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干
预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
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120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分析研究。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SAS)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其焦虑自评(SAS)情况无明显
差异(P>0.05)。
进行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SAS)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
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术疗法。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早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明显降低死亡率。
但是,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也可能伴随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
为了降低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更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我
院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塞患者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取
对比法对其不同护理过程的最终效用作探究,以确定综合护理法的作用,具体如下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疗患者中的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
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33:27,年龄结构51~73岁,平均年龄57.6±13.7岁。
干预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2:28,年龄结
构50~74岁。
且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其病情均为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
发生心肌侧壁、前壁梗死的患者19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发生心肌下壁、后壁梗死的患
者有22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发生的其他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19例,干预组为
20例。
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研究具有对比性[2]。
1.2 方法
(1)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由护理人员进行病史的详细询问[3]。
术前让患者先后嚼服阿司匹林
与氯吡格雷各300mg。
建立起静脉通路,后行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
护理过程为病情观察、用药的护理、常规心理护理护士在为患者服务时,通过温和态度积极取得患者的配合,
防止言语冲突,患者在出现紧张情绪进行及时的安抚。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应密切观察患者
心理状态,针对对其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4]。
(2)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包括:①基本知识普及,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基本知识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知识普及,以增强患者对于顺利完成手术的信心[5]。
②体征关注、控制时间,对于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医护人员应做到有效控制,从进入手术室ECG记录
备份时间应控制在10min以内,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应控制在90min以内。
全过程应对
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
③并发症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
会出现并发症进行预防干预,护理人员通过监测的患者心律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的并发症,应做到及时采取护理;并且,也要关注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颜色变化情况,防治
出现皮下瘀血的现象的发生;指导患者在进行排便、发生咳嗽时按压其穿刺的部位,防止出
血现象。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护理前后对焦虑自评(SAS)评分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评分
情况与焦虑情况呈正相关。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的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计量资料()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行x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其 SAS 评分的分析
接受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SAS)评分78.7±2.2分,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SAS)评
分79.2±2.7分。
接受护理前焦虑自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接受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SAS)评分78.8±1.8分,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SAS)评
分66.1±1.6分。
干预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后焦虑自评(SAS)评分显著低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分析
术后干预组患者1例出现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7%;1例出现低血压,发生率为
1.67%;对照组患者中4例出现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7%;3例出现低血压,发生率为5%。
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长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发现,该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研究数据对比结果显示,行综合护理办法对
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有效降
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是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具有
积极的意义。
通过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树立起战
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后护理,从而使患者可以在围手术期保持良好的心态,
促进其病情更快的康复。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敏.预评估护理干预在急诊PCI患者缺血后处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94-96.
[2]张彩英,孙宁,张彩芹,等.急诊PCI血运重建的护理干预对评估有效循环的价值[J].
吉林医学,2015,18:4165-4167.
[3]李云华,李滟飞,李梅.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
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83-184
[4]屈小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J].临床合理
用药杂志,2017(33)
[5]陈洁琼,赵芝香,唐迎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临床护
理路径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