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离骚》导学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离骚》导学案2
【学习目标】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学习过程】
模块一复习巩固
自查背默情况(整理出难写难记的字词)
模块二、重点研讨
1.、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开头八句叙述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有何作用?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结构上有何作用?稍作分析。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体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对话栏”说诗人“崇仰真理,当仁不让”,你
是如何理解的?
6、课文中描写香草的诗句多,诗人描写这些事物的用意是什么?
7、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模块三、探究学习
1.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模块四、拓展应用
1、补充背诵的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屈原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
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
3、《史记》中有一段文字对屈原的精妙描绘,古往今来,备受推崇,现选取一段,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作者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
A.人穷而反本:B.谗人间之:
C.靡不毕见:D.其文约: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作者认为,屈原不被世人容纳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