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主要技术性能比较

合集下载

3G三种标准比较

3G三种标准比较

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主流标准的比较全球三大3G标准的技术性比较分析目前,中国的3G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对技术标准的取舍选择也成为移动运营商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三种主流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和对比分析3G的三大主流技术,预测和展望了各种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种主流的3G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技术上各有千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会出现哪种标准“一统江湖”的局面,而至于谁能在3G时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关键是看哪个技术标准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

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cdma2000、WCDMA和TD-SCDMA同属3G的主流技术标准,但是仍然可以将其分为两类:cdma2000、WCDMA并作一类,TD-SCDMA则和前两者分开讨论。

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在技术上cdma2000和WCDMA是FDD的标准,而TD-SCDMA则是一个TDD标准。

(彻底调查)对比报告全文:2000年5月,国际电联(ITU)在土耳其召开全会,经对IMT- 2000无线接口技术标准的10个候选方案的频谱效率、网络接口、QoS、技术复杂性、覆盖率、灵活性和设备体积等诸多方面的全面评估,正式确认了五种标准,分别是MS-CDMA、DS-CDMA、TD-CDMA和SC-TDMA、MC-TDMA,这是一个以CDMA技术为主体,兼顾TDMA技术,包含FDD和TDD两种双工方式的多元化体系标准。

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可实现业务功能分析,基于CDMA制式的3种标准被普遍看好,分别对应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种技术,它们被认为是3G的三大主流应用技术标准。

目前,中国的3G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对技术标准的取舍选择也成为移动运营商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三种主流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3G标准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3G三种制式的简单介绍

3G三种制式的简单介绍

TD-SCDMA、WCDMA、CDMA200的区别,最客观评价是什么?TD-SCDMA是一种TDD模式技术,比起FDD来说更适用于上下行不对称的业务环境,是多时隙的TDMA与直扩CDMA、同步CDMA技术合成的新技术,同时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天线技术,充分利用了TDD上下行链路在同一频率上工作的优势,这样可大大增加系统容量、降低发射功率、更好地克服无线传播中遇到的多径衰落问题;另外在TD-SCDMA中还用到了联合检测、软件无线电、接力切换等技术,这使得系统在性能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硬件制造方面则降低了成本。

在系统组网方面,由于3GPP在制定第三代标准时已充分考虑了已有的第二代网络的投资,因此TD-SCDMA系统将尽量与3GPP制定的第三代标准在物理层之上取得一致,以更好地实现第二代网络向第三代网络的演进与过渡。

我国提出的TD-SCDMA技术,在技术上被公认有明显优势。

根据此标准所开发的设备可以达到提供高频谱利用率、灵活和低成本的目标,在市场上将具有强的竞争能力。

CDMA2000即为CDMA2000 1×EV,是一种3G移动通信标准。

分两个阶段:CDMA2000 1×EV-DO(Data Only),采用话音分离的信道传输数据,和CDMA2000 1×EV-DV(Date and V oice),即数据信道于话音信道合一。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

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

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三大标准的技术层面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三大标准的技术层面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三大标准的技术层面比较及优劣势分析cdma2000、WCDMA和TD-SCDMA同属3G的主流技术标准,但在技术上cdma2000和WCDMA是FDD的标准,而TD-SCDMA则是一个TDD标准。

WCDMA和cdma2000都满足IMT-2000提出的全部技术要求,包括支持高比特率多媒体业务、分组数据和IP接入等。

这两种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均基于DS-CDMA作为多用户接入技术,单就技术来说,WCDMA和cdma2000在技术先进性和发展成熟度上各具优势,但总体来看,WCDMA似乎更胜一筹,WCDMA具备一定优势,各家电信企业也因此更加倾向于采用该标准。

另外,在传统网络基础和市场推广上,WCDMA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由于全球移动系统有85%都在用GSM系统,而GSM向3G过渡的最佳途径就是历经GPRS演进到WCDMA,所以传统网络上的绝对优势使得cdma2000难以对WCDMA形成真正的挑战。

TD-SCDMA技术的优点是能够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从第二代网络向通过现有的传输链接提供第三代业务的网络的渐进、无缝的转换,频谱的利用率可能会比普通GSM高出3到5倍,这些技术优势将会给运营商和终端OEM带来较以往更连贯的经营模式,并能够缩短类似3G业务的面市时间,促进应用和内容的开发,后者是实现ARPU增长的关键因素。

作为ITU-T接受的低码片率TDD世界级标准,能够在一个移动连接过程中大幅度地调节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时间比例,是TD-SCDMA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性能。

这种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对于在亚太区呈现增长态势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频谱是一个紧缺的宝贵资源。

1.CDMA2000 主要优劣势分析CDMA2000的优点主要是产品成熟度较高,近期建网成本可能稍低;其次非核心频段的产品已大规模商用,有成熟的组网经验,网规网优也比较容易;还有CDMA20001X商用终端种类较多,已经超过300种。

当然CDMA2000也有缺点,这主要包括:第一,将来的规模效应较小;第二,全球漫游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欧洲;第三,核心频段上的产品尚未成熟;第四,必须采用GPS同步,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

TD-SCDMA、cdma2000和WCDMA无线网络设计和规划比较

TD-SCDMA、cdma2000和WCDMA无线网络设计和规划比较

4 ・ 2
维普资讯
阴影衰落余量, T S D A的切换是接 而 D— C M 力切换 , 因此没有 软切 换带来 的增益 , ) 1 一 1
S D A要保留的阴影衰落余量 比 WC M CM DA
大。例如 : 假定阴影衰落标准方差为 8B d, 要求 的区域覆盖概率 9%, WC M 5 则 D A需
D A系统那 样 明显 , 因此 T D—S D A CM T D—S D A系统是一个综合了时分 WC M CM 双工( D ) 时分多址( D A) 码分多址 的容量和覆盖计算可分别考虑 , TD 、 TM 、 然后根据系 ( D A)频 分 多 址 ( D A 的系统 , 信 统受限的情况决定最终 的设计规模。T CM 、 FM ) 其 D— 道每帧长为 0 s 由两个结构相同时长为 S D A无线 网络设计 总流程如 图 1 1m , CM 所示 。
定程度上对抗快衰落 , 因此需要保 留一定的 T S D A的覆盖分析的原理和 WC D— C M 功率用于补偿快衰落, 即快衰落余量。T D D A相类似 , 进行上行链路最 大允许路 M 也是 S D A 0H C M 20 z的功 控速 度无 法对 抗快 衰 径损耗( A L 的分 析 , M P) 只是具 体的参数 取 落 , 因此不考虑快衰落余量 。
D A的容量计算多了其它 系统所没 有 的一 M 项新 内容 一一 时隙转换 点的配置 , 据用 即根
作为 3 G时代的开拓先锋 , 上海贝尔阿 尔卡 特全 面支 持 WC MA T D 、 D—S D A 和 CM cm 20 d a00三大国际标准 , 提出了完善、 成熟 的多制式 端到端 3 G网络解 决方案 , WC 其 - D A网络设计 和规划 已得到业 界 的普遍认 M 可。通过互相 比较 、 借鉴和吸收, 上海 贝尔 阿尔卡特基于 同一 4 7B阴影衰落余量,D—S D A .d T CM 需要保 留 87B阴影衰落余量 , 4 B的 .d 这 d

宽带cdma技术

宽带cdma技术

2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CDMA移动通信系统,通常具有用户码、基站码和信道码三层扩频编 码结构。底层是信道码,通常采用正交码,3GPP标准给出的是正交 可变扩频因子码序列(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Code, 简称 OVSF码),用来区分不同的CDMA信道。第二层是基站码,是由 伪随机序列充当的,不同的基站使用不同的基站地址码,在WCDMA 系统中采用的是码长为(218-1)的Gold码。第三层是移动用户码,在 WCDMA系统中采用的是码长为(225-1)的Gold码。第二、三层的码统 称扰码。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别采用了m序列、Gold序列及M序列作为 基站和用户地址编码,用OVSF码和Walsh序列作为信道编码,Gold 序列及M序列具有优良的相关特性,但互相关特性较弱,而OVSF码 和Walsh序列的正交性好,所以每个CDMA移动信号的地址码均由扰 码与信道码复合而成的。地址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CDMA系统的容量、 抗干扰能力、接入和切换速度等性能,较为重要( for CDMA )。
Chase合并 兼容速率凿孔TurboCodes 增量冗余
13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HSDPA_快速蜂窝选择 (FCS) 使用FCS,UE能指示一个最好的小区用于下 行链路。确定“最好的”蜂窝不仅要基于无 线信号传播的条件,还要考虑在Activeset中 小区的功率和码字空间的资源。一般而言, 同时有很多小区处于activeset,但只有最适 合的小区基站允许发送,这样可以降低干扰 提高系统容量。
7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宽带CDMA 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
为了使5MHz带宽的下行链路获得峰值远大于2 Mb/s的吞吐量,在3GPP中提出了高速下行链路 分组接入(HSDPA)的W-CDMA前向链路的高 速数据包传输技术。 HSDPA主要使用一个公共的分组信道来增加峰 值吞吐量,这个信道被称为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 道(HS-DSCH)。 同时,在一个小区内的多个用户使用由基站分配 的高速共享数据信道( HS-DSCH时隙),即在HSDSCH采用时分复用(TDM)的方式。

中国3G标准TDSCDMA、WCDMA、CDM

中国3G标准TDSCDMA、WCDMA、CDM

中国3G标准TD SCDMA、WCDMA、CDM中国3G标准:TD-SCDMA、W-CDMA、CDMA 2000比较、3G基本知识、无线网技术2010-03-30 17:03借助北京奥运,2008年是中国3G元年,首次在八个城市实现试商用。

2009年1月7日14:30,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TD-SCDMA为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3G技术标准),中国电信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联通增加了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

随着牌照的发放,3G在中国快速建设,听着一个个城市开通3G的新闻,感觉3G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让我们了解一下3G的基本概念和伴随着3G产生的更快速的无线网的一些基本知识吧。

3G标准和它们的演进技术3.5G和3.9G的最大优势是能视频电话和上网接入速度更快,CDMA2000 EV-DO下行峰值能达到3.1Mbps,升级版的A和B版本速度更快,TD-SCDMA和W-CDMA能达到384kbps,如果升级为3.5G的HSDPA快很多,W-HSDPA下行峰值能达到14.4Mbps,TD-HSDPA能达到2.8Mbps,N载波TD-HSDPA技术可达到2.8*N Mbit/s的理论峰值,而HSUPA主要是提高上行速度,3.9G的LTE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与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但建网的成本现在还偏高。

现在(2009年04月18日)电信采用的是CDMA2000 EV-DO,移动TD-SCDMA,部分地区已经升级为TD-HSDPA,联通的W-CDMA网络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

不过前面写的上网速度只是理论峰值,实际的速度与网络建设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成熟度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也许以后的TD-HSDPA的下行峰值能达到20Mbps。

TD-SCDMA、CDMA2000、WCDMA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是什么

TD-SCDMA、CDMA2000、WCDMA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是什么

TD-SCDMA、CDMA2000、WCDMA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都是什么td-scdma(time-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技术特点: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和软件无线技术。

它采用tdd双工模式,载波带宽为1.6Mhz。

tdd是一种优越的双工模式,因为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需要大约400Mhz的频谱资源,在3ghz以下是很难实现的。

而tdd则能使用各种频率资源,不需要成对的频率,能节省未来紧张的频率资源,而且设备成本相对比较低,比fdd系统低20%--50%,特别对上下行不对称,不同传输速率的数据业务来说tdd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也许这也是它能成为三种标准之一的重要原因。

另外,td-scdma独特的智能天线技术,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容量,特别对cdma系统的容量能增加50%,而且降低了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少了干扰。

td-scdma软件无线技术能利用软件修改硬件,在设计、测试方面非常方便,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也易与实现。

当然td-scdma也存在一些缺陷,它在技术的成熟性方面比另外两种技术要欠缺一等。

因此,信息产业部也广纳合作伙伴一起完善它。

另外它在抗快衰落和终端用户的移动速度方面也有一定缺陷。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wcdma采用直扩(mc)模式,载波带宽为5Mhz,数据传送可达到每秒2Mbit(室内)及384kbps (移动空间)。

它采用mc fdd双工模式,与gsm网络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在技术成熟性方面不及cdma2000,但其优势在于gsm 的广泛采用能为其升级带来方便。

因此,近段时间也倍受各大厂商的青睐。

wcdma采用最新的异步传输模式(atm)微信元传输协议,能够允许在一条线路上传送更多的语音呼叫,呼叫数由现在的30个提高到300个,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线路将不在容易堵塞。

移动通信3G技术三个技术标准的比较

移动通信3G技术三个技术标准的比较

移动通信3G技术三个技术标准的比较- -2004-3-14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领域从原先的话音业务发展到增值业务。

伴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迈向3G(3rd Gener 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则是两大移动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与前两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其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支持144kb/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中支持384kb/s,静止状态下支持2Mb/s。

其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比第二代系统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WCDMA、CDMA2000与TD-SCD MA。

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并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的系统容量仍然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

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 WCDMA全称为Wideband CDMA,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

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

GPR 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EDGE是En 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的简称,这两种技术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

TD-SCDMA和WCDMA、CDMA2000三大制式对比

TD-SCDMA和WCDMA、CDMA2000三大制式对比

TD-SCDMA和WCDMA、CDMA2000的区别1、TD-SCDMA,该标准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1999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提出。

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另外,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

2、WCDMA全名是Wideband CDMA,中文译名为“宽带分码多工存取”,它可支持384Kbps到2Mbps不等的数据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的状态,可提供384Kbps 的传输速率,在低速或是室内环境下,则可提供高达2Mbps的传输速率。

而GSM 系统目前只能传送9.6Kbps,固定线路Modem也只是56Kbps的速率,由此可见WCDMA是无线的宽带通讯。

此外,在同一些传输通道中,它还可以提供电路交换和分包交换的服务,因此,消费者可以同时利用交换方式接听电话,然后以分包交换方式访问因特网,这样的技术可以提高移动电话的使用效率,使得我们可以超过越在同一时间只能做语音或数据传输的服务的限制。

在费用方面,WCDMA因为是借助分包交换的技术,所以,网络使用的费用不是以接入的时间计算,而是以消费者的数据传输量来定。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制造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日本NTT DoCoMo的WCDMA测试系统,已在2001年商业化,大家可以看到所谓的第三代行动通讯给用户带来的便利了。

3、CDMA2000 是 TIA 标准组织用于指代第三代 CDMA 的名称。

适用于 3G CDMA 的 TIA 规范称为 IS-2000,该技术本身被称为 CDMA2000。

CDMA2000 的第一阶段也称为 1x,其使拥有现有 IS-95 系统的通信公司能将其整体系统容量增加一倍,并可将数据速率增加到高达 614kbps。

TD-SCDMA、WCDMA、cdma2000三大制式区别和联系

TD-SCDMA、WCDMA、cdma2000三大制式区别和联系

一、T D-SCDMA的‎总频谱利用率‎最高TD-SCDMA技‎术采用时分双‎工模式(TDD),能在同一帧结‎构不同时隙中‎发送上行业务‎或下行业务。

也就是说,根据所传输数‎据的类型不同‎,上下行链路上‎的频谱可以被‎灵活地分配。

码分多址技术‎(CDMA)的特性是在同‎一时间里同一‎个传输信道中‎可支持多个用‎户。

所传输的信号‎分布在整个带‎宽上,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频‎谱资源。

这种灵活性使‎数据的传输速‎度可高达2M‎b it/s。

TD-SCDMA结‎合了TDD和‎C DMA的优‎势,因而能够处理‎很高的传输速‎率,同时上下链路‎分配的灵活性‎也能满足非对‎称业务的要求‎。

二、T D-SCDMA、WCDMA、cdma20‎00的技术特‎点3G的主要技‎术体制WCD‎M A和TD-SCDMA是‎由3GPP开‎发和维护的规‎范,而cdma2‎0000是由‎3G PP2开‎发和维持的规‎范。

这些技术都是‎以CDMA技‎术为核心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T 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主流‎制式的技术特‎点。

(一)TD-SCDMA制‎式的主要技术‎特点1)信号带宽1.23Mhz;码片速率1.28Mchi‎p/s;2)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提高频谱效率‎;3)采用同步CD‎M A技术,降低上行用户‎的干扰和保持‎时隙的宽度;4)接收机和发射‎机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5)采用联合检测‎技术,降低多址干扰‎;6)多时隙CDM‎A+DS-CDMA,具有上下行不‎对称信道分配‎能力,适应数据业务‎;采用接力切换‎,降低掉话率,提高切换的效‎率;7)语音编码:AMR与GS‎M兼容;核心网络基于‎G SM/GPRS网络‎的演进,并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8)基站间采用G‎P S或网络同‎步方法,降低基站间干‎扰。

(二)WCDMA制‎式的主要技术‎特点1)基站同步方式‎:支持异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灵活组网;2)信号带宽:5MHz;码片速率:3.84Mchi‎p/s;3)发射分集方式‎:T STD,STTD,FBTD;4)信道编码:卷积码和Tu‎r bo码支持‎2Mbit/s速率数据业‎务;5)调制方式:上行BPSK‎,下行QPSK‎;解调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关解调;6)功率控制:上下行闭环功‎率控制,外环功率控制‎;7)语音编码:AMR与GS‎M兼容;核心网络基于‎G SM/GPRS网络‎的演进,并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8)MAP技术和‎G P RS隧道‎技术是WCD‎M A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核心‎,保持与GSM‎网络的兼容性‎;9)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

任务3 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任务3 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WCDMA无线空中接口参数如表1-5所示。
1、 WCDMA 2、 TD-SCDMA 3、CDMA2000 4、实践活动
7
任务3 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TD-SCDMA系统是TDMA和CDMA两种基本传输模式的灵活 结合,它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CWTS提出并得到ITU通过 的3G无线通信标准。在3GPP内部,它也被称为低码片速率TDD 工作方式(相较于3.84MHz的UTRA TDD)。
1、 WCDMA 2、 TD-SCDMA 3、CDMA2000 4、实践活动
3
任务3 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WCDMA由欧洲ETSI和日本ARIB提出,它的核心网基于GSMMAP,同时可通过网络扩展方式提供基于ANSI-41的运行能力。
WCDMA系统能同时支持电路交换业务(如PSTN、ISDN网)和 分组交换业务(如IP网)。灵活的无线协议可在一个载波内同时支 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通过透明或非透明传输来支持实时、 非实时业务。
TD-SCDMA的无线接口参数如表1-6所示。
1、 WCDMA 2、 TD-SCDMA 3、CDMA2000 4、实践活动
11
任务3 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CDMA 2000是从CDMA One进化而来的一种3G技术。目的是 为现有的CDMA运营商提供平滑升级到3G的路径。其核心是 Lucent、Motorola、Nortel和Qualcomm联合提出的宽带CDMA One技术。
1、 WCDMA 2、 TD-SCDMA 3、CDMA2000 4、实践活动
15
任务3 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1)实践活动一:三种主流3G标准主要技术性能的比较 (1)实践目的 掌握三种主流3G标准主要技术性能的比较。 (2)实践要求 分成三组(WCDMA组/CDMA2000组/TD-SCDMA组)分别完成。 (3)实践内容 完成三种主流3G标准主要技术性能的比较,如表1-8所示。

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种标准比较

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种标准比较

《现代通信系统》结课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2010.01.15摘要随着全球3G商用的全面推迟,3G的热度退去,人们开始用更理性、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3G。

中国作为全球3G最具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如何选择3G标准将对世界3G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全球3G推广商用进程中,世界开始把更多的关注和目光投向中国,以期望获得市场先机。

同时作为3G三大标准之一——TD-SCDMA的提出国,中国在TD-SCDMA上将如何作为,也是世界所关注的热点。

本文客观地对当前国际上三种3G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适合并有利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选择——TD-SCDMA。

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三大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及其部分优势;第三部分对三种标准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CDMA2000、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综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System,简称3G)是一种较第一、第二代,包括2.5代移动通信系统更为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它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通过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实现任何信息的传递。

由于它十分重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自主因素,并突出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又被称为未来个人通信系统。

ITU (国际电联)在1996年将3G由原来的FPLMTS正式命名为IMT-2000其含义是3G统一使用2000MHz频段、最高数据传输速率2000kbit/s、并计划于2000年投入使用。

ITU提出的IMT-2000系统分为陆地网和卫星网两大部分,包括寻呼、无绳系统、蜂窝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功能。

3G中三个国际标准的定义—WCDMA、CDMA2000和TD—SCDMA的比较研究

3G中三个国际标准的定义—WCDMA、CDMA2000和TD—SCDMA的比较研究

3 G是 3 d G n r t n的缩写 , 第三代 r e e ai o 指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相 对 第 一 代 模 拟 制 式 手 机 (G) 1 和第二代 GS M、TDMA等数字手 机(G) 2 而 言 ,第 三 代 手 机 是 指将 无线 通信 与互 联 网等 多 媒 体 通 信结 合 的新 一 代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它 能 够 处理 图像 、音 乐 、视 频 流 等 多 种 媒 体 形 式 ,提 供 包 括 网 页 浏 览 、 电话 会 议 、 电子 商务 等多种 信息 服务 。为 了提供 这 种服 务 , 无线 网络必 须能够 支 持不 同的数 据 传输 速 度 , 就 是说 在室 内 、室 外和 行车 的 也 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 2 i s 8 k i s Mb t 、3 4 bt / / 以及 l 4 b t s 4 k i 的传输速度。C M A被认 为 / D 是 第三 代移 动通 信( 技 术的首 选 。 3G)
郑 绪 安
( 浙江 中通通信 有限公司终 端部
3 0 ) 1 1 0 4
摘 要 : 着 3 的临近 , 随 G 日后 3 G移动 网络将是 生活 中不 可或 缺的一部分 。本文 首先 简要 的介 绍 了 3 的历程 、特征 以及 3 G G市 场发展
阶 段 和 3 的 目标 .要 求 。 然 后 重 点 对 3 的 三 个 国 际标 准 的 定 义一 WC G G DMA、C DMA2 0 0 0和 TD — S DMA 从 稳 定性 、 系统 性 能 、设 C 备成 熟度 及漫游 能 力几 方面进行 了分析比较 ,以为 国内通 信 同行作 一参考 。 关键词 : G 3 WC A DM C MA 0 0 T —S DM D 2 0 D C A 分析比较

TD-SCDMA、WCDMA、CDMA2000比较

TD-SCDMA、WCDMA、CDMA2000比较

随着我国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深入和3G牌照的发放,WCDMA、TD-SCDMA 和CDMA2000这三个标准在中国的竞争愈加凸现。

对于普通网络用户,了解清楚国内三大3G标准的特点,相信对大家跨入3G之门大有裨益。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颁发三种3G牌照,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孰优孰劣呢?TD-SCDMA:属于中国自主研发的3G网络技术,从研发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

但是跟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比较起来,缺陷仍十分明显。

优点:属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优势就是政府支持。

自身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缺点:1、技术不成熟,整个产业链都不成熟,导致从机房,基站到手机中端都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2、传输速度慢且不稳定。

理论峰值速度384k/s。

大家要知道,目前edge的峰值速度都已经达到480k/s了。

实际使用起来,情况确实如此。

将其接入互联网下载的平均速度只有10k左右,很怀疑他凭什么叫3G。

(EDGE(2.75G)是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数据业务传输速率和从GSM向3G过渡中的重要技术。

)3、网络问题最为致命。

由于其基站设备庞大(单部基站:2m左右,500kg-800kg),辐射严重,必将给其将来布设全覆盖率的网络带来重大障碍。

据我所知,从4月试商用以来,接近一年,在北京主城区还有部分地区网络覆盖的不是很好,只要由于基站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布设。

毕竟谁也不愿意一个大家伙整天在自己头上朝着自己辐射高频电磁信号。

4、正因为TD网络的覆盖不能达到无缝,所以在没有TD网的地方手机用户需要通过GSM网(目前移动和联通用的2G网络均属于GSM网)来进行通信。

所以目前的TD手机均采用了GSM和TD双模结构。

这种结构的一大缺点是耗电,这是双模手机的通病。

另一大致命缺点是目前为止,TD手机还没能很好的解决TD到GSM和GSM到TD之间网络切换死机的问题,包括目前市面上最好的TD手机-----三星i688。

在网络切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死机。

3g的三大标准

3g的三大标准

3g的三大标准3G的三大标准。

3G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第三代移动电话技术,是继2G移动通信技术之后的一种新技术。

3G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通信和上网。

而3G的三大标准则是指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这三种3G技术标准。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标准进行介绍。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主流标准。

WCDMA技术在传输速率、系统容量、语音和数据业务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它采用了码分多址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好的覆盖范围,同时支持高速数据业务。

WCDMA技术的推出,使得移动通信进入了真正的宽带时代,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通信体验。

CDMA2000是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3G移动通信标准,它是在2G CDMA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DMA2000技术在语音和数据业务方面都有很好的性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高速的数据传输。

CDMA2000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全球通信标准之一。

它的推出使得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信服务。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中国自主研发的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TD-SCDMA系统。

TD-SCDMA技术在频谱资源利用、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移动通信中的瓶颈问题。

TD-SCDMA技术的推出,使得中国在3G移动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WCDMA、CDMA2000和TD-SCDMA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三大标准,它们各自在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3g技术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3g技术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3g技术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3G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在2G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级、更完善的移动通信技术。

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丰富的业务能力,适用于多媒体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

下面将介绍3G技术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

1.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是3G技术的一种标准,也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3G技术标准之一、它采用了宽带码分多址技术,对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可以在同一频带上支持更多用户同时通信。

WCDMA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高速率、高容量和高性能。

它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实现更丰富的多媒体通信和互联网接入。

WCDMA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包括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区。

2. 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CDMA2000是另一种3G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3G技术之一、它是CDMA技术的演进版本,CDMA2000的核心技术就是码分多址技术。

CDMA2000不仅提供了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还具备了更强的覆盖范围和抗干扰能力。

CDMA2000技术可以在不同频段上进行多天线的部署,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与容量,适用于高密度城市和农村地区等不同的环境。

CDMA2000技术主要在美洲地区得到应用。

3.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3G技术标准。

它采用了时分-同步的技术,实现了对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

TD-SCDMA技术具备高带宽、高速率、高容量、低成本等特点,是中国移动的3G技术选择。

TD-SCDMA技术在中国更适合大规模部署,因为它可以在现有GSM网络基础上进行演进,减少了建设成本,且能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质量。

TD-SCDMA,WCDMA ,CDMA2000对比

TD-SCDMA,WCDMA ,CDMA2000对比

TD-SCDMA、WCDMA、CDMA2000技术对比下表是WCDMA、TD-SCDMA和CDMA2000三种主流标准的主要技术性能进行了比较。

其中仅有TD—SCDMA方式使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同步CDMA等先进技术,所以在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一、移动TD_SCDMA: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TD-SCDMA是由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

主要技术特点: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和软件无线技术。

它采用TDD双工模式,载波带宽为1.6MHZ。

TDD能使用各种频率资源,不需要成对的频率,能节省未来紧张的频率资源,而且设备成本相对比较低,比FDD系统低20%--50%,特别对上下行不对称,不同传输速率的数据业务来说TDD 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另外,TD-SCDMA独特的智能天线技术,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容量,特别对CDMA系统的容量能增加50%,而且降低了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少了干扰。

TD-SCDMA软件无线技术能利用软件修改硬件,在设计、测试方面非常方便,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也易与实现。

当然TD-SCDMA也存在一些缺陷,它在技术的成熟性方面比另外两种技术要欠缺一等。

因此,信息产业部也广纳合作伙伴一起完善它。

另外它在抗快衰落和终端用户的移动速度方面也有一定缺陷。

优势:1、移动TD-SCDMA采用TDD方式和CDMA和TDMA等多址技术,在传输中很容易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设置上、下行链路转换点,因而可以使总的频谱效率更高。

特别对上下行不对称,不同传输速率的数据业务有优越性。

2、移动TD-SCDMA技术是唯一使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等先进技术的3G标准。

TD在许多方面非常符合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唯一明确将智能天线和高速数字调制技术设计在标准中的3G系统。

中国TD制式与WCDMA比较分析

中国TD制式与WCDMA比较分析

TD-SCDMA、CDMA2000、WCDMA 的比较分析前言3G时代已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移动、联通、电信也从功能手机用户的竞争中转移到了3G智能手机竞争的普及中。

中国移动运营的TD-SCDMA是我国独立的通信知识,因此在智能手机的选择上要少了很多国外的大品牌,很多人因此选择WCDMA制式的智能手机却依然使用着移动的电话卡,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的3G时代并未如表面看起来那样真正广泛的被运用。

而且,大部分智能机的用户也并未真正体验到3G带来的巨大进步。

TD制式是中国为了国家的信息安全而独立研制的通信制式,当然这就意味着他有很多不足之处。

现在又很多人非常反感被“爱国主义”绑架而选择质量较差的国产商品,但是其中有两个误点:第一,“爱国主义”不代表排斥好的国外产品技术,而是通过购买和交流帮助提升中国品牌的实力,国产虽然落后,但不尝试只能永远落后;第二,中国制造不代表质量差,相反在国际上中国制造一直是物美价廉的象征(这也是其他国家政府一直打压中国出口商品的原因),而且中国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只会粗加工的“世界工厂”了。

因此,我依然支持中国独立技术的发展,作为一名通信业从业人员,我了解Wcdma的好,但更支持TD的发展,并且,在近几年有很大一批海归技术人员投入到中国的产业发展中,带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如在业内极富盛名的前三星的视频技术顾问专家汪际军先生就在杭州成立了一家专门研制智能手机的民用高新科技企业电意电子,并且推出了他们的旗舰手机支持TD制式的电意手机T11,性能可媲美国际品牌。

希望中国能在技术强国的路上走的更远,我期待着。

三种制式比较说明信息技术风起云涌,滚滚而来的3G通信浪潮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不再满足仅用干涩的声音来交流,更期望通过身边的设备和亲人、朋友、陌生人共享数据、图像、视频和思想,在无约束的交流中共同创造新的财富。

那诱人的2Mbit/s 的传输速率更是让众手机用户垂涎欲滴,欣喜若狂。

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种技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种技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种技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

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 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

W-CDMA[1]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SM MAP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WCDMA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等版本。

W-CDMA[2](宽带码分多址)是一个ITU(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它是从码分多址(CDMA)演变来的,在官方上被认为是IMT-2000的直接扩展,与现在市场上通常提供的技术相比,它能够为移动和手提无线设备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WCDMA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频分双工(FDD)方式,码片速率为3.84Mcps,载波带宽为5MHz.基于Release 99/ Release 4版本,可在5MHz的带宽内,提供最高384kbps的用户数据传输速率。

W-CDMA能够支持移动/手提设备之间的语音、图象、数据以及视频通信,速率可达2Mb/s(对于局域网而言)或者384Kb/s(对于宽带网而言)。

输入信号先被数字化,然后在一个较宽的频谱范围内以编码的扩频模式进行传输。

窄带CDMA使用的是200KHz宽度的载频,而W-CDMA使用的则是一个5MHz宽度的载频。

TD-SCDMA的发展过程1998年初,在当时的邮电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下,由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队伍在SCDMA 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和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国的TD-SCDMA建议草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主要技术性能比较 ( 2008/4/25 11:36 ) 本文关键字: WCDMA1,
CDMA20001, 智能天线1, 联合检测1, CDMA1, 频谱利用率1
下表对WCDMA、TD-SCDMA和CDMA2000三种主流标准的主要技术性能进行了比较。

其中仅有TD—SCDMA方式使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同步CDMA等先进技术,所以在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来源:千龙科技
TD-SCDMA物理信道用4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子帧和时隙/码。

一个超帧长720ms,由72个无线帧组成,每个无线帧长10ms。

TD-SCDMA将每个无线帧分为两个5ms的子帧,每个子帧由长度675us的7个主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组成。

3个特殊时隙分别是下行导频时隙(DwPTS,75us)、上行导频时隙(UpPTS,125us)和保护时隙(G,75us)构成。

在这7个主时隙中,Ts0总是分配给下行链路,而Ts1总是分配给上行链路,其他时隙可作为上行链路的时隙,也可以作为下行链路的时隙。

上行链路的时隙和下行链的时隙之间由一个转换点分开,在TD-SCDMA系统的每个5ms的
子帧中,有两个转换点(UL到DL和DL到UL),转换点的位置取决于小区上、下行时隙的配置,这种灵活的配置方案,特别适合不对称业务的传输。

一个突发的持续时间就是一个时隙,主时隙突发结构由两个数据符号域、一个144chips的midamble码、L1控制信息和16chips的保护域组成,总共长864chips。

数据区共704码片长,数据域中每个比特用QPSK调制,扩频系数为1至16。

midamble码是作为训练序列,供多用户检测(联合检测或干扰抵消)时信道估计使用。

下行导频时隙(DwPTS)由64比特正交码组成,它是无线基站(小区)的导频信号,也是下行同步的信号。

而上行导频时隙(UpPTS)由128比特正交码组成,它是用户终端(小区)的导频信号,主要用做上行同步。

保护时隙(G)用于保护和区分上、下行时隙,使距离较远的终端能实现上行同步,在TD-SCDMA 系统中,此时隙的宽度保证了小区的最大半径可能达到10km以上。

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
超帧: | 无线帧 | 无线帧|…共72个…| 无线帧 | 720ms
无线帧: | 子帧 | 子帧 | 10ms
子帧: | TS0 | DwPTS | G | UpPTS | TS1 | TS2 | TS3 | TS4 | TS5 | TS6 | 675us
时隙: | 数据符号 | L1 | 训练序列 | L1 | 数据符号 | G | 864Chips TD-SCDMA系统的基本参数:
技术特征 TD-SCDMA
信道间隔 1.6MHz
码片速率 1.28Mc/s
多址方式 FDMA+TDMA+CDMA
双工方式 TDD
帧长短帧长10ms(子帧5ms)
信道/载波 48(对称业务)
DS与MC方式单载波窄带DS
数据调制 QPSK/8PSK(2Mb/s业务)
扩频调制 QPSK
语音编码 8kb/(s*AMR)
信道编码卷积编码+Turbo码
基站发射功率最大43dBm
移动台发射功率 33dBm
小区覆盖半径 0.1-12km
切换方式硬切换/软切换/接力切换
上行同步 1/8chip
相干检测上行、下行;连续的公共导频
功率控制开环加闭环功率控制,200次/s 多速率方案多时隙、可变扩频和多码扩频
基站间定时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