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禁解除后的高校计划生育工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5年6月 287
大学生婚禁解除后的高校计划生育工作分析
董立珍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2001年教育部取消了高校录取新生的年龄和婚姻限制,这一举动引起了人们对于高校学生能够结婚的热议。

近年来教育部又重新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修改,大学生婚禁的传统被打破。

大学生婚禁是上世纪的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高校在校生结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在今天解除大学生婚禁后如何能够将高校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又成为了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解除大学生婚禁的基本规定,讨论婚禁解除后的高校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婚禁;高校;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G647;C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14-0287-01
2005年,在我国执行了三十年的大学生婚禁被解除。

大学生婚禁解除带来的连锁效应就非常明显,如学生结婚后产子的问题,学生的产假问题,学生的经济来源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配套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学校管理也需要出台相应的而解决策略。

从目前的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来看,高校学生结婚后是否需要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允许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产子等等,这些都是高校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解除婚禁后高校计划生育工作,提出高校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大学生婚禁解除后,高校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形势 大学生婚禁解除是社会不断发展,社会观念,婚姻观念,性观念不断变化的产物,在西方高校中基本不存在高校大学生不能结婚的说法。

在两千零五年高校大学生婚禁解除后,在校大学生恋爱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很多大学生眼里同居已经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大学生的婚姻观念和性观念的解放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结婚潮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

大学期间是人生发展当中非常有价值的生活,大学期间的学校和生活经历和成长历程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一生的。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形成并逐渐沉淀,形成最终的人生观,这个阶段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属于不够成熟的阶段,学生对于事情的实际认知还是比较欠缺的。

有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结婚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在校大学生是可以自由恋爱的,这是自身权利的体现,毕竟大学生已经成年了,这个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青年,自身的权利意识更加明显。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实际思考能力和完全行为能力已经具备,因此可以自由恋爱,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不赞同在校结婚,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身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尤其是没有经历社会的洗礼,对于以后自身处于社会中的能力并不清楚,觉得难以为婚姻负起责任,而且在校学生结婚基本上还是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这不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

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校期间不会结婚。

解除大学生婚禁对于高等学校的要求更高,管理的难度会更大,各种事情产生的连锁效应会更加明显。

对于高校主要的考虑在于,第一在校期间结婚,对于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有较大的难度,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高校有更明确要求,管理上需要我们的教师更加细致。

高校的基本定义是学生能够不断的加强学习,但是结婚很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婚姻中而忽视了学习,这造成了学业的荒废。

另外学生结婚后造成的怀孕问题,产假问题,高校是不是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这方面的正确认识,按照人道主义的要求,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

同时婚禁解除后造成的恋爱率直线上升的问题,学校需要时刻防止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或者是各种问题。

可以说学生结婚后学校管理的对象就不仅仅是单个学生了,还有这个家庭,这个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2 高校计划生育工作的应对之策
从上述对高校解除大学生婚禁后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比较复杂的形式的阐述,笔者根据相关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高校开展相关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3.1 高校加大宣传力度,向学生讲清楚相关的知识 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是高校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的最长远的一个方法,学生必须从自身的婚姻观念上发生改变才有可能真正促进高校计划生育工作改善。

宣传可以通过学校层面的宣传,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注意收集整理学生的这方面信息,并将这些学生进行动态管理,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有相关的部门实时跟踪调查,一方面是加强管理,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学生。

另外可以在学校成立相关的学生组织,从学生自身的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或者宣讲等活动,从学生角度向学生宣传这方面的知识,保证学生能有对这方面的事实有一个比较清晰明了的认识。

3.2 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
学校应该联合地方计划生育职能部门,在高校也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学校在校大学生的计划生育工作,例如对在校学生结婚的情况进行登记,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并能够及时的帮助解决,因为大学生自身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依靠父母,因此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我们学校提供比较多的帮助,例如对学生进行统一的避孕器材的发放,对怀孕学生的各方面检查的而费用,学校可以承担一部分,这对象与学生的实际帮助是很明显的。

3.3 本着保护学生的目的,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解决学生在经济上的困难
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并能够重视这些课程教学是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婚姻、性生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认识还比较少,学校如果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必然能够帮助学社工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避免误入歧途。

4 结语
大学生婚禁解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应该本着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做好相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珊兰.论“大学生婚禁”解除后的高校计划生育工作[J].湖南社会科学,2008(02):201-203.
[2]杨越明.计划生育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6):77-81.
[3]赖卫华,郑星.高校学生计划生育工作人本管理新机制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69-73. [4]和红,苑雅玲,刘海滨,马骁,乔珍.高校大学生婚育观念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基于北京29所高校的抽样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0(10):22-27.
[5]卢萍.社会经济发展中高校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调整[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2):34-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