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学难点】体会祖父的爱,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齐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也品读了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生:美丽、多彩、生机勃勃……
一生板书:生机勃勃
师:这是描写景物的一个自然段,在课文里,第13自然段也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我们就走进第13自然段,看一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二、自主学习
(一)活动一、走进园子、品味“自由”
【课件展示:活动一走进园子、品味“自由”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并画出相关的语句、做出批注。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并联系文中词句说说自己的理由。
3.汇报展示。
】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生读:【活动一走进园子、品味“自由”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并画出相关的语句、做出批注。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并联系文中词句说说自己的理由。
3.汇报展示。
】
2.师:现在开始自主学习。
3.师:现在我们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
【课件展示第十三自然段文字】
生1:我们组认为这个一个任性的园子,我们是从下面的句子看出来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话,就开一谎话,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些植物很随心所欲,很任性,想怎么长就怎么长。
生2:我们组想来补充一下,我们找到的也是这几句,但我们认为这是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因为这些植物都是自由自在随意生长的,没有人去管它们。
生3:我们组也觉得园子是自由的,你看,小萧红看到花儿开了,就觉得花儿从睡梦中醒来,她把花儿当人来写,写活了,睡够了就开花,多么自由、有趣!
师: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其实作者写植物动物的自由,也是为了写小萧红的自由,写景是为了衬托人物。
这样的写作方法就
叫做借景抒情。
我国著名的大学者王国维,他的《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句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多媒体展示)。
师:意思是说:景物的描写都是用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的。
例如,当你开心的时候,景物就变得美好,当你伤心的时候,景物也不那么美好了。
景物悲,人物悲;景物喜,人物喜。
这样说来,园子中景物的自由快乐就是萧红的自由快乐。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读出小萧红自由快乐的感觉。
师生共读,师前半句生后半句。
【课件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话,就开一谎话,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师:在这个自由的园子里,倭瓜、黄瓜、玉米、蝴蝶是如此随心所欲,除了它们还会有什么植物、动物呢?它们又是如何自由生长、生活的?生:大大的西瓜、飞舞的蜻蜓、跳跃的蚂蚱……
师:那咱们写一写吧。
(二)活动二、运用方法、学写片段
【课件展示:活动二运用方法、学写片段
1.模仿下面的句式,发挥想象写一写。
愿意就,愿意就。
愿意就,它若愿意,也没有人管。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
3.汇报展示。
】
生1:西瓜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愿意长多甜就长多甜。
师评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2:萝卜愿意长成什么形状就长成什么形状,它若愿意长成火箭的样子,也没有人管。
师评价:好奇特的想法。
生3:蚂蚱愿意跳多高就跳多高,它若愿意跳到云朵上去,也没有人管。
师评价:你的语言真美。
…………
师:以后在同学们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
真是一个自由的园子啊!在这自由的园子里,小萧红做了哪些好玩的事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三)活动三、走近萧红,品读趣事
【课件展示:活动三走近萧红,品读趣事
1.默读课文第3——12自然段,找出小萧红做的趣事,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并画出相关的语句、做出批注。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并联系文中词句说说自己的理由。
3.汇报展示。
】
【课件相机展示课文相关内容】
第三自然段:【课件展示:祖父一天都在……踢飞了。
】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园子。
请同学们看第三自然段,小萧红在园子里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跟着祖父,学祖父干活,学祖父的样子,我们觉得很有趣。
师:你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有趣来?
生读,师出示句子。
【课件展示: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比较:祖父栽花,我栽花;
祖父拔草,我拔草。
】
师:自己读一读,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生:都是四个字,有节奏感,像诗歌一样。
/能体会到小孩子跟着大人学,大人干什么她就干什么的那种好奇、可爱。
师:一起读一读。
师:好,哪个小组还想说?
生:我们小组也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园子。
“当祖父下种,……踢飞了。
”大人都是认真干活的,小萧红却在那里胡闹捣乱,“瞎闹、踢飞”写出了小萧红的天真、可爱和淘气,她根本不是帮祖父下种,而是在玩儿。
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个有趣的园子。
师:你再读一读,把小萧红的胡闹感觉读出来。
(汇报其他小节的感受)
生1: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祖父铲地,……留着。
小萧红很淘气,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分辨不出苗和草,也没有人管
她。
生2:我们小组做一下补充,通过这一自然段,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因为祖父对小萧红十分宽容,她把苗都割掉了,也不生气责怪她。
生3:我们小组也想做一下补充: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从祖父怕我拿不动锄头,就把锄头杆拔下来,可以看出祖父对我十分疼爱。
生4:我们小组也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但我们是从第五——十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小萧红把苗铲掉了,留着一片狗尾草时,祖父不但没有生气还笑起来,然后非常有耐心地教小萧红如何分辨谷子和狗尾草。
【课件展示:当祖父发现……真像狗尾巴。
】
师:那你们小组能不能分角色来读一读呢?
生5:我还想对他们小组做一下补充,我们认为这还是个充满知识的园子,因为祖父还教我如何分辨谷子和狗尾草。
生6: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个无拘无束的园子。
因为在第十一自然段中,我们看出小萧红做事情没有长性,三分钟热度。
她无拘无束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十分天真可爱。
师:嗯,读着读着,让我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生接:小猫钓鱼)生7: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个快乐的园子。
请大家看第十二自然段。
小萧红十分顽皮,她在园子里无拘无束很快乐。
师:谢谢你,请坐。
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好玩吗?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边做动作边读一读。
师:请坐,真快乐!
生8:我们小组还认为这是一个幸福的园子,因为在这几个自然段中,我们读出了小萧红在园子中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生活,祖父又是那么宽容、慈祥,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园子很幸福、小萧红很幸福。
师:是呀。
祖父和我在园子中的生活如此快乐、自由。
这个园子承载了祖父和我之间怎样的情感呢?(爱)
祖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地滋润着萧红,悄悄地在萧红的心中流淌。
正是祖父的爱,给了她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
她把对祖父的无限怀念化作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
(四)活动四、拓展延伸、感悟“凄婉”
师: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在课前预习单上,也有同学对此提出了疑问:这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这么美好的园子,为什么矛盾要称这本书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呢?
老师想给大家读一读在《呼兰河传》这部小说中,萧红所描写的另外一个女孩的生活。
这个女孩只有12岁,却被送到一户人家当牛做马,最后被这户人家折磨而死。
(出示萧红描写女孩临死前的一段话)
师配乐朗读。
师:这样的描述,这样的夜晚,你们感受到的又是什么?
生1:我感受到呼兰河的寂静,还有种十分压抑的感觉。
师:这种无声的控诉。
生2:我有冰天雪地的感觉。
生3:感受到了忧伤和悲痛。
生4:感受到了伤心和沉重。
师: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今天我们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请同学们课后就去读《呼兰河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