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统计第六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原材料库存量的构成 经常储备量、保险储备量、季节性储备量
原材料储备定额和周转统计

(一)原材料储备定额
企业原材料储备定额:企业在原材料储备中的数量标准 两种表现形式:定额储备量、定额储备天数 包括三部分: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和季节性储备定额 经常储备: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过程对原材料的经常需要而设立 的储备。其大小决定于原材料供应周期的长短和平均每日原材料消费 量的大小。最高限度是在前后两次供货之间的时间内,所需要入库的 原材料数量
企业收回借出的原材 料两种处理方法
第三节 建筑材料库存统计
②、原材料消费量 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原材料数量。 统计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原材料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数量
必须注意以下两条原则:
A必须是在本企 业内使用的 谁消费谁统计
自备的、借入的、用来消费的就算
借出的、委托外单位加工的,不算
与原材料的来源和所有权无关,只 与是否在企业内部使用有关。
原材料储备定额 原材料实际保证天数 * 100% 执行情况(%) 原材料储备定额(天数)
2.将实际储备量与定额储备量相比,分析储备定额数量执行情 况:
原材料储备 原材料实际库存量 *100% 执行情况(%) 原材料定额储备量
原材料储备的周转速度
1.原材料周转次数。它表明在一定时期内库存原材料周转 了多少次。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设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 方法
一、统计范围 机械设备统计的各项指标都是按机械设备 的所有权统计的,包括各公司所有属于固 定资产的施工机械设备,不论在用、在修、 待修、在途、闲置以及尚未批准报废的机 械设备。
二、机械设备数量和能力
1、实有台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实有的机械台数。 实有机械台数按技术状况可以分为完好、在修、待修、 闲置、待报废等。 2、平均台数:是指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机械台 数,是根据在报告期内每天的机械台数相加,用日历 日数去除而求得的数据。 3、实有能力:是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同类机械设计 能力或查定能力的总和。机械能力一般按机械的工作 部分或动力部分的容量(或功率)计算。 4、平均能力:是指报告期内同类机械平均每天的能 力,即用报告期内每天的同类机械的能力数相加,用 日历日数去除而求得。
二、 期末实用台数:指报告期最后一天实际拥有 的机械台数。 三、 总能力:指报告期最后一天同类机械设计 能力或额定能力的总和。 四、平均能力:指报告期内同类机械平均每天的 能力,即用报告期内每天同类机械的能力相加, 用日历日数去除而求得。 五、制度台日数:指报告期内全部机械台数(不 管机械的技术状况、工作状况如何)乘以制度日 数(日历日数减例假节日数)之积,或用日历台 日数•(全部机械台数乘日历日数)•减去例假节 日台日数(例假节日台日数乘全部机械台数)。
以投入生产工序作为消费量统计
B必须是实际 一次投入以后多次使用的不重复计算消费量。 投入使用的。 车间或工地已经领取但尚未使用的原材料 不能计入消费量。
④、原材料库存量 必要性:生产是连续的,而原材料却是分批供应的, 因此为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 原材料。 按其作用不同分:经常储备和保险储备 经常储备:是保证企业日常生产需要的储备。它是在 前后两批原材料进厂的供应间隔期内,为保证生产不 间断进行所需要的原材料储备。 保险储备是未来防止原材料供应发生不正常情况时不 致使生产中断而建立的储备。平时是不准动用的。 定义:是指企业在一定时点上尚未使用而实际存有并 归企业所有或支配的原材料数量
以上四者的关系如下:(原材料收入量、消费量、 拨出量、库存量) 原材料期初库存量+本期原材料收 原材料期未 = 入量-本期原材料消费量-本期原材 库存量 料拨出量±盘盈(盘亏) 其中:盘盈盘亏就是指实际库存与帐面 库存的差异。小于0就是盘亏,大于0就 是盘盈。
企业原材料库存量的构成

企业原材料库存量:指一定时点上经验收入库,尚未使用的实际结存 数量 (一)原材料库存量统计的范围 必须是企业有支配权的原材料数量。不论其来源如何,也不论其存放 地点如何,只要是尚未进入消费(使用),尚未转移支配权的库存原 材料都要计入
第六章 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统计
第一节 建筑材料收入量统计
二、材料收入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材料收入计划是组织材料供应的依据。
一、材料收入数量的检查 检查材料收入数量,可将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收入量对比,说明各种 材料的进货是否完成计划以及完成的程度,然后对报告期收入量计划 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各种进货来源情况,以便今后改进材料供应 检查 工作。
1、技术装备率(万元/人)= 报告期机械设备净 值 报告期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动力装备率(千瓦/人)= 报告期机械设备总功 率 报告期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3、成新率= 报告期设备净值×100% 报告期设备原值
1.机械总台班数:为各公司所属 机械设备在报告期内的制度台班 数之和。 2、机械设备制度台班数应以交 通部发布的现行“公路工程机械 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中的规定为准。
保险储备:指企业为了防止由于经常供应万一中断而影响生产所设立 的储备。储备量应是经常储备用尽后,在紧急催促下一期原材料运来 之前企业所需要的数量
季节性储备:由于原材料供应的季节性中断而设立的。最高限度是季 节性供应中断期间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总量,最低量接近零
企业原材料储备需要进行定额执行情况分析
1.将实际储备天数与定额储备天数相比,分析储备定额天数执 行情况:
二、材料收入品质的检查
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 按照产品产量 计算的品种计划完成率,其计算公式 为: 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报告期 实际完成计划产量的产品品种数/报 告期计划生产的产品品种数)×100%
三、材料收入及时性的检查
供应时间是否及时防止产生(被迫停工 待料)
(2)原材料收、支、存统计
①、原材料收入量 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收到并经验收理入库手续 的原材料数量。 必须注意以下两条原则: 购入的、来料订货的借入的。 A必须是企业实际收到 在途材料不算 的。谁收入谁统计 实际到货与货单上不符的,按 实际到货算 B必须是办理了验 已到本企业没办手续不算。 收入库手续的。 如急需用了没办手续的原材料则 应计入收入量。
三、机械设备利用情况
1、日历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部机 械台数(不管机械技术、工作状况如何) 乘日历日数之积。 2、例假节日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 部机械台数(不管机械的技术、工作状 况如何)乘国家规定的例假、节日数之 积。全年例假、节日数一般按59天计算。
3、制度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部机械台数(不管 机械的技术、工作状况如何)乘制度日数(日历日数 减例假节日数)之积;或用日历台日数减例假节日台 日数求得。 4、完好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日历(或制度)台日 数内处于完好状况下的机械台日数。包括修理不满一 日的机械。不包括在修一日 以上、待修、送修在途的机械。
车间从企业仓库领用 但没用完的材料
本期领用但没用完而退回的材 料,不计入收入量,而只需冲 减本期发料数即可。
(退料)
上期领用但没用完而退回的 材料,要作为其他收入而统 计在原材料收入量中。 若收回同期借出的原材料 不计入收入量,而只需冲 减本期拨出量即可。
若收回以前时期借出的原 材料,则作为其他收入统 计在原材料收入中。
六、例假节日台日数:指报告期内全部 机械台数(不管机械的技术、工作状况 如何)乘国家规定的例假节日数之积。 七、完好台日数:指报告期内制度台日 数内处于完好状态下的机械台日数。包 括修理不满一天的机械台日,不包括在 修一天以上和待修、送修在途的机械台 日数。 八、实作台日数:指报告期内机 械实际工作的台日数,不论在一日内参 加生产时间长短或几个台班。均算为一 个实作台日,例假节日加班台日也包括 在内。
四、机械设备效率
1、机械实际完成总产量:是指报 告期内同类机械实际完成总产量, 即相同机械实际完成产量之和。 不能按机械单位能力乘机械工作 次数计算。 2、效率:是指报告期内同类机 械的单位能力完成的产量(包括 待处理待报废的机械能力)
3、效率计算公式:
效率= 报告期内机械实做台班数 ×100% 报告期内机械总台班数 由于按机械的能力和产量计算效率比较复杂,均按 台班进行计算。 机械实作1-4小时(含4小时)为 0.5台班,4-8小时为1个台班。
④、原材料库存量
必须注意以下两条原则:
①必须是企业有权支配动用的。 谁支配谁统计 不论是购入的、借入的、 不论是放在外单位、还是委托外单位代 为保管的。 若没权支配,即使错发到本企业也不 能作为库存量统计 即使领走,但还没投放第一工序, ②必须是尚未使用 应办理假退料手续而计入库存量 而实际结存的。 期未盘点出现盘盈或盘亏,则按实有 数统计而不、机械设备价值:是指报告期本单位全 部机械设备的价值,应分别按原值和净值 计算。 2、机械总功率:是指报告期本单位自有 机械设备的总功率,单位用千瓦表示,按 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计算。包括机械本身 的动力和 为该机械服务的单独动力设备(如电动机 等)。电焊机、变压器、锅炉不计算动力。
5、实做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机械实际出勤进 行施工的台日数。不论在一日内参加生产时间 长短或分作几个台班,均算做一个实作台日。
6、完好率、利用率计算公式:
完好率= (报告期制度台日数内完好台日数 + 例假节日加 班台日数)×100% 报告期制度台日数+例假节日加班台日数 利用率= (报告期实做台日数+例假节日加班台日数) 报告期制度台日数+例假节日加班台日数 ×100%
报告期原材料消费量 原材料库存周转次数(次)= 报告期平均库存量
2.原材料周转天数。表明原材料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日历天数 原材料周转天数(天)= 周转次数
= =
报告期平均库存量 报告期日历日数 报告期原材料消费量 报告期平均库存量 平均每日实际消费量
第四节 建筑机械设备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