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色彩万花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题来源
色彩使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彩,色彩也能美丽孩子们的心灵。

色彩蕴含着自然科学,色彩展现了艺术魅力,色彩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寒假开学后的课间发生了这样的一次讨论:“你的衣服颜色真可好看。

”“听妈妈说糖果色可是今天最流行的色彩。

”这是孩子们正在围着齐夏卉讨论她新买的衣服。

“真羡慕你,你看我的衣服从来就只有那么几种颜色。

”听得出小宇的语气里有些沮丧。

“美术老师不是说过吗,颜色搭配好了,无论什么颜色的衣服穿起来都好看。

”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中。

“你们对色彩还有哪些了解呢?”孩子们摇摇头。

“那你们想了解色彩的知识吗?”“想想……”听到孩子们急切的回答声,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缤纷色彩的渴望。

为了满足学生们探索色彩的好奇心,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孩子们更多的了解色彩,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更多的色彩,我们创设了“色彩万花筒”这一主题。

二、目标确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中提到要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而对小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中也有这样的描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劳动实践的艰辛与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勇于探究,有创造愿望和乐趣。

依据课程总目标,此《色彩万花筒》的课程目标设立为:能主动观察、发现周围事物中丰富的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愿意探究颜色的作用,感受颜色所代表的意义掌握有关色彩的知识,了解色彩与动物的关系、色彩对服饰的影响、色彩与饮食的关系。

能把自己所掌握的色彩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会用色彩的相关知识来美化生活、描绘生活。

通过感受色彩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审美创新的能力。

三、活动设计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历时两个月,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一个周)第二阶段:方法指导阶段。

(一个周)
第三阶段:实践探索阶段。

(一个月)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一个周)
第五阶段:活动反思阶段。

(一个周)
四、实施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1、认知主题,确定探究切入点
我们以“色彩”为切入点,由同学的衣服的颜色引起学生的大讨论。

让学生对色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自由讨论,使学生对色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与探究的兴趣。

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师生共同确定,开发四个子课题题:
(1)色彩小百科(2)色彩与动物(3)色彩与服饰(4)色彩与饮食
根据同学们各自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的优势,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主题活动小组,进行考察研究。

2、制定方案,确立活动立足点
各小组根据本组成员特长及活动主题的特征,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详细活动方案。

在此阶段,我给学生上了方案确立课。

指导学生明确方案指定。

在活动方案中,要有明确的人员分工、时间安排、活动安排。

各小组将自己制定的方案,在全班集中进行交流,相互补充,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教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如可行性问题),或考虑不周的地方(如安全问题)提出建议,使各小组活动方案科学、合理、可行。

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后,各小组进行实践研究活动。

3、教师准备
教师在活动方案确定后,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并与学生需要采访的人员取得联系。

寻求支持与协助,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方法指导阶段
四个研究小组在研究方案中都提到了采访法,但是在活动的初期阶段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通过上网和查书来获得信息,很少有人能通过到社会中去进行采访来进行研究。

这与小学生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和对“采访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缺乏认知有关。

在方法指导阶段,我给学生上了一节“色彩万花筒”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采访指导课。

(三)实践探索阶段
在实践探索阶段中,四个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

教室里、走廊中,处处有孩子们活动忙碌的身影。

孩子们去图书室中查阅,在网上浏览;来画室探秘、去商场考察;在家中体验,去服装店里采访。

我们的“色彩万花筒”研究性学习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堂拓展到课余,由校内延伸到校外。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做研究,齐心协力地去探索。

实地考察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整理考察所得的信息与资料,组内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以
自己喜欢的形式确定下来,准备全班交流时展示汇报。

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跟踪了解,及时进行指导和协调。

(四)成果展示阶段
有了积极深入地实践探索,孩子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并创作了形式多样的作品。

为了帮助孩子们将活动成果归结整理,也为了对我们整个的研究性活动进行梳理总结,为接下来的成果展示做准备。

我制作了成果整理微课程,为学生做出资料整理成集的示范教学。

学生在实践探索中通过自主探究,分工合作,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为了给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活动的后期我和学生们一起上了一节“色彩万花筒”的成果展示交流课。

第一环节:回顾子课题,导入展示。

同学们,寒假开学时齐夏卉橙黄色的衣服得到好多同学的羡慕,也引起了同学们关于色彩的大讨论,于是我们开展了《色彩万花筒》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活动中咱们四个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按计划(活动方案),分工合作,积极探究,都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把研究成果向大家展示交流,各小组准备好了吗?
第二环节:小组展示,交流子课题成果。

(一)七色光小组
呈现方式:相声和探秘画室录像。

组长:大家好,我们是七色光小组,七色光,红黄蓝,爱探索,有远见。

我们小组研究的主题是色彩的知识。

提到色彩,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美术课上五颜六色的颜料,于是活动中我们首先请教了我们的美术老师林老师,聆听了她对色彩的介绍,还聘请了林老师做为我们小组的指导教师。

我们又上网、进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进画室亲自体验色彩的变化并制作了色卡。

我们把在研究中的了解自编成相声《考考你》,请欣赏相声内容:色彩中的三原色。

组长:同学们,你们看,色彩的世界是不很奇妙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亲自去调试一下,感受色彩的变化。

我们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师:你们认为七色光小组这种展示成果的方式怎么样?
师:七色光小组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了成果,很了不起。

哪个小组想继续展示?
(二)动物天地小组
呈现方式:幻灯片、现场互动
组长:大家好,我们是五彩动物小组。

五彩动物,无限研究,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色彩与动物的关系。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的动物自身皮毛的色彩能起到掩护的作用,有的能起到警戒敌人的作用,有的动物会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色彩,还有的动物会突出身体的色彩来获得异性的青睐;总之,色彩对动物生存的影响可真是太大了。

下面我们想重点展示一下动物的保护色,请随着我们小组制作的幻灯片去认识几位动物王国中的伪装大师吧!有请王治杰,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声情并茂地解说:你们看这只绿色的青蛙,与周围搭配的天衣无缝呢!昆虫界中的伪装高手比比皆是,这只蝴蝶的颜色和周围的枯枝很像。

瞧,这只蝗虫是不完全融入了这片青草之中呢?
组长: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动物的色彩伪装术很高超吧?学生;是。

现在我们想来考考大家的眼力,敢接收挑战吗?这四幅图中都藏着动物,你们能它他们找出来吗?
学生观察。

组长:看来,动物们再高超的色彩伪装术也瞒不过我们同学们这双爱观察的眼睛呢!怎么样同学们,我们的研究是不让大家大开眼界呢,像这样巧妙利用自身色彩来保护自己的动物还有很多呢,大家可以从我们小组制作的成果集中去尽情欣赏。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想我们看到的解放军叔叔的迷彩服和一些军用坦克,军用飞机很多都是迷彩的,这是不也算是利用色彩进行伪装了呢?我们准备在假期中走进军营,去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师评价:谢谢你们带给我们这么强大的视觉盛宴。

老师今天也是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了动物们的色彩伪装术。

动物天地小组能从研究中产生了自己思索,很有探究精神,值得表扬。

(三)美色美衣组
呈现方式:调查统计、采访回放、模特秀
组长:我们是美色美衣小组,美色美衣,齐心协办。

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色彩对服饰的影响。

在开展色彩与服饰的课题研究时我们按计划首先在三年级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并对这30份问卷进行整理,为了让统计结果看起来更清楚,我们还制作成了一个精致、美观的大统计图。

大家看(展示统计图)。

1.导引学生看统计图。

2.录相回放。

组长;我们走进服装店里,进行了实地采访下面是我们的采访回放,请欣赏。

采访中阿姨围绕四点进行解说(一是色系。

二是取上身的颜色来搭配下身。

三是突出季节特点。

四是前后搭配的对比,不对的搭配和正确的搭配。


组长:阿姨的讲解让我们知道色彩搭配不仅要协调,还应于季节场合相适宜。

带着阿姨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我们又在童装店里进行考察,看,这是我们小伙伴们穿梭忙碌的身影!
3.时装秀。

组长:商场的一番实地考察,对我们触动很大,回到家我们都对平时的服装进行了重新搭配,快来看看我们的时装秀吧!
学生模特表演并交流评价
(四)有色饮食组
呈现方式:小品、现场互动
有色饮食小组长:大家好!我们是有色饮食小组,民以食为天,我们爱发现。

我们小组研究的是饮食与色彩的关系。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饮食中的色彩搭配学问可大着呢!
首先请欣赏小品《食以色为先》
组长:同学们,你们看,同样的一碗米饭,因为前后颜色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这是因为食料的色彩会直接影响人们味觉的灵敏度。

活动中我们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了对比实验,大家来看看,你们喜欢哪一盘呢?
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赏。

组长:看来大家都喜欢这些色彩搭配明亮的美食,的确,讲究色彩搭配的美食,就像一件艺术品,能起到“先色夺人”的效果呢!愿大家都讲究有色饮食,吃出好心情。

师:中国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其实还因为不同色彩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份也不同。

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就食物色彩与营养的关系,继续做研究好吗?
第三环节:实践体验:
教师过渡:现在四个小组的研究发现都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家想不想去体验一下别的小组的研究呢?师:我们的现场体验只有二分钟,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体验,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合作。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走向你最感兴趣的小组去现场体验。

注意,音乐一停,体验必须停止。

学生离开座位体验。

体验后展示交流。

第四环节:总结提升
教师:同学们,我们本次“色彩万花筒”成果展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的研究不会结束,对于我们色彩万花筒的课题,大家还有什么想继续研究的?
学生交流出想继续研究的课题。

师:看来不少同学还想继续深入研究,希望你们能继续做学习上的探索者,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得更多更多。

(五)活动反思阶段
对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与反思。

评价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面进行多元多维度的评价;总结分师生两个层面对活动过程谈收获写总结;活动反思主要是教师对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题确立、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实施过程、研究成果与评价方法等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反思。

五、活动评价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注重多元评价,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学生针对自己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活动程度;收集、整理、归纳资料与处理信息;服从组长安排;在活动中是否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克服团难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除了实行自评以外,还进行综合评价,有学生层面和指导教师层面及家长层面的多层次全面的评价。

六、教学反思
自开展《色彩万花筒》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孩子们经常穿梭于校内外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他们的心灵在实践与探究中日臻成熟。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快乐着、收获着,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没有退却,而是群策群力,发挥了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已有的经验去开展每一次活动,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与精神。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获得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此次活动通过多途径,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应变能力,外出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培养探究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还存在其他欠缺,如:学生调查过程中不会有选择地记录,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依赖性较大等等。

因为孩子们无论是在知识积累,还是生活经验上都还很稚嫩,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多给孩子一次综合实践的机会,他们就会在活动中更快更好地茁壮成长。

七、案例点评
真正的转变是放手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真理,它诠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内涵。

而在今天的成果展示课上,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动手能力的提高、也是知识面的积累,更是合作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心灵在实践与探究中日臻成熟。

一、课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这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董老师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取课题,引发学生对色彩进行大讨论。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子课题,自主进行研究。

可以说,课题的选择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接下来的高效的自主实践与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己实践的位置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节课中,我们看到,董老师一改你说我听的传统授课模式,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选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展示,既向其他小组汇报了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又分享了其他小组的探究成果,在交流中,互相融汇贯通。

无疑,这样的课堂是积极活跃的、是丰富多彩的、更是有生命力的。

三、教师的角色发生质的转变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从主题的确立,到方案、分组以及查找资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教师看似没有做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

但正是因为董老师的舍得放手,才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其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

因而我们只有舍得放手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近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才能找到扎根生长的土壤里。

让我们做一个成功的聊听者,带上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好心情,定会收获一路的好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