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传递时滞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日本、巴西、阿根廷四国数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mpirical Analysis of Exchange Rate Pass - through Lag under Different Exchange Rate Regimes: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Japan, Brazil and Argentina 作者: 刘思跃[1];叶苹[2]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0072;[2]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530028
出版物刊名: 经济评论
页码: 133-13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汇率制度;汇率传递;时滞;脉冲响应函数
摘要: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选取中国、日本、巴西和阿根廷作为样本,运用1996—2009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四国的汇率传递时滞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汇率传递均存在时滞。
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传递效应的时滞更长;在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下,汇率传递的时滞相对较短。
本文样本中,中国的汇率传递时滞最长,为18个月。
因此,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确定汇率波动区间以及考察汇率政策效果时,需要考虑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影响时滞的长短。
同时,受我国外汇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货币当局应当合理引导汇率预期,以适应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