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二年级下册劳动教案《喜庆花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
参与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初步学会规范使用相应的工具,对工艺制作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在劳动过程中遵守纪律,具有初步劳动安全意识,初步养成有始有终,认真劳动的习惯。
题目:喜庆花灯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树立爱劳动,肯动脑,敢创新的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了解刻纸技巧学会花灯的制作方法,体会劳动艰辛。
3.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的劳动精神。
4.劳动习惯与品质:初步养成对待劳动要认真的态度,培养合理利用材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花灯的制作方法,体会劳动艰辛。
难点:培养团队协作、服务他人的劳动精神。
劳动工具准备:刻刀、剪刀、直尺、双面胶、细红绳、吸管、红色硬纸3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花灯的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花灯
你们知道花灯的由来吗?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
中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工艺精湛。
今天就让我们来尝试制作一盏花灯吧!出示课题:喜庆花灯
二、梳理方法,学生尝试:
1.了解大小刻刀的区别
大号刻刀用来刻直线,小号刻刀用来刻曲线
学生观察,讨论使用刻刀的方法和技巧
汇报交流
教师强调使用刻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教师详细讲解花灯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边讲解步骤边示范(出示PPT)
(1)在已经打印好图案的硬纸的背面画上等距竖线,并在上下各画一条横线。
(2)用刻刀沿着竖线将纸划开,注意上下两头不要超出横线。
(3)另取一张硬纸,将其剪去一部分,使纸宽变为原来的约四分之三,然后将它卷成圆筒(圆筒的高即纸宽),将接缝处粘牢。
(4)将已刻好的有图案的硬纸粘到圆筒表面。
(5)再取一张硬纸,按照图示画出灯笼上、下盖的刻线。
注意上、下盖的大小尺寸要合适。
用刻刀从左下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沿画好的刻线慢慢刻,刻完后沿图中所示折起处折起,然后用上、下盖封住灯笼的上部和下部。
(6)将细绳穿过灯笼的上盖,并挂在吸管上,一只可爱的手工灯笼便制作完成了。
三.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1.让我们来做一盏花灯吧!
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开始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展示评价,鼓励创新
1.学生们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学生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花灯的制作的心得和技巧,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可以评选出一些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和表扬。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鼓励学生将制作的花灯带回家展示,并与家人分享制作经验。
3.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花灯展览或庙会进一步了解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