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小麻雀》教学设计(优秀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麻雀》教学设计(优秀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3篇《小麻雀》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麻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
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2.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继续向学生渗透热爱小动物的教育。

重点、难点:
1.学习。

表现歌曲。

2.编创新歌词。

准确掌握歌曲的节拍。

教学准备:
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一)师生演唱问好:
(二)节奏练生听歌曲内容。

师:小麻雀即可爱又懂事,我们应该向它学习,并应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小麻雀,因为小麻雀能为庄稼除害虫习:
1.读、拍基本节奏型
练习方法:(1)生集体手拍节拍,口读节奏;(2)生分组读节奏;(3)师指名读节奏。

2.师出示节奏:
x —
练习方法:(1)生练习读节奏;(2)师指名示<>范,并指出不足;(3)集体读节奏手击拍。

二、复习歌曲《小燕子》:
(一)跟琴演唱歌词:
1.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词。

2.师指出不足并范唱,生模唱巩固。

(二)跟录音加表演:
1.复习小燕子飞舞的动作。

2.师放录音,生边唱边表演。

三、学习歌曲《小麻雀》:
(一)感受歌曲:
师:下面老师示范一种伴奏方法,请你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做的,一会儿模仿下来。

1.师示范三拍子伴奏方法: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肩。

2.生模仿练习。

3.生伴奏,师弹奏《小麻雀》的旋律。

4.生继续伴奏,师放歌曲录音,使学生熟悉歌曲。

师:下面我们认真听一听歌曲,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情绪的?
5.生感受歌曲情绪。

6.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活泼地、快乐地……
师:接下来老师把歌曲演唱一遍,请你们听听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
7.师范唱歌曲,,为人类做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用歌声赞美小麻雀。

8.生复述歌曲内容:小麻雀,叫喳喳,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问声好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师击拍按节奏领读歌词。

2.生按节奏读词,师加歌曲旋律。

3.生轻声演唱歌词。

4.师范唱歌曲,生默唱。

5.生小声齐唱歌词。

师:小麻雀在喳喳地叫,走路在蹦蹦跳,显得那样地活泼可爱,我们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出来呢?
6.生讨论回答:声音要活泼一些,“叫”和“跳”不要拉长音。

按分析的结果演唱一遍。

师:小麻雀见到妈妈非常懂事,为妈妈唱歌,见到小朋友又非常友好,演唱时应怎样表现呢?
7.生讨论,并进行演唱。

8.生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

四、表现歌曲:
(一)采用声势伴奏:师弹奏旋律,生边演唱歌曲边做三拍子伴奏。

(二)用动作表现歌曲:
1.生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2.生展示编创结果并选择好的集体练习。

3.生跟录音边演唱边表演。

(三)根据原旋律编创新歌词:
1.按书上给的内容编创新词。

2.生把新编的词演唱一遍。

3.生用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编创新词并演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编的歌词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编歌词唱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向小麻雀一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同时老师也希望大家都来保护小麻雀,保护小动物。

《小麻雀》教学设计篇二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
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结束全课。

小麻雀教案篇三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

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
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
(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
重点指导:蹈。

(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ǎo)
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
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
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

韵母是an)
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
(3)词语:区分恼脑
恼:生气、使生气。

烦闷
脑:头。

脑筋……
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
懊()、大()、()袋、烦()、()人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
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5、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

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

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

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
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

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

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
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

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

①15自然段
A对比读:
出示15自然段: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

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

一副凶猛的样子。

花猫。

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

B展开想象。

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b出示书中的图。

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

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
朗读。

②16自然段:
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出示16自然段:
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

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谈感受,朗读
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

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

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
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

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

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

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

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