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带答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
题(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18世纪中期,它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材料叙述的是
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改良C.电动机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2.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A.农业经济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革命
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开辟
3.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

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
时间工人组织概况
1851年美国“机器工人混合工会”美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年英国“工会委员会”由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年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3年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1865年美国“全国劳工同盟”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
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
4.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③
5.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
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该著作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拿破仑法典》6.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
7.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8.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

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光荣革命”的胜利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首气势磅礴,旋律激昂的作品()
A.创作背景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C.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谱曲
D.名称为《义勇军进行曲》
10.理清历史线索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结构。

下列是某个知识结构简图,与这一简图中的空白处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是()
A.印度民族大起义B.美国南北战争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D.新航路的开辟
11.下图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B.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
C.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 D.电器设备的推广应用
12.1844年一位英国工厂视察员在议会作证说:“最大数量被雇佣来上夜班和长时间白班的人是妇女,她们的劳动更便宜。

”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
A.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
C.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彻底改变D.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
13.“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这里“新”的含义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资本主义时代
14.“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D.殖民扩张与掠夺
15.如图所示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是
A.改良蒸汽机B.水力C.畜力D.电力
16.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个棉纱厂,雇佣了5000多名工人……他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表明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C.现代工厂制度建立D.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
17.《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一机械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
过。

” 罗尔特曾称赞这一机械“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这“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

这一机械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B.凯伊C.瓦特D.斯蒂芬逊18.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进行商业营运,它将使人类出行发生重大变化。

这里报道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指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19.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

( )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B.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C.法国爆发大革命D.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20.有学者指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
A.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D.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21.1871年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新起点“的依据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22.下表是英国1740年至1861年钢产量的统计数据。

导致英国钢产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手工工场的兴起B.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开展D.参加“一战”的需求
23.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

这部著作是()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24.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巴黎公社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杰出人物的作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民族解放运动
25.图片是直观的历史,能清晰地反映历史的脉络。

下面图片和下列哪一重大事件直接相关?( )
A.新航路开辟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产泛应用是生产领城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B正确;珍妮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A;电动机的发明和内燃机的发明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发明,排除CD。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故C符合题意;题干考查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工会联合会、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组织等”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加,故D符合题意;题干图表信息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工会联合会、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组织等”是解题的关键,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加。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的知识,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有:佛教以及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没有对其他地区的文明产生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人类文明,与印度文明无关,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C正确;ABD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C。

6.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

因此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世纪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英国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城镇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C项符合题意,A BD项与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的变化无关,与题意不符,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表中的时间“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可以连接知识点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由此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保障议会权力,标志着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通过关键词“克服专制王权”是解题的关键,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可知材料内容出自《国际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过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起来。

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容纳与《共产党宣言》不符,A排除;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是《义勇军进行曲》,BD排除;故选C。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关键词“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新航路的开辟从15世纪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工业革命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因果逻辑关系,选项D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导致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于18世纪中后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对美国原料要求量加大,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主把棉花等原料卖给英国而不卖给北方,而且占有大量的奴隶,使北方资本主义发展缺
乏自由劳动力,成为美国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的根源;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选项ABC与工业革命有因果逻辑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促进了石油的大量开采。

故导致1870~1900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

故C符合题意;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故A不符合题意;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不是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电器设备使用的动力是电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4正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前后,女性突破家族的束缚,参加工业生产,说明其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说法太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主义产生,它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1848年,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是巴黎公社。

故A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1848年,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不成熟。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通过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通过时间,我们可判断出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C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是在17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是在20世纪前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在16世纪已经开始,ABD排除。

故答
案选C。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图中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蒸汽机车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使用的动力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因此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森以蒸汽机为动力在1825年发明的陆路交通工具,A项符合题意;BC项都在蒸汽机改良之前,动力不稳定,排除;D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排除。

故选A。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工业革命开始后,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题干的“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表明现代工厂制度建立,故C符合题意;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是在14世纪前后,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排除B;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

故选C。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向纵深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珍妮机有关,排除;B项与飞梭有关,排除;D项与火车有关,排除。

故选C。

1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进行商业营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30年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人类社会进入铁路时代。

因此报道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指的是火车,A符合题干;汽车和飞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轮船在工业革命中出现,1807年试航成功,与题
干中的时间不符,故BCD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A。

【点评】
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号召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A符合题意;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与题干时间、内容不符,B不符合题意;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与题干时间、内容不符,C不符合题意;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与题干时间、内容不符,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学技术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等。

依据题干关键词“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可知,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表述不符合该学者意图,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过程中成立了公社委员会,B正确;巴黎公社起义中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A错误;巴黎公社并未动员农民,C错误;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的是事业跟,D错误。

故选B。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英国1740年至1861年钢产量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了工业革命,棉纺织、冶金、采矿、交通等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工厂形式的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钢产量急速增长,故C符合题意;14世纪,欧洲手工工场兴起,故A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君主立宪制
度的确立,故B排除;1914年一战爆发,故D排除。

故此题选C。

2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这些均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关,因而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符合题意。

巴黎公社没有体现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和杰出人物的作用,AB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事件是从英国开始,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图片反映的是工业革命,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符合题意;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不是英国,A排除;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范围没有图片中的大,B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在前面的国家是美国和德国,D排除。

故选择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