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8章 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如图中可以正确表示交叉互换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2. F_1测交可以验证下面几个方面其中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真实反映出()
A. \ F_1配子种类与比值
B. \ F_1的遗传组成
C. \ F_1的基因行为
D. \ F_1的表现型
【答案】A
【解析】
解 A.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真实地反映出 F_1配子种类及比例 A正确
B.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真实地反映出 F_1配子种类及比例进而可推断出 F_1的遗传因子组成 B错误
C.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能反映 F_1的基因行为 C错误
D.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不能直接体现 F_1的表现型 D错误
故选 A
3.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 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C. 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 诱变育种过程能创造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
【答案】B
【解析】A、诱变育种与自然突变相比能提高了突变频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故A正确
B、由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不能定向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故B错误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高产青霉菌株就是诱变育种的实例故C正确
D、诱变育种过程能创造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杂交育种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故D正确
4.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 \left( A/a\right)、乙 \left( B/b\right)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 A/a与 B/b独立遗传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乙病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同
B. 6号所携带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1号
C. 2号和10号产生含b的卵细胞的概率相同
D. 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 1/16
【答案】C
【解析】解 A.图中1号和2号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又已知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图中6号患乙病但生出不患病的10号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不相同 A错误
B.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6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 B错误
C.2号和10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均为 X^BX^b 因此她们产生含 X^b卵细胞的概率相同都是 \dfrac12 C正确
D.3号 \left( AaX^BY\right)和4号 \left( AaX^BX^b\right)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的概率1-
3/4×1/2=5/8 D错误
故选 C
5.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育种者将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统计其后代的性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4种表现型的子代中共有6种基因型
B. 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一致的个体占1/4
C. 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D. 子代无香味感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8
【答案】D
【解析】解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无香味∶有香味=3∶1 则无香味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 抗病∶感病=1∶1 则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 所以亲本无香味感病基因型为Aabb 无香味抗病基因型为AaBb
A.根据分析可知杂交后代有2×2=4种表现型有3×2=6种基因型 A正确
B.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一致的个体为有香味抗病和有香味感病占的比例为
1/4×1/2+1/4×1/2=1/4 B正确
C.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能产生aB和ab两种类型的配子 C正确
D.子代无香味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比例为1∶2 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D错误
故选 D
6.人类有一种性别畸形性染色体组成为XYY 外貌像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有生育能力若某XYY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男性产生的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 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概率为dfrac12
C. 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概率为dfrac12
D. 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答案】C
【解析】
A、B.该男性产生的精子有X、Y、YY和XY四种类型且概率为\dfrac16、\dfrac26、\dfrac16和\dfrac26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正常故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概率为\dfrac16 A、B错误
C.精子YY和XY与卵细胞结合后为性别畸形后代故后代性别畸形的概率为\dfrac12 C 正确
D.正常精子X、Y和卵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智力正常 D错误
故选C
7.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类型
B. 生男生女取决于夫妇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
C. 人类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D.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下一胎肯定是男孩
【答案】C
【解析】A、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当父亲产生的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生的孩子是男孩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
结合产生的卵细胞发育成女孩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 A错误
B、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当父亲产生的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生的孩子是男孩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
结合产生的卵细胞发育成女孩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而不是取决于夫妇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 B错误
C、人类的性别是由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决定的决定男性的染色体是XY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C正确
D、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下一胎是男孩的概率只有50% D 错误
故选C.
8.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 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②过程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 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方法基本相同
【答案】B
【解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答案】非同源染色体
【解析】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10.(1)果蝇的X染色体长度比Y染色体________
10.(2)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受精卵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现有正常白眼雌果蝇( X^rX^r)与红眼雄果蝇( X^RY)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环境因素
②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③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具有XXY染色体
【答案】(1)短
【解析】解(1)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但果蝇比较特殊其X染色体的长度比Y 染色体短
【答案】(2)亲代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未分开产生了含2条Y染色体的精子与含X色体的正常卵细胞结合后形成XYY的受精卵
【解析】(2)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的根据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XYY可知多了一条Y染色体即父本产生了含有2条Y染色体的精子原因是雄果蝇的Y染色体着丝粒断裂后产生的2条Y染色体移向同一极
【答案】(3)让该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①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 1 2, ②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 ③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 4 4 1
【解析】(3)白眼雌果蝇( X^rX^r)与红眼雄果蝇( X^RY)杂交子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RX^r 若白眼雌果蝇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则遗传物质不变即基因型为 X^RX^r 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则其基因型为 X^rX^r 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具有两条X染色体则其基因型为 X^rX^rY 因此可以让该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该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因素改变引起其基因型为 X^RX^r与 X^RY杂交后代出现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 1 2 若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则其基因型为 X^rX^r与 X^RY杂交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具有两条X染色体则其基因型为X^rX^rY 减数分裂产生 X^rX^r、 X^rY、 X^r、Y四种配子比例为1 2 2 1 X^RY产生 X^R和Y两种配子比例为1 1 子代出现红眼雄果蝇( X^RY)白眼雄果蝇( X^rY、 X^rYY)红眼雌果蝇( X^RX^rY、 X^RX^r)白眼雌果蝇( X^rX^rY)=1 4 4 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图1中结构X为________ 图2中③为________ 一般由________(细胞器)形成
11.(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 若结构X 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________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需要④上的________协助
11.(3)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在体内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________(填“单”或“双”)向的
11.(4)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_ 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
________
11.(5)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11.(6)图2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_______
【答案】(1)突触,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解析】解(1)分析题图1可知 X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的结构是突触图2中①是轴突末端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
隙⑥是突触后膜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
【答案】(2)电信号→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 抑制, 载体蛋白
【解析】(2)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主动运输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被再利用需要突触前膜上的载体协助
【答案】(3)单
【解析】(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在体内通过反射弧传导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答案】(4)相同, 相反
【解析】(4)神经细胞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神经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答案】(5)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5)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6)血浆和淋巴
【解析】(6)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组织液中发挥作用图2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血浆和淋巴
12.(1)甲、乙两个小罐分别代表________ 小罐内的彩球D和d代表配子
12.(2)如果某同学按照正常方法取球但是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测差异较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2.(3)甲、乙两小罐的彩球数可以不相同吗?答 __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每个小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可以不相同吗?答 __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小罐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彩球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1)雌、雄生殖器官
【解析】解(1)甲、乙两个小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罐内的彩球D和d代表雌、雄配子
【答案】(2)实验重复的次数少(或桶内小球没有充分混合或抓取后的小球未放回桶内)
【解析】(2)如果某同学按照正常方法取球但是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测差异较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实验重复的次数少或桶内小球没有充分混合或抓取后的小球未放回桶内
【答案】(3)可以, 雌、雄配子的数量可以不相同一般雄配子多于雌配子
【解析】(3)由于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同一般雄配子多于雌配子所以甲、乙两小罐的彩球数可以不相同
【答案】(4)不可以, 产生D和d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解析】(4)由于减数分裂产生D和d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所以每个小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必须相同
【答案】A
【解析】(5)①由于甲、乙中都有D、d 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①正确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所以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没有体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②错误
③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③正确
④实验中只有一对基因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④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①③
故选 A
13.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________)
【答案】错
【解析】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故该叙述错误
14.(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____条
14.(2)如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14.(3)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________.
14.(4)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家蚕个体(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和的雄蚕(AABB)与野生型雌蚕(aabb)交配 F_1群体中的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F_2群体中的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答案】29, 0或1或2
【解析】解(1)2n= 56 则应研究的染色体为27+ ZW 共29条在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 ZW分离所以在形成次级卵母细胞W的数目是0或1 在减二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所以W的数目可能是2.
【答案】易位, 杂交育种
【解析】(2)II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移位到W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由变异家蚕与普通家蚕2通过杂交育种方式.
【答案】不能, 因为d隐性纯和致死故雌蚕只有Z^D \W 基因型雄蚕有Z^DZ^D、
Z^DZ^d基因型杂交组合Z^D \W times Z^DZ^D、Z^D \W times Z^DZ^d均可产生的Z^D \W 雌性后代.
【解析】(3)由于d是隐性致死基因 Z^d W 的受精卵致死雌性中没有基因型Z^d W 的个体 Z^dZ^d的受精卵致死雄性中没有基因型Z^dZ^d的个体因此只有Z^D W \times
Z^DZ^D、Z^D W \times Z^DZ^d两种杂交组合后代都会出现基因型为Z^D W 的雌性个体.故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
【答案】50% , 60%
【解析】(4)由题意知F_1的基因型为AaBb 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 P( A )= P(AA)+
\dfrac12P(Aa)= 0+ \dfrac12\times 1= 50\%
F_1自由交配后 F_2的基因型是AaBb\times AaBb\rightarrow 1AABB 2AABb 1AAbb(致死)2AaBB 4AaBb 2Aabb(致死) 1aaBB(致死) 2aaBb(致死) 1aabb 即F_2中 AA: Aa:
aa= 3: 6: 1 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 P( A )= P(AA)+ \dfrac12P(Aa)= \dfrac310+ \dfrac12\times
\dfrac610=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