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导:“好的教育”导写及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期期末作文“好的教育”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火出圈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曾经在两会上谈及他对教育真谛的认识。

他说“好的教育应当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在唐校长提及的教育要培养的“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中,哪一种你最认同?感触最深?请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从唐校长提及的教育要培养的“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中选择自己最认同、感触最深的一种进行写作。

题中“四者”正好对应体育、德育、智肓和美育,也可以称之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培养终生运动者”,就是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自身来说,体育锻炼能保持身体强壮、健美,令人头脑聪明、愉悦、幸福;从整个民族来说,拥有强健体魄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而轻视体育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挨打的民族,是衰亡的民族。

“责任担当者”属于德育,就是培养青少年有责任担当的意识,时代呼唤担当,青少年责任立于心,担当行天下,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敢于承担责任,这就是担当。

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精神。

“问题解决者”指的是具有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人,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当下的素质教育,提倡真正好的教育要结合实践,服务于实践,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倡导培养新时代的具有实践精神的劳动者。

“优雅生活者”,“优雅”指适宜得体的着装,彬彬有礼的举止,腰有诗书的风,化解尴尬的智慧。

刚直不阿的气度,泰山崩前的从容优雅。

是内在的一种精神力量的外化。

优雅属于教育中的美育,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望造,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

这种题目的审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以下为题:
1.考生必须从“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中进行选择;
2.考生必须从中选择“一种”,不可多选;
3.作文观点要明确,且必须“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尤其要有“权衡”的内容。

【参考立意】
1.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厚植实践沃土,培育工匠精神;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育落地生根。

【名句素材】
1、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狄德罗
2、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

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4、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

“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华罗庚
5、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
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马卡连柯
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春秋政治家
10、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威廉·詹姆士
11、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马卡连柯
12、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
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1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14、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乌申斯基
15、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

——苏霍姆林斯基
16、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萨克雷
18、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

——阿米尔
19、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20、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爱因斯坦
21、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魏源
2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叶圣陶
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轲
24、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之推《颜氏家训》
25、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梁启超
26、鞭管之下,有贤士乎?——方孝孺
27、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
2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29、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
30、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优秀范文】
做美好教育,育美好学生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给我们诗意地描绘了美好教育该有的样子。

正如唐江澎曾经在两会上谈及他对教育真谛的认识时说“好的教育应当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在唐校长提及的教育要培养的“终生运动者”“责任
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中,我认为“优雅生活者”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美好教育。

真正的美好教育,需要教育学生关注生命,享受生活,开掘生趣。

美好教育,教会学生关注生命。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生命”。

从本质上看,美好的教育是一种深切的生命关怀,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

生命关怀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发展个性。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写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可以用美好教育的格言。

我所敬佩的张桂梅女士就是这样的教育者,她不仅让她的学生改变了学习的观念,更让她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生命的价值重新进行关照。

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好的教育,就是让我们的灵魂有向真向善向美的生命动力,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发现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

美好教育,教会学生享受生活。

早在100多年前,杜威便提出“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先生从他的老师杜威那里得到启发,提出“生活即教育”。

其实,他们的理念是一致的:教育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反观当下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充满空洞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职业教育偏职业、偏技术,而忽视启发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活;大学教育虽是通识教育,却又严重脱离实际,脱离时代。

真正的教育不该如此。

所以,美好教育要让孩子发觉生活的诗意与浪漫,从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美好教育,教会学生开掘生趣。

教育学家朱光潜曾说:“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生趣是生活中所领略得的快乐。

”让教育充满生趣,理应成为教育者的奋斗目标。

所谓生趣,就是生之乐趣,不止是生活的乐趣,更是生命的乐趣。

衡中模式、毛坦厂模式,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也让我们担忧。

创造这些模式的超级中学,以及受这种模式影响而唯分数论的学校,之所以频惹争议,就是因为在普通人心中,教育似乎不是这个样子。

朴素的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等同于应试教育,学校不是高考加工厂,而应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分数之外的东西,无用之用的大用,可能就是美好教育要开掘的生趣吧。

有生趣才有生机,有生机才有活力,教育才称得上“美好”。

综上所述,美好教育不是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不是要打造教育的“桃花源”或“乌托邦”。

关怀生命、感悟生活、开掘乐趣让教育者心目中有爱,让孩子们眼神里有光,让美好教育成为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