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音乐剧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 16世纪末在佛罗伦萨,一些具有“人文主 义”思想的音乐家卡奇尼、佩里、里努契 尼、科尔西、斯特罗奇、梅伊以及理论家 伽里略等,组成一个集团 “同志会”。他 们经常在贵族巴尔第伯爵家中聚会,讨论 音乐。他们认为单旋律的独唱曲会给歌词 带来生命,无需复杂的对位或过分的装饰。
音乐剧《 音乐剧《猫》
• 音乐剧《猫》是英国作曲 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根 据 艾略特的诗集谱曲的 音乐歌舞剧。 • 1981年在伦敦首演,并成 为讫今以来最著名歌舞剧。 目前《猫》是世界上票房 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纽 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连续 公演时间最长的舞台剧。 其中的名曲“memory”,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594年,作为第一次试验,由 里努契尼作剧本、卡奇尼与佩 里合作写音乐,创作并上演了 第一部“抒情音乐剧”《月桂 女神和太阳神》(《达芙 妮》)。有人称这部抒情音乐 剧”是世界的第一部歌剧,可 惜失传了
• 1600年,由里努契尼、卡奇尼和佩里三人再次合 作,为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礼而创作了《尤里狄 茜》,并于2月9日在佛罗伦萨上演,这个年代被 认为是歌剧开始的年代。 • 早期歌剧的特征: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 又加入历史题材。歌唱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 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 也使用合唱。
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
• 1、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 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 • 2、音乐剧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 亦没有歌剧中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 • 3、音乐剧的歌唱的方法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 4、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 。
拜访森林
• 百老汇音乐剧《拜访森林》是由美国当代最 百老汇音乐剧《 伟大的音乐剧词曲作家史帝芬·桑坦 (STEPHEN SONDHEIM)所创作的著名音乐剧。 • 《拜访森林》汇集了格林童话中“杰克与魔 豆”、“灰姑娘”、“小红帽”、“长发姑 娘”四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与角色,并套上讽 刺剧的面纱而组成一个“成人童话故事”, 其中蕴涵的“教育”意味均以故事中的经验 教训带出,且不时出现令人爆笑的对话。
著名歌剧作品赏析
主讲人:田小书
歌 剧
• 歌剧 歌剧(opera)是将音乐、戏剧、文学、 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 艺术。 • 歌剧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 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 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歌剧的起源】 歌剧的起源】
• 1、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 根源。 • 2、14世纪开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 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文艺复兴思潮。意大 利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兴盛于16世纪。 在艺术领域提倡个性解放,要求表现人的 感情,并打出了“回到希腊”、“恢复希 腊悲剧”的口号。在这种背景下,歌剧这 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唐璜》 唐璜》
(Do Giovanni)
• 《唐璜》是一部两幕的喜歌 剧,也是莫扎特与达·彭特合 作的第二部歌剧,取材于欧洲古老的冒险故事。 • 1787年在布拉格首演。
歌剧《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
• 歌剧《茶花女》是根据法国 小仲马的同名悲剧小说改编 而成,由威尔第作曲,皮亚 维作词,1853年首演于威尼 斯凤凰剧院。这部歌剧自诞 生以来,盛演不衰。 是威尔 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 《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 曾说过:五十年后,也许谁 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 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 朽。
歌剧《图兰朵》 歌剧《图兰朵》
•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 普契尼1924年根据童话 曲家普契尼 普契尼 《一千零一夜》中的《图兰 朵》改编而成的三幕歌剧。 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 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歌剧 当中吸收了中国江南民歌 《茉莉花》的旋律,带有浓 郁的东方韵味。 • 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 兰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由 托斯卡尼尼担任指挥。
音乐剧《 音乐剧《歌剧魅影 》
• 歌剧魅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 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又 译: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 歌剧院的幽灵。 • 改编于加斯通·勒鲁的《歌剧 幽灵》。 • 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 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 的音乐剧之一。 • 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 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 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 16个制作版本。
列奥纳多· 芬奇(1452-1519)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 建筑家,被称为“ 家、建筑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 代表人物”代表作:壁画《最后的晚餐》 代表人物”代表作:壁画《最后的晚餐》、祭 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 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
(The Marriage of Figaro )
• 该剧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 中的一部喜歌剧, 中的一部喜歌剧,脚本由宫廷诗人 达·彭特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喜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 而成。 而成。 • 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 1786年 费加罗的婚礼》 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 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 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 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
• 普莱斯居尔维科在这部音乐剧中做出了一 个非常大胆的尝试,那就是将现代电子先 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旋律结合起来,并引 入了在法国颇为风靡的现代芭蕾的元素。 音乐家擅用提琴弦乐及多声部重唱的方式 来营造出一种英气勃勃的骑士风骨氛围, 极具感染力。 • 音乐剧的男女主角分别是达棉·萨尔戈 音乐剧的男女主角分别是达棉· Sargue) 和塞西丽娅· (Damien Sargue) 和塞西丽娅·卡拉 Cara),分饰罗密欧与朱丽叶。 ),分饰罗密欧与朱丽叶 (Cécilia Cara),分饰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了忠于莎翁原著, 为了忠于莎翁原著,两位主角在首次出演 本剧的时候年龄都不满20 20岁 本剧的时候年龄都不满20岁。萨尔戈生于 1981年 而卡拉生于1984 1984年 1981年,而卡拉生于1984年。
【声乐样式 】
• 传统的正歌剧中主要分为两种声乐样式:类 似说话的“宣叙调”和旋律性较强的“咏叹 调”。 • 宣叙调 宣叙调:是一种半说半唱的方式,通常用来 叙述故事情节和介绍事件。 • 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 咏叹调: 段,它们的结构较完整,旋律性强,能充分 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会在 音乐会上听到,如《蝴蝶夫人》的咏叹调 “晴朗的一天”,《费加罗的婚礼》的咏叹 调“你们可知道”等等。
音乐剧
•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 音乐剧( theater) 轻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 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或“歌舞剧” 。 • 音乐剧主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熔戏剧、 音乐、歌舞等于一炉。音乐通俗易懂,因此 很受大众的欢迎。 •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 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
• 但丁(1265-1321)。 但丁(1265-1321)。 )。文艺复 兴的先驱,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 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表人物是但丁, 其代表作为《神曲》。
• 薄伽丘(1313—1375),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 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 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 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曾在法国获得过"最佳演出年 度奖"、"最佳曲目年度奖"、"最佳世纪歌曲观众奖"。 在加拿大魁北克获得过"最佳唱片奖"、"最佳年度演 出奖"、"最佳圣堂歌曲奖"、"最佳导演年度奖"。在 莫那哥获得了"世界音乐法语唱片最佳销售奖"。
音乐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 法国先锋音乐家特拉尔· 法国先锋音乐家特拉尔· 普莱斯居尔维科的作品, 普莱斯居尔维科的作品, 2000年 2000年2月14日在巴黎首演,立刻轰动了整个法 14日在巴黎首演, 日在巴黎首演 国。整个西方的文艺评论界都为之倾倒。有人 整个西方的文艺评论界都为之倾倒。 甚至预言,《罗密欧与朱丽叶》将成为未来50 甚至预言, 罗密欧与朱丽叶》将成为未来50 年内整个西方最为经典和杰出的音乐剧。 年内整个西方最为经典和杰出的音乐剧。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1993年,加拿大剧作家吕克、普拉蒙东同著名作 曲家李查德、扣强特合作,根据法国19世纪大文学 家维克多、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了大型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并于1998年9月16日在巴 黎首演,在其后的几年里创下了直接剧场观众400多 万人的记录,至今仍在世界许多国家巡演。
歌剧《卡门》 歌剧《卡门》
• 歌剧《卡门》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 名小说,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 名小说,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 比才 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 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这也是当 1874年秋 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 这部优秀的作品不仅是法国歌剧史上 重要里程碑,也是19世纪下半叶现实 重要里程碑,也是19世纪下半叶现实 19 主义歌剧的杰作, 主义歌剧的杰作,并直接启发了意大 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 这部歌剧于1875年在巴黎首演时,观 这部歌剧于1875年在巴黎首演时, 1875年在巴黎首演时 众的反应十分冷淡。比才郁郁而终, 众的反应十分冷淡。比才郁郁而终, 他死后四个月, 他死后四个月,这部歌剧又在维也纳 公演,获得极大成功。 公演,获得极大成功。
拉斐尔·桑西(1483~1520) 意大利画家。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 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 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代表作《圣母像》。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1475-1564),意 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 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 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代表作《大卫像》。
《魔笛》 魔笛》
(Die Zauberflote ) • 《魔笛》是一部德语歌唱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 《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由 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 • 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的维登剧院首次 公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 《魔笛》可以说是歌唱剧的集大成之 作。莫扎特在此剧中取用了歌剧的各种要 素,创造出真正的综合性古典歌剧。
【歌剧声音的分类】 歌剧声音的分类】
• 歌剧中歌手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 域、力量和音色来分类。 • 男歌手音域由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 假声男高音(阉人歌手)。 • 女歌手音域由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 高音。女高音还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和 戏剧女高音等不同种类。 • 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女声,但盛行于17、18世纪 的阉人歌手能唱到女低音,甚至女高音的音域。从而 创造出了歌唱史中的“黄金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