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阿娜尔罕
东乌旗蒙古族第二小学20192019学年度二年级汉语文期末考试
![东乌旗蒙古族第二小学20192019学年度二年级汉语文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1507981226fff705cc170aed.png)
东乌旗蒙古族第二小学2010——2011学年度二年级汉语文期末考试姓名:班级:一.将对应的汉字与拼音连线。
(10×1=10分)可尺足两打买也男母热zúchǐkě dǎ mǎi yě nán mǔ rèliǎng二.按笔顺写下面的字。
(4×2=8分)写:()乡:()张:()头:()三.照例子完成。
(10×1=10分)粗:(米)(左右结构)纸:()()迎:()()家:()()扫:()()店:()()四.给下面的字分类。
(6×2=12分)说荣扫远叶草平舌音:()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五.选字填空。
(6×2=12分)冷热粗细高低1.人往()处走,水往()处流。
2.寒()的冬天,炎()的夏天。
3.()心大意,仔仔细()。
六.给下列字组词。
(10×2=20分)木()见()儿()生( ) 胖( )本()贝 ( ) 几 ( ) 牛( ) 伴( )七.按要求完成。
1.补充句子。
(2×3=6分)美丽的草原有花、有()、还有()2.造句。
(1×3=3分)看见:()八.搭配词语连线。
(5×2=10分)一粒刀一把米一支车一辆笔一双手九.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2=4分)1.我是学生()2.他来了吗()十.将下列词语翻译成蒙古文。
(5×1=5分)逃走农民一定认真草原。
小学美术 二年级上册《绘画中的节日》
![小学美术 二年级上册《绘画中的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c969f764cf84b9d528ea7aa5.png)
一、各种各样的节日
•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汉族的传统节日 • 其他的节日
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吗?
试着连连看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朝鲜族 ·岁首节·
彝族 ·火把节
这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
维吾尔族 ·开斋节
傣族·泼水节 壮族·歌圩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
六
一
重
儿
阳
童
节
节
建
母
军
亲
节
节
二、欣赏绘画中的节日
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
他们头上带着什么?他们喜欢穿什么? 哪里的农民喜欢穿戴这些?
欣赏小朋友的画
• 画面中的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 这幅画是怎样表现节日气氛的? • 这幅画用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
• 画面中为什么有的人很大有的人很小?
元 宵 节
•
端午节
中秋节
跳过介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
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 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
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 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这幅画中的两个人物哪里最漂亮? • 你能说说这幅画是怎样表现节日气氛的?
•腰 鼓
• 画面中的人物 与生活中的人 物相比,哪个 更夸张呢?
• 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 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全套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c05dcebdf524ccbff1218464.png)
了阵阵凉风。
(2)春天的柳树好似(
sì
)一位多情的少女,嫩绿的
柳枝像少女的秀发似(
shì )的,随风飘扬。
5.课文学得怎么样,把空填上才算棒! 耷拉 下来了?” (1)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_____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 大象说:“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 耷拉 着的呢?” 朵怎么是______
边读边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耷拉着的耳朵。写大象有 一对耷拉着的大耳朵。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大象耳朵有毛病。写小
兔子和其他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第三部分(第8-13自然段)顺其自然。写大象明 白了自己的耳朵耷拉着不是有毛病,而是大有用处, 决定顺其自然。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学会珍惜自己的东西,不要盲目学习别人的。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为什么大象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ān
安
音序:A 部首:宀
结构:上下
组词:不安 安心 造句:妈妈的话让小明感 到不安。
书写指导:“宀”稍小,最后 一笔横要长。
gēn
根
音序:G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两根竹竿 根源 造句:老师用两根竹竿当 做模型。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四笔 是点,竖提挺立,最后一笔舒 展有力。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课文中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点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课文中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6395f53c1ec5da51e27008.png)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课文中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点:
《海中救援》
1、读读4、5、6小节,思考: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想象说话:汉斯的母亲站在海岸边,目送那艘救援的滑艇消失在她的眼前,她()。
2、在学了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可用这样的句式:我认为(汉斯)(),因为()。
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感悟到汉斯的舍己救人、勇敢无私以及村民们遇到困难齐心协力,从而懂得是爱让他们战胜了困难,是爱让他们重逢,是爱让他们创造了奇迹,进而明白当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师可引出艾伦可汉说的一句话:只要你愿意对别人付出关爱,你身旁的世界就会明亮起来。
《九色鹿》
重点学习4、5、6小节,抓住那个人得救时的语言、行为和他看到黄榜后的想法、行为进行比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以及想象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九色鹿,你会对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说些什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那个人忘恩负义的行为,体会文章的主旨。
《迷人的蝴蝶谷》
学完课文之后,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做小导游,用“大家好,欢迎来到迷人的蝴蝶谷。
”做开头,介绍一种他喜欢的蝴蝶。
可以从课后的图中挑选一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学习运用文中的
词语、句子说说,引导学生将书面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美丽的西双版纳》
学习第2、3节的时候,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植物读一读,说说奇特在哪里,再向你的伙伴介绍你感兴趣的一种植物。
《西湖名堤》
学完课文之后适当地向课外拓展,你还知道西湖的哪些景色和传说,和伙伴们交流一下。
教师还可引出苏轼写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诵读。
民族小学1 (2)
![民族小学1 (2)](https://img.taocdn.com/s3/m/66c88318580216fc700afd69.png)
认识生字“傣”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②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三、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民族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的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
3.第四段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字学校的什么样的感情?
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诵读比赛
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代表挑战读课文,评出小小朗诵家。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难点
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法
学法
启发式、讨论、发现。
教学准备
《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主要内容
个性补充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说说片中哪些少数民族你认识。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8d692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6.png)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阳光灿烂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 丁丁冬冬 四面八方
冷清清 滴滴答答
水(丁冬) 琴声(悠扬)
十、四字词语(熟练背写):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是:(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为什么妈妈说萨沙是“勇敢的孩子”?(或为什么“我”要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答:因为萨沙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植物,因为他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所以妈妈说他是“勇敢的孩子”。
背诵、背写: 背诵课本26页“我知道”: 雷锋出差一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车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 向雷锋同志学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处-(到处) 年迈-(年老) 舒适-(舒服)
八、反义词:
八、反义词: 动-( 静 ) 好-( 坏 ) 甜-(苦 ) 弯-( 直 ) 美-( 丑 ) 长-( 短 ) 粗-( 细 ) 新-( 旧 ) 笑-( 哭 ) 早-( 晚 ) 软-(硬) 内-( 外 ) 黑-( 白 ) 始-( 终 ) 生-( 死 ) 正-( 歪 ) 保护-(破坏) 弱小-(强大) 糊涂-(明白) 亲热-(冷淡) 舒适-(难受) 勇敢-(胆小)
04
周末 芬芳 夏天 雨滴 感冒 砖瓦
05
突然 需要
06
三、听写:ຫໍສະໝຸດ 爪(鸡爪) 裤(裤子)付(付钱) 芬(芬芳) 铃(门铃)
抓(抓住) 库(水库)符(符号) 分(分别) 令(口令)
背(背包) 洁(洁白) 没(没有) 翠(翠绿)须(必须)
议(议论) 唐(唐诗) 站(车站) 慌(慌张) 勾(勾画)
kōnɡ(天空) yīnɡ(应该) lù (露珠) kǎ (卡车) 空 应 露 卡 kònɡ(空地) yìnɡ(答应) lòu (露面) qiǎ(发卡) liǎo (了解) dā(答应) dāi (待会儿) yāo (要求) 了 答 待 要 le (来了) dá (回答) dài (等待) yào (主要) tiāo (挑选) jiān (房间) dé (得到) 挑 间 得 děi (就得) tiǎo (挑战) jiàn (间接) de (飞得高)
语文A版语文二上《不认识妈妈的孩子》ppt课件1
![语文A版语文二上《不认识妈妈的孩子》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117d63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2.png)
胖乎乎 肥胖胖子
多谢指导! 再见!
不认识妈妈的孩子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疲倦 吃剩 路,疲倦了,坐在草地上休息。
奥莉娅和莉达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中,一动也不动。
而莉达却把脏东西裹在报纸里放进包里。
莉达轻轻地说:“可当着夜莺面, ,我觉得羞愧。”
1.两个小姑娘,奥莉娅和莉达,到树林里去玩。 到树林里 。 到 去 。
学说句子
2.奥莉娅把垃圾扔到灌木丛下面。莉达把脏东西 。 把 。
学说句子
客厅厅长餐厅
品位品味食品
亮晶晶晶莹晶体结晶
小丑丑化丑陋
美丽美观精美
观众众人大众
结合合作合理
东乡族自治县二小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8草原上的盛会教案苏教版
![东乡族自治县二小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8草原上的盛会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006ab6804d2b160a4ec017.png)
18 草原上的盛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少数民族“那达幕”大会的风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了解“那达慕”大会的习俗,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难点]1.流利朗读课文.2.了解民族风俗,增强民族团结。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播放“那达慕"大会的相关视频。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盛会热闹吗?1.板书课题:草原上的盛会2.简介“盛会”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1。
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明自然段。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2.分段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3。
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镶嵌:把一个物体嵌入到另一个物体中.彪形大汉:比喻躯干壮大,身体强壮结实的男子.4。
再读全文,边读边思考:“那达幕”大会中有哪些活动?5.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三、再读课文,识记生字1。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请读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带读.3.去掉拼音读,教师相机正音。
“民"是前鼻音,“mín”。
“丰”音节为“fēnɡ”,不要读成“fōnɡ”。
4.学生自由识记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识记:禾+子=季同音字:丰——风形近字:育——背四、指导书写1。
重点指导育、表、或.或:第五笔提不能写掉了。
育:上面是“亡”字加一点。
表:上面有三横,不要掉笔画。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扫清了生字拦路虎,在学习本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生字词. 1。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2。
教师听写生字词。
二、理解文章,整体感悟1.学习第1、2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那达慕”在蒙语里是娱乐、游戏的意思)(2)“那达慕”在什么时候举行?(每年的7月11日至13日)(3)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2。
理解词句.(1)怎样理解“星罗棋布”?(像星星一样密布天空)(2)播放蒙古包的图片,直观感受.师:看见白色的蒙古包像什么?(星星)点点白色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像一个宝石镶嵌在地毯上。
玉树藏族自治州二小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新人教版(3)
![玉树藏族自治州二小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新人教版(3)](https://img.taocdn.com/s3/m/c7aaf14bf524ccbff02184a5.png)
17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
1.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教学宜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可采用创设情境、诵读感悟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获得情感体验,完成学习任务。
【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画,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师: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课件.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2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是少数民族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傣族。
2.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对于傣族人民来说,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泼水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1961年的泼水节。
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2)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龙船花炮欢呼人群欢乐柏树枝多么(3)认读长句.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其多列说课
![其多列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15cdb13ded630b1c59eeb532.png)
其多列
北戴河新区潮河小学 宋晶
教材分析:
歌曲短小精练,音乐形象鲜明。通过 “捡 竹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 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儿童热爱生活、热 爱劳动的活泼性格。其多列是哈尼语“快来” 的意思。
认知目标:
了解哈尼族的文化及音乐风格。
能力目标: 1、能够带有情感地歌唱歌曲并用打击乐为歌曲伴 奏。 2、通过听赏几首歌乐曲,体会歌乐曲的不同音乐 风格以及情绪的变化。 情感目标: 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了解有关哈尼族的风 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喜 欢少数民族歌曲,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环节五:
表现歌曲
此环节,学生掌握歌曲演唱的基础上进一 步的表现歌曲。首先,采用师生合作的方 式,接唱歌曲。然后,通过对四二拍的强 弱特点的了解 ,让学生利用打击乐器为 歌曲伴奏,并在生生互动的合作中更加准 确地表现歌曲并且有意愿地参与活动中来, 从而能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提高 学习效率,进一步了解歌曲,为下一步学唱歌曲打 下基础。
环节三:
1、教师出示谱例,并弹奏曲谱做 一范唱。 2学生跟琴视唱谱例并找出旋律相 同的部分用彩笔画出来。
环节四: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上,首先教师教唱歌曲第 一段,学生学唱。有了第一段学习的 基础,二、三段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随视频音乐用身体做律动去学唱歌曲,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在歌唱中出现的 难点及问题,学生自主的发现、提出, 以小组的形式去解决,教师加以指导 和练习,从而更加准确、完善地歌唱 歌曲同时又解决了教学难点。
教法指导:
基于本课的特点,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习作四
![习作四](https://img.taocdn.com/s3/m/f8cf295a77232f60ddcca1b7.png)
蒙古包里的小女孩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纸,它的样 子大概是这样的:在一个蒙古包里面,有一个 小女孩正跪在一块手工编织的花毯上看书。她 身着蒙古服装,一双求知的眸子放着光。她的 前面有一张小方桌,桌子上摆着一本书,小姑 娘看得多认真啊!窗外,两只白蝴蝶飞了过来, 轻轻地停在了窗台上,看着小姑娘读书。屋子 外面,牵牛花张开了小嘴,吮吸着晨露。我望 着这张剪纸出了神,它似乎在给我们讲述一个 有趣的小故事……
展开想象,编故事。
1 小男孩为什么放骆驼? 2小女孩为什么这么高兴地跳舞? 3在两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让他们感情这么好? 4小女孩为什么这么认真地看书?
结尾:
一把剪子一张纸,就能创造出 如此丰富,精美的艺术品,这就是 咱们中国的剪纸。
习作四
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色彩缤纷 形象生动 风格迥异 美不胜收
介绍剪纸 观察+想象
这只小黑狗多么可爱!你瞧, 它脖子上套着皮项圈,项圈上挂着 小铃铛,身上毛绒绒的。现在,它 正吐着舌头,仿佛见到主人,正在 撒娇呢。你看,它的尾巴都要摇到 天上去了!
观察+想象
看,一对恩爱的鸳鸯正在戏水。它们 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副夫妻情深的样 子。它们在水中畅游,水面荡起了一圈圈 的涟漪,这是多么温馨的场面!一旁的荷 花亭亭玉立,有的已经盛开,有的正打着 花骨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给画面增添 了美感。
这是一只大公鸡吗?不是, 这是把祖国比作一只雄鸡。旁 边的三只小鸡分别是香港、澳 门和台湾。瞧,大公鸡展开翅 膀护着小鸡,就像祖国母亲在 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剪纸艺人 想得多妙啊! 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 不可分割的部分。现在,香港 和澳门都回归了祖国,我多么 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到母亲的怀 抱啊。
我不是最弱小的
![我不是最弱小的](https://img.taocdn.com/s3/m/e665a30fba1aa8114431d9b1.png)
细读感知:
1、萨沙才五岁,妈妈为什 么夸她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呢? 2、妈妈和托利亚都需要雨 衣,却为什么把雨衣给了 萨沙呢?
细读感知: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 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 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 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 来。原来有一丛野蔷薇.一家人坐 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学 会关爱他人。让我们不 甘为弱者,学会关爱弱 小,做一个勇敢的人。
我最棒:
我会组词: 分( 芬( 京( ) 令( ) 铃( ) ) 北( ) 背( ) )
景(
)
我最棒:
我会组词: 分( 分开 ) 令( 口令 ) 北(北京) 芬( 芬芳 ) 铃( 铃声 ) 背(背景) 京( 北京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教者:张丽丽
知识目标: 让我们学会认读10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 带问号、感叹号的句子。 2、让我们学会积累词语,理解课文 内容。 情感目标: 让我们不甘为弱者,学会关爱弱小, 做一个勇敢的人。
学习目标
设疑:
我们是二 年级的小学生, 在爸爸妈妈眼 里,在老师眼 里,Hale Waihona Puke 们是最 弱小的吗?在 同学眼里呢?
景( 景色 )
拓展延伸:
• 1、萨沙保护了娇嫩纤弱的蔷薇花, 那么蔷薇花会对萨沙说什么呢? 请大家说一说吧! • 2、如果你也遇到了比你更弱小的 人或者物,你会怎样做呢?请大 家写一写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 5.泉水 教师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 5.泉水 教师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de7d3bddccda38366baf5d.png)
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
不要说雷锋叔叔那样平凡而伟大的光辉典范,就是那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甚至用雨衣给蔷薇花挡雨的五岁的萨沙,也同样有着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
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
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地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再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献出爱心。
在学习本组教材时,要引导学生在读诗读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不仅要积累课文中的词句,还要留心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爱,在本组教材里就像那一股清泉,流淌在字里行间,流进我们的心里。
因此,在朗读感悟时,可把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从而自发地收集反映爱心的诗文,动情地朗读它们,主动地背诵它们,积极地参加故事会、朗诵会等活动。
再引导学生把感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观看《阿娜尔罕》活动计划
活动目的:
通过观看《阿娜尔罕》是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到贫困交加的维吾尔族劳动阶层对解放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渴望幸福生活,期望和平生活。
从而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感激之情,更深刻地体会到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党的伟大、人民解放军的伟大。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各民族同学,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活动要求:
1、组织全体学生在教室里坐好,观看节目。
2、节目播出期间,不准讲话,不准随意走路。
3、认真观看节目,用心体会并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
活动形式:集体参与
活动时间:2013年5月10日
活动准备:
电影《阿娜尔罕》
观看《阿娜尔罕》活动总结
“阿娜尔罕”是维吾尔语“石榴花”之意,石榴花开,芬芳远播。
5月10日,学校组织各班学生观看《阿娜尔罕》。
我们二中队首先制定观看的活动计划,接着对节目进行塞选,然后组织全体学生认真观看节目,电影《阿娜尔罕》虽然没有气势恢弘的叙事手法和光彩炫目的壮丽场景,但它以自己所独有的地方气息和民族特色,尤其是在故事情节中充分体现的人文精神、时代旋律,确立了自己的经典位置。
电视剧中的阿娜尔罕生活在旧社会受了很多苦,新疆和平解放后,才过上了新生活。
而现在,我们生活在新时代,都过着舒适的日子,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现在我们学校建起了幼儿园,国家实行了两免一补的政策,孩子全托不收费,还补助餐费。
现在农民的观念意识也有了变化,原来只让孩子种地、放羊、喂牛的家长,现在每天骑着摩托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通过观看《阿娜尔罕》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到在新社会里生活的幸福。
希望看过《阿娜尔罕》电视连续剧后,学生能珍惜今天,为明天努力。
二年级观看《阿娜尔罕》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