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60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60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美国著名品牌“强生”含有甲醛及二恶烷被曝光,是来自一份民间的检测报告,发布者为美国的“安全化妆品运动”这么一个非营利组织(NPO),既不是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是受害者结队上访。

这一团体独立检测了美国市场上 48 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随后根据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并呼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设定更严格的安全规定。

在这两个报告中,“安全化妆品运动”找的检测机构是独立第三方的,它的目的不是揭黑,也不是____,而是以公益性为出发点。

1.1.这则材料的主旨是()。

A.叙述“强生”被曝光的过程
B.证明“强生”含有甲醛及二恶烷
C.第三方意见的存在对社会具有公益性
D.权威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需要别人提醒
1.2.下列对“安全化妆品运动”的作用理解不准确的是()。

A.代替政府部门行使监督职能
B.是对公共治理的补充和完善
C.它可以成为一种纠偏机制
D.有助于美国的安全规定更完善
1.3.根据上下文,划线部分填入最恰当的成语是()。

A.标新立异
B.越俎代庖
C.大行其是
D.未雨绸缪
1.4.“安全化妆品运动”维护了消费者的()。

A.监督权
B.求偿权
C.知情权
D.结社权
2.1.>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食品添加剂是指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B.一般来说,在安全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健康是有益的
C.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应尽量减少使用
D.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2.2.>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功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
思的一项是( )
A.延年益寿的功能
B.改善食品外观和味道的功能
C.防病抗病功能
D.防腐保鲜功能
2.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只有约3%的食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
B.苏丹红、三聚氰胺、苯甲酸钠都属于非法添加物
C.山梨酸钾作为食品防腐剂,过量食用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
D.腐乳红曲、甘草甜味剂、玉米木糖醇等对健康有益
2.4.>根据原文内容,不可推知的一项是:
A.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存在疑问
B.现在人们所吃的食品已经不是其本来的味道了
C.食品添加剂已经绑架了现代食品工业
D.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不如美国的严格
2.5.>下列哪项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A. 食品添加剂的用途
B.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C.食品添加剂的前世今生
D.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我们将“衰老” 为:机体的各个“组件”,特别是DNA,某些特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脂肪)所受到的随机损伤的大量累积,这一累积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开始,并最终达到机体自我修复的极限。

这种伤害会逐渐削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效能,使机体更易患病,且呈现出衰老的特征,比如肌肉损失、骨质疏松、反应迟缓、听力和视力降低等。

这些累积损伤有不同的来源,其中甚至还包括我们生存所必须的将食物转化为可被我们使用的能量的过程。

在线粒体(将糖转化为能量的细胞器)工作的时候,它们会同时制造出具有破坏性的氧化分子——自由基。


种活性分子所造成的大多数损伤都能得到修复,但是不乏漏网之鱼。

生物学家怀疑,正是这些自由基的氧化侵蚀最终造成了线粒体的永久性损伤,让细胞不能继续保持诸多分子的结合,而这是维持机体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自由基也可能会对细胞的其他部分造成直接破坏。

固然衰老让我们更易患上心脏病、阿兹海默氏症、中风或癌症之类的疾病,但这些和衰老有关的疾病只是叠加于衰老之上的不幸事件,而并非等同于“衰老”本身。

所以,即使科学能够消灭当今老人的头号杀手,衰老依旧会发生,它迟早也会让别的疾病有隙可乘。

另外,衰老也会让我们的某个关键部位(比如说心血管系统)最终面临灾难性的衰竭。

现在,人类比他们的祖先在过去任何时期都要活得更久,有些国家男女平均寿命分别是75岁和80岁,而过去他们祖先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

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给我们带来了卫生系统以及疫苗、抗生素等等,成功地消除了造成很多人早夭的因素,比如感染和寄生虫病。

但“衰老”本身并非是一个按照既定的详细时间表严格执行的基因“程序”。

演化没有给予我们任何专门用于激发机体衰竭的基因,让我们能够调控它,从而控制我们的寿命。

毫无疑问,一些基因确实影响了我们的衰老过程,但是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是在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和活力的过程中无
心产生的副产品。

我们并没有控制衰老和死亡的基因程序,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像治愈疾病一样治愈衰老。

3.1.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概括
B.定义
C.限定
D.规定
3.2.下列说法中与文意不符的是()。

A.人体患病说明机体已有衰老的特征
B.人的机体具有自我修复随机损伤的功能
C.人体累积的损伤达到机体自我修复的极限后会导致衰老
D.人的机体所受的随机损伤累积从生命初期就已经开始
3.3.下列对“自由基”的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造成的损伤均是永久性的
B.人人体内都具有
C.是具有破坏性的氧化分子
D.在将糖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当中产生
3.4.作者认为现代人比古人活得更久的根本原因在于()。

A.现代人比古人更有智慧,更有创造力
B.卫生系统以及疫苗、抗生素等等的出现
C.很多老年性疾病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D.感染和寄生虫病已无法威胁人类
3.5.下列概括全文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与衰老的关系
B.衰老如何夺走人的生命
C.造成衰老的几种主要原因
D.衰老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
日本邮政省决定,自1998年度开始,正式开展使飞艇滞留在2万米高空平流层、以其①作为电波中继站的技术研究。

这一研究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后新一代地面信息通信系统的基础开发项目,其②特征是使过去尚未被利用的微波频带得以应用。

此计划名为空中网络计划,邮政省打算以此建立第二个国内电话网。

飞艇滞留的高度远远低于同步卫星的3.6万公里和低轨道卫星700~10000公里高度,可使高频带电波——微波得到很好的利用。

微波绕避障碍物性能差,因此在地面通信系统和滞留高度很高的卫星通信上难以使用。

但是其③信息传输容量是目前我们用来进行通信、广播频率电波的数千倍。

目前一颗通信卫星大约可容1.6万~4万路电话,其④制造成本约200~400亿日元,而一架飞艇造价仅为数十亿日元,可容20万路电话。

空中网络计划预计有30架左右的飞艇就可以覆盖整个日本。

日本科技厅也在积极参与这一计划,打算利用这种飞艇开展臭氧密度、地球环境监测及灾害监视等。

邮政省和科技厅计划在1999年着手展开小型实验机的实验,以期在2002年实现数字化通信广播的技术革新。

4.1.对文中的“其”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其①与其②指代的对象相同
B.其②与其③指代的对象相同
C.其①与其④指代的对象相同
D.其②与其④指代的对象不同
4.2.根据文意,下列对“微波”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微波是一种频率高于目前用来进行通信的电波频率的电波
B.微波难以到达滞留高度很高的通信卫星,但容易达到低轨道卫星的高度
C.微波的信息传输量很大,可达现用通信电波信息传输量的数千倍
D.微波可被发送到滞留在2万米高处高空平流层的飞艇,再被送返地球
4.3.对“空中网络计划”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该计划要利用飞艇使过去尚未被利用的微波频带得以利用
B.该计划要用30架左右的飞艇建立起第二个可以覆
盖整个日本的电话网
C.该计划要用容量大、成本低的低空微波电话网取代卫星通信电话网
D.该计划不仅可以实现通信广播的技术革新,还有利于科学监测
4.4.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让飞艇停在2万米高度做电波中继站的研究,是空中网络计划得以实现的基础。

B.以空中飞艇为中继站建立起来的通信网络是新一代地面信息通信系统
C.科技厅参与开发这种飞艇,目的是用以开展对地球环境等情况的监测
D.空中网络计划预期在2002年实现对数字化通信广播的技术革新
5.1.根据文意,下面对米勒实验目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证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复杂的有机分子
B.证明氨基酸存在于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中
C.找到原始地球上合成蛋白质的物质
D.探寻地球上生命的最初来源
5.2.据文意,对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越长越久,人们的记忆就不大清晰了
B.人们研究的领域拓宽了,米勒的实验就已经过时了
C.米勒实验的假设是错的,人们也就不再相信他的理论了
D.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是错的了
5.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一度相信是地球自身产生的氨基酸合成了蛋白质
B.米勒的实验不应该在烧瓶中放进甲烷和氧气
C.弄清了氨基酸的来源,就找到了蛋白质的来源
D.只有不同手性的分子结合到一起,才能产生蛋白质
5.4.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勒的实验没有考虑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比率和不同排列方式
B.L—氨基酸和D—氨基酸能分别聚合成蛋白质
C.米勒的实验对人们认识氨基酸的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
D.米勒烧瓶里所生成的氨基酸是分子数量相等的L—
氨基酸和D—氨基酸混合而成的消旋混合物
1.1.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材料先在第一段讲述“强生”被独立检测团体曝光,然后在第二段总结第三方检测组织是以公益性为出发点。

所以可知应选C。

A、B、D概
括片面,都不是文章所要强调的主旨,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安全化妆品运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它具有公益性,而不是代替政府部门行使监督职能,不仅从文中不能推出来,根据常识也可做出判断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填空。

“越俎代庖”指的是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第一段中指出
“‘安全化妆品运动’既不是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是受害者结队上访”,可见检测化妆品的这两份报告,不应该是该组织的职责范围,“越俎代庖”符合。

A项中标
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与文意不符,排除。

D中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不符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安全化妆品运动’独立检测了美国市场上48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随后根据结果在媒体上公布”,使得消费者了解到了他们之前无法了解到的内容,故为知情权,C正确。

A项消费者监督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利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B项消费者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监督权和求偿权均未在材料中体现出。

D项中消费者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材料中所公布的只是检测的结果,而非某种知识,故只为知情权,而非结社权。

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二段当中的“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可以判断A项表述不符合原文。

B项文段中没有提及“安全范围内”、“对健康是有益的”,属于无中生有。

C项文段中没有提及“尽量较少使用” 属于无中生有。

根据第五段当中的第一句话“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故选D。

2.2.答案: A
解析: 根据第三段中的第一句话“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食品诱人可口”,可以判断B、D项符合原
文意思。

根据第四段中的“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防龋齿”,C项符合原文意思。

故选A。

2.3.答案: B
解析: 根据第五段当中的“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因此不是非法添加物,可以判断B项不符合原文内容。

故选B。

2.4.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五段当中的“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可以判断D项属于过度引申。

故选D。

2.5.答案: B
解析: 文段阐述的主体是食品添加剂。

文段阐述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内涵、效果、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内容。

因此文章的标题应涉及到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故选B。

3.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根据横线处的句子可知,原文是在运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什么叫做“衰老”,此处填入“定义”最符合语境。

A、C、D都不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B。

3.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由“衰老”的定义可知,衰老是“随机损伤大量累
积达到机体自我修复的极限”的状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患病都代表机体的衰老,而且“人体患病说明机体已有衰老的特征”的表述也与常识不符,所以A项表述不合文意。

B、C、D都能从衰老的定义中找到依据。

故正
确答案为A。

3.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由文中“>这种活性分子(自由基)所造成的大多数
损伤都能得到修复>”可知A项描述错误。

因为自由基
是产生在“>我们生存所必须的将食物转化为可被我们
使用的能量的过程>”中,故B项正确;由“>在线粒体(将糖转化为能量的细胞器)工作的时候,它们会同时
制造出具有破坏性的氧化分子——自由基>”可知C、D
两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3.4.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由材料最后一段说到“>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智慧
和创造给我们带来了卫生系统以及疫苗、抗生素等等,成功地消除了造成很多人早夭的因素”,可知B项正确。

题干要求选择根本原因,B项可推出A、C、D的内容,
故不选这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概括主旨题。

文段通过介绍衰老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衰老不可控制、不可治愈的的观点。

所以D项正确。

A、B、C三项的内容都是为了说明衰老的无法控制及
改变,不能概括文章大意,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4.1.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考查代词指代。

“其”为代词,所指通常在前。

其①指代“飞艇”,其②指的是“这一研究”,其③指代“微波”,其④指代“通信卫星”,由此可知,四个“其”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

故正确答案为D。

4.2.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B项说法错误,根据第二段前两句话可知微波也难以到达地轨道卫星的高度。

A项说法正确,文章第一段指出在过去尚未利用微波频带,第二段又点明微波是一种高频带电波,可知微波是频率高于目前用来进行通信的电波频率的电波;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二段中“但是其信息传输容量是目前我们用来进行通信、广播频率电波的数千倍”可以推断得出;D项表述正确,由文章首段提到飞艇滞留在2万米高空平流层,以其作为电波中继站的技术研究可使过去尚未被利用的微波频带得以利用,由此可知D项说法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B。

4.3.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C项中“取代”一词表述不当,微波通信有其优势,
但文章并未提及将用低空微波电话取代卫星通讯电话网。

A项说法正确,根据文章首段的前两句话可以推断得出;B项表述正确,在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中可以找到
依据;文章第二段论述微波通信的优势,第三段首句也指出日本科技厅打算利用飞艇开展地球环境监测和灾害监视等,由此可知D项说法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说法错误,让飞艇停在2万米高度做电波中继站
的研究本身就是空中网络计划,而非其基础。

B项表述正确,由第一段中“这一研究将成为继人造
卫星后新一代地面信息通信系统的基础开发项目”这句
话可以推断得出;C项说法正确,在第三段首句可找到
依据;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可知,D项说法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5.1.答案: D
解析: 需要把四个选项代入到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中进行比对。

根据原文,A、B、C三项均可以在原文中找到
依据。

A选项对应第一句话;B、C选项对应第二句话;D选项中的“最初来源”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
生有的干扰选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5.2.答案: D
解析: 首先定位,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的位置,并对上下文进行分析。

划线句子是原文第二个自然段中的首句,在原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上文中讲到米勒的试验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中则说到其实验有不正确的地方,因此,D选项的解释最为合理、准确。

A选项
是典型的字面意思。

B选项无中生有。

C选项半对半错,后半句话表述过于绝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5.3.答案: A
解析: 本题难度较高,四个选项均不能再原文中直接找到对应语句,需要对原文相关句子进行引申推理。

A
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尾句,推断恰当。

B选项偷
换数量关系,原文中用的是“少量”,不能被替换为“不应该放入”。

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5.4.答案: B
解析: 四个选项回到原文进行一一对应。

A选项对应原文第二个自然段后半部分,与原文保持一致;C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与原文保持一致;D选项对应原文第二自然段尾句,与原文保持一致;B选项中的“分别聚合成蛋白质”在原文中并不涉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