....,n ,,B n 545644242071891640236922359223692=-+=∆-∆+∆=其差别是由于数据的新旧和给出的精度不同而引起的。
欧盟残余应力标准EN153 05中文翻译稿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COMITE EUROEEN DE NORMALISATION EUROPAISCHES KOMITEE FUR NORMUNG
爱派克测试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组织翻译
2
EUROPEAN STANDARD
EN 15305‐2008
EUROPEAN STANDARD
EN 15305‐2008
August 2008
欧盟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定标准EN 15305-2008中文翻译稿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Test Method for Residual Stress analysis by X-ray Diffraction
爱派克测试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组织翻译
1
EUROPEAN STANDARD
EN 15305‐2008
August 2008
ICS 19.100
无损检测–用X射线衍射进行残余应力分析 的测试方法
本欧洲标准于2008年7月4日经欧盟标准委员会(CEN)批准。
欧盟标准委员会成员国有义务按照欧盟标准无变更的给予标准国家地位。关于本 标准的最新目录和题录都可从欧盟标准委员会管理中心和欧盟成员国那里得到。
6.2.3 χ 法....................................................... 22
6.2.4 修改的 χ 方法............................................... 23
6.2.5 6.3 6.4 6.5
其它衍射几何............................................... 23 辐射的选择 ................................................. 23 探测器的选择 ............................................... 26 设备的性能 ................................................. 26
【西南大学[0223]《仪器分析及实验》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223]《仪器分析及实验》1[单选题]色谱图上两峰间的距离与哪个因素无关A:极性差异B:沸点差异C:热力学性质D:动力学性质参考答案:D[单选题]下列说法哪一种正确?随着电解的进行A:阴极电位向正方向变化B:阳极析出电位变负C:分解电压变小D:阴极析出电位变负参考答案:D[单选题]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A:成正比B: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C:的对数成正比D: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参考答案:D[单选题]空心阴极灯的构造是A:待测元素做阴极,铂丝做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待测元素做阳极,钨棒做阴极,内充氧气C:待测元素做阴极,钨棒做阳极,灯内抽真空D:待测元素做阴极,钨棒做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参考答案:D[单选题]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A: Pt电极B:Ag电极C: Ag-AgCl电极D:石墨电极参考答案:C[单选题]电位滴定法测定时,确定滴定终点体积的方法是A:二阶微商法B:比较法C:外标法D:内标法参考答案:A[单选题]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A:提高灵敏度B:提高准确度C:减少化学干扰D:减小背景参考答案:B[单选题]决定色谱仪性能的核心部件是A:载气系统B:进样系统C:色谱柱D:温度控制系统参考答案:C[单选题]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参考答案:C[单选题]摄谱法中,感光板上的光谱,波长每100Å的间隔距离,在用光栅单色器时是A:随波长减少而增大B:随波长增大而增加C:随波长减少而减D:几乎不随波长变化参考答案:D2[论述题]分光系统中常用的分光元件有哪两类?它们的分光原理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棱镜和光栅。
棱镜是根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分光。
光栅是利用光通过光栅时发生衍射和干涉现象而分光。
[论述题]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标准元素光谱图比较法中,为什么选择铁谱?参考答案:(1)谱线多:在210~660nm范围内有数千条谱线;(2)谱线间距离分配均匀:容易对比,适用面广;(3)定位准确:已准确测量了铁谱每一条谱线的波长。
波谱解析试题、答案(完整终极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波谱解析》试题册开卷()闭卷()考试时长:120分钟使用班级:命题教师:主任签字:注意事项一、考生参加考试须带学生证或身份证,并按照监考教师指定座位就坐。
二、闭卷考试,书本、参考资料、书包等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一律放到考场指定位置。
三、考生必须在发放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草稿纸、自行携带的答题纸上答题无效。
四、考生须遵守《西安培华学院考场规则》,有考场违纪或作弊行为者,按相应规定严肃处理。
五、开考30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入场;开考30分钟后考生方可交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发色团2、非红外活性振动3、费米共振4、相关锋5、饱和6、屏蔽效应7、磁等同核8、化学位移9、相对丰度10、麦氏重排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A 频率B 波长C 周期D 强度2、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红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A紫外光区和无线电波B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C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D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3、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4、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电子能级差大5、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σ→σ﹡B、π→π﹡C、n→σ﹡D、n→π﹡6、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水B、甲醇C、乙醇D、正已烷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C、D、8、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νC-CB、νC-HC、δas CHD、δs CH9、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10、某化合物在1500~2800cm-1无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A 烷烃B 烯烃C 芳烃D炔烃11、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谱中,λmax=320nm(εmax=30)的一个吸收带是()A K带B R带C B带D E2带12、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A.导效应所致B.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D. 杂化效应所致1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14、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A 气体状态B 固体状态C 固体, 液体状态D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15、下面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波谱(氢谱)中出现单峰的是:A. CH3CH2ClB. CH3CH2OHC. CH3CH3D. CH3CH(CH3)216、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核比为偶数的是()A C8H10N2OB C8H12N3C C9H12NOD C4H4N17、EI-MS表示()A电子轰击质谱B化学电离质谱C 电喷雾质谱D 激光解析质谱18、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A 分子离子峰B 基峰C亚稳离子峰D准分子离子峰19、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20、某有机物C8H8的不饱和度为()A 、4 B、5 C、6 D、7三、问答题:(共28分)(一)简述核磁共振中什么叫弛豫,分哪几类?8分(二)简述质谱中什么是分子离子锋,什么是碎片离子锋?10分(三)红外光谱产生的几个条件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化合物的实际红外谱图中吸收峰数少于理论数?10分四、计算题:(共12分)安络血的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含0.4962mg的溶液,盛于1cm吸收池中,在max为355nm处测得A值为0.557,试求安络血的1%cm1E及值?12分4%113%11%111065.21123102361011231104962.0557.0--⨯=⨯===⨯⨯===cm cm cm E M Cl A E Cl E A ε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波谱解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 闭卷() 考试时长:120 分钟使用班级: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10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0分) 1. 发色团答:在紫外光谱中,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叫发色团,它们能够产生π-π*或n-π*跃迁,从而能在紫外可见光区产生吸收。
波谱解析复习总结
波谱解析复习总结(一)常用解谱数据总结关于数据,是一定要记的···大家想怎么记爱怎么记就怎么记吧,建议自己总结,这样记的好一些。
下面是鄙人的,嘻嘻。
(老师PPT上有很多总结的)一、氢谱化学位移值δ(ppm)影响化学位移值的因素:只有空间效应和共轭效应是屏蔽效应增大,向高场位移,即ζ↑,δ↓.(一)0.4~4.0为饱和C上的H① 0.4~1.8 连饱和C的饱和C上的H② 1.8~2.5 连不饱和C的饱和C上的HI. 1.8~2.1 连C=C、C≡C的饱和C上的HII. 2.1~2.5 连C=O、N、S、苯环的饱和C上的H③ 3.0~4.6 连-O-的饱和C上的H其中,4.1左右可能有酯基④例外的:2.3~3.0是叁键上的H(二)4.6~8.0为不饱和C上的H① 4.6~6.0 C=C上的H② 6.0~8.0 苯环上的H(三)4.0~5.5为脂肪醇-OH的H若有0.5~1.0,为稀溶液(四)3.5~7.7为酚的-OH的H若有10~16,为分子内氢键(五)9.0~10.0为H-C=0的H(六)10.5~13为-COOH的H(七)胺类①~1.0 脂肪胺②4~5(气泡峰)芳香胺③6~7(气泡峰)酰胺,仲胺类其它:J值:①任何情况下J顺<j反< p="">②总体情况:J苯环H<j邻(烯h)<j邻(烷h)<j偕h< p="">③苯环H:J对<j间<="">④烯烃H:J邻(顺)<j邻(反)(j邻(顺)6~14hz;j邻(反)11~18hz)< p="">⑤烷烃H:J邻6~8Hz⑥同碳上的H:J偕10~16Hz要求掌握给图能测量算得J值,再推化合物种类。
二、碳谱碳谱的DEPT值:季碳消失!θ=45°,季C消失;θ=90°,季C消失,只有CH向上;θ=135°,季C消失,只有CH2向下。
实验-塞曼效应
实验三 塞曼效应实验目的:1.观察汞5461埃光谱线的塞曼效应,并测量它分裂的波长差。
2.测定电子的荷质比e/m 值。
实验原理:当光源置于外磁场中,光源发出的每一条光谱线都将分裂成几条波长相差很小的偏振化分谱线,这一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设原子某一能级的能量为E 0,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的作用下,原子将获得附加的能量∆E :∆E=Mg B μ BM 为磁量子。
M=J,J-1,…..,-J,共有(2J+1)个值。
因此,原来的一个能级将分裂成(2J+1)个子能级。
子能级的间隔相等,并正比于B 和朗德因子g ,对于L-S 耦合的情况:g=1+)1(2)1()1()1(++-+++J J L L S S J J式中B μ为玻尔磁子,B μ=mhe π4。
设频率为υ的光谱线是由原子的上能级E 2跃迁到下能级E 1所产生(h υ= E 2- E 1),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上下两能级各获得附加能量∆E 2,∆E 1,因此,每个能级各分裂成(2J 2+1)个和(2J 1+1)个子能级。
这样,上下两个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将发出频率为υ'的谱线,并有h υ'=(E 2+∆E 2)-( E 1+∆E 1)= (E 2- E 1)+(∆E2-∆E 1)= h υ+(M 2g 2- M 1g 1)B μ B分裂后的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将为∆υ=(M 2g 2- M 1g 1)B μB/hc=(M 2g 2- M 1g 1)L其中L=B μB/hc=4.67*105-B(cm 1-)L 称为洛仑兹单位,正是正常塞曼效应所分裂的裂距。
在能级跃迁时,磁量子数受到选择性定则和偏振定则所限制。
1.选择性定则:∆M =M 2- M 1=0(当∆J=0 M 1=0 M 2=0 被禁止) ∆M=±1 2.偏振性定则:说明:1.K 为光传播方向矢量,H为外磁场方向。
2. π成分表示光波的电矢量E 平行于B ,σ成分表示E 垂直于B.3.在光学中,如果光线对于观察者迎面而来,这时电矢量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我们称之为左旋圆偏振光;若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称之为右旋圆偏振光。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1. 实验目的(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方法,通过塞曼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学习一种测量电子荷质比的方法。
2.实验仪器笔形汞灯+电磁铁装置,聚光透镜,偏振片,546nm滤光片,F-P标准具,标准具间距(d=2mm),成像物镜与测微目镜组合而成的测量望远镜。
二、实验原理(要求与提示:限400字以内,实验原理图须用手绘后贴图的方式)1.塞曼效应(1)原子磁矩和角动量关系用角动量来描述电子的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原子中各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的矢量和即原子的轨道角动量L,考虑L-S耦合(轨道-自旋耦合),原子的角动量J =L +S。
量子力学理论给出各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L = - L,L =S = - S,S =由上式可知,原子总磁矩和总角动量不共线。
则原子总磁矩在总角动量方向上的分量J为:= g J,J =JL为表示原子的轨道角量子数,取值:0,1,2…S为原子的自旋角量子数,取值:0,1/2,1,3/2,2,5/2…J为原子的总角量子数,取值:0,1/2,1,3/2…式中,g=1+为朗德因子。
(2)原子在外磁场中的能级分裂外磁场存在时,与角动量平行的磁矩分量J与磁场有相互作用,与角动量垂直的磁矩分量与磁场无相互作用。
由于角动量的取向是量子化的,J在任意方向的投影(如z方向)为:= M,M=-J,-(J-1),-(J-2),…,J-2,J-1,J因此,原子磁矩也是量子化的,在任意方向的投影(如z方向)为:=-Mg式中,玻尔磁子μB =,M为磁量子数。
具有磁矩为J的原子,在外磁场中具有的势能(原子在外磁场中获得的附加能量):ΔE = -J·=Mg B则根据M的取值规律,磁矩在空间有几个量子化取值,则在外场中每一个能级都分裂为等间隔的(2J+1)个塞曼子能级。
原子发光过程中,原来两能级之间电子跃迁产生的一条光谱线也分裂成几条光谱线。
这个现象叫塞曼效应。
2.塞曼子能级跃迁选择定则(1)选择定则未加磁场前,能级E2和E1之间跃迁光谱满足:hν = E2 - E1加上磁场后,新谱线频率与能级之间关系满足:hν’= (E2+ΔE2) – (E1+ΔE1)则频率差:hΔν= ΔE2-ΔE1= M2g2 B -M1g1B= (M2g2- M1g1)B 跃迁选择定则必须满足:ΔM = 0,±1(2)偏振定则当△M=0时,产生π线,为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的线偏振光,可在垂直磁场方向看到。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考试题
一、解析题(每小题15分, 共计30分)1.根据该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图谱推测其结构, 写出推测依据和过程。
并根据不饱和度计算公式f=1+n4+1/2(n3-n1)计算某化合物C9H10O2的不饱和度。
(15分)答: 根据公式f=1+n4+1/2(n3-n1), 得到此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1+9-(10-0)/2=5, 该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图谱中主要有三个峰, 所以推断此化合物主要有三种H质子, 由δ=7.38可以推断出此化合物含有苯环结构, 由δ=5.12可以推断出此化合物含有-CH2-O-, 由δ=2.11可以推断出此化合物含有-CO-CH33.分析下列X射线衍射图, 并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110)晶面的晶粒大小。
其中衍射角2θ为27.5度, 波长为0.154nm, 半峰宽为0.375。
答: 从XRD图可以看出的TiO2衍射峰非常尖锐, 且杂峰较少, 在27.28°, 35.58°, 41.26°, 54.66°和55.08°的位置出现明显特征峰, 分别对应的晶面为(110)、(101)、(111)、(211)和(220), 与PDF(#06-0416)卡片标准锐钛矿型TiO2的特征衍射峰吻合。
Scherrer公式: D=kλ/βcosθ其中, D为沿垂直于晶面(hkl)方向的晶粒直径, k为Scherrer常数(通常为0.89), λ为入射X射线波长(Cuka 波长为0.15406nm)。
晶粒直径为:β=0.375°=0.375*π/180=0.0065θ=27.5°/2=13.75°=13.75*π/180=0.24D=0.89*0.154/(0.0065*0.97)=21.75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 共计40分)1.电子跃迁有哪些种类?哪些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光谱中得到反映?一般紫外光谱谱带中分为哪几种类型?答:(1)电子跃迁的种类有:n→σ*, n→π*, π→π*, σ→σ*。
中国农业大学赵士铎版普通化学普化作业4-6
该原子n=4的轨道中含有电子: a、8个;b、18个;c、8~18个;d、8~23个。
7.10第四能级组中所包含的原子轨道是4s、3d、4p。
普通化学 2001-2004
8:31:42
4 原子结构和周期系
第四章作业
7.11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是依能级组划分的,族是依外
普通化学 2001-2004
8:31:42
5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第五章作业
8.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A,B两元素化合,能形成离子型晶体得要条件是:A的 电离能小于B的电子亲合能。× (2)离子晶体晶格能大小仅与离子电荷、离子半径有关。 ×(见P.163)
(3)基态原子外层未成对电子数等于该原子能形成的共价键 数,此即所谓共价键的饱和性。×
层电子排布划分的,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原子结构上的 区别在于外层电子填入(n-1)d轨道。
7.12活泼金属主要集中于周期表中 s 区,惰性金属大都
集中于周期表 ds 区 。
7.13判断下列各对原子哪个半径较大,并查表核对是否
正确。 (1)H与He;(2)Be与Sr;(3)Se与Ca;(4)Cu与Ni;(5)Y与La
普通化学 2001-2004
8:31:42
5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第五章作业
8.8由于水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使水具有很多特
殊的物理性质,对生物体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义。以下分别列出一些水的物理性质(1~4)以及对生 命现象的影响(a~b).试将性质与影响一一对应,并作 简单解释。 (1)高热容:~c.人体可基本保持体温恒定。 (2)密度大于冰:~d.河流、湖泊在冬季仅在表面结冰。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第3版)》俞小莉(习题解答)-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2章1. 传递函数是指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2. 传递函数既描述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也说明了系统的物理结构。
(×)3. 幅频特性 和 相频特性 共同表达了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4.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一般可以从 时(间)域 和 频(率)域 两方面进行分析。
5. 用试验测定动态参数的方法有频率响应法、阶跃响应法、随机信号法。
6. 测量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可采用传递函数表示,试说明串联环节、并联环节及反馈联接的传递函数的表示方法。
答:串联环节:并联环节:正反馈环节:负反馈环节:7. 试述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的含意、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答:含义:在瞬态参数动态测量中,要求通过系统所获得的输出信号能准确地重现输入信号的全部信息,而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正是用来评价系统正确传递和显示输入信号的重要指标。
研究方法:对测量系统施加某些已知的典型输入信号,包括阶跃信号、正弦信号、脉冲信号、斜升信号,通常是采用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作为输入量来研究系统对典型信号的响应,以了解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以此评价测量系统。
评价指标:稳定时间t s 、最大过冲量A d 。
8. 某一力传感器拟定为二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800Hz ,阻尼比为0.14。
问使用该传感器)()()()()()()()()(21s H s H s Z s X s Y s Z s X s T s H ===)()()()()()()()(2121s H s H s X s Y s Y s X s Y s H +=+==)()(1)()()()(s H s H s H s X s Y s H B A A -==)()(1)()()()(s H s H s H s X s Y s H B A A +==作频率为400Hz 正弦变化的外力测试时,其振幅和相位角各为多少?解:()2222411⎪⎪⎭⎫ ⎝⎛+⎥⎥⎦⎤⎢⎢⎣⎡⎪⎪⎭⎫ ⎝⎛-=n n A ωωξωωω()222280040014.0480040011⎪⎭⎫ ⎝⎛⨯+⎥⎥⎦⎤⎢⎢⎣⎡⎪⎭⎫ ⎝⎛-=31.1≈()212⎪⎪⎭⎫ ⎝⎛-⎪⎪⎭⎫ ⎝⎛-=n n arctg ωωωωξωϕ2800400180040014.02⎪⎭⎫ ⎝⎛-⎪⎭⎫ ⎝⎛⨯⨯-=arctg 6.10-≈9. 用一阶系统对100Hz 的正弦信号进行测量时,如果要求振幅误差为10%以内,时间常数应为多少?如果用该系统对50Hz 的正弦信号进行测试,其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为多少? 解:(1)%10)2100(111)(111)(1)(22≤⨯+-=+-=-=∆πτωτωωA A 则 s 41071.7-⨯≤τ (2)%81.2)1071.7250(111)(111)(1)(242≤⨯⨯⨯+-=+-=-=∆-πωτωωA Aτ取7.71×10-4时, ︒-=⨯⨯⨯-=-=-62.13)1071.7250()(24πωτωϕarctg arctg相位误差小于等于13.62°10. 用传递函数为1/(0.0025s +1)的一阶系统进行周期信号测量。
2021年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期中小测试及答案
填空题1、量子力学的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半宽度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请列举2个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半学期的课程,列举2种原子分子光谱法,并分别阐述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常使用的光源是_______________,其光源需要满足的其中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仪器一般是,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器,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检测器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
6、在磁场作用下简并的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光通过介质时由于入射光与分子运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频率发生变化的散射被称为______________。
7、原子荧光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原子荧光的激发光源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而处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原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由于发射谱线的宽度比吸收谱线的宽度大,所以,谱线中心的吸收程度要比边缘部分大,因而使谱线出现“边强中弱”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10、朗伯比尔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光吸收定律(透光度与吸光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在紫外和可见区是不同的,在可见区使用______________,紫外区使用_______________。
波谱分析考试复习总结讲解
波谱分析(spectra analysis)波谱分析的内涵与外延:定义:利用特定的仪器,测试化合物的多种特征波谱图,通过分析推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特定的仪器:紫外,红外,核磁,质谱,(X-射线,圆二色谱等)特征波谱图: 四大谱;X-射线单晶衍射,圆二色谱等化合物:一般为纯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位置;构象,空间结构仪器分析(定量),波谱分析(定性)综合性、交叉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自动化、计算机)作用:波谱解析理论原理是物理学,主要应用于化学领域(天然产物化学和中药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在药物、化工,石油,食品及其它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课程要求:本课将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讲授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和质谱(MS)这四大光谱的基本原理、特征、规律及图谱解析技术,并且介绍这四大光谱解析技术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掌握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波谱图的能力。
为学习中药化学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打下基础。
第一章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a,UV)一、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波粒二象性光的三要素:波长(λ),速度(c),频率(v)电磁波的波动性光速c:c=3.0 x 1010 cm/s波长λ :电磁波相邻波峰间的距离。
用nm,μm,cm,m 等表示频率v:v=c/ λ,用Hz 表示。
电磁波的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其能量大小由下式决定:E = hν = hc/λ(式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24× 10-34j.s )电磁波的分类2、分子的能量组成(能级图)E 分子= E平+E转+E振+E电子能量大小:E转< E振< E电子不同能级跃迁对应的电磁波区域紫外光谱远紫外(4~200nm):又叫真空紫外区近紫外(200~400nm):又叫石英紫外区,最为常用。
湖南大学结构化学复习题(1)
湖南大学结构化学复习题(1)一选择题1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假定的科学家是 ( )(A) Einstein (B) Bohr (C) Schrodinger (D) Planck2微粒在间隔为1eV 的二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线的波数应为 ( )(A) 4032cm -1 (B) 8066cm -1 (C) 16130cm -1 (D) 2016cm -1 (1eV=1.602×10-19J)3 下列条件不是合格波函数的必备条件是 ( )(A) 连续 (B) 单值 (C) 归一 (D) 有限4 波函数ψ是 ( )(A) 几率密度 (B) 几率 (C) 电子云 (D) 原子轨道5 波函数|ψ| 2 是 ( )(A) 几率密度 (B) 几率 (C) 电子云 (D) 原子轨道6 已知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的波函数为ψ(x ),则该粒子在2l 和43l间出现的概率为( )(A) 22|)4/3(||)2/(|l l ψψ+ (B) ?4/32/2d |)(|l l x x ψ(C) ?4/32/d )(l l x x ψ (D) ??? ??-?243|)(|2l l x ψ7若?=ττψ5d 2,则ψ的归一化系数是 ( )(A) 5 (B) 1/5 (C)5 (D) 5/18 立方势箱的能量2243ml h E =,粒子的状态数是 ( )(A) 1 (B) 2 (C) 3 (D) 69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d/dx 的本征函数 ( )(A) cos kx (B) sin kx (C) e ikx (D) x 210 一个2p 电子可以被描述为下列6 组量子数之一① 2,1,0,1/2 ② 2,1,0,-1/2 ③ 2,1,1,1/2④ 2,1,1,-1/2 ⑤ 2,1,-1,1/2 ⑥ 2,1,-1,-1/2氧的电子层结构为1s 22s 22p 4,试指出4个2p 电子在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③④⑤⑥11 B 原子的基态为1s 22s 22p 1,B 原子的原子轨道有多少个 ( )(A) 2个 (B) 3个 (C) 5个 (D) 无穷多个12氢原子的p x 态,其磁量子数是下列的哪一个 ( )(A) 1 (B) -1 (C) |±1| (D) 013 B 原子的基态为1s 22s 22p 1,其光谱项是哪一个 ( )(A) 2P (B) 1S (C) 2D (D) 3P14 He 原子的基态波函数是哪一个( ) (A) )2()1()2()1(s 1s 1ββψψ(B) )2()1()2()1(s 1s 1ααψψ (C) )]2()1()2()1()[2()1(s 1s 1αββαψψ+(D) )]2()1()2()1()[2()1(s 1s 1αββαψψ- 15 ψ,R ,Θ,Φ皆已归一化,则下列式中哪些成立( ) (A) ?=π021d sin ||θθΘ (B) ??=π20π021d d ||?θΘΦ (C) ?∞=021d ||r R (D) ?∞=021d ||r ψ16 Be 3+的一个电子所处的轨道,能量等于氢原子1s 轨道能,该电子所处的轨道可能是( ) (A) 1s (B) 2s (C) 3p (D) 4d17 双原子分子AB ,如果分子轨道中的一个电子有90%的时间在A 原子轨道上,10%的时间在B 的原子轨道上,描述该分子轨道的表达式为:( ) (A)b a φφψ1.09.0+= (B) b a φφψ9.01.0+= (C)b a φφψ1.09.0+= (D) b a φφψ221.09.0+=18由n 个原子轨道形成杂化原子轨道时,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杂化原子轨道的能量低于原子轨道 (B) 杂化原子轨道的成键能力强(C) 每个杂化原子轨道中的s 成分必须相等 (D) 每个杂化原子轨道中的p 成分必须相等19两个原子轨道形成分子轨道时,下列哪一个条件是必须的( ) (A) 两个原子轨道能量相同(B) 两个原子轨道的主量子数相同 (C) 两个原子轨道对称性相同(D) 两个原子轨道相互重叠程度最大20价键理论用变分法处理氢分子,a 、b 分别表示两个氢原子,1、2分别表示两个电子,选用的试探函数是( ) (A) )1()1(b a c φφ=Φ (B) )1()1(21b a c c φφ+=Φ(C) )2()2()1()1(21b a b a c c φφφφ+=Φ (D) )1()2()2()1(21b a b a c c φφφφ+=Φ21分子轨道理论用变分法处理氢分子,a 、b 分别表示两个氢原子,1、2分别表示两个电子,选用的试探函数是( ) (A) )1()1(b a c Φφφ= (B) )1()1(21b a c c Φφφ+=(C) )2()2()1()1(21b a b a c c Φφφφφ+= (D) )1()2()2()1(21b a b a c c Φφφφφ+=22当φi 代表某原子的第 i 个原子轨道时,)21(1,n ,,k φc ψni i ki k ==∑=的意义是 ( )(A) 第k 个原子轨道(B) 第k 个杂化轨道 (C) 第k 个分子轨道 (D) 第k 个休克尔分子轨道23 当φi 代表i 原子的某个原子轨道时,)21(1,n ,,k φc ψni i ki k ==∑=的意义是 ( )(A) 第k 个原子轨道(B) 第k 个杂化轨道(C) 第k 个分子轨道 (D) 第k 个休克尔分子轨道24 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键角关系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 NH 3的键角大于H 2O 的键角(B) OF 2的键角小于OCl 2的键角(C) NH 3的键角小于PH 3的键角(D) C H H O 中O-C-H 键角大于H-C-H 键角 25用紫外光照射某双原子分子,使该分子电离出一个电子并发现该分子的核间距变短了,该电子是 ( )(A) 从成键MO 上电离出的 (B) 从非键MO 上电离出的(C) 从反键MO 上电离出的 (D) 不能断定从哪个轨道上电离出的26下列分子中哪一个磁矩最大 ( )(A) N 2+ (B) Li 2 (C) B 2 (D) -2O27下列分子中含有大П键的是哪一个 ( )(A) OCCl 2 (B) HCN (C) H 2C=C=CH 2 (D) C 2H 5OH28 在八面体场中没有高低自旋络合物之分的组态是 ( )(A) d 3 (B) d 4 (C) d 5 (D) d 6 (E) d 729 下列配位离子那个分裂能较大 ( )(A) -36][FeF (B) +262])O [Mn(H (C) -46])[Fe(CN (D) -24][CuCl30 下列配位离子那个是低自旋的 ( )(A) -36][FeF (B) +262])O [Mn(H (C) -46])[Fe(CN (D) -24][CuCl31 下列配位离子那个是反磁性的 ( )(A) -36][FeF (B) +262])O [Mn(H (C) -46])[Fe(CN (D) -24][CuCl32 Fe 原子的电子组态是3d 64s 2,形成水合物[Fe(H 2O)6]2+,其磁矩为( ) (A) 0 (B) B 24μ (C) B 35μ (D)B 48μ33某金属离子在弱八面体场中磁矩为4.9μB ,在强八面体场中磁矩为0,该离子是( )(A) Cr(Ⅲ) (B) Mn(Ⅱ) (C) Co(Ⅱ) (D) Fe(Ⅱ)34 同一中心离子的下列构型配合物哪个分裂能大 ( )(A) 八面体 (B) 四面体 (C) 平面正方形35 同一中心离子,下列那种配体分裂能大 ( )(A) Cl - (B) NH 3 (C) H 2O (D) CN -36下列配位离子中,哪个构型会发生畸变 ( )(A)+262O)Cr(H (B) +362O)Cr(H (C)+262O)Mn(H (D) +362O)Fe(H37 Fe 3+的电子构型为3d 6,-46])[Fe(CN 的CFSE 是多少 ( )(A) 0 (B) 4Dq (C) 12Dq (D) 24Dq38 化合物K 3[FeF 6]的磁矩为5.9μB ,而K 3[Fe(CN)6]的磁矩为1.7μB ,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铁在这两种化合物中有不同的氧化数 (B) CN -比 F -引起的配位场分裂能更大(C) 氟比碳或氮具有更大的电负性 (D) 这两种化合物的构型不同39 (1)六氟合铁(Ⅱ)(2)六水合铁(Ⅱ)(3)六水合铁(Ⅲ)三种配合物的d-d 跃迁频率大小顺序 ( )(A) 321ννν>> (B) 123ννν>> (C) 312ννν>> (D) 213ννν<<40 Ni (3d 84s 2)与CO 形成羰基配合物Ni(CO)n ,式中n 是( )(A) 6 (B) 3 (C) 4 (D) 541 Ni 与CO 形成羰基配合物Ni(CO)4时,CO 键会 ( )(A) 不变 (B) 加强 (C) 削弱 (D) 断裂42下列分子或离子作为配位体时, 与中心离子只形成σ键的是 ( )(A) Cl - (B) CN - (C) NH 3 (D) NO 243 在s 轨道上运动的一个电子的总角动量为 ( )(A) 0 (B) 2πh 23(C) 2πh 21(D) 2πh 2344 已知,Y 是归一化的,下列等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34d d sin 02020,1π=??ππφθθY (B) 1d 2=r ψ(C) ()()r r r τφθr R φθd d ,,22200=??2π=π=ψ (D) π=??4d d sin cos 2φθθθ45 对于氢原子的n s 态,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 )(A)τr τψψd 4d 222??π= (B)τr τR ψd 4d 222??π=(C)φθθr r τR ψd d sin d d 222= (D)22224ns ψR r r π=46 就氢原子波函数x ψp 2和x ψp 4两状态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相同 (B)电子云图相同(C)径向分布图不同 (D)界面图不同47 下列分子的键长次序正确的是 ( )(A) OF -> OF > OF + (B) OF > OF -> OF +(C) OF +> OF > OF - (D) OF - > OF +> OF48 若以x 轴为键轴,下列何种轨道能与p y 轨道最大重叠? ( )(A) s (B) d xy (C) p z (D) d xz49 根据MO 理论, 正八面体络合物中的d 轨道能级分裂定义为 ( )(A) E (e g )-E(t 2g ) (B) E (e g *)-E (t 2g ) (C) E (t 2g )-E (e g )(D) E (t 2g *)-E(e g *)50 等性的d 2sp 3杂化的杂化轨道波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 )(A) d3/1p 2/1s 6/1ψψψψ++= (B) d 3/1p 4/1s 2/1ψψψψ++= (C) d 3/1p 2/1s 6/1ψψψψ++= (D) d3/1p 6/1s 2/1ψψψψ++= 51 下列氯化物中,哪个氯的活泼性最差? ( )(A) C 6H 5Cl (B) C 2H 5Cl(C) CH 2═CHCl (D) C 6H 5CH 2Cl52考虑电子的自旋, 氢原子n =3的简并波函数有几种 ( )(A) 3 (B) 9 (C) 18 (D) 153 下列络合物的几何构型哪一个偏离正八面体最大 ( )(A) 六水合铜(Ⅱ) (B) 六水合钴(Ⅱ) (C) 六氰合铁(Ⅲ) (D) 六氰合镍(Ⅱ)54 单核羰基络合物 Fe(CO)5的立体构型为 ( )(A) 三角双锥 (B) 四面体 (C) 正方形 (D) 八面体55 四羰基镍的构型应为 ( )(A)正八面体 (B)平面三角形 (C)四面体 (D)正方形56 H 2+的Rr r H b a 11121?2+--?-=,此种形式已采用了下列哪几种方法 ( )(A)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B) 单电子近似(C) 原子单位制 (D) 中心力场近似57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C)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58 含奇数个电子的分子或自由基在磁性上 ( )(A) 一定是顺磁性 (B) 一定是反磁性 (C) 可为顺磁性或反磁性59 R n,l (r )-r 图中,R = 0称为节点,节点数有 ( )(A) (n -l ) 个 (B) (n -l -1) 个(C) (n -l +1) 个 (D) (n -l -2) 个60 物质颜色的产生是由于吸收了 ( )(A) 红外光 (B) 微波 (C) 紫外光 (D) 可见光61 Pauli 原理的正确叙述是 ( )(A) 电子的空间波函数是对称的 (B) 电子的空间波函数是反对称的(C) 电子的完全波函数是对称的 (D) 电子的完全波函数是反对称的选择题参考答案1 D2 B3 C4 D5 A6 B7 D8 C9 C 10 A 、C11 D 12 C 13 A 14 D 15 A 16 D 17 C 18 B 19 C 20 D21 B 22 B 23 C 、D24 C 25C 26 C 27 A 28 A 29 C 30 C31 C 32 B 33 D 34 C 35 D 36 A 37 D 38 B 39 B 40 C41 C 42 C 43 B 44 C 45 D 46 B 47 A 48 B 49 B 50 A51 A52 C 53 A 54 A 55 C 56 A 、C57 B58 A 59 B 60 D61 D 二填空题1 具有100eV 能量的电子,其德布罗意波长是———————————。
波谱分析(4)
1 13 CHCl3的100MHzNMR,在强主峰两侧有两条相距210Hz的卫线, C(I ) 1 这就是自然丰度为1.1% 和2H核J偶合所引起的。
如氘核,常可看到J偶合裂分,对于有n个等性的氘核来 说,等宝塔规则为:
n=1
1
1
1
n=2
n=3 1
1
3
2
6
3
7
2
6
1
3 1
§3.2 J 偶合常数
氢谱 H’是B核磁矩所产生的局部磁场,B核在
A核所受的磁场
外磁场中可以有两种不同取向
因此,H’也有两个方向,当固定0 进行扫场实验时,它 就会产生两条谱线。
同理B核也有两条谱线 整个NMR谱一共有四条谱线。 这就是由J偶合引起自旋分裂的物理实质。
关于JAB的几点说明。 (1)|J|的大小与外磁场H0无关,而且其符号可正可负, 一般情况是,当两核自旋的反平行时,能量较低,这种情况均 定为J>0,但是由于核磁距能级很低,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情况 下,核自旋平行状态反处于有利地位,这时J<0.通常J的单位 用Hz表示。
c、取代基如果在碳位置,影响就小得多。
CH2=CHF --200Hz
H
C H C H F
J顺=159Hz
J反=162Hz
d、取代基影响最显著的是 R CHO 醛类化合物。
CH 3 CHO 173 (CH 3 ) 2 N 191 HCOOH 222
二、
1J
CC
1J 1J
3J
HH(12)
=59Hz
4J
H H
HH(13)
HH(14)
=23Hz
=01Hz
5J
波谱分析——精选推荐
波谱分析波谱分析——复习1. 普朗克公式的意义,波长、能量、频率及波数的相互换算。
答:(1)意义:每⼀条所发射的谱线的波长,取决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对于特定元素的原⼦会产⽣⼀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谱线。
(2)公式:ΔE= E2-E1= hυ=(h:普朗克常量6.624×10-34 J?s υ:频率λ:波长c:光速2.998×1010cm/s)2.朗伯—⽐尔定律的表达式说明什么?吸光度,透光度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叫摩尔吸收系数?影响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测定摩尔吸光系数?答:(1)A =﹣lgT = abc说明:光被吸收的量正⽐于光程中产⽣光吸收的分⼦数⽬;(2)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称为吸光度A,透射溶液介质的光的强度称为透光度I;(3)当c的单位为mol/L,b的单位为cm时,则A = εbc,⽐例系数ε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m,数值上ε等于a与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的乘积。
(4)它的物理意义是: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 mol/L,吸收池厚为1cm,以⼀定波长的光通过时,所引起的吸光度值A。
ε值取决于⼊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显然,显⾊反应产物的ε值愈⼤,基于该显⾊反应的光度测定法的灵敏度就愈⾼。
(5)配制已知浓度C的标准液,在不同波长处测定吸收值A,⽤公式(b为吸收池厚度)。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各⾃产⽣的原因是什么?答: 由于电⼦能级跃迁⽽产⽣的吸收光谱主要处于紫外可见光区(200—780nm),这种分⼦光谱称为电⼦光谱或紫外可见光谱;由于分⼦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产⽣的称为红外光谱;位于外磁场中的原⼦核吸收电磁波后从⼀个⾃旋能级跃迁到另⼀个⾃旋能级⽽产⽣的吸收波谱称为核磁共振谱图。
4.有机化合物的电⼦跃迁有哪⼏种类型?各类型跃迁需要的能量所对应的吸收波长范围是多少?答:(1)ζ→ζ*、π→π*、n→ζ*、n→π*;(2)所需能量:E(ζ→ζ*) > E(n→ζ*)≧E(π→π*) > E(n→π*);波长最长n→π*(200—400nm),近紫外和可见光区;ζ→ζ*:真空紫外区;π→π*:近紫外光区;n→ζ*:远紫外光区。
硅单晶电阻率的测定 直排四探针法和直流两探针法-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硅单晶电阻率的测定直排四探针法和直流两探针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立项的目的和意义硅单晶是典型的元素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热性能与机械性能,易于长成大尺寸高纯度晶体,是目前最重要、用途最广的半导体材料。
在当今全球超过半导体市场中,95%以上的半导体器件和99%以上的集成电路都是在硅单晶片上制作的,在未来30年内,它仍是半导体工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材料。
一般而言,硅单晶的电学性能对器件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电阻率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参数,直接反映出了晶体的纯度和导电能力。
例如,晶体管的击穿电压就直接与硅单晶的电阻率有关。
在器件设计时,根据器件的种类、特性以及制作工艺等条件,对硅单晶的电阻率的均匀和可靠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硅单晶电阻率的测试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测试硅单晶电阻率时,一般利用探针法,尤其是四探针法。
该方法原理简单,数据处理简便,使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试电阻率的技术。
由于硅单晶电阻率与温度有关,通常四探针电阻率测量的参考温度为23℃±1℃,如检测温度有异于该温度,往往需要进行温度系数的修正。
原来GB/T 1551标准中直接规定测试温度为23℃±1℃,对环境的要求过于严格,造成很多企业和实验室无法满足,因此需要对标准测试温度进行修订,超出参考范围可以用温度系数修正公式修正。
另外,原标准四探针和两探针法的干扰因素没有考虑全面,修订后的新标准对干扰因素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原标准的电阻率范围没有对N型硅单晶和P型硅单晶做出区分,由于N型硅单晶电阻率比P型硅单晶电阻率范围大,所以应该对N型和P型范围区分界定。
因此,需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以便更好满足硅单晶电阻率的测试要求。
该标准的修订将有利于得到硅单晶电阻率准确的测量结果,满足产品销售的要求,为硅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8] 60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负责修订《硅单晶电阻率的测定直排四探针法和直流两探针法》,计划编号为20181809-T-469,要求完成时间2020年。
《近代物理实验》网络课自动答疑
《近代物理实验》网络课自动答疑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什么?答: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
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1000V V ⨯∆=R 。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
3.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有哪些方式答:有两种方式,分别是电离和激发。
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汞的546.1nm 谱线的塞曼分裂是正常塞曼效应还是反常塞曼效应?答:是反常塞曼效应。
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1/4波片的目的是什么?答: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射线探测器主要分为哪两大类?答:射线探测器主要分为“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
在氢氘光谱实验中如何测量未知谱线的波长?答: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片上, 利用线性插值法来测量谱线的波长。
在强磁场中谱线发生分裂的原因是什么?答:在强磁场中,光谱线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原子光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原子光谱的主要特征是线状光谱。
原子能级分裂的的数量与哪个物理参数有关?答:原子能级分裂的数量主要与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 有关,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为2J+1个。
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答: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有机管和卤素管两大类。
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它包括哪些方面?答:包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
在塞曼效应实验中,为什么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答:因为塞曼效应中谱线的分裂是由于原子的能级分裂引起的,所以只有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使光源的原子能级发生分裂,进而产生塞曼分裂。
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答: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结构通常有两个电极,其中和外部阴极筒相连的电极是阴极(负极),和中间阳极丝相连的是阳极(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