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鹰潭市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1. (7分)(2011·徐州) 古诗文默写。

(1)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2)
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予独爱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4)
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5)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虽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2. (3分) (2017九上·肇庆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②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

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③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④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
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⑤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⑥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

”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请你以“地点+人物+情节”的格式,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________;书中另一处打虎情节是:________。

(2)武松在打虎过程中,一开始就把哨棒打断了,这个细节有何妙处?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明武松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3. (11分) (2016七上·福州期中) 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将修改意见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小小的校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神经。

②校服推进工作既要提质量又要促公平,校服既要承载文化育人功能、又要提升学生精神面貌,又要不能避免孩子之间攀比。

③为此,在地区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下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同时对贫困孩了有适应的补助政策。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4. (22分) (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小题。

弹棉花
莫清荣
①“弹棉花,弹棉花咯……”一声带着湖南口音的长长吆喝从小巷的深处传来。

②我赶紧探出头去观望。

只见一个穿着灰色棉衣的年轻人,肩上背着一张大弓箭样的东西,一边扯长声调吆喝着,一边弹拨两下弓箭上的铁丝,发出砰砰砰砰的响声。

③母亲赶紧出去把他叫了进来,说有一床旧棉絮要弹。

母亲从房间里抱出发黄的旧棉絮,塞到那个人的手中,那个人抱起旧棉絮就往晒谷坪的插青屋里走。

我和母亲跟了过去,看到灰尘满天的屋里有两个人,在棉架上砰砰地
敲打着弓弦。

砰砰砰,砰砰砰,棉絮弹起又落下,落下又弹起,轻飘飘的棉絮飘舞在空气中。

顿时,他们的头上全白了。

④师傅手里又拿着一根细长的竹枝,牵着一根长长的纱线,熟练地把纱线从这个对角牵到那个对角,绕在一根一根木钉上,拉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网。

棉絮像个听话的孩子,服服帖帖地躺在师傅拉起的纱网里。

师傅让两个徒弟拿来木制的磨盘,压在棉絮上,棉絮渐渐由厚变薄,由松变紧。

师傅摸摸棉絮,觉得可以了,就缝上几针,又继续推压,每个角落都推一遍,翻过来再推一遍。

一床崭新的棉胎才做成了。

⑤直等到日落西山,才轮到弹母亲的旧棉絮。

旧的棉絮比棉花更难弹,一来它用的时间长了,积累的灰尘比较多。

二来它太实,要反复击打才能弹松。

从太阳升起一竿子到太阳落山后,三个人分工合作,就弹了两床棉胎,得到八元钱的加工费。

⑥弹棉花的过程中,母亲和那个师傅唠起了家常。

师傅说,他是湖南人,那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徒弟。

他们三人平时在家农忙,从八月之后就外出弹棉花,生意好的话,过年前可以赶回家去与家人团聚。

如果生意不好,或者揽到的活儿没有完成,他们就不回去过年了。

他们从湖南辗转来到广西,几乎走遍了广西的每个乡镇农村。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租住一两间民房或公家的房子。

白天,那里是他们的作坊和厨房;晚上,又成了他们的卧室。

把架子一收,铺盖卷一展,就能美美地睡上一觉。

临近过年前,工期赶得紧,晚上也要加班,做到半夜才睡几个钟头。

母亲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人。

师傅说,家里有老婆还有四个没有成年的孩子,他只带了大儿子和徒弟出来。

大儿子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但家里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就靠着他一人外出弹棉花贴补家用,基本生活都难以保持,只得让孩子辍学,跟着他走南闯北,学一门手艺,自己养活自己。

我看了看旁边那个略显瘦弱的年轻人,他苍白的脸色上分明露着无奈。

他朝我苦涩地笑笑,说:“小妹妹,以后勤读书,有出息,可别像哥一样,干这下等的活计。


⑦前几年,我也种棉花。

去弹棉胎的时候,发现用的都是弹花机了。

棉籽脱粒有脱粒机,弹棉絮时,把脱粒后的棉花塞入机器中,出来的就是白花花的棉絮了。

纱线不再一根一根地手工来拉,而是铺一层事先做好的网纱。

压棉胎也有木制的磨盘,但只是开始时用来压实棉花,之后的工序都用机器来完成了。

⑧小巷里,不再有“弹棉花,弹棉花”的吆喝,那些走街串户弹棉花的湖南人,也不知去往了哪里。

我还是怀念那种手工棉絮的温暖。

(选自《回望故园》,有删改)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弹棉花师傅具有哪些品质?
(2)按要求赏析文中第④和第⑥小节的画线句。

①棉絮像个听话的孩子,服服帖帖地躺在师傅拉起的纱网里。

(从修辞手法角度)
②他朝我苦涩地笑笑,说:“小妹妹,以后勤读书,有出息,可别像哥一样,干这下等的活计。

”(从人物描写角度)
(3)第④小节和第⑦小节两次提到“木制的磨盘”,有何用意?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20分) (2019九下·西湖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不仅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读懂病历,理解患者病情并推荐临床诊断,准确度甚至超过医生、媲美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今,这一幕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已经迈入现实。

据悉,目前,该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

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获取患者或家长口述文本,包括主诉、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做出粗略诊断,给出可能的疾病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医生当面问诊或互联网远程问诊,获取详细病情及鉴别诊断特征,模型据此重新运算,给出具体的精确诊断。

此外,如果有实验室检验或影像检查数据,AI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其诊断结果。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

利用AI,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人工智能市场应用
(节选自2019年2月13日《佯城晚报》,有删改》
(数据来自德勤分享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议题相关报告)
材料二:
科幻感十足的AI形象,开始渐渐引发人们恐惧。

其中部分恐惧,可能源于机器竟拥有与人差别不大的认知。

另外,对AI研究的报道方式,也可能引起恐慌,譬如2017年6月,“脸书”(Facebook)的AI研究人员称有两个聊天机器人开始在对话中使用代码字。

而部分新闻报道甚至描绘成,研究人员为免事态失控,匆忙终止实验。

但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展示了强大的计算力,其纯粹的暴力破解法就被用于机器学习,在看似具有无数种招式的游戏中轻松获胜。

现在,AI不断击败人类的消息,可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计算机在认知能力方面已堪比人类。

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仍存在一条鸿沟。

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专家格雷格·霍兰德告诉人们,人脑可以解决AI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机器学习,只是针对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节选自2019年1月30日1《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目前,强人工智能领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进展。

它能够做那些可量化的、机械重复的以及具有转定范式的工作,但难以洞察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判断。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威胁到人类。


业内人士还指出,人工智能的算法应用场合,很多跟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相关。

人工智能模型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数据训练出来的,两数据分布本身就带有不均衡性,因为分布不均衡的数据,训练模型本身就会带来一些偏见。

而且,数据在采集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造成隐私的泄露。

对此,法律应建立一个问责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应该找谁去追责。

(节选自2019年1月27日《新华日报》,有删改)
(1)材料一中的两张图表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谈到科幻感的作用。

(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南南消除疑虑。

材料链接:
中国第一个由AI(人工智能)选出未的小说排行榜近日诞生!一到六十的排名榜在《思南文学选刊》2019年1月号上揭晓。

位到榜首的是陈楸帆让人工智能参与创作而共同完成的《出神状态》(原载《小说界》2018年第4期)。

选出的小说有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批,但AI也面无表情地选出了语言乏味、思路简单、情节俗套等存在问题的文章。

(节选自《新民晚报》)
初三文学爱好者南南:人工智能写作都这么厉害了,我那点写作水平哪有用武之地啊!
(4)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述人工智能的兴起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20分)
6. (2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全文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明理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
③故曰:教学相长也________
④非问无以广识________
⑤明理矣,而或不达于事________
(2)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之学必好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论述了①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________的关系。

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③________。

【乙】文:④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1分)
7. (1分) (2018七下·宜兴期中)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1-1、
1-2、
1-3、
1-4、
1-5、
1-6、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2-1、
2-2、
2-3、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3-1、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20分)
6-1、
6-2、
6-3、
6-4、
六、作文 (共1题;共1分)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