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未来之星香港传媒专业大学生国情课程班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未来之星香港传媒专业大学生国情课程班行...
「2010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行程安排計劃日期時間內容
出發典禮及簡介會
6月5日(週六) 下午✓嘉賓致辭:
-中聯辦代表致辭
-香港政府官員代表致辭
-主辦機構:香港文匯報代表致辭
✓授旗儀式:由主禮嘉賓上臺授旗各個組長代表
(主禮嘉賓和全部嘉賓上臺與組長合照)
✓2010「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教育班」學員代表發言
✓簡介會:
-由往年參加未來之星活動的學員,介紹以往參加活動情況
-由主辦單位工作人員介紹活動行程及注意事項
-派發及點算出團物資
下午活動結束,解散出團北京
6月13日(星期天)下午上午8:30乘CA118航班由香港赴北京, 11:40、入住賓館中午離賓館赴中國傳媒大學
下午參觀北大、清華校園
晚上到王府井大街購書及自由活動
6月14日(星期一)上午舉行開班儀式
講座一:國家基本政治和經濟制度現狀及發展
1、國家基本政治制度、政府運作模式
2、執政黨與民主黨派參政,人大、政協架構和職能
中午歡迎午宴
下午參觀國家博物館
晚上分組與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座談交流, 學生交流會 (一)
6月15日(星期二)上午講座二; 內地經濟現狀及發展
1、國家經濟現狀及發展
2、經濟發展改革歷程及前景
下午參觀訪問
1.中央電視台
2.北京日報
晚上講座三:北京的歷史及風俗
通過講座讓同學對北京的基本情況有初步瞭解,爲後面的參觀遊
覽奠定基礎
6月16日(星期三)上午講座四:建國60年取得的成就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介紹建國60年取得的成就及發展前景
2、介紹改革開放如何解決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縮小城鄉
差別等
下午參觀拜訪
國務院港澳辦,瞭解中央對港政策
參觀外交部, 與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交流晚上學生內部交流會
6月17日(星期四)上午講座五:基本法與「一國兩制」
──王振民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1 基本法與一國兩制
2內地法律、司法制度簡介及與香港的比較、香港關心的法律
問題
下午參觀中國日報社、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晚上講座六: 長城的歷史及保護
------- 中國長城學會董耀會副會長
小組分享會
6月18日(星期五)上午拜訪國務院國務院新聞辦
在新聞發佈廳邀請新聞辦新聞發佈人員與學生座談並回答學生
提問
下午遊覽八達嶺長城
通過遊覽長城瞭解祖國歷史文化
晚上自由活動
6月19日(星期六)上午訪問解放軍軍營、觀看軍事表演
下午講座七:內地傳媒發展概況及改革前景
晚上人民大會堂結業儀式(國家領導人接見、集體合影)傳媒大學謝師宴( 晚宴暨團員聯歡表演)
6月20日(星期日)上午1、天安門廣場觀升旗儀式
2、遊覽故宮
下午17:15乘CA117航班由北京返香港, 20:40到達
活動回顧分享聚會
11月6日(週六) 10:00 學員集合、派發活動紀念冊、光碟
10:45 司儀介紹與會嘉賓
11:00 播放活動回顧分享短片
11:20
嘉賓致辭:
-中聯辦代表致辭
-香港政府官員代表致辭
-主辦機構:香港文匯報代表致辭
11:30
-頒發優秀感言獎及得主發言
-頒發優秀小組報告及組別報告
11:55 頒發優秀攝影及播放優秀作品
12:00 各組學員用不同方式分享(希望是活潑、有創意的方式)12:30 恭送嘉賓,回顧分享聚會結束
備注:
1. 講座期間有一次中間休息
2. 上課地點:中國傳媒大學
1.「2010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實際行程安排以主辦機構最後落
實為准。
2.「2010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所有活動具體日期、時間以主辦
機構最後落實為準。
詳細內容、住宿及交通安排
「2010未来之星-香港传媒专业大学生国情课程班」學員們將入住北京近中國傳媒大學的二或三星級酒店,方便每天前往中國傳媒大學上課。
一百位學員共分為十個小組,每小組有十名學員(因據以往經驗,當地吃飯十人一桌)。
在北京八天行程中,我們將全程包租三輛當地旅遊車代步,每車四組,每組有一位組長,每車有兩位工作人員。
為使學員早點建立團隊精神和作好出發前的準備,我們計劃舉辦出發訓練日營、簡介會和出發典禮,另為使「2010未来之星-香港传媒专业大学生国情课程班」更切合香港大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故採取「遊學」的培訓形式。
「學」,即「上學」,香港學員將於著名學府中國傳媒大學上學,我們會邀請傳媒大學知名教授為學員講授中國的政制、經濟、法制、外交、教育、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課題;「遊」,即「遊訪」,各位學員將有機會拜訪北京政、軍、法等政府機構和中央傳媒機構總部、參觀名勝古蹟及考察成功企業,親身觀察體驗祖國各方面的現狀。
學員除了可與與當地傳媒工作者、中國傳媒大學學生進行交流外,還可走到北京街頭,與內地人民交流,了解北京的社會風情。
各組每天晚上需就當天課題進行約半小時的小組分享,期望各位學員在互動討論中,强化當天所學,並有所啟發。
另每隔兩晚舉辦團內交流會,讓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是項安排是希望團員們在行程中不要局限於認識組內的朋友,鼓勵他們結識其他組的新朋友。
內地接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我們是次活動榮幸獲得國家教育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的支持,並得中國傳媒大學將協辦是次活動。
中國傳媒大學於1954年9月創立,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之一,致力於廣播、電視、電影、網路、出版、報刊及新媒體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是一所文、工、藝、管、理、經、法、教多學科協調發展、以資訊傳播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位於中國北京東郊古運河畔,校園佔地708畝,校舍總面積46萬平方米。
校訓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中國傳媒大學設新聞傳播學部、影視藝術學部、理工學部等3個學部,設電視與新聞學院、廣告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媒體管理學院、社科學院、影視藝術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動畫學院、文學院、資訊工程學院、理學院、電腦與軟體學院等12個學院及遠端與繼續教育學院,新聞學系、傳播學系、電視系、編輯學系、廣告學系、廣告設計系、公共關係系、國際傳播系、國際關係學系、英語語言文學系、外語系、經濟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藝系、導演表演系、廣播電視文學系、攝影系、美術系、錄音藝術系、錄音技術系、播音系、應用語言學系、動畫系、數字藝術系、中國文學系、語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電子資訊工程系、廣播電視工程系、自動化系、應用數學系、光電學系、電腦科學與技術系、軟體工程系等37個系。
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個博士點、40個碩士點,7個專業碩士點,71個本科專業。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389人。
專任教師9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佔50%以上。
聘請了100餘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中國傳媒大學是中國資訊傳播領域科學研究的重鎮,設資訊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傳媒發展研究院,擁有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媒體)、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國際文化貿易研究所及國家非通用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等6個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另有5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學校主辦《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當代電影》、《電視藝術》、《媒介》、《廣告主》等學術刊物,編纂出版《中國廣播電視年鑒》、《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鑒》、《中國廣告作品年鑒》,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電子音像出
版社。
參加資格:
我們的招募目標是本港大專院校100餘位有活力、有承擔的學員,以組成一個具素質的團隊。
參加者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專業學業背景
只接受修讀傳媒、新聞或傳播類課程的本港大學生。
✓渴望認識中國國情
「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顧名思義,參與學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對認識中國國情有興趣,才能確保他們不是把這個活動當成「旅遊團」,而是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
✓具良好的普通話能力
由於首都著名學府的知名教授均以普通話授課,故我們希望學員能具有較佳的普
通話能力,才能聽得明白上課內容,學有所得,也才能在課堂上用普通話提問,
與教授進行互動交流。
✓具良好的學術表現
我們希望學員能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提問,故只能根據學員以往的學術表現,衡量他們是否好學、求知慾强的一群。
✓是否積極參與課外或社會活動
我們希望學員無論是上課、參觀,還是聯歡表演,都能積極投入參與,並且具有
團隊合作的精神。
✓具有思想識見
我們希望參與國情課程班的學員具有個人識見,在課堂上、小組分享會和團內交
流會上,均勇於發表個人看法,能帶動學員思考和討論,讓大家在互動交流中有
所得著。
✓願意在回程後分享所得
我們期望參與的學員,在回程後,能夠用自己的方法,和親朋好友分享行程所得,協助推廣國情教育。
✓鼓勵未參加過類似活動的同學參與
我們鼓勵未參加過類似外訪活動的同學參與,故給予他們較大的參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