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组学的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相关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蛋白组学的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相关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探
索
显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是一个包括从花粉接触柱头到受精完成的连续的复杂的过程,能否成功授粉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大多数雌雄同体植物进化出自交不亲和系统(Self-incompatibility,SI)来阻止自交、促进杂交、保持物种多样性。
根据遗传机制的不同,自交不亲和分为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Spor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y,SSI)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Gametophytic
self-incompatibilty,GSI)。
芸薹属甘蓝由单一S位点基因控制自交不亲和反应,是典型的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植物,其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途径是研究植物细胞间信号传导的模式系统。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随着人类和各种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生物研究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其中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蛋白质双向电泳(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由于能够同时在一张胶上分离几千甚至上万个蛋白质点,成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质谱技术的发展又使其更广泛的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
酵母双杂交技术、pull-down等方法也为在体内、体外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简单、高效、快捷的途径。
本文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鉴定SI 甘蓝自花、异花授粉不同时间点柱头差异表达蛋白质。
筛选出自花授粉特异表达和异花授粉上调表达蛋白质,分析它们在花器官、叶片等组织和授粉过程中m RNA表达量变化。
利用pull-down和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甘蓝柱头与SI相关新基因CML27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研究了SI相关基因
SRBP1 RNA结合力;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检测了SI新因子Bo ROH1与Bo Exo70A1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的工作与结果如下:甘蓝柱头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离与鉴
定(1)SI甘蓝柱头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亲和指数测
定两种方法鉴定了SI甘蓝A4自交不亲和性和与F1杂交亲和性。
优化了双向电泳过程中IPG胶条、上样量以及等电聚焦程序等条件,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2-DE)图像。
利用PDQuest软件分析自花授粉0 min、1 h、2 h和异花授粉1 h柱头总蛋白质2-DE图像,发现自花授粉过程中,柱头总蛋白质主要在1 h时发生变化。
自花授粉0min和1 h 2-DE图像中发现了2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6
个特异表达,16个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自花、异花授粉1 h 2-DE图像中发现了2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3个特异表达,6个在自花授粉柱头中上调表
达,17个下调表达。
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柱头2-DE图像中成功鉴定了4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
KEGG和GO注释归类到:防御与胁迫反应(15,34%)、蛋白质代谢(7,16%)、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6,14%)、翻译调控(5,11%)、花粉管发育(4,9%)、囊泡运输(4,9%)、细胞骨架蛋白质(2,4.5%)和未知功能蛋白质(1,2.5%)等8个生物学过程。
SI甘蓝自花授粉0 min vs 30 min和0 min vs 60 min转录组中分别发现了2870和3029个差异表达基因。
GO和KEGG数据库在0 min vs 30 min组中分别注释了2738和815个基因,占总差异表达基因的95%和28%;0 min vs 60 min组中分别注释了2904和961
个差异表达基因,占总差异表达基因的96%和32%。
综合蛋白质组和转录组数据认为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CML27、SRBP1和ROH1是SI相关基因。
(2)差异表达蛋白质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分析了自花授粉柱头特异表达蛋白质C2H2、VPS29和annexin2以及异花授粉柱头上调表达蛋白质CML27、myosin、tubulin和BPS1在花器官与自花、异花授粉过程中m RNA表达量。
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发现,C2H2、VPS29、annexin2和tubulin在柱头中m RNA表达量高于花粉;myosin和BPS1在花粉和柱头中m RNA表达量相同;CML27在花粉中的m RNA 表达量高于柱头。
q RT-PCR分析发现自花、异花授粉过程中,C2H2和CML27 m RNA先上调再下调表达;myosin m RNA上调表达;Tubulin和BPS1先下调再上调表达;VPS29在自花授粉过程中先上调再下调表达,异花授粉过程中下调表达;Annexin2在自花授粉过程中下调表达,异花授粉过程中先下调再上调表达。
(3)SI相关新基因CML27的表达和柱头相互作用蛋白质鉴定将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的CML27蛋白质与SI 甘蓝自花授粉1 h柱头总蛋白质孵育后,电泳分离,在130-180 k Da处发现了一条特异性条带。
利用质谱技术成功在该条带中发现了19种蛋白质,KEGG和GO注释归类到:防御与胁迫反应(2,10.5%)、翻译调控(5,26%)、基因沉默(2,10.5%)、蛋白质代谢(4,21%)、钙离子结合(2,10.5%)、染色体组织(2,10.5%)、囊泡运输(1,5.5%)和SI相关基因(1,5.5%)等8种生物学反应过程。
在这些蛋白质中5种蛋白质与Ca2+相关(AGP31、EF-2、EF-1α、PLDα1和PLDα2)、1个蛋白质(coatomer subunit alpha-2-like)与囊泡运输相关和1个已知SI相关因子(SLG),说明CML27可能参与到自交不亲和反应中,作用于自花授粉柱头乳突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
(4)SI相关新基因SRBP1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拟南芥
中SRBP1与甘蓝SRBP1A/2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了98%。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RBP1、SRBP1A/2A在N-端含有一个RNA识别域(RRM)、C-端含有一个富含甘氨酸序列(GRD)。
转基因拟南芥GUS表达分析发现,在植株根尖、茎尖、侧根萌发点、叶片以及花器官中都观察到了较强的GUS信号,随着组织发育GUS信号变弱。
SRBP1功能研究发现,原核表达SRBP1蛋白质与长链RNA结合,不与mi RNA结合;烟草表达SRBP1蛋白质特异性的与mi RNA166结合。
这些结果表明SRBP1能与长链和mi RNA结合,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可能对于SRBP1与miRNA的结合力有决定性作用。
(5)SI相关新基因ROH1与Exo70A1的表达与相互作用研究甘蓝中ROH1为单外显子编码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398个氨基酸残基。
ROH1在甘蓝花药、柱头、幼茎、幼根及叶片中都有表达。
自花授粉过程中,ROH1在柱头中表达量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1 h时表达量最高;Exo70A1在柱头中表达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授粉1 h时表达量最高。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了ROH1和Exo70A1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