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演唱《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彩云追月”一词表现了在清澈、透明、幽淡的月夜中,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富 1935年,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的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唱片。

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

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七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笛子、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20世纪 80年代,词作家付林在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基础上加入歌词,并将乐曲改为 C调。

为便于学生体验、感受民族器乐曲的旋律韵味,教材编写组特选用由刘麟填词的《彩云追月》,并在此基础上增添二声部,以便复习巩固合唱教学的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一)审美感知
1.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

2.初步了解民乐团乐器组成及分布。

3.注意歌曲中的二声部、装饰音、切分节奏的演唱,感受其作用。

4.能够随伴奏演唱歌曲。

(二)艺术表现
1.在感受中国民族音乐韵味的基础上,聆听范唱、分析歌曲、重点节奏、情感表达。

采用逐句教唱、乐段分析、小组配合、模仿体验
等方法,学唱、表现歌曲。

2.通过逐句教唱、模仿、对比,初步感受唱出歌曲中云月相逐的美好。

(三)创意实践
1、欣赏钢琴曲、诵读诗词等方式体验歌曲意境,深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元素。

2、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合唱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四)文化理解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使学生增进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对民族音乐热爱之情。

2、在体验歌词的基础上,能表现出作者对祖国的思恋之情。

【学习目标】
1.能用二声部合唱形式,以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比较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乐与聆听、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能够自然流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彩云追月》,体会民族器乐曲旋律韵味。

【教学难点】能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琴声
1、聆听音乐弹奏《月亮代表我的心》,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老师看同学们都被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是否感受到静谧的意境?(学生展开想象,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2、感受和声引导:在美丽的夏夜,有许多的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闪闪烁烁,调皮的眨着眼睛,描写、歌颂月亮的歌曲还有很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民族管弦乐曲填词改编的歌曲《彩云追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能够进入音乐的意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创设的音乐意境中,让初步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之美,为下一步的合唱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新课学习
1、初听感受师引导:一起来倾听歌曲,思考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歌谱,并播放歌曲《彩云追月》的范唱。

) (完整聆听歌曲《彩云追月》,学生边欣赏边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师引导,学生回答,歌曲应分为几个部分呢?(复听歌曲)引出课题《彩云追月》,并板书课题。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观察并视唱第一乐句的音列,稍后进行节奏的带入,体会推动感,加入歌词,引导并发现旋律与歌词是统一向上进行的,掌握歌曲的第一乐句。

顺势学习第二乐句,通过填空聆听第二乐句的相同旋律,为掌握这一乐句打下基础,对比视唱歌曲的第三乐句,完整视唱A乐段的旋律,再次观察 A乐段每一乐句的尾音与下一乐句的开始音的规律,得知是同一个音,明确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再填入歌词完整演唱 A段
歌曲。

聆听 B段歌曲,思考出现的变化,哪句给我带来活泼轻巧的感受?引出八分休止符,反顾并掌握这一乐句,整体视唱歌曲的旋律,加入歌词,巩固并完整演唱。

3、感受学唱二声部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出歌曲是一首齐唱、合唱歌曲,进而学习二声部的旋律、歌词,进行完整演唱,音高上,后面的两个音翻高八度,来听好琴,注意音高,学生跟琴演唱。

体会合唱的魅力。

4、填词演唱
5、完整演唱
6、创编环节用箱凳拍击加入歌曲。

7、跟伴奏完整的演唱合唱《彩云追月》,全体起立,教师指挥。

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设计意图:
此环节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的感受、体验、模仿、声部合作等方法和手段体验由民族器乐曲改编填词歌曲的独特韵味,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在唱熟歌曲的第一声部的基础上,学唱第二声部,让学生体验二声部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拓展升华
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的现场演奏版录像。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内容。

师引导: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希望同学们
在今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将其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升华了本课的主题,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并在温馨的气氛中结束本课,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二声部教学严谨,采用科学的发生方法、体现正确的和声理念,不能一味的灌输“声音大”会给学生养成喊、吼的演唱习惯,逐步教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研读课标,熟读教材。

不断提升自我分析的能力,提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能力,寻求符合当下中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方法,深挖教材,整合教材,以教材为抓手,合理的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