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
莫小泉;何家文;何月霓
【摘要】教学管理评价是对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对于高校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行高校教学管理评价工作主观性较强,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设定缺乏科学性。
本文以量化考核为目标,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建立以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各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
%Teaching management assessment is an obj 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an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Current management evaluation work is subj ectivity,as well as se-lect index weight set indicators unscientific.In this paper,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s the goal,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oncept,and establish a customer,internal processes,learning and growth,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and then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ach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management calculated to arrive at the weight value of each index.
【期刊名称】《高教论坛》
【年(卷),期】2016(000)007
【总页数】5页(P100-103,119)
【关键词】教学评价;平衡记分卡;层次分析法
【作者】莫小泉;何家文;何月霓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南宁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1
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
传统的教学管理评价,多注重结果的评价,而轻视或忽视对教学管理工作各因素的因果联系以及本质的科学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分类过于主观,对于指标权重的设定缺乏合理的科学性分析,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可靠性较差,影响学校主管部门与主管者作出正确决策。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体系,不仅使教学评价工作得到科学合理的优化,而且对高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根据高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以及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学管理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从而确定考核指标权重,增强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可测性以及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通过高校教学管理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不仅为各高校建立了简单、方便、准确、易操作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而且为各高校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自我检查、挖掘自身不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对高校促进各专业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即 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
大学教授 T.I.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系统分析与决策的综合评价
方法,是在充分研究了人们的思维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较合理地解决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处理过程。
层次分析法通常用于处理复杂的定性与定量问题,该方法最早用于美国国防部研究的“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
层次分析法将待决策的对象分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等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它通过深入分析复杂问题的决策本质、主要影响因素及内在关系,使用比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是无结构特性的复杂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AHP 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把人们的判断转化到若干因素两两之
间重要度的比较上面,从而把难于量化的定性判断转化到可操作的重要度的比较上面。
在许多情况下,决策者可以直接使用 AHP 进行决策,极大地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但其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多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别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度的总的排序。
整个过程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克服了其他方法回避决策者主观判断的缺点。
层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学管理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应用,就是研究相关政策、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和参考相关文献,确定教学管理水平评价标准的各项指标,将评价标准的各项指标按照其主次或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使之条理化,然后根据专家组基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的指标相对重要性给出预定量的比值,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中所有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通过排序结果分析来解决指标的权重问题。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量化考核缺乏整体战略部署,盲目性和主观性色彩浓厚,只注重于制定短期目标而忽视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
本文通过将平衡记分卡引入
高校教学管理量化考核,可以明确高校的远景目标,建立一个全校教职工一致认同的愿景和战略,并将学校的战略目标转化成一套相互联系的考核指标,将个人、部门和学校三者之间的目标保持一致性。
教学管理评价是相对复杂的综合评价问题,为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高校教学管理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递阶层次结构,各层指标由综合到具体,使得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也便于考核者的操作。
1.构建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模型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教学管理水平评价模型在实施的过程中,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最终达到组织的各个层面及个人。
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共有82
个指标,分别为:(1)一级评价指标4个;(2)二级评价指标13个;(3)三级评价指标65个。
其具体内容和层次体系结构见表1。
2.构建两两判断矩阵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对同一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对比较结果,通过两个因素相对重要程度,建立判断矩阵。
量化比较的方法我们采用“1-9”标度法。
“1-9”的标度中“1”表示“两元素比较,同等重要”,“9”表示“两元素比较,
一个比另一个极端重要”,其他以此类推。
利用表1确定的各层级教学管理评价
指标分别构建各层级两两判断矩阵,以一级指标为例,构建的判断矩阵如下:
式中:aij表示专家对指标Ui和Uj的相对重要性的打分,各专家以“1-9”标度法
作为打分的标准。
本文共有16位专家参与了指标权重打分,每位专家根据上述判断规则进行了评判分析,由于不同的专家在认识上可能存在不同,甚至偏激判断,对合理权重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偏激判断进行剔除,然后再建立综合判断矩阵。
以表1一级指标为例,专家分别对判断矩阵各指标给出参考权重,通过计
算分析得出一级指标的参考权重,如表2。
同理对二级指标可构建判断矩阵 B1-B4,对三级指标构建判断矩阵 C1-C6。
3.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根据上述得到的各层级判断矩阵,然后利用权重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权重计算公式为:
通过计算,第一层衡量层面的各项权重指标分别为:顾客0.4193、内部流程
0.2172、学习与成长0.2581、财务0.1054。
4.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其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就能反映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但由于存在个体的差异,每个人对于某些问题的判断存在一定偏差,因此人们在对上面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时,不可能做到判断是完全一致的,只要偏差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接受的。
为了衡量两两比较的一致性,定义一致性指标CI。
当λmax=n时,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否则,用一致性比率公式:
当CR≤0.1时,认为判断具有内部一致性,权重系数较好地反映了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如果CR>0.1,建议对指标权重系数重新调整,如表3。
5.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在完成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后,然后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单排序的结果,计算本层次所有元素重要性的权值,计算时可以从上而下逐层进行。
6.将上述各指标值进行综合计算后,得出综合评价指标值。
具体如表4。
评价指标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导向标和指挥棒,如果衡量指标与权重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仅影响考核者的积极性,同时会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由于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连续性和广泛性,因此评价指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也不能事无巨细,要根据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找出主要监测点,抓住具有典型和代表性、能体现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指标。
要从个体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既要保证重点又要考虑全面。
在指标权重设置的过程中,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教学管理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计算与分析,科学地设定权重值,不仅
正确地反映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领导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办学质量。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 Xiao-quan;HE Jia-wen;HE Yue-ni
(Beihai College of Beihang University,Beihai 536000,China)
Abstract:Teaching management assessment is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an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Current management evaluation work is subjectivity, as well as select index weight set indicators unscientific. In this pape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oncept, and establish a customer, internal processes, learning and growth,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n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ach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management calculated to arrive at the weight value of each index.
Key Words:teaching evaluation;BSC;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7-0100-04
作者简介:莫小泉(1980-),男,广西北海人,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
教学管理、科学管理。
收稿日期:2016-05-10
修稿日期:2016-05-27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量化评价模式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为例”(2013JGB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