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课件 湘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各圈层的变异活动
②社会属性:自然的变异达到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程度。
一二
思考讨论发生在大洋深处的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吗? 提示 不属于自然灾害。发生在大洋深处的火山喷发对人类的生 存环境根本谈不上什么危害,只能属于自然变异现象。
一二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1 2-4 5 6
5.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日本面积不大,自然灾害频发,巴西面积很大,自然灾害较少发生, 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B.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减轻的 C.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就是灾害之间的联系性 D.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解析: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二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答案:C
1 2-4 5 6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 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2~4题。 2.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火星上的火山爆发 B.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坠落 C.大桥设计不科学导致大桥垮塌 D.山洪冲毁道路和村庄 3.下列灾害发生在大气圈中的一组是( ) A.洪涝、海啸、火山喷发、病害 B.洪涝、干旱、台风、寒潮 C.热带气旋、干旱、台风、寒潮 D.风暴潮、低温冻寒、霜冻
1.了解自然灾 害的概念及其自 然和社会的两种 属性,能正确识别 自然变异、自然灾 害、人为灾害的区 别与联系。 2.理解自然灾害的 基本特点,并能举 例说明某一种自 然灾害的特点。
一二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类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自然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变异
答案:(1)属于。因为“菲特”是大气圈的变异活动引起的,而且危 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
(2)大气圈 暴雨 洪涝 联系性
探究一 探究二
拓展延伸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自然灾害链主要有哪些类型? 提示自然灾害链主要包括三类: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 串发—并发灾害链。 ①串发性灾害链:寒潮→低温→霜冻。
解析:判断火山爆发是否是自然灾害,需要明确以下两点:①是否是 自然变异现象;②是否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影响、带来损失。根据 题目材料可知此次火山喷发导致欧洲交通瘫痪、威胁当地人的健 康,所以该次火山喷发是自然灾害。蝴蝶扇动翅膀引发大洋的风暴, 说明灾害具有联系性;意大利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火山经常喷发, 这说明灾害具有区域性。 答案:(1)属于。因为埃特纳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引起的, 而且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 (2)联系性 (3)区域性
1 2-4 5 6
解析:第2题,自然灾害必须是自然因素引起的,造成财产损失或者是 人员伤亡的现象。火星上的火山爆发,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 失;B、C两选项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人为灾害。第3题,火山喷发属 于岩石圈变异活动,洪涝、海啸、风暴潮属于水圈变异活动,C选项 都属于大气圈变异活动。第4题,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 现象和过程称为灾害,分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类。无论是自然 灾害还是人为灾害的发生不受人口密度的影响,也无法比较两种灾 害发生的多少。 答案:2.D 3.C 4.B
1 2-4 5 6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50440002)
2013年11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岩浆,形似两
座炮塔。混沌学中描述的“蝴蝶效应”——大洋彼岸的一只蝴蝶扇
动翅膀可能会造成大洋这边的一场风暴,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上演
了一场真实秀。随风飘散的火山烟尘逐渐覆盖了欧洲部分地区的
探究一 探究二
(1)材料中的火山喷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2)锡纳朋火山喷发是
(圈层)的变异活动,其他圈层的变
异活动也可带来相应的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
属性;
同时可能造成资源破坏、社会秩序混乱等,这说明自然灾害还具有
属性。
解析:第(1)题,锡纳朋火山喷发为自然变异现象,并危及人类生命
财产与生存条件,因此属于自然灾害。第(2)题,火山喷发是岩石圈
探究一 探究二
【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3年10月7日凌晨强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
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截至7日14时,“菲特”
造成浙江共874.25万人受灾,死亡10人,失踪4人,倒塌房屋3.06万间,
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5.58亿元。
(1)这次“菲特”给浙江带来的问题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2014 年 1 月 7 日新快报讯 由于北极寒流南下,美国部分地区气温降至 -51 ℃,目前已造成 16 人丧生。同样大西洋对 岸的英国也不太平,自 2 日起爆发的特大风暴 持续肆虐,已造成 3 人死亡,目前全国处于紧急 戒备中。 世界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那么 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自然灾害的特点 (1)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区域性。
探究一 探究二
(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探究一 探究二
(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探究一 探究二
(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自然灾害在分布上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2)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 性,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3)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4)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有何特点? 提示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自然灾害具有不可 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5)材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 提示区域性、频繁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危害的严重性和不 可避免性等特点。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自然灾害的概念、属性及其与人为灾害的区别 (1)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探究一 探究二
(2)基本属性: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变异现象,社会属性是 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危害。如下图所示。
(2)“菲特”是
(圈层)的变异活动,“菲特”除带来强风并引
起风暴潮外,还会引起

等灾害,这反映了自然
灾害具有
特点。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根据自然灾害的概念,“菲特”属于自然灾害。第(2) 题,台风登陆时会产生许多灾害,如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还会引 发洪涝、疾病蔓延等灾害,说明灾害间具有联系性。
一二
思考讨论为什么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特点? 提示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区域的差 异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自然灾害的概念
●问题导引●
材料一 2014年2月4日15时40分,一辆小型客车从云南省镇雄县 通过一公路桥时翻到桥下,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
滑坡
崩塌 ②并发性灾害链:地震
海啸 火灾
③串发—并发灾害链:
风暴潮
台风
泥石流
暴雨→洪水
内涝
1 2-4 5 6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都是自然灾害 B.自然变异现象都是自然灾害 C.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D.目前,人类遇到的灾害都是自然灾害 解析: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 和过程。 答案:C
的变异活动,它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答案:(1)属于。因为锡纳朋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引起的,
并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
(2)岩石圈 自然 社会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自然灾害的特点
●问题导引●
材料 2016年4月16日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发生里氏7.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据多年统计,日本平均每天发生4次有感地震,每 年有一次里氏6.5级的地震,每10年有一次里氏7.5级的地震,每 20~30年有一次里氏8级以上的地震。地震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破 坏,1923年9月1日发生的关东地震,造成东京、横滨一带14万人死 亡或失踪,同时地震引发的火灾更是烧死了许多人。
上空,造成欧洲的空中交通大面积瘫痪,并且威胁当地人的健康。
(1)这次埃特纳火山喷发所带来的问题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2)“蝴蝶效应”——大洋彼岸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造成大洋
这边的一场风暴,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特点。
(3)“意大利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喷发是常事”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

特点。
1 2-4 5 6
1 2-4 5 6
4.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50440001) A.只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事件才称为灾害 B.灾害是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造成的,二者可以叠加造成灾害 C.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主要发生在人口较多的地区,自然变异造成 的灾害则相反 D.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比自然变异造成的灾害少得多
探究一 探究二
(3)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区别:
类型 主导因素 基 致灾 本 因子 因 承灾 素体
典例
自然灾害 自然作用
自然变异现象
人为灾害 人类活动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
地震、洪涝、风暴潮 交通事故、战争、社会动


探究一 探究二
【例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社雅加达2014年1月13日电 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 火山最近一周,共喷发254次。而1月10日一天更是喷发多达24次, 喷出的火山灰达4 000米高,并伴随一团团热云。火山持续喷出火 山灰,使卡罗县一些木制民房屋顶不堪承受厚厚的火山灰而倒塌, 有超过2.5万名村民被疏散。 材料二 锡纳朋火山喷发的图片。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3年4月23日电 来自中国民政部的消息, 据四川省民政厅4月23日6时统计,四川省芦山“4·20”里氏7.0级强烈 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 211人受伤。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上述两个事件是否都属于灾害?是否都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都属于灾害。云南省的客车坠桥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属于 人为灾害;芦山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2)要成为自然灾害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体现了自然灾害具有怎 样的属性? 提示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是否以自然变异为 诱因,二是是否造成了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生存条件的破坏。自 然变异体现的是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造成了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 和生存条件的破坏体现的是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