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第1课时)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五单元考试重点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五单元考试重点复习教案

本次的教学复习主题是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五单元,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我们整理了一份考试重点复习教案。

本教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详细掌握考试内容。

一、课文篇章
1、阅读理解:柳宗元的《江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2、课文分析:对《江雪》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主旨、词句、意境进行分析。

二、名句表达
1、《江雪》的名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名句:
辘轳金井汲明月,桂魄初飞露凝香。

三、修辞技巧
1、比喻:学习比行路、自信如红日等。

2、拟人:大自然的各种物体和生物,如树木、花朵、云朵、风、雷等等,常被赋予人的感情和语言行为。

3、夸张:如高山大川、势如破竹等。

四、文言文
1、熟练掌握《江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文言文,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

2、写一篇关于“月亮”的文言文作文。

五、写作
1、结构式写作:学习对比法、举例法等。

2、素材扩展:请运用课内外素材,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以上内容就是考试重点复习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和练习。

祝愿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课 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课 教案

天人合一诉衷情——七上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变化,首先语文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

这主要体现在单元设置的变化,新教材的单元主题分为(自然、亲情、学习、人生、动物、想象),相比于旧教材,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身边开始,从感悟开始,逐层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触摸孩子内心那柔软的情愫。

其次,语文新教材不仅关注授业解惑,更加关注传道,也就是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的讲解。

新教材压缩了文本的内容与容量,采取双线组元,并排推进的方式,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在朗读、默读、品读的过程中,掌握、理解、运用阅读理解文章的方式和方法。

再次,语文新教材更加的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新教材精选文本,逐层逐级设置,讲解目标更明确、更精细,精讲文本传授方法,自读文本巩固提升,选读文本拓展强化,给了授课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让教师可以紧紧围绕语文素养的提升大胆的做文章,尽情的谋改革。

最后,语文新教材更加的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材除了关注语文工具性的一面,注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之外;新教材还注重了语文人文性的一面,注重了学生审美情趣、人文情怀、学习生活、社会参与等纬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单元分析】第五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本单元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表达了人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学习本单元,在语文素养的提升方面,要求学生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核心素养的养成上,关注学生人文情怀、珍爱生命、责任意识、探究精神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引领孩子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濡染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人文情怀,培养保护环境、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思维导图来展示)【教学设计】。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45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45
有些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教 师可稍作点拨


独立完成
组 内互助
组间交流
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监 考、总结
答卷、批卷
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安排个别辅导
反思
第五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有条理的梳理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2、思考课文,能结合实际谈出体会与收获
3、通过反馈查找自己的不足
重点
有条理的梳理第五单元的知识点
难点
思考课文,能结合实际谈出体会与收获
教 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步骤
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节
步骤
出示学习目标
预习
依案自学
组内互助
组间交流
1、梳理现代文字 词
2、分类整理
3、结合文章能谈出体会 与收获
检查指导梳理情况,督促学生做好学案
分类梳理
有的学生有 遗漏情况,教师及时提醒
研习
明确任务
个人探究
组内互助
组间展现
4、通过梳理达到掌握程度
1、明确展现任务。
2、及时的指导 展示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独立思考,探究。
组内交流
展现合作成果和思维过程。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教案

很高兴能够为大家带来本次的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教案。

本次教案主要是总结一下第五单元中重要的知识点,以及相应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本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点总结1、词语辨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

这些词语有些是近义词,有些是异义词,有些还是反义词,掌握它们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的词语:(1)学与学习:学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知识或技能,而学习则是指通过思考和练习,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学习材料。

(2)游与玩:游通常是指休闲娱乐的活动,而玩更指童年时玩耍的行为。

(3)下与食:下是指去厕所,而食则是指进餐。

(4)说与讲:说是常用口语,而讲则更多指正式场合下的讲话。

例如,我们可以说“谈谈自己的看法”、“跟同学说几句话”,而在演讲或讲座等正式场合,我们会用讲来表达。

(5)钟爱与喜欢:钟爱是指非常喜爱,深深迷恋的感觉,而喜欢则更普通一些,没有特别强烈的情感色彩。

2、诗歌鉴赏本单元中涉及了一些以唐诗为代表的古典诗歌,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学习其中的技巧并熟练掌握。

我们需要理解古典诗歌的格律和韵律,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意境。

我们需要善于归纳和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我们需要多读多写,不断提高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为本单元重点诗歌:(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白(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涣3、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通过凝炼智慧、归纳经验而得出的言语,其深刻的内涵和精辟的表达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以下是本单元中出现的一些名言警句:(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22人教版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2022人教版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2022人教版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比教学计划更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不同于传统教案,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1人教版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教学重难点1、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是教学的重点。

2、文章中相关语句在翻译上有一定难度,故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纪昀轶闻】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

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2、把握本单元作品中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明确说明的顺序结构方法及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风。
2




(一)、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二)、师生共同回顾课文内容
一、自由复习基础知识。(以课本为主)
二、思考、讨论,完成学案上“基础知识”内容。
10




指导学生逐课复习
《化石吟》说明的顺序及含义深刻的语言的分析鉴赏。主要是强调各种形式的读中把握相关知识。《看云是天气》引导学生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结构,在语言赏析中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周密准确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积累过于天气的谚语。《绿色蝈蝈》对于蝈蝈各方面介绍的过程中作者的科普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月亮上的足迹》按时间顺序说明的严谨 《河中石兽》,掌握重点字词,会翻译重点语句,明确多方面观察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
难点
把握本单元作品中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明确说明的顺序结构方法及语言特点。
教法
学法
互动探究




第五单元
字词、文学常识、说明的相关知识、说明结构和顺序、说明语言
教学过程
估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根据本单元内容,设计好导语,引导明确复习重点及目标。
明确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字音、字形、字义。文学常识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练习题见学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期教时总编号:
课题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课 型
复习
课时
第1课时(总1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1)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第1课时)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第1课时)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课标要求掌握3500字,并会区分同音异形字、形近字。

(2)掌握名著作者作品,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2.教材分析:
字音、字形考查是中招考试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

作者作品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3、中招考点:
河南中考2013、2014和2015年字音字形题一直都占4分。

第一道是考查字音题:重点考查辨析多音字、形近字、易读错的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

第二道是考查字形题:重点考查同音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

作者作品常考点有: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4.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要加强字音字形的练习,为中招考试打好基础。

名著作者作品要掌握牢,为名著阅读题打基础。

二、复习目标
1.能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辨别多音字,并能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2.能说出重要的文学常识。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能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辨别多音字。

通过做检测题,能归纳总结出字音、字形题的做题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能归纳出重要的文学常识,做文学常识题应掌握的要点,并会运用这种要点解决此类问题。

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题应掌握的要点
1、作者生平、
2、主要成就、
3、作品归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第五单元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课文的理解、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习课文的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复习并进行深度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复习教案、学生评价表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1.针对第五单元课文内容进行复习,要求学生回忆并描述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知识点精讲1.分别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词语,解释其含义和运用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

课文分析与讨论1.分组讨论,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知识梳理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总结出相关的语文知识点,并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关键词语运用1.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抽取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其运用场景。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课文环节,设计一段对话或情景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总结收获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归纳出本单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讲解。

五、课后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的习题,巩固并运用所学知识。

2.阅读其他相关文言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自主预习下一单元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分组活动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2.学生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同时给予老师教学方面的建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辅导教案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辅导教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一般现在时态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运用,而另一些学生则出现了混淆。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对比练习,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时态的用法。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展示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口语训练环节,如角色扮演、辩论等。
-时态混淆:一般现在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容易混淆,学生可能在描述时出现时态错误,如“Yesterday, the sun rises.”。
-口语表达:部分学生可能在口语交流中缺乏自信,难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写作技巧:在仿写课文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使用连接词使文章连贯。
4.课后练习:针对课文内容和语法点设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口语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6.写作练习: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时态运用:重点掌握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特别是在描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习惯时的应用。如课文中“Spring comes. The trees turn green.”等句型。
-口语交流:培养学生能够就自然话题进行简单对话的能力,如讨论喜欢的季节或天气情况。
2.教学难点
-词汇记忆与应用:学生可能难以记住并正确运用新学的词汇,尤其是在口语和写作中的灵活运用。例如,区分“weather”和“climate”的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第五单元重点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概述1.第五单元知识点回顾•字音、字义的概念、构成与特点•基本词义的构成、排列与运用•词的分类、构成与特点•词义变化与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词语的搭配、用法、辨析和专有词2.语文表达技巧回顾•用词正确、传神•设计合理、独具匠心•情感表现、感人至深•组织语言、条理清晰•第二部分:语文写作实践1.课前作文指导•写作主题和要求呈现•写作技巧指导和注意事项•课前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2.课堂写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论点和论据的归纳和整合•听写、默写或书写原型文3.课后作业布置•课后写作活动的指导和布置•学生自主探究和写作,老师及时批改点评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交互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概述1.复习知识点–由老师提问或学生抽签回答2.拓展知识点–圈读难词、归纳思路–老师讲解补充并范例展示3.完成练习册中词汇和课文的理解、分析和理解任务第二部分:语文写作实践1.课前作文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写作主题和要求–给学生分配写作任务、布置课前作业2.课堂写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整理分论点和论据、词汇或文法问题等–依据任务、听写、默写或书写稿件3.课后作业布置–老师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个别或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评价和点评教学评价1.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可以独立或协作解决复杂的语文问题,比如分析语词搭配、辨析同义词、运用写作技巧等,学生可以探究和学习的能力比起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

2.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编写的作文文采斐然,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写作思路清晰,排列有序,词汇运用充分,表达方式多样化、生动而具有感染力。

3.兴趣培养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自觉思考,并表现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复习教案新人教版一、复习导引(一)复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二)复习重点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风筝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

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

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羚羊木雕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散步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进度第五单元复习课型复习课备课时间年月日主备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五单元复习如何突出重心教学目标(1)懂得“中心思想”的具体含义。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3)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难点:学会在写作中如何突出中心教具PPT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旁批章节学情分析:学生目前写人记事文章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重点不明,不会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中心,文章详略不当等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单元要求,树立整体性观念,让学生结合单元文章的学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中心突出”这一要求。

复习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意”是文章的灵魂,统帅着全篇的内容。

我们作文,只有先将“意”立起来了,才能写出神采的文章。

(二)创设活动,学以致用活动一:妙用课文,学习方法思考: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各运用了哪些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学生完成下列表格课文表现的中心《猫》《动物笑谈》《狼》学生自主完成,师生交流。

总结方法:1、设置线索,贯通全文。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运用技巧,细致描绘。

4、议论抒情,卒章显志。

活动二:经典回顾,再探方法思考: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还有哪些文章运用了什么技巧突出中心?以《雨的四季》《荷叶·母亲》《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让学生找出这三篇文章的主旨句,并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

篇目主旨句主旨句位置主旨句作用《雨的四季》《荷叶·母亲》《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1、开篇点题;紧扣题目,醒目、简洁,开门见山,引领全文,或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2、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提炼升华,耐人寻味。

3、文中点题:处处扣题,意明路清,上下连贯,层次分明小结。

这些方法,有的是从文章结构来安排的,有的是从文章内容来叙写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学案第五单元整体感悟圈点读书1.风筝2.羚羊木雕3.散步4.诗两首5.《世说新语》两则兴趣情境导引师:向大家推荐一篇:《妈妈的爱》。

又是一个清晨,又是一个灰蒙蒙的天,又响起了妈妈的唠叨,又开始了一天的运行。

机械的我不得不从暖和的被子中爬起来。

看着早已准备好的早饭,听着妈妈的絮絮叨叨。

一片惨白。

清早的大道没有一丝人气,飘飘荡荡只有我这么一个幽灵。

风在吹刮着,树在摇曳着,心在抖着。

妈妈就是妈妈,我都出了门还追上来,"别忘了带手套,天凉。

"妈妈将手套给我时,我看见了,一双冻紫了的手。

又是一片惨白。

我含着热泪看着妈妈远去的身影,雾太浓了,但仍能清晰的看见母亲的背影。

我好恨,难道就一直这么下去吗?难道就不能谅解妈妈吗?难道一册就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不想,也不敢想。

或许是我太过于认真,太过于较劲,一直没能理解那天发生的事,我还依然记得…"干什么看我日记?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吗?太过分了,妈妈!我一直很尊重你,也希望你能尊重我!""我…"母亲支支吾吾的,我更加肯定了。

之后,我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直到现在。

放学了,又是一个没有笑声的晚餐。

母亲收拾好碗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静静地织着毛衣。

"啊!你,你这是干什么?…"妈妈惊讶地看着我。

我拿着日记本说:"妈,你看吧!你想看就跟我说一声,好吗?"妈妈沉默了,许久,妈妈语重心长的说:"其实,上次的事都是妈不对,妈向你道歉,你也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妈妈尊重你,都怪妈…。

"我哭了,虽然想极力伪装自己的脆弱,但终究还是哭了,也看见了妈妈在黑暗中的抽泣。

又是一个清晨,又是一个灰蒙蒙的天,没有了妈妈的唠叨,也没有了我的抱怨。

我做好早饭,轻轻的关好门。

妈妈就是妈妈,依旧追了出来,塞给了我两个鸡蛋:"别饿着了,多吃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与重点】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体会鲁迅散文蕴含的感情。

4、理解《世说新语》所表达的主题。

【超前复习,知识回顾】一、整体把握我也行!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 正传》。

鲁迅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三闲集》《而已集》等。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围绕“风筝”叙写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上的压制,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

2、《金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展开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

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纸船》采用托物寄情的手法,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文中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3、《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人员编写的《世说新语》,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全书共8卷,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

本文编入“言语”门。

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故事,对才女谢道韫给予了有力的赞赏。

谢朗的诗形象地写出了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诗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象。

《陈太丘与友期》记陈记七岁时的故事,表现了他的聪慧,但主要是写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

“无信”和“无礼”为全篇核心。

二、基础巩固我掌握!1、给加点的字注音。

蜈蚣(wúgōng)瑟缩(sâ)苦心孤诣(yì)恍然大悟(huǎng)虐杀(nǜe)缠绕(chán)嫌恶(wù)堕(duî)憔悴(qiáo)(cuì)分歧(qí)熬过(áo)一霎时(shà)拆散(chāi )咕咕(gū)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衍(yǎn)匿笑(nì)欹斜(qiī)并蒂(dì)谢道韫(yùn)骤然(zhîu)犄角(jī)脸颊(jiá)伤疤(bā)怦怦(pēng)2、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课标要求掌握3500字,并会区分同音异形字、形近字。

(2)掌握名著作者作品,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2.教材分析:
字音、字形考查是中招考试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

作者作品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3、中招考点:
河南中考2013、2014和2015年字音字形题一直都占4分。

第一道是考查字音题:重点考查辨析多音字、形近字、易读错的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

第二道是考查字形题:重点考查同音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

作者作品常考点有: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4.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要加强字音字形的练习,为中招考试打好基础。

名著作者作品要掌握牢,为名著阅读题打基础。

二、复习目标
1.能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辨别多音字,并能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2.能说出重要的文学常识。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能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辨别多音字。

通过做检测题,能归纳总结出字音、字形题的做题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能归纳出重要的文学常识,做文学常识题应掌握的要点,并会运用这种要点解决此类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