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环境研究
2017-2021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7-2021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5294bb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7.png)
广西高校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情况参考自广西教育厅:2017年:截至7月31日,全区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达200269人,区内就业人数为13152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5.68%,在广西区内,毕业生主要流向前三位的地市为:南宁、柳州、桂林。
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91.74%,比2016年同期提高1.45个百分点,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就业工作目标,初次就业率已连续3年达到90%以上,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8年:2018届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数22.2万人,比2017年增加0.4万。
截至7月底,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1.76%,比2017年同期增长0.02个百分点。
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0.62%,本科生就业率91.39%,专科生就业率92.12%。
我区2018届高校毕业生主要以广西地区就业为主。
区内就业人数为12697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2.3%。
2019:2019届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数24.25万人,比2018届增加2.05万人。
其中研究生0.92万人,本科生10.7万人,专科生12.63万人。
我区2019届高校毕业生主要以广西地区就业为主,区内就业人数为134681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0.84%。
其中研究生3638人,占研究生就业人数的43.37%;本科生54942人,占本科生就业人数的57.12%。
2020:2020届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数27.4万人,比2019届增加3.15万人。
其中研究生1.01万人,本科生11.86万人,专科生14.53万人。
截至9月1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1.31%,其中研究生就业率82.69%,本科生就业率75.57%,专科生就业率85.94%。
我区2020届高校毕业生主要以广西地区就业为主,区内就业人数为125729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6.42%。
其中研究生3742人,占研究生就业人数的44.66%;本科生49478人,占本科生就业人数的55.22%;2021:2021届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数30.09万人,比2020届增加2.69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634175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5.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1.09.13•【字号】桂人社发[2011]128号•【施行日期】2011.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桂人社发〔2011〕128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人社部函〔2011〕169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各级各部门多年的努力下,我区的就业形势已经发生新的变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大体得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有所缓和,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就业工作的头等大事。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的重要决策,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完善政策、广开门路、做好服务,力争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参与到相关就业准备活动中。
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1.继续组织实施好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项目。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继续实施“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配合相关部门实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服务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各项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着力落实服务基层高校毕业生各项优惠政策,重点解决好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营造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202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优秀3篇)
![202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b713b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9.png)
202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优秀3篇)202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篇1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就工作具体措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开展本项调研工作。
一、调研工作组及人员组成为确保本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人文学院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次调研将为下一步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了解我院就业工作的现状、毕业生对学院的要求,提出就业对策措施,适当提高就业率。
三、调研内容(一)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的形势是十分严峻。
1、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云南省高校毕业大学生与20xx年相比增加2万;2、期间,需要就业岗位163万,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00万;3、今年地方乡镇合并,到国家机关就业难度较大;4、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不可能吸纳太多的大学生就业;5、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人文学院研究生数量有限;6、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7、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8、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9、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10、农大的优势就业专业是农科类,人文社科处于不利地位。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就业形势很严峻外,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减员增效,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岗位,然而,我院20xx届毕业生73%的选择国家机关,76%的选择事业单位,62.5%选择国有企业。
这种供需状况的不平衡,是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原因,为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学院目前正在开展就业讲座,但是56%的学生在校外实习,也有的学生忙于找工作,因此,听讲座的学生较少。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7bd61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5.png)
- 72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校级教改项目(一般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 2018XJGY19)。
作者简介:苏丹丹,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杨晋越,女,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生。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苏丹丹,杨晋越(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衔接高校课堂与社会就业的必要锻炼环节。
同时,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情的号召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对人才的重要保障。
以广西民族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现状为例,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角度分别对传统教育模式及社会实践方案实施状况进行问题分析,最后再从“学生+学校”“学生+社会”“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一、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统一互补的具体表现。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能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前接触到更实用的专业知识。
有效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的能力提升、经验积累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所共同孕育的产物,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密切接轨[1]。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就业观,它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统筹兼顾的能力。
二、广西民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现状(一)香港创新创业精英培养项目根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学校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广西民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参加“香港创新创业精英培养项目”。
游学期间团队参观世界500强企业、香港义工服务体验、实地考察香港中文大学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等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到香港职场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d846e3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0.png)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质量更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成果和毕业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我们展开了此次调研。
一、调研背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毕业生面临着诸多挑战。
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高校的声誉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去向、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分析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为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调研对象和方法(一)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取了多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一定年限的校友作为调研对象,涵盖了不同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
(二)调研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_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_份。
同时,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访谈,获取了更深入的信息。
四、调研结果(一)就业去向从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企业就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较高,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也有一定比例。
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考公、考研、创业等。
(二)薪资待遇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存在较大差异。
总体而言,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而二三线城市则较低。
不同专业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薪资也有所不同,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的毕业生薪资普遍较高,而一些文科专业的薪资相对较低。
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在_____元左右,硕士毕业生在_____元左右,博士毕业生则在_____元以上。
(三)职业发展在职业发展方面,多数毕业生表示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但也有部分毕业生认为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此外,工作压力较大也是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
(四)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的满意度方面,约_____%的毕业生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工作环境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等。
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对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
![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对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063d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3.png)
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对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成为推动就业创业的关键举措。
在中国这个拥有庞大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国家,创业政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对就业创业的影响,探讨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对于促进就业创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例如减免税收、提供贷款担保、为创业者提供培训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给予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动力去创业,进而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也对就业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虽然传统就业渠道仍然非常重要,但是创业政策鼓励了一部分人选择创业。
他们创办的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创业政策的实施,不仅带动了创业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然而,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政策的推出并非一蹴而就,初创期的创业者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缺乏经验等问题。
尽管政府提供了一些扶持措施,但对于初创期创业者而言,这些仍然不够。
其次,创业者面临的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难以满足。
虽然政府提供了一系列创业政策,但是个体创业者的竞争压力仍然存在。
此外,创业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也是一个问题。
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执行不力,导致创业政策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的执行和监管机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对就业创业的影响,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和改进。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创业者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及相关经验的积累,帮助他们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
其次,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降低创业者的融资成本,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在这方面,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创业贷款的研究和推广。
此外,创业者可以积极寻找私人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
最后,加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管,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和透明度。
广西环保调研报告
![广西环保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b0ab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6.png)
广西环保调研报告广西作为一个自然景观优美的地方,面临着环境保护的重大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西目前的环境保护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广西环境的持续保护。
首先,通过对广西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我们了解到广西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强。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出台,但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其次,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有限,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培训和监督,提高执法效果。
另外,广西的重点环保项目也需要加强。
目前,广西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有一些项目正在进行,但是进展不够顺利。
一方面,项目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待增加,只有加大投入,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腐败现象和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导致资源浪费,项目效果不佳。
因此,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环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外,广西还存在着乱排污行为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没有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大量废气排放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些农村地区也存在着随意倾倒垃圾、乱排污水等问题,破坏了农田和水源环境。
应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督,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最后,广西应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当前,广西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力量相对较弱,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高。
广西应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培训和宣传,鼓励他们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合力。
综上所述,广西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
为了实现广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增加环保项目投入,加强乱排污行为的治理,同时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
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优选篇
![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优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b4e0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7.png)
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优选篇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1(一)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不利因素1、大学关于创业课程教育相对滞后。
虽然早在1999年国家就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应的调整教学,仍停留在就业教育上面,创业教育的开展发展缓慢,导致学生对我国创业环境不了解,创业知识和技能缺乏,也没有带动学生的创业激情。
2、我国创业环境的不完善。
据了解,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与GEM (全球创业观察)对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所做的__中仅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
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包括启动资金__、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
整个社会创业环境的不完善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3、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可度不够。
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的去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
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尤其是在创办传统行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才进行创业的;而一旦失败,常受到来自各方的__压力。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__,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
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__氛围不浓厚。
在面临这些不利因素时我们呼吁__、高校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理念。
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大学生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首先要普遍开展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普遍具备创业意识,普遍认识到创业是必备的谋生__;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而一旦创业失败,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打击很大,所以不能盲目鼓励大学生创业,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先就业,着眼于积累社会经验和创业资金,具备条件以后再择机创业,以提高创业成功率。
2024年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2024年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1e72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a.png)
2024年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已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的发展道路。
为了更好地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本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全国范围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为样本,共发放问卷50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80份。
同时,针对部分典型创业者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 创业意愿与动机调查结果显示,约45%的毕业生表示有自主创业的意愿,其中,男生的创业意愿略高于女生。
创业动机主要包括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兴趣和事业成就感等内在因素,以及就业压力、市场需求等外在因素。
2. 创业领域与规模毕业生自主创业涉及的领域广泛,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
创业规模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主,超过80%的创业企业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
3. 创业困难与挑战创业过程中,毕业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资金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管理经验缺乏等。
同时,政策扶持不足、创业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也对毕业生创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创业支持与帮助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政府和学校应该提供更为有效的创业支持和帮助。
其中,创业资金扶持、创业培训指导、创业政策优惠等是毕业生最为期待的支持措施。
四、问题分析1. 资金瓶颈资金是创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然而,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初期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项目难以启动或发展受限。
2. 经验不足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政策支持不够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落实难等问题,导致毕业生难以真正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文献综述
![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ca570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3.png)
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
而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体因素,也包括外部环境因素。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个体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1. 教育背景教育背景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具备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创业。
此外,一些文献指出,接受过创业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对创业有更积极的态度,更愿意尝试创业。
2. 个人特质个人特质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性格特征等个体因素会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比如,性别为男性、年龄较大、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识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创业。
3. 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会影响其创业意愿。
一些研究表明,对传统就业观念不太认同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选择创业。
他们可能认为创业可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外部环境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鼓励创业,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
2. 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状况也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高校毕业生可能会选择创业来规避就业压力,寻求自主发展的机会。
而在就业市场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一些高校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非创业。
3. 社会文化氛围社会文化氛围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一些文化开放、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会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热情,促使他们更愿意尝试创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创业环境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创业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d77c2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0.png)
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创业环境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大学生数量的迅猛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就业市场的不稳定和就业行业的多样性,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需要进行企业调研并分析就业创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严峻的社会问题。
从数据统计来看,毕业生的数量和空缺职位数量之间的比例越来越不协调。
此外,就业压力也在逐年增加。
据统计,2019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1.6%,而2020届本科生就业率为89.6%,略有下降。
同时,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其所学专业不相符合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二、当前就业创业环境的分析1.就业市场环境的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职位缺口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人口高峰的推迟导致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与就业岗位形成矛盾。
此外,随着就业市场的扩大和企业竞争的激烈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专业技能,这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就业政策环境的分析政府在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例如,政府鼓励企业招收大学生,并对招收大学生给予税收优惠。
此外,还推出了一些专项扶持政策,如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双创等。
这些政策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措施1.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核心。
学生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了解不同职业、行业、企业的信息,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此外,加强自身能力提升,增强竞争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使毕业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需求,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指导,同时也提供给企业了解校园人才的机会。
3.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加关注毕业生的真实需求,并为毕业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有利的就业环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2376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8.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就业创业意愿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提供参考。
一、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家庭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以及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创业,而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则更愿意选择就业。
父母的职业也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示范作用,父母从事创业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创业,而父母从事稳定职业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选择就业。
此外,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家庭对教育越重视,学生越有可能选择继续深造或者选择创业。
二、个人能力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个人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都会对其就业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从而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则更有可能选择创业,因为创业需要不断创新。
此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具备这两种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在创业中取得成功。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外部因素之一。
社会的经济形势、政策扶持以及创业氛围都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学生更愿意选择创业。
政策扶持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创业提供的支持政策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
此外,创业氛围也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一个好的创业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四、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教育教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调研报告
![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e9d03387c24028915fc373.png)
思路 。
是毕业生待业人群 , 由于诸多原 因, 他们毕业后没 有 及 时就业 , 而是 闲着 在 家 或 游离 于 社 会 , 而且 这 人群 占当年 毕 业 人 数 相 当 大 的 比例 ,09年 全 20
一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8 2 1) 8 02 0 62 22 (02 0 — 16— 5
( ) 访与座 谈 二 走 更 好地 了解 广西 大 学 生就 业 与创 业 的 政治 经 济和人文 环境 , 学 生 就业 与 创 业 的现状 、 大 意识 与 动机、 存在问题与矛盾等 , 本调研组成员抽样走访 调查 了广 西 区内有关 高校 及 地市
近年来 , 广西各级党 委、 政府将大学生就业工 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稳定工程来抓 , 为促进大 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变、 性格变化严重 。这部分特殊群体如长期存在 ,
入 剖 析 问题 的 根 源 , 索 了 解 决 问 题 的 途 径 和 探
方法 。
的现 象 。因此 , 大学 生就 业形 势依然 严 峻。 ( ) 业生待 业人 数增 多 。 引起 高度关 注 二 毕 应 在 毕业 生 中 , 一 个 群 体是 不 容 忽 视 的 , 就 有 那
( ) 五 案例分析法。本 调研通过抽样对广西大
共 同 问题 进行 了 比较 研 究 , 比较 中发现 差 距 , 在 寻 找 解决 问题 的途径 方法 。
( ) 四 系统 分析 法
用 系统 分 析法 研 究 了广 西大 学 生就 业 与创 业
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实践路径
![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实践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bf0a02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2.png)
前沿视角对企业招聘方向订单式培养人才。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它与校企合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产教融合本质上是指生产和专业教育培训的一体化,把专业教学与实训放到实际生产环境中,将“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当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借鉴职业教育中专业培养的产教融合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生产结合;或者通过生产情景模拟、构建实践训练场景,让学生尝试创新创业实践,体验创新创业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高校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逐渐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生产相融合,推进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要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肩负起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艰巨任务。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问题,激发高校科技创新活力,让科技创新遍地开花,对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通过对包括桂林理工大学在内的广西80多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平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分析发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缺乏层次性笔者研究发现,当前广西34%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层次性,目标不够具体,不同类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相似。
在其课程体系的设置里并没有充分凸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没有很好地结合专业特色、行业特色、地方特色和国家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体现定制化、精准化的课程体系特点,课程实施效果不如预期。
一些高校相关课程的设置只是简单模仿借鉴他校经验,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没有严格依照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科学编排课程内容,没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定制专创融合型课程,没有拓展选修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没有合理地开设学科前沿、创新思维、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就业环境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环境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b570d387c24028905fc31f.png)
大学生就业环境现状分析就业环境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的主客观和社会发展因素的总和。
大学生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客观环境、个体长大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客观环境社会客观环境是指由政策设置、经济状况所形成的就业社会氛围。
1政策环境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而制订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行动准则,体现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有关的政策也作过相应的调整。
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内容,政策体现着一定的导向性、调控性和约束性。
在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方式同其他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是一元化的计划控制。
毕业生固然在国家下达的分配计划内有选择个人志愿的权利,但终极必须服从学校具体制订的调配方案。
在这样的政策条件下,毕业生是依附性就业。
就政策特点来说,调控性和约束性极强,其导向性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生自觉服从社会需要的主导择业观来实现。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人的择业意愿,且易使人才资源配置失当。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有其存在的公道性,是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也曾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点,首先表现在毕业生就业这一环节上。
现在正在运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
固然毕业生有自主择业的权力,但不是说,就业政策就失往了导向、调控、约束的功能。
用人单位有自主用工的权力。
因此毕业生自主择业不是毕业生的一厢情愿或为所欲为。
双向选择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是主客体的辩证同一,选择的双方不是谁必须服从谁的题目,而是双方在相互满足对方需要基础上而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
因此,双向选择体现毕业生就业中的更本质的关系。
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促进措施研究
![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促进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aa1a6e79563c1ec5da7173.png)
29OCCUPATION2018 06理论研究T HEORY编辑 强 音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促进措施研究文/张春玲摘 要: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成为困扰众多高校毕业生的难题。
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实现个人就业、带动就业、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现状,并根据研究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路径和方法,即“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社会要转变观念,提供优质服务;高校要进行教育改革;大学生要自强不息,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创业问题 路径和方法课 题:本文为(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促进措施研究”(项目批准号:JRS-2017-1184)的成果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努力激发和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使他们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与创业的新契机,为他们的学习和创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1.高校毕业生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政府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逐步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加强对自主创业、新就业的支持,促进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事关千百万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559万人,在2009年,这一数字已达到611万人,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历史新高”已成为描述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关键词。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改革的双重考验。
从另一方面看,创业是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于解决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解决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1513d1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3.png)
2012.11学教育34关于解决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廖雷覃爱苗(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引起了广泛关注。
扩招速度过快、学生自身素质、企业需求差异及高校就业工作不到位等是影响环境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就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及学生各方面的努力,同时提供了桂林理工大学提高就业的一些具体措施及经验。
[关键词]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解决措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1]。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温家宝总理专门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表示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当年工作的重点;2011年温家宝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这充分体现了解决该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环境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1、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近年来毕业生人数骤增,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达历史高峰,为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增幅为32%,到2011年有660余万大学应届毕业生。
据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预计将突破700万人。
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
2、环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对于环境类专业毕业生来说,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人事部曾在2004年做出权威预测:环境工程师(环保类)将是今后几年需求最大的热门人才之一。
然而,在目前红红火火的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却倍受冷落。
对于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对环境类专业的供求状况进行了分析。
根据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联合主持的“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于1998年提交的研究报告来看,该报告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2-5]:2000-2010年,我国环保局系统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年均需求量为0.36万人,环保产业需求量为0.76万人,各行业,特别是冶金、化工、建材、医药、轻工、纺织、印染等行业,预计需求量为0.35万人。
“当代青年自主创业状况及分析”调查报告
![“当代青年自主创业状况及分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15be6b1a37f111f0855b4e.png)
“当代青年自主创业状况及分析”调查报告--基于广西南宁市电子科技广场“年轻就是无限资本,年轻无所畏惧,年轻挑战无极限”!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青年(包括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创业不外乎是一个就业之外的新兴现象,缓解了择业压力。
但是由于青年缺乏社会经验,更加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帮助。
为了能让跟多的有志于自主创业的青年多一些借鉴参考,现将《当代青年自主创业调查问卷》结果汇总,将我看到的社会现实分享给大家。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其中回收问卷29份。
一、创业打算分析在回收的29份问卷中,对创业的理解有19个人占%的人表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这种理解是占了多数的。
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到底人们选择创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问卷给了我们答案:其中“赚钱,积累社会经验”共有21个人选,占个全部的%,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处于意料之中的,毕竟在当今时代,金钱衡量着很多人是否成功。
其次选了“应对当代的找工作压力”也是仅次于前面的选项。
另外我也看到了有人选了“展现自我能力”,觉得还真不错。
二、创业融资渠道分析作为一些刚刚踏出校门、迈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鲜有人能有充足的启动资金来支持自己的的创业梦想。
这时诸多融资方式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在所调查人群中,超过50%的人还是选择向亲朋好友借钱,仅13%的人选择向银行投资,而根据相关政策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和风险投资两项无人问津。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亲情借款,可以说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创业贷款”。
对于大学生来说,刚刚踏入社会,人脉关系网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多还是以处在同等经济水平的同学为主。
这时亲戚无外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朋好友在银行存有定期存款或国债积蓄,这时可以和他们协商借款,按照存款利率支付利息,并可以适当上浮,让你非常方便快捷地筹集到创业资金,亲朋好友也可以得到比银行略高的利息,可以说两全其美。
当然切忌不可因为借贷关系,而与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而是关系僵化。
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上)
![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上)](https://img.taocdn.com/s3/m/7872761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4.png)
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上)
无
【期刊名称】《人事天地:人才资讯》
【年(卷),期】2010(000)034
【摘要】近些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受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为了解广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专门力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课题研究。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无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认清形势狠抓落实全力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网络视频会)上的讲话 [J], 杜玉波;
2.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下) [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组
3.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挂牌—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J],
4.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下) [J], 无
5.广西林业绿色发展调研报告--中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校第55期党员干部进修班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期
傅 真放 , 张慧 荣 , 吕 志: 广西 高校 毕业 生 就业 创业 的环 境研 究
8 1
到优化 , 政 策环 境会 随着 经 济环 境 的发展 而改 变 , 文 化环 境必 然也 随 着政策 环 境与 经济 环境 的 改变 而 改变 。这 就要 求我 们在 考 察广 西 高校毕 业 生就 业 创业 的环 境 时 , 必 须 防止 单 一 地 静 态 地 看 待 这
[ 2 0 1 o ] 1 4号 ]
[ 作者简介] 傅 真放( 1 9 5 1 一 ), 男, 湖 南 湘 乡人 , 原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党委 副 书 记 , 教授 ; 张 慧 荣( 1 9 8 1 一 ) , 女, 山 西 定 襄人 , 法学硕士 ,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资 环 学院 教 师 , 讲 师 ;吕志 ( 1 9 8 5 一 ) , 男, 广西陆川人 ,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政
结 构性 矛 盾更 加突 出 , 高校 就业 和创 业教育 空 泛 、 不连 贯 , 学生 就业 创 业 期 望 值 高 以及 缺 乏 足 够 的
就业创 业 环境 作 为 一 个 系 统 , 具 有 整 体 性 的 特征 , 它是 由各 个部 分 组 成 的 , 即政 策 环 境 、 经 济 环境 、 社会 文 化 环 境 、 生 态 环境 等 。具体 而 言 , 广
就业 创业 环境 氛 围等 问 题 , 就 业 创 业社 会 化 管 理 与服 务有 待进 一 步加 强 。本 文 主要从 经 济体 制改
革, 政策体 系构建, 高 校 人 才 培 养 与 就 业 创 业 服 务, 人才 观 与职业 观 等方 面进行 探讨 , 进 而构 建一 个 良好 的就 业创 业 环 境 , 以促 进 广 西 高 校 毕业 生 的充分 就业 与成 功创 业 。
西 高校毕 业 生就业 创业 的环 境包 括就 业创 业政 策 环境、 经 济发 展态 势 、 社会 文化 环境 、 高校 环境 、 用
人 单位 、 毕业 生及 其 家庭 等环境 构 成 。
以上各 环境 构 成 了 就业 创 业 的环 境 系 统 , 要
求 我们 在 研 究 广 西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创 业 的环 境 时, 必 须 以系统 目标 的优 化 为准绳 , 协调 系 统 内部
Ap r . 2 01 3 Vo1 .3 4 N o .2
广 西 高校 毕 业 生就 业 创 业 的环境 研 究
傅真放 , 张慧荣 , 吕 志
( 广西 师范 学 院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1 )
[ 摘 要 ] 高校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创 业 问题 是 人 们 普 遍 关 注 的 社 会 热 点 、 焦 点 及 难 点 问题 , 是关 系大学生 自
一
、
广 西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创 业 的环 境 特征
各 因素 的相 互 关 系 , 避免 “ 短板效 应” , 使 系统 完
整、 平衡 , 同时 我们 必须 把各个 因素放 到整 个 系统 来考 察 , 才 能 更 好 的发 挥 其 作 用 , 做 到协 调 发 展 , 以促 进 系统整 体性 功 能 的充分发 挥 。 ( 二) 发展 的嬗 变性 事 物都是 运 动变化 发 展 的 。处 于整个 广 西高
2 0 1 2年 为 1 6 7 5 4 3 人 。就 业 总 量 持 续 扩 大 , 就 业
自身情 况等 因素 构成 。经 过对 就业 创业 环境 的各
因素分 析 , 广西 高 校 毕 业 生就 业 创 业 的环 境 特征
主 要 有 以下 几 点 。 ( 一) 系 统 的 整 体 性
2 0 1 3 年 4月 第3 4卷 第 2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Gu a n g x i Te a c h e r s Ed u c a t i o n Un i v e si r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我发展 、 高等 教 育 的 改 革 和 发 展 及 社 会 安 定 的 综 合 性 问题 。 本 文 对 广 西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创 业 的 环 境 进 行 研 究, 探 讨 广 西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创 业 的 环 境 特 征 与存 在 的 问题 , 并 就 如 何 优 化 我 区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创 业 的 环 境
高校 毕业 生 的就业 创业 是需 要在 特 定 的环境 中进行 的 。就 业创 业环 境是 指 在时 间和 空 间上 以
直接 或间 接 的方式 对就 业创 业起 激励 、 约束 、 导 向
作用 的 主客观 因素 及社 会 发展 因素 的总 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业
创业 环境 主要 由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创 业 政 策 、 经济 发展 态 势 、 社 会 文 化 环境 、 用 人单 位 需 求 、 毕 业 生
进 行 了探 讨 。
[ 关键词] 广西毕业生 ; 就 业创 业 ; 环境 ;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G 6 4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2 — 5 2 2 7 ( 2 0 1 3 ) 0 2 — 0 0 8 0 — 0 5
近三 年广西 毕 业 生 总 人 数 呈 递 增趋 势 , 分 别 是: 2 0 1 0年 为 1 4 5 1 9 6 人, 2 0 1 1年 为 1 5 8 1 9 0人 ,
校 毕业 生就 业创 业环 境 中 的各 部分 因素 也是 在不
断地 变化 发展 的 。经济 环境会 随 着科技 进 步等 得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0 5 [ 基 金 项 目] 2 0 1 0年 度 广 西教 育厅 科 研 资 助 项 目/ 广 西高校 学生就 业创业教 育 的环境调 查与途 径研 究[ 桂 教 科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