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脱酸性气体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蒸气压高,挥发性强,溶剂的蒸发损失大; (3)腐蚀性强,溶液浓度低(15~ 20%),特殊部位需要使用特殊
钢材;
(4)化学稳定性较好,在没有其他化学剂参与时,常沸点以下温度 范围内不会发生降解和分解;
(5)易氧化变质,因此储罐和缓冲罐应有甜气或氮气为覆盖气体; (6)对H2S和CO2的吸收无选择性,并且可以得到很高的净化度; (7)与羰基硫(COS)和二硫化碳(CS2)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需要配
6、热碳酸钾 碳酸钾(K2CO3)与酸气的化学反应
酸气分压高时反应向右进行——吸收反应。 酸气分压低时反应向左进行——再生反应。 碳酸钾也能与COS和CS2进行由分压控制的可逆化学反应。 由于吸收系统常在110℃下工作,故得名“热碳酸钾法”。适用 于气体压力超过2.1 MPa,酸气含量为5~8%的酸性天然气。
置复活釜。
2、二乙醇胺(DEA)
二乙醇胺(DEA)的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碱性弱,与酸气化学键的结合力弱,所需再生热小; (3)腐蚀性较弱,溶液浓度较高(DEA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比一乙醇
胺(MEA)高),溶液的循环量较小,再生所需的热负荷较低; (4)对H2S和CO2的吸收无选择性,同时也吸收羰基硫(COS)和二硫化
MDEA配方溶液某些化学剂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①降低了胺液有效浓度,使可操作的气液比下降;
②使溶液的腐蚀性增强。
2、活化MDEA溶液
活化MDEA 溶液是在溶液中加入提高其吸收CO2 速率的 活化剂,主要用于:
2、胺液分流流程 在原料气酸气分压相当高的情况下,将再生塔出来的半贫液抽
出大部分送至吸收塔中部入塔,而经过重沸器进一步汽提了的贫 液则送至吸收塔顶入塔保证净化气的质量。
贫液与半贫液分流流程
3、几个吸收塔富液共用一个换热再生系统的流程 在某些情况下,天然气净化厂内几个吸收塔的富液可以
合并至一套换热再生系统处理,习惯上简称“多合一”流 程。 “多合一”流程的优点: ▪ 节省投资,降低运行管理费用,减少装置检修费用,缩短 检修时间; ▪ 使得装置能耗下降; ▪ 工厂增减处理量的操作变得非常简单。
热碳酸钾的特点: (1)除酸气组分外,其他组分在溶液内的溶解度极少,可忽略有用气体
组分的损失; (2)碳酸钾与H2S、CO2的反应热仅为胺法的一半左右,再生热小; (3)存在CO2时才能脱H2S,适用于CO2/H2S高的酸性天然气,可脱除
COS和CS2;
吸收H2S的碳酸钾溶液再生需要足够的碳酸氢钾, 存在足够的CO2是第二个反映逆向进行的条件。
1、MDEA配方溶液
MDEA配方溶液是一种高效气体脱硫脱碳溶液。
MDEA配方溶液是以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主剂,在溶 液中加入改善其某些性能的化学剂,或增加或抑制MDEA 吸收 CO2的性能。 有的配方溶液可以比甲基二乙醇胺(MDEA)具有 更高的脱硫选择性,有的配方溶液也可以比其他醇胺溶液具有更 好的脱除CO2效果。
四、胺法及其改进工艺
胺法分常规胺法和选择性胺法。 常规胺法是指可基本上同时脱除H2S及CO2的胺法。目前常规 胺法所使用的醇胺包括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及二甘醇胺 (DGA)。 选择性胺法是指在气体中同时存在H2S与CO2的条件下,几乎完 全脱除H2S而仅吸收部分CO2的胺法。具有选择脱硫能力的甲基二乙 醇胺(MDEA)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异丙醇 胺(DIPA)在低压下也有显著的选择脱除H2S的能力。 开发选择性胺法的原动力是获得适合克劳斯工艺处理的酸气。 选择性胺法的应用领域包括选择性脱除H2S以及酸气H2S提浓。
5、直接氧化法
对H2S直接氧化使其转化成元素硫,如:Claus(克劳斯)法。 在天然气工业中常用于天然气脱出酸气的处理,适合于处理流 量小、酸气浓度很高的原料气 。
6、膜分离法 是利用气体中各组分通过薄膜渗透性能的区别,将某种气体
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和提浓,从而达到天然气脱酸性气的目的。适 用于从天然气内分出大量CO2的场合。
(4)要求碳酸钾溶液质量分数小于35%,否则将产生重碳酸盐类沉淀; (5)溶液内含有固体悬浮物和重烃时会产生发泡和溶剂损失; (6)溶液有极强的腐蚀性,需要向系统注入防腐剂。
常规热碳酸钾流程
20%~35% 110℃
118℃
采用常规热碳酸钾流程可使净化气中CO2浓度达到0.5%~0.6%。
贫液分流热碳酸钾流程
5、甲基二乙醇胺(MDEA)
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甲基二乙醇胺(MDEA)比热低,所需再生热小; (3)腐蚀性低,溶液浓度高,循环量小,再生所需的热负荷低; (4)具有吸收选择性,对H2S的吸收能力比CO2高; (5)凝固点低(-14.6℃),适宜在高寒地区使用。
2、解吸 解吸是从溶液内分出溶质的过程,也称为吸收剂的再生。解
吸是吸收的逆过程。 影响解吸的因素主要是:
(1)温度: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解吸; (2)压力:压力越低越有利于解吸。
生产上常用的解吸方法是:用不含或少含溶质的惰性气或水 蒸汽与富含溶质的溶液接触,或加热或减压或既加热又减压使溶 液汽化,从而分出被吸收的溶质。
醇胺溶液吸收并 和酸气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胺盐
37~55℃
液态水 高温使胺盐分解放出酸气溶液得到再生
76~88℃ 88~105℃
高温水蒸汽
固液杂质
1~3%
1一入口涤气器;2一吸收塔;3一“甜气”出口分离器;4一循环泵;5一贫胺冷却器;6一闪 蒸罐;7一除固过滤器;8一碳粒过滤器;9-增压泵;10-缓冲罐;1 1一贫/富胺液换热器; 12一再生塔;13一回流冷凝器;14一回流泵;15一重沸器;16一回流罐
2、化学吸收法
在一个塔器内以弱碱性溶液作为吸收剂与酸气反应,生成某 种化合物。在另一塔器内,改变工艺条件(加热、降压、汽提等) 使化学反应逆向进行,碱性溶液得到再生,恢复对酸气的吸收能 力,使天然气脱酸气过程循环连续进行。
各种醇胺溶液是化学吸收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吸收剂,有一乙 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二甘醇胺(DGA)、甲基二乙醇胺 (MDEA)和二异丙醇胺(DIPA)等。
2、醇胺与酸气的主要化学反应
均为可逆反应。在低温下,反应向右进行,醇胺溶液吸收H2S和 CO2酸气,生成胺盐并放出热量;在较高温度下,反应向左进行,溶 液内的胺盐分解,放出酸气,溶液得到再生。
二、醇胺法脱酸气原理流程
1、基本工艺流程
分离出气体中可 能携带的胺液
回收装置生产硫磺或送至火炬灼烧
54~62℃
碳(CS2),而且与COS、CS2生成的化合物能再生,因而不需要设 置复活釜。
3、二甘醇胺(DGA) 对酸气的活性和化学反应与一乙醇胺(MEA)类似。
二甘醇胺(DGA)的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H2S净化程度高,即使贫液温度高达54℃也可保证H2S净化
度,因此溶液冷却可仅使用空冷而不用水冷,故适用于沙漠及 干旱地区;
(3)腐蚀性略低于MEA,二甘醇胺(DGA)水溶液的质量分数 比一乙醇胺(MEA)高,溶液的循环量较小,再生所需的热负 荷较低;
(4)对H2S和CO2的吸收无选择性,同时也吸收羰基硫(COS)和 二硫化碳(CS2)并与之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
(5)凝固点低(-12.5℃),适宜在高寒地区使用。
4、二异丙醇胺(DIPA) 相应的工艺过程称ADIP,ADIP工艺也用于LPG脱除H2S和
COS。在欧洲多用于处理练厂气。
二异丙醇胺(DIPA)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腐蚀性弱,溶液浓度高,溶液的循环量小,再生所需的热负荷
低; (3)低压下能选择性地脱除H2S,但随着压力提高选择性下降,在
较高压力下能同时脱除H2S和CO2; (4)二异丙醇胺(DIPA)能脱除羰基硫(COS),而且易再生。
吸收特性: 随着吸收的不断进行,吸收剂内溶质浓度逐步增大,气液相的溶
质浓度差减小,传质速率减慢,最后降为零,气液相达到平衡,称为 吸收平衡。此时,溶剂中溶质浓度达到最大值。
气液平衡时,溶剂中的溶质浓度称为平衡溶解度,简称溶解度。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1)压力:系统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小,常可忽略; (2)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上升,溶解度下降; (3)物系组成:一定温度下,溶解度仅和物系组成有关。 另外吸收还具有选择吸收性和吸收热效应。 ▪ 吸收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要选择对酸气溶解度大的溶剂与酸性天然 气接触,才能脱除天然气内所含的酸气组分。 ▪ 溶剂吸收溶质时,被吸收气体组分由气态变成液态,会产生溶解热。 即使物理吸收也会产生热效应;若为化学吸收,还伴随产生反应热。 因而,随吸收过程的进行,溶液温度必将升高。
二、吸收与解吸
1、吸收 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内的溶解性差别,使易
溶解的气体溶解于溶剂中而从气体中分出,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易溶解的气体组分称为溶质,溶剂称吸收剂。 根据是否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吸收又分为两类:
(1)物理吸收:吸收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只是单纯的物理 溶解过程。
(2)化学吸收:吸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第二节 化学吸收法
一、醇胺与酸气的反应 二、醇胺法脱酸气原理流程 三、常用吸收剂 四、胺法及其改进工艺 五、主要设备 六、操作
一、醇胺与酸气的反应
1、醇胺的分子结构
可见,在醇胺分子结构内有一个胺基和至少一个羟基。羟基可 降低醇胺蒸气压,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胺基使水溶液呈碱性,促 进对酸性组分的吸收。
3、吸收-解吸系统
吸收-解吸系包括吸收和再生两部分。吸收和再生分别在两 个气液传质的塔器(填料塔或板式塔)内进行。
在吸收部分,吸收剂溶液吸收溶质。吸收剂溶液内溶质浓度 逐步增大并趋于平衡溶解度,此时该吸收剂逐步丧失对溶质的吸 收能力。富含溶质的吸收剂溶液称为富液。
在再生部分,通过解吸使富液释放吸收的溶质,恢复其吸收 剂原有的吸收能力,再生后、恢复吸收能力的溶液称为贫液。
3、物理吸收法
以有机化合物作为溶剂,在高压、低温下使酸气组分溶解于溶 剂内。吸收了酸气的溶剂又在低压、高温下释放酸气,使溶剂恢复 对酸气的吸收能力,使脱酸过程循环持续进行。物理溶剂再生时所 需的加热量较少,适用于天然气内酸气负荷高,要求同时进行天然 气脱水的场合。如冷甲醇法。 4、混合溶剂吸收法
以物理溶剂和化学溶剂配制的混合溶剂作为吸收剂,兼有物理 吸收和化学吸收剂作用。如:砜胺法。
三、常用吸收剂
天然气脱酸气工艺中常用的吸收剂有两大类: (1)醇胺类:主要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甘醇胺、二异丙醇胺
和甲基二乙醇胺 ; (2)碳酸钾及带有各种催化剂的碳酸钾溶液,主要介绍热碳酸钾。
1、一乙醇胺(MEA)
一乙醇胺(MEA)的特点:
(1)在各种醇胺中其分子量最小、碱性最强、与酸气的反应速度最 快、酸气负荷最高,能够迅速吸收天然气中的酸性气体,易于 降低天然气中酸性气体浓度,而且脱除一定量的酸气所需要循 环的溶液较少;
当要求净化气CO2浓度达到0.1%~0.2%时,可采用贫液分流,分 出约1/3的贫液冷至30℃送至吸收塔顶,从而降低了出塔气体的CO2浓度。
贫液与半贫液分流热碳酸钾流程
3/4 1/4
对于处理CO2浓度高达20%~40%的进料气,可采用贫液与半贫液分 流流程。从再生塔中部取出占总量3/4左右的半贫液送至吸收塔中部,而 余下的1/4获得更好再生的贫液送人吸收塔顶。为了获得更高的净化度, 此股贫液也可进一步冷却后入塔。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脱酸气方法 化学吸收法 其他脱酸气方法 脱酸方法选择
一、脱酸气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操作特点、脱酸原理,多种脱酸工艺可分类为:间歇法、 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混合溶剂吸收法、直接氧化法和膜分 离法。 1、间歇法
特点:脱酸设备只能批量生产,不能连续生产。 按脱酸气原理可分为: (1)化学反应法: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与酸气的反应物不能再 生,作为废弃物处置,故仅用于气量小、含酸气浓度低的场合。 比如海绵铁法脱除酸气。 (2)物理吸附法: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只是单纯的吸附,而 且吸附过程可逆。比如用分子筛脱除酸气。
钢材;
(4)化学稳定性较好,在没有其他化学剂参与时,常沸点以下温度 范围内不会发生降解和分解;
(5)易氧化变质,因此储罐和缓冲罐应有甜气或氮气为覆盖气体; (6)对H2S和CO2的吸收无选择性,并且可以得到很高的净化度; (7)与羰基硫(COS)和二硫化碳(CS2)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需要配
6、热碳酸钾 碳酸钾(K2CO3)与酸气的化学反应
酸气分压高时反应向右进行——吸收反应。 酸气分压低时反应向左进行——再生反应。 碳酸钾也能与COS和CS2进行由分压控制的可逆化学反应。 由于吸收系统常在110℃下工作,故得名“热碳酸钾法”。适用 于气体压力超过2.1 MPa,酸气含量为5~8%的酸性天然气。
置复活釜。
2、二乙醇胺(DEA)
二乙醇胺(DEA)的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碱性弱,与酸气化学键的结合力弱,所需再生热小; (3)腐蚀性较弱,溶液浓度较高(DEA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比一乙醇
胺(MEA)高),溶液的循环量较小,再生所需的热负荷较低; (4)对H2S和CO2的吸收无选择性,同时也吸收羰基硫(COS)和二硫化
MDEA配方溶液某些化学剂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①降低了胺液有效浓度,使可操作的气液比下降;
②使溶液的腐蚀性增强。
2、活化MDEA溶液
活化MDEA 溶液是在溶液中加入提高其吸收CO2 速率的 活化剂,主要用于:
2、胺液分流流程 在原料气酸气分压相当高的情况下,将再生塔出来的半贫液抽
出大部分送至吸收塔中部入塔,而经过重沸器进一步汽提了的贫 液则送至吸收塔顶入塔保证净化气的质量。
贫液与半贫液分流流程
3、几个吸收塔富液共用一个换热再生系统的流程 在某些情况下,天然气净化厂内几个吸收塔的富液可以
合并至一套换热再生系统处理,习惯上简称“多合一”流 程。 “多合一”流程的优点: ▪ 节省投资,降低运行管理费用,减少装置检修费用,缩短 检修时间; ▪ 使得装置能耗下降; ▪ 工厂增减处理量的操作变得非常简单。
热碳酸钾的特点: (1)除酸气组分外,其他组分在溶液内的溶解度极少,可忽略有用气体
组分的损失; (2)碳酸钾与H2S、CO2的反应热仅为胺法的一半左右,再生热小; (3)存在CO2时才能脱H2S,适用于CO2/H2S高的酸性天然气,可脱除
COS和CS2;
吸收H2S的碳酸钾溶液再生需要足够的碳酸氢钾, 存在足够的CO2是第二个反映逆向进行的条件。
1、MDEA配方溶液
MDEA配方溶液是一种高效气体脱硫脱碳溶液。
MDEA配方溶液是以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主剂,在溶 液中加入改善其某些性能的化学剂,或增加或抑制MDEA 吸收 CO2的性能。 有的配方溶液可以比甲基二乙醇胺(MDEA)具有 更高的脱硫选择性,有的配方溶液也可以比其他醇胺溶液具有更 好的脱除CO2效果。
四、胺法及其改进工艺
胺法分常规胺法和选择性胺法。 常规胺法是指可基本上同时脱除H2S及CO2的胺法。目前常规 胺法所使用的醇胺包括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及二甘醇胺 (DGA)。 选择性胺法是指在气体中同时存在H2S与CO2的条件下,几乎完 全脱除H2S而仅吸收部分CO2的胺法。具有选择脱硫能力的甲基二乙 醇胺(MDEA)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异丙醇 胺(DIPA)在低压下也有显著的选择脱除H2S的能力。 开发选择性胺法的原动力是获得适合克劳斯工艺处理的酸气。 选择性胺法的应用领域包括选择性脱除H2S以及酸气H2S提浓。
5、直接氧化法
对H2S直接氧化使其转化成元素硫,如:Claus(克劳斯)法。 在天然气工业中常用于天然气脱出酸气的处理,适合于处理流 量小、酸气浓度很高的原料气 。
6、膜分离法 是利用气体中各组分通过薄膜渗透性能的区别,将某种气体
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和提浓,从而达到天然气脱酸性气的目的。适 用于从天然气内分出大量CO2的场合。
(4)要求碳酸钾溶液质量分数小于35%,否则将产生重碳酸盐类沉淀; (5)溶液内含有固体悬浮物和重烃时会产生发泡和溶剂损失; (6)溶液有极强的腐蚀性,需要向系统注入防腐剂。
常规热碳酸钾流程
20%~35% 110℃
118℃
采用常规热碳酸钾流程可使净化气中CO2浓度达到0.5%~0.6%。
贫液分流热碳酸钾流程
5、甲基二乙醇胺(MDEA)
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甲基二乙醇胺(MDEA)比热低,所需再生热小; (3)腐蚀性低,溶液浓度高,循环量小,再生所需的热负荷低; (4)具有吸收选择性,对H2S的吸收能力比CO2高; (5)凝固点低(-14.6℃),适宜在高寒地区使用。
2、解吸 解吸是从溶液内分出溶质的过程,也称为吸收剂的再生。解
吸是吸收的逆过程。 影响解吸的因素主要是:
(1)温度: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解吸; (2)压力:压力越低越有利于解吸。
生产上常用的解吸方法是:用不含或少含溶质的惰性气或水 蒸汽与富含溶质的溶液接触,或加热或减压或既加热又减压使溶 液汽化,从而分出被吸收的溶质。
醇胺溶液吸收并 和酸气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胺盐
37~55℃
液态水 高温使胺盐分解放出酸气溶液得到再生
76~88℃ 88~105℃
高温水蒸汽
固液杂质
1~3%
1一入口涤气器;2一吸收塔;3一“甜气”出口分离器;4一循环泵;5一贫胺冷却器;6一闪 蒸罐;7一除固过滤器;8一碳粒过滤器;9-增压泵;10-缓冲罐;1 1一贫/富胺液换热器; 12一再生塔;13一回流冷凝器;14一回流泵;15一重沸器;16一回流罐
2、化学吸收法
在一个塔器内以弱碱性溶液作为吸收剂与酸气反应,生成某 种化合物。在另一塔器内,改变工艺条件(加热、降压、汽提等) 使化学反应逆向进行,碱性溶液得到再生,恢复对酸气的吸收能 力,使天然气脱酸气过程循环连续进行。
各种醇胺溶液是化学吸收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吸收剂,有一乙 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二甘醇胺(DGA)、甲基二乙醇胺 (MDEA)和二异丙醇胺(DIPA)等。
2、醇胺与酸气的主要化学反应
均为可逆反应。在低温下,反应向右进行,醇胺溶液吸收H2S和 CO2酸气,生成胺盐并放出热量;在较高温度下,反应向左进行,溶 液内的胺盐分解,放出酸气,溶液得到再生。
二、醇胺法脱酸气原理流程
1、基本工艺流程
分离出气体中可 能携带的胺液
回收装置生产硫磺或送至火炬灼烧
54~62℃
碳(CS2),而且与COS、CS2生成的化合物能再生,因而不需要设 置复活釜。
3、二甘醇胺(DGA) 对酸气的活性和化学反应与一乙醇胺(MEA)类似。
二甘醇胺(DGA)的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H2S净化程度高,即使贫液温度高达54℃也可保证H2S净化
度,因此溶液冷却可仅使用空冷而不用水冷,故适用于沙漠及 干旱地区;
(3)腐蚀性略低于MEA,二甘醇胺(DGA)水溶液的质量分数 比一乙醇胺(MEA)高,溶液的循环量较小,再生所需的热负 荷较低;
(4)对H2S和CO2的吸收无选择性,同时也吸收羰基硫(COS)和 二硫化碳(CS2)并与之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
(5)凝固点低(-12.5℃),适宜在高寒地区使用。
4、二异丙醇胺(DIPA) 相应的工艺过程称ADIP,ADIP工艺也用于LPG脱除H2S和
COS。在欧洲多用于处理练厂气。
二异丙醇胺(DIPA)特点: (1)蒸气压低,挥发性弱,溶剂的蒸发损失小; (2)腐蚀性弱,溶液浓度高,溶液的循环量小,再生所需的热负荷
低; (3)低压下能选择性地脱除H2S,但随着压力提高选择性下降,在
较高压力下能同时脱除H2S和CO2; (4)二异丙醇胺(DIPA)能脱除羰基硫(COS),而且易再生。
吸收特性: 随着吸收的不断进行,吸收剂内溶质浓度逐步增大,气液相的溶
质浓度差减小,传质速率减慢,最后降为零,气液相达到平衡,称为 吸收平衡。此时,溶剂中溶质浓度达到最大值。
气液平衡时,溶剂中的溶质浓度称为平衡溶解度,简称溶解度。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1)压力:系统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小,常可忽略; (2)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上升,溶解度下降; (3)物系组成:一定温度下,溶解度仅和物系组成有关。 另外吸收还具有选择吸收性和吸收热效应。 ▪ 吸收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要选择对酸气溶解度大的溶剂与酸性天然 气接触,才能脱除天然气内所含的酸气组分。 ▪ 溶剂吸收溶质时,被吸收气体组分由气态变成液态,会产生溶解热。 即使物理吸收也会产生热效应;若为化学吸收,还伴随产生反应热。 因而,随吸收过程的进行,溶液温度必将升高。
二、吸收与解吸
1、吸收 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内的溶解性差别,使易
溶解的气体溶解于溶剂中而从气体中分出,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易溶解的气体组分称为溶质,溶剂称吸收剂。 根据是否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吸收又分为两类:
(1)物理吸收:吸收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只是单纯的物理 溶解过程。
(2)化学吸收:吸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第二节 化学吸收法
一、醇胺与酸气的反应 二、醇胺法脱酸气原理流程 三、常用吸收剂 四、胺法及其改进工艺 五、主要设备 六、操作
一、醇胺与酸气的反应
1、醇胺的分子结构
可见,在醇胺分子结构内有一个胺基和至少一个羟基。羟基可 降低醇胺蒸气压,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胺基使水溶液呈碱性,促 进对酸性组分的吸收。
3、吸收-解吸系统
吸收-解吸系包括吸收和再生两部分。吸收和再生分别在两 个气液传质的塔器(填料塔或板式塔)内进行。
在吸收部分,吸收剂溶液吸收溶质。吸收剂溶液内溶质浓度 逐步增大并趋于平衡溶解度,此时该吸收剂逐步丧失对溶质的吸 收能力。富含溶质的吸收剂溶液称为富液。
在再生部分,通过解吸使富液释放吸收的溶质,恢复其吸收 剂原有的吸收能力,再生后、恢复吸收能力的溶液称为贫液。
3、物理吸收法
以有机化合物作为溶剂,在高压、低温下使酸气组分溶解于溶 剂内。吸收了酸气的溶剂又在低压、高温下释放酸气,使溶剂恢复 对酸气的吸收能力,使脱酸过程循环持续进行。物理溶剂再生时所 需的加热量较少,适用于天然气内酸气负荷高,要求同时进行天然 气脱水的场合。如冷甲醇法。 4、混合溶剂吸收法
以物理溶剂和化学溶剂配制的混合溶剂作为吸收剂,兼有物理 吸收和化学吸收剂作用。如:砜胺法。
三、常用吸收剂
天然气脱酸气工艺中常用的吸收剂有两大类: (1)醇胺类:主要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甘醇胺、二异丙醇胺
和甲基二乙醇胺 ; (2)碳酸钾及带有各种催化剂的碳酸钾溶液,主要介绍热碳酸钾。
1、一乙醇胺(MEA)
一乙醇胺(MEA)的特点:
(1)在各种醇胺中其分子量最小、碱性最强、与酸气的反应速度最 快、酸气负荷最高,能够迅速吸收天然气中的酸性气体,易于 降低天然气中酸性气体浓度,而且脱除一定量的酸气所需要循 环的溶液较少;
当要求净化气CO2浓度达到0.1%~0.2%时,可采用贫液分流,分 出约1/3的贫液冷至30℃送至吸收塔顶,从而降低了出塔气体的CO2浓度。
贫液与半贫液分流热碳酸钾流程
3/4 1/4
对于处理CO2浓度高达20%~40%的进料气,可采用贫液与半贫液分 流流程。从再生塔中部取出占总量3/4左右的半贫液送至吸收塔中部,而 余下的1/4获得更好再生的贫液送人吸收塔顶。为了获得更高的净化度, 此股贫液也可进一步冷却后入塔。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脱酸气方法 化学吸收法 其他脱酸气方法 脱酸方法选择
一、脱酸气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操作特点、脱酸原理,多种脱酸工艺可分类为:间歇法、 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混合溶剂吸收法、直接氧化法和膜分 离法。 1、间歇法
特点:脱酸设备只能批量生产,不能连续生产。 按脱酸气原理可分为: (1)化学反应法: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与酸气的反应物不能再 生,作为废弃物处置,故仅用于气量小、含酸气浓度低的场合。 比如海绵铁法脱除酸气。 (2)物理吸附法: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只是单纯的吸附,而 且吸附过程可逆。比如用分子筛脱除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