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心理委员的目的及心理委员的职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立心理委员的目的及心理委员的职责
初中阶段是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时期,严峻的中考,激烈的竞争,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难题困扰着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比较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困惑与烦恼,甚至酿成偏激行为。

为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更有效的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鉴于学生之间接触的亲密性、年龄的相仿性和所面临问题的相似性,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学生心理工作队伍。

一、设立心理委员的目的
强化学生"心理宣传员、疏导员、预警员"的作用,让心理健康教育到班级、到宿舍、到学生,更加贴近每一个学生,克服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代沟、接触相对较少、不易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等难题,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解决更加及时、办法更易被接受,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心理危机,提前预警,杜绝不良事态的发生发展。

二、学生心理委员工作职责
在心理咨询室的指导下协助班主任做好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联系心理咨询老师,在师生心灵沟通中起到桥梁作用。

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和精神卫
生知识;细心留意周边同学生活及心理危机;上传下达,密切同学与心理咨询机构的联系;为本班同学提供切实有效和及时的心理支持。

具体职责:
1.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2.维护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

定期了解本班每位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

帮助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及时联系心理老师。

3. 发现"异常"动态(重大心理变故与行为异常者)及时向心理咨询室和班主任反馈。

4. 积极在班内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5. 帮助疏导解决同学日常心理问题,对本班学生的心理困惑耐心倾听并给出合理指导。

6、保护同学个人隐私。

7.协助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如心理广播、宣传栏、校报心理栏目等。

8、配合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定期参加咨询室举行的培训、交
流活动。

三、日常工作:
1、定期报告。

每周向班主任、心理教师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一周心理状态进行报告。

2、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

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学工处、心理教师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班级的“心理园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促进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结合本班学生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改善班风、学风,解决本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5、在参加心理咨询员的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工作。

6、开展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健康节”活动。

四、心理委员的心理成长
学校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例如心理健
康基础知识,如何识别基本心理问题,如何对一些特殊同学进行关注等。

主要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

心理委员优先参与心育室举办的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免费获得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