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拱棚花椰菜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春拱棚花椰菜种植技术
1、花椰菜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季节和市场需求,选择植株生长旺盛、株型紧凑、多蜡质、大而紧凑的花球、外形美观、优质高产、抗病耐贮运、适销性好的品种,如中青1号、绿菱、丽露等。

2、花椰菜育苗
2.1苗床准备
一是苗床选择。

花椰菜苗床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一般筑宽1.0~1.2m、深沟高畦的苗床,每1hm2大田需准备面积90m2左右的苗床。

二是床土配制。

选用近几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园土2份、充分腐熟过筛的有机肥
1份混合,1m3床土再加三元复合肥15-15-151kg,充分混合后在苗床上平铺10~15cm厚,然后深翻整平,苗床要平整、疏松。

三是床土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
双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按1∶1比例混合,按1m3用药8~10g与细土4~5kg混合配
制成药土,播种时2/3药土铺于床面,1/3覆盖在种子上。

2.2种子处理
按照苗床播种量5~10g/m2,将种子放在50~55℃的温水中,进行搅拌浸种20~
30min。

将浸好的种子在室温的水中浸泡6~8h,然后将种子清洗干净后,在20~25℃条
件下进行催芽。

在种子催芽的过程中每天用温水将种子淘洗1遍,并上下翻动。

待种子有
3/4露白时,即可播种。

2.3播种
一是选择合适的播期。

早春花椰菜播期为11月,定植期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夏
花椰菜在4月中下旬播种。

二是选择合理的播种方法。

在播种前一天下午或当天上午浇足
底水,待水下渗后覆一层细干土和2/3的药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内,然后随即在种
子上面均匀撒1cm左右的营养土和1/3的药土,俗称”盖子泥”,厚度以0.5cm为宜,表
面可用洒水壶再洒少量的水。

最后在苗床上再用竹竿搭建小拱棚,并覆盖地膜保湿。

露底
夏季育苗,小拱棚上盖遮阳网、防虫网。

当有40%左右出苗时,及时于晴天下午揭去地膜。

2.4苗木管理
一是温度管理。

育苗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温度,一般播种后36~48h出苗,3~4d
后齐苗。

在出苗前白天的温度保持在25℃,夜间的温度保持在12~15℃。

出苗后温度逐
渐降低,白天为12~20℃,夜间为8~10℃。

分苗后保持20℃左右的气温,缓苗后气温保持15~18℃。

夏花椰菜的播种期正是高温季节,要采取网膜结合的防雨、降温措施,以利于培养壮苗。

二是肥水管理。

为了促进幼苗正常生长,苗床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其水分管
理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如果苗床湿度较小,出现干旱现象,要及时用喷壶浇水。

苗期
一般不需追肥。

三是分苗。

分苗一般在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后将苗放入营养钵纸袋或种植在营养土块中。

分苗后栽植的营养土和育苗过程中的营养土相同。

为了保证分苗工作的顺利进行,分苗前要先浇透苗床,起苗要小心,做到不损伤苗的根系。

分苗的株行距为8cm×10cm。

四是分苗后的管理。

为了防止幼苗灼伤,在夏季分苗后要及时覆盖遮阳网,气温保持在20℃左右,分苗后保持土壤湿润,苗床干燥时浇水,浇水的方法为小水勤浇或喷水。

3.花椰菜种植前的准备
3.1施基肥
花椰菜在整个生长期需要大量肥料,因此在定植前应施用足够的基肥。

一般情况下,移栽前全耕层施全分解优质有机肥600t/hm2,蔬菜专用复合肥750~1050kg/hm2,或尿素75~90kg/hm2,磷酸二铵195~300kg/hm2,硫酸钾150~240kg/hm2。

3.2整地做畦
施用有机肥后,土壤应深耕,仔细翻耕25~30cm,形成大垄或高畦。

山脊或边界的宽度为1.2米,高度为20厘米。

边界之间的沟渠宽度为25厘米,为倒梯形。

早春,在栽培垄或畦面中部开设“V”形小沟,在膜下暗灌。

4、花椰菜定植
4.1种植方法
当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定植时采用双行定植,尽可能做到带土、带肥、带药移栽,并注意保持苗的营养块完整不散坨,以免伤根,利于缓苗。

定植时采用暗水定植法,即先开定植穴,将苗摆入穴内,浇水,待水下渗2/3时再覆土。

春花椰菜定植后要及时铺上地膜,铺膜后用细土封好地膜定植孔。

4.2种植密度
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选择适宜的密度,早熟品种株行距为40~
50cm×40~50cm,晚熟品种株行距为40~50cm×60cm。

定植结束后应立即浇足活棵水,促使活棵。

5.花椰菜田间管理
5.1肥料管理
花椰菜在生长期间吸收大量肥料,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重点是加强早中期肥水管理。

花椰菜在发芽前需要较少的营养。

定植约20天后,花蕾开始出现并逐渐扩大,植株需要大量营养。

因此,在花球膨化期应保证肥料供应。

具体操作可结合生长趋势、外观、叶色的变化灵活掌握,可采用“前推中重后补”的施肥技术。

慢苗水应在种植
后4天浇灌。

当基肥不足时,可以用水冲洗和施用尿素。

制备比例为100g尿素和50kg水。

当土地稍干时,将翻耕除草与土壤耕作结合进行2~3次,以防止后期倒伏。

早熟和中熟品
种一般蹲育7~10天,晚熟品种蹲育10~15天。

蹲下后,结合浇水和中耕施用
750~825kg/hm2腐饼肥,保持土壤湿润。

在早熟品种中,花球直径为3~4cm时,结合浇水,在90~180kg/hm2追施,硫酸钾60~90kg/hm2或特殊复合肥225~300 kg/hm2可在花球
生长中期添加一次,追肥量与上述相同。

此外,在花球膨大期叶面喷洒0.05%~0.10%硼砂溶液和钼酸铵溶液,可有效提高花球质量。

在收获前15天左右停止追肥。

5.2水分管理
花椰菜在不同的生长期有不同的水分管理标准。

首先,移栽到慢苗期:这一时期的浇
水是基于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采用反复少量灌溉的方法,以确保幼苗的存活。

浇水的时
间应该是晴朗的傍晚。

二是慢苗后:在此期间,花椰菜进入营养生长期,叶面积逐渐增大,根系也加快了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加。

此时,应经常浇水,以促进深层根系。

然而,在这
个时期浇水越多并不越好。

在莲座期形成之前,应适当控制水分,以避免植物过度生长,
并确保植物从营养生长逐渐转变为生殖生长。

三是抽穗期:在这一时期,要严格管理用水。

在抽穗的早期阶段,确保植株有足够的水分。

在水分较少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花球形成时间提前。

这个花球不仅体积小,而且质量差。

相反,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生长,花球容易感染疾病。

浇水时,注意不要将水直接浇在花球上,以免损坏花球。

收割时,应
适当控制供水,尤其是在收割前几天,不宜浇水。

5.3束叶遮荫
充足的光照是营养物质合成和积累以及花球生长和扩张的必要条件。

花椰菜生长过程
中应确保良好的光照。

但是,如果光线太强,花球容易变黄,质量和外观变差,经济效益
降低。

因此,应该做好阴影处理。

6、花椰菜病虫害防治
6.1苗期
绿菜花苗期最易发生的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治方法为苗床多通风换气,降低土
壤湿度,适当控制地温,必要时可撒一些干土来降低湿度,及时除去初见苗,并对周围土
壤进行消毒处理;药剂可用普力克800~1000倍液、98%恶霉灵3000~4000倍液、25%瑞霉
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菜青虫等,
可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

6.2现场阶段
大田期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及甜菜
夜蛾等,可以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7.花椰菜收获和储存
在绿菜花顶端的花球充分膨大、花蕾尚未开放时,一般在花球形成后1个月左右要及
时采收。

采收过晚,易造成散球和开花,出现毛球,品质变劣。

采收时间最好在早上6:00—7:00,禁止中午或下午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不锈钢刀具割掉根部,保留3~5片嫩叶。

采收后的绿菜花耐储性较差,一般贮存温度应控制在0℃左右。

一、品种选择
秋冬花椰菜宜选择抗热性强,产量高的洪都16、天津港花等品种。

二、育苗
1.苗床准备。

花椰菜均进行育苗移栽。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前
茬是非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作苗床,提前整地,充分晒土,亩施5000公斤优质腐熟有机
肥和适量复合肥,整平后做成高畦,畦宽1—1.2米,长6—8米,苗床四周挖好排水沟,
以利排水。

2.播种。

一般来说,种子从7月下旬播种到8月初和中旬。

可以使用干种子,也可以
在冷水中浸泡3-5小时。

在取出并控制干燥后,播种。

播种前,要浇足底水。

渗水后,在
苗床上撒一层薄薄的细土。

种子均匀地播种在边界上,并覆盖1厘米厚的细土。

育苗正值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播后立即搭荫棚,以防高温、暴雨危害幼苗。

此时高温
干旱,要勤喷小水,保持畦面湿润,出齐苗后要浇小水降温。

3.苗床管理。

及时除草疏苗、苗期氮素营养不足或根系伤害过大,容易造成“早球”,造成小花球,失去商业价值。

因此,第二次间伐后,应结合浇水进行轻度追肥。

苗期在雨季。

我们不仅要防雨防涝,还要注意抗旱。

在干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倒少量的水来保持
土壤湿润,防止“早熟球”或过度生长。

此外,种植前应进行苗木分区,以扩大苗木生长
的营养面积。

一般情况下,播种边界与分苗边界的比例为1:4。

播种应在阴天或下午温度
较低时进行。

一株植物应该是10厘米见方的。

播种后,倒入开放的水以降低温度并促进
生根。

浇完后,及时进行浅层中耕,促进和减缓苗木生长,并尽可能控制浇水,防止病害
入侵和过度生长。

三、定植
8月底9月初左右,适宜苗龄30-35天,栽种真叶5-6片。

种植前,每亩施用腐朽有
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形成东西边界,长6-8米,宽1.2米,行距40×60
厘米,深10-12厘米,每亩2700株。

然后倒点水。

四、定植后管理
播种后,适当浇水1-2次,蹲3-4次。

7-10天后,天气转凉,花椰菜进入旺盛生长期。

大力推广化肥和水。

结合浇水,每亩10-15kg尿素或800-1000kg腐殖质交替施用2-3次,扣除棚后不施肥。

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尤其在叶片旺盛生长期和花球肥大期,不可缺水,一般5—7天浇一水,10月中旬后,气温逐渐降低,要控制水量和浇水次数。

五、拘留棚后的管理
10月中旬以前,将棚架搭好,备好塑料薄膜最好是无滴膜,10月下旬覆膜扣棚,立
冬前后夜间加盖草苫,为满足整个扣棚期间的水分需要,扣棚前浇一次大水,以后不再浇水。

棚后管理的关键是温度和空气湿度。

由于高温高湿,不仅植株容易生长和发病,而且
花球小,产量低,品质差。

因此,在关棚初期,要掌握早开晚关的大型通风措施。

随着外
部温度的逐渐下降,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应相应减少。

一般情况下,早上棚内温度达到15℃时开始通风,棚内温度不超过25℃,下午逐渐减少通风。

当棚内温度降至15℃时,应关
闭风口。

在严寒或多云的天气,有必要晚些时候揭开它,并在早上用稻草覆盖,不通风或
通风不足。

六、收获
一般来说,收获时间为11月底至12月初,不应推迟,以免冻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