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来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弟的来信》教学设计
第一篇:《弟弟的来信》教学设计
《弟弟的来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侧面烘托来表现中心的手法。

二、感受平凡人扎根事业的执着热情,树立为梦想奋斗的志向。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平凡人扎根事业的执着热情,树立为梦想奋斗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这双大眼睛吗?希望工程里的这双充满渴望和期盼的眼睛,不知道牵动过多少人得心,无数心怀梦想的人们走进了大山,当起了乡村教师,奉献着青春,书写着梦想。

在这里:
有一束光,微微茫茫,探亮着中华大地的艰难之地;有一束光,闪闪烁烁,追寻着大山深处的贫苦生活;有一束光,斑斑点点,照护着孩子们那渴望的眼神;有一束光,温温和和,引导着助学与教育的崎岖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束光的名字就叫做——乡村教师。

今天,我们就来近距离的认识这样一位用青春书写梦想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展示课题,板书:弟弟的来信)
二、新授:
(一)初识故事,整体感知。

初读故事,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读准字音:
蘸水屙屎不孬逮着
二、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
三、弟弟一共来了几封信?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简单,字词不多,读准写对就可;让学生带着读故事和探秘的感觉去读,找出主要人物,理清故事情节,是一读课文的主要目的。


(二)预设情境,分析人物形象。

1.跳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父亲和哥哥的句子,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哥哥
我从“_________” 哥哥是一个怎样的人?中看出父亲_______。

从哪里看出?
(二读课文。

在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再读课文,以当事人的视角观察主要人物,初步了解侧面描写对中心的烘托作用。


2.情境预设
假如你是父亲或者哥哥,当村人问起弟弟的工作情况,你会怎样回答?父亲:哥哥:
我的儿子做了一件事:我弟弟做了一件事:
我觉得他:_________, 我觉得他_________, 从课文中“__________” 从课文中“________” 可以看出。

可以看出。

(以读促思。

以情境预设的方式分别以父亲和哥哥的视角,观察主人公“弟弟”,并评价。

为下文揭示主要人物——弟弟的心路历程做铺垫。

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情感,在读中悟,在悟后读。


3.练习:
父亲在清泉乡见到的弟弟是什么样子的?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刻画弟弟的外貌。

若能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就更好了。

(这个环节表面上是在练笔,实际上是前面所做工作的巩固和练习。

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的氛围中,弟弟的外貌、神态和后文的精神世界相得益彰。


4.情境预设二:
三读课文,你就是弟弟。

思考文字背后我所经历的辛酸和艰难。

主人公自陈心曲:我的清泉我的梦清泉乡虽然_______, 但是____________。

所以我决定_______。

(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中心。

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来了解抱
怨——理解——留下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一代青年扎根自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身边人,甘愿挥洒青春的风采。


(三)情感迁移,触发梦想。

1.观看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片段,感受乡村教师的风采。

(通过观看影片,感动之余,让学生明白,如同仲威平老师所说,一个学生成功与否不在于有没有考上大学,只要好好做人,有一技之长,就是成功。

同时,一个人的成功呢?平凡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仲老师的例子给了我们响亮的答案:只要肯做,岗位再平凡也灿烂。

只要有梦,青春飞扬的地方就有希望。


2.看了本文的例子和晚会,你对于未来有什么设计“我有一个梦想”,说说自己瑰丽的梦。

(引导学生终于本职工作,不怕职业平凡,只要有自己的坚持。

寂寞山谷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课堂小结 1.侧面描写:
写父亲的先严厉后慈爱,写哥哥的挂念,写清泉乡恶劣的环境,都是为了表现弟弟扎根山村,爱学生,爱教育事业。

2.每一个有梦想,肯坚持的人都值得尊重。

(二)布置作业:
一、我爱知识,我更爱我师。

每个辛勤耕耘的老师都值得尊敬。

观看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找寻平凡人筑梦历程。

二、将课堂讨论的《我有一个梦想》整理成一篇作文,作为自己初四生活的指南。

板书设计:
弟弟的来信弟弟
孝顺爱孩子爱事业
父亲哥哥清泉乡严厉、慈爱挂念环境恶劣有希望——侧面烘托——
第二篇:弟弟的来信
弟弟的来信
今天,我收到弟弟的来信,有些惊奇,有些高兴。

读完信好久才发现,教室里已没有人了,于是我哭了。

我现在才知道,弟弟已辍学去南方打工了,而我一直以为他还在读书。

我读大学,弟弟读高一;我大学还没有毕业,弟弟却已“毕业”了。

原因很简单;没钱。

而我却从来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一点,一直还在学校里优哉游哉。

弟弟在信中告诉我,他学不进,不想白花钱,只有挣钱才能减少轻负罪感。

我知道这不是实话,他学得进,而且很想读书。

“家里已没钱了,我不是读书的料,应当为你读完大学挣点钱。

”我知道这不是实话,他学得进,而且很想读书。

“上个星期我回家,发现父亲已不再喝酒了,馒头霉了他还吃。

但妈妈还在为我做好吃的,我躺在床上一夜没睡,于是就想到打工。

”我的鼻子开始发酸。

“我现在在一家工厂做工老板很凶,但我一切很好,就是有点想你。

”我开始流泪。

我的眼前一片模糊。

结尾时,他祝我实现梦想。

我叹了口气,忽然感到煞费苦心追求的所有东西,其实都敢不上弟弟的一个微笑。

想起弟弟从前曾和我开玩笑;“将来我两谁张得高谁当哥哥。

”我比他高,但我感到已没有资格做哥哥了。

贵州黔南贵定县贵定二中初一:周君林
第三篇:来信(模版)
习作要求:
读下面的信,讨论信中提出的问题,再给那位同学写封回信,帮他解决遇到的烦恼。

要把想写的意思写清楚,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来信 XX姐姐:
您好。

最近,我遇到一件苦恼的事,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这学期
开学不久,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过十岁生日,她悄悄约了班上几位同学晚上到她家去。

我高兴得答应了。

可是,和爸爸妈妈一商量,他们认为这样做不好,坚决反对,我就没有去成。

这件事以后,那些原来非常要好的同学渐渐疏远了,每当有同学过生日时,都有意避开我。

我感到孤独,心里很难过。

知心姐姐,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祝工作顺利
需要得到帮助的XX 5月12日
知心姐姐给王虹的一封信 XX小学四一班 XXX XX同学:
你好!我是知心姐姐,很高兴你能给我写信,也很高兴你能勇敢地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

我非常愿意帮你摆脱困境。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原因,好吗?你在信上说,你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请了你和另外几位同学过生日,你立刻就答应了。

你还在信上说,自从这件事之后,同学们都和你疏远了,对吧?你知道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你答应了别人,却没去,让别人白等一场,那他们就觉得你是个不守承诺、喜欢撒谎的人,他们和你在一起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我想,这就是许多同学疏远或有意避开你的原因了。

你知道吗,我以前也碰到过你这样类似的事情。

有一次,我过生日,请了两位我最要好的同学到我家。

就在我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我的一位同学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可能明天来不了了,请您原谅我。

”我很理解,也没有为此生气。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自己那天做错了吧!
其实这件事错不在与父母,一部分的错误是在与你,是你没把事情处理好。

也许父母是担心你年纪小,被人骗,安全问题或者是怕影响学习,所以才不让你去的。

你应该打电话到同学家去,或者让离自己住的比较近的同学捎个信,告诉他今天不能来的原因,并祝他生日快乐。

XX小朋友,你肯定非常想和朋友们和好,那不妨试一试我的提议吧。

你可以选择一个好的机会,对那些同学说清事情的经过,时不时地说上几句对不起,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送一份礼物。

面对这种问题我再给你支几招:
一、写一张小纸条放在那位同学课桌的抽屉里。

二。

打个电话到那位同学的家里去,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

发个邮件到他家去。

XX,你以后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出现了矛盾,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主动跟别人沟通。

我说的这些,你都明白吗?祝学习进步
知心姐姐 12月16日
教师评语:
这封回信格式正确,对于王虹同学的苦恼,知心姐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提出了解决的问题的办法。

通过讲道理,提建议,相信一定能解决XX同学的烦恼的。

辅导教师:XXX、
第四篇:《一封特别的来信》教学设计5
品德与社会《一封特别的来信》教学设计
双龙一小冯英
【教材分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70%,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 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也给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这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封特别的来信》一课是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二单元“法律在我身边”主题之三。

本课教学需要3 课时,我主要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

让同学们通过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初步学习,简单了解不良行为的基本表现,知道不良习惯易于导致犯罪。

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小培养好习惯,抵制不良行为。

【学情分析】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得知: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社会都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判断力欠缺,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自
己和社会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课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内容】
第6课《一封特别的来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一封信,了解那位写信的学生是怎样走向犯罪道路的。

2、简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基本表现以及危害性,学会明辨是非。

3、认识自己并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读一封信,了解那位写信的学生是怎样走向犯罪道路的;简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基本表现;认识自己并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与习惯。

难点:学会明辨是非。

【教学过程】
一倾听来信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着这个课题知道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学习什么内容吗?(一封特别的来信)齐读课题(6.一封特别的来信。

)师:对于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封信为什么特别?谁给谁写的?这封信讲了什么?)
师:刚才同学提出了很多疑问,下面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仔细的听一听这封信的内容。

2、(课件悔恨交加地朗读)信的内容: 敬爱的李老师: 您好!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那个在五年级上课专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经常根(跟)人打加(架)的男生。

现在,我正在少管所里。

所长叫我给一个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我想起了您。

记得有一次,我让在社会上结识的哥儿们冒充家长写了一张请假条,您以为我真的病了,到我家来看我,结果
爸爸知道我撒谎逃课,把我打了一顿,当时我是恨您的,恨您多管闲事。

升上中学后,由于成绩不好,我更不喜欢上学了,(我)在网吧结识了一些在我心目中最有“本事”的大哥。

开始,我觉得根(跟)他们一起玩很开心,像他们那样抽烟很过引(瘾)。

有几次,我根(跟)着他们去偷东西,因为我害怕,只负责望风,但他们搞到钱后请我吃饭,还分钱给我,我觉得他们很够义气,就常根(跟)他们在一起。

后来,有一次我根(跟)他们去抢劫一辆么(摩)托车,并使车主受重伤,我因此进了少管所。

在少管所里,我不能像以前那样想去哪就去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不能经常见到自己的家人,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愚蠢。

如果当初我能听您的话,多好。

现在,我已经很后悔了…… 此致敬礼!您的学生:XXX X月X日
(1)师:刚才有同学提到这是谁写给谁的信?(一个在少管所的学生写给他以前的班主任的)
(2)师:少管所?听说过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少管所的防备很严密,怕那些少年犯逃走,少管所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改教的地方)什么是少管所?(课件出示)
(3)师:在少管所里给自己最信任的班主任写信,你能体会到写信人的心情吗?(后悔、伤心、悲伤……)(4)师:他的家人,他的同学,他的朋友心情又会怎么样?(他的妈妈会很伤心,同学会后悔没有劝告他,让他误入歧途,大家都是非常的伤心
(5)师:大家看信的右下角,李老师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写信人的名字?(为了让他出来好好做人,保护他的隐私权。


(6)师:你看,家人,老师,同学,朋友都想他学好,健康成长,好好做人,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孩子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少年犯的,那么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7)师:打开课本29页,从这封信里找出是什么原因使他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8)师:找到了吗?是什么原因使他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上课不认真,撒谎逃学,沉迷网吧,结识坏人,偷窃抢劫,最后进了少管所)
(9)小结:你们看他就是从说谎、沉迷网吧这些这样一个个不起眼的坏习惯开始,一步步发展到走上犯罪道路的。

(课件出示:说谎----沉迷网吧----偷窃----进少管所)
二学法知法
1、师:其实这样的案例不只他一个,“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刑事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占70%!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比例啊”
师:(课件出示少年犯犯罪后的照片)“当冰冷的手铐铐在他手上,他追悔莫及。

” “当面对审判,他迷茫无助。

”“当面对亲人,他只能深深忏悔。

”(追悔莫及,迷茫无助,深深忏悔)
2、师:大家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好好听听歌词
(课件播放少年犯主题曲《心声》)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表情,我看到了同学们内心的波涛汹涌。

师:妈妈呀,妈妈呀!这是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一声声妈妈,催人泪下,你们有什么感受?(悔恨)(生有可能说:他们犯罪了,他们的亲人是多么的悲伤。

这些少年犯当初不应该去偷东西,今天就不会在铁窗里;思念亲人,在高墙里失去自由,他们穿着灰色的囚服,剃光了头发,带着沉重的手铐和脚镣,周围是电网,插翅难飞。

如果他们没有犯罪,现在也会像我们一样,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远离犯罪道路,改掉坏习惯,不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
3、师:其实我们国家很早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课件出示: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德,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的规定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自由说)师:法律规定的不良行为到底有哪些?我请同学读一下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第十四条的规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师强调是“不得有”(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三、找出坏习惯
师:我们要坚决抵制不良行为,看来坏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啊,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勇敢的说出来。

师:老师也统计了一下
师:这些坏习惯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
生:(可能会说:学习会退步,惹人讨厌,身心就不能健康成长,容易犯错误,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
师:所以说我们有了坏习惯一定要改正。

(板书:改正)
四、夸夸自己
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只要改正了坏习惯,就还是好孩子。

下面同学们一起来夸夸自己,说说自己有什么好习惯?(板书:好习惯)生:(勤学好问,大声回答问题,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坚韧有毅力,认真完成作业,有自己健康的爱好,帮助他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爱惜学习用品,谦虚,诚实)
师:原来大家身上都有这么多好习惯。

好样的!!师: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会有什么好处?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给大家看一下,一起读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会说:更有自信,敢于面对困难,考验,勇于抵制不良的风气,坏人的引诱;学习会进步,受到大家的欢迎,身心都能健康成长,自己更出色,人生更美好等)
五读好习惯儿歌
师:同学们,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拥有太阳般永恒的人格魅力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老师,有一首好习惯儿歌送给大
家!希望大家能牢记!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读(课件出示)

明辨是非
师:这里有些生活中的例子要请同学们当回小法官判断一下,请看。

①小明认为:爸爸、妈妈经常对他说,上网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许多青少年因为上网而走上犯罪道路。

那么,我们就得彻底地远离网络了。

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
师:小明的看法是不对的,虽然网络的危害性很大,但是网络的好处非常之多,比如说:“我们可以查资料、可以看新闻、可以听音乐、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络还能帮助我们与距离远的朋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要文明上网,远离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

②在一次放学路上,小王口渴难耐,想买一瓶水喝,但又没带钱,就趁店主很忙时偷拿一瓶矿泉水,但他这一举动被旁边的好友小张发现了,小张狠狠评了他一顿,小王却若无其事地说:“我只是拿一瓶值一块钱的水而已,没犯什么大罪,你干吗那样大惊小怪吗?”
同学们,你们是认为小王的言行对吗?
师:小王的言行肯定不对。

弟子规里就有一句“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虽然只是一块钱,但是拿别人的东西不管多少都是偷。

勿以恶小而为之。

要知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小毛病不及时改正就会酿成大错!
③小红和小华是好朋友,小红不会写作文,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就叫小华帮她写,小华拒绝了并教育了她。

你们支持小华的做对吗?
师:应该支持小华的做法。

小红叫好朋友帮忙写作业的行为不对。

真正的好朋友是要互相监督,有错就要及时帮她纠正,不能和她一起犯错误。

④、有一次,小东的叔叔出车祸腿骨折断了,需要一个多月的治疗。

小东爸爸为了不让奶奶知道后伤心,就对他奶奶谎称叔叔出
差了,要一个多月才回来。

小东认为爸爸是说谎了,这是不良的行为。

同学们,你们赞成小东的看法吗?
师:小东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没有任何的恶意。

说谎是为了尽孝道,达到的效果是好的,不算不良行为。

以上的内容,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七说心里话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一起读了一封特别的来信,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也感慨良多。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心里话,你想对谁说什么?对他说,对老师说,对自己说,对父母说,还是对社会说。

师:老师,也有句话想对大家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
一倾听来信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的同事李老师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齐读课题(6.一封特别的来信。


师:对于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师:刚才同学提出了很多疑问,下面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仔细的听一听这封信的内容。

2、(1)师:刚才有同学提到这是谁写给谁的信?(一个在少管所的学生写给他以前的班主任的)
(2)师:少管所?听说过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是少管所?(课件出示)
(3)师:在少管所里给自己最信任的班主任写信,你能体会到写信人的心情吗?(后悔、伤心、悲伤……)(4)师:他的家人,他的同学,他的朋友心情又会怎么样?
(5)师:大家看信的右下角,李老师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写信人的名字?(为了让他出来好好做人,保护他的隐私权。


(6)师:你看,家人,老师,同学,朋友都想他学好,健康成长,好好做人,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孩子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少年犯的,那么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7)师:打开课本29页,从这封信里找出是什么原因使他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8)师:找到了吗?是什么原因使他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小结:你们看他就是从说谎、沉迷网吧这些这样一个个不起眼的坏习惯开始,一步步发展到走上犯罪道路的。

(课件出示:说谎----沉迷网吧----偷窃----进少管所)二学法知法
1、师:其实这样的案例不只他一个,“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刑事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占70%!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比例啊”
师:(课件出示少年犯犯罪后的图片)“当冰冷的手铐铐在他手上,他追悔莫及。

” “当面对审判,他迷茫无助。

”“当面对亲人,他只能深深忏悔。

”(追悔莫及,迷茫无助,深深忏悔)
2、师:大家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好好听听歌词
(课件播放少年犯主题曲《心声》)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表情,我看到了同学们内心的波涛汹涌。

师:妈妈呀,妈妈呀!这是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一声声妈妈,催人泪下,你们有什么感受?(悔恨)
3、师:其实我们国家很早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课件出示:)
4、师:《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做了规定,我请同学读一下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第十四条的规定)
三、找出坏习惯
师:我们要坚决抵制不良行为,看来坏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啊,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勇敢的说出来。

师:这些坏习惯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
师:所以说我们有了坏习惯一定要改正。

(板书: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