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游记(精选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游记(精选五篇)
第一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游记
2013年6月23日,随着我党“七·一”生日的来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为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公司党委领导的统一率领下,上上电缆集团的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一起参观了溧阳新四军江南纪念馆。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座落于溧阳水西村的光裕堂,这里原是新四军一支队、江南指挥部的司令部,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
纪念馆门口的石壁上刻着王必成将军的题词:“没有水西村,就没有茅山根据地,就没有东进,就没有苏北根据地,也就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新四军水西指挥部的重要历史作用。
纪念馆的大厅内屹立着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的全身铜像。
紫色的帷幕上,镶嵌着原新四军秘书长、中顾委委员李一氓的题词:“威震江南,功在民族”。
整个展览大厅内,以照片、实物、图表、电子模型等展品,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粟裕的率领下,深入苏南敌后,开创和发展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历程。
新四军英勇善战、百折不挠、特别能战斗、永不言败,其精、气、神必将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我们认真听取了纪念馆有关人员对建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经过情况及浴血奋战等有关事迹的介绍,观看了新四军有关事迹材料的录像,大家深切感受到陈毅、粟裕同志带领新四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创下光辉业绩的来之不易。
同时也听取了2位即将转正为正式党员的代表发表的心得感想,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我们当前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共筑我们每个上上人的个人梦想和企业的上上梦。
历史总是一面镜子,留给后人的既有经验和精神,值得学习;又有教训,值得吸取。
这段历史永远值得我们回味。
此次之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
如今和平生活的不易,更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今天奉献一生的中国脊梁。
是他们用身体做笔,化灵魂为墨,书写了今日中国的美好篇章。
第二篇: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有感
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有感
10月24日,老师带着大家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参观,除了我是解说员,所以我知道的并不是走马观花。
那天,我身戴小蜜蜂话筒,把每一部分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我选了第二部分做为演讲内容,我先从一进大门看到的说一说,竖立在眼前的是张丹北区域图,常州在平面图上靠东南方向,丹阳在地图中间的下面部分,而我们所属的界牌镇便在中间的左部分,那一条蓝色的绸带,是我们祖国的长江啊!接下来,是第二部分,是一位女生演讲,细细的声音,最重要的是那一幅版画描绘的是百姓们手持大刀,枪,等武器,杀死了一名日本鬼子。
接下来是我演讲的第二部分,丹兆抗日游击根据地,来看看这些人物图片吧!“管文蔚”“管寒涛”“韦永义”“梅嘉生”等等都是我们丹阳英勇无比的抗日英雄,大家应该为他们鼓掌……
这些英雄人物和历史旧址告诉我们,现在我们这些富饶的生活都是他们奉献了生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第三篇:新四军纪念馆游记
新四军纪念馆游记
清风微拂脸颊,又是一年踏青时,我们跟随着近代史课老师一起去了盐城著名的新四军纪念馆,来追随先辈的遗迹,更来感受那段无法忘记的历史。
一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前的就是那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的徽章,镶嵌在花岗岩的展厅门前,让我不由的肃然起敬,那是一个怎样的队伍,又有一段怎样的经历。
迈着沉重的脚步,我踏入了馆内,新四军纪念馆分为六个展厅,楼上四个和楼下的两个,在我们手足无措,不知该从哪个展厅开始时,正好纪念馆内的导游小姐在为外地游客讲解,于是我们也跟随其后,
来了一次全新的新四军之旅。
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馆藏的满洲的“自行车”,那是一辆破旧的普通自行车,静静的呆在角落里,起初我们都没有在意,认为只是一件普通的藏品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导游却说这辆看似不起眼的自行车,它可是纪念馆里的镇馆之宝,它是一件有传奇色彩的战利品,它的主人曾经过来看过,证实的确是,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胜利啊!
一楼展厅中的一面墙也引发了我的兴趣,那是一面布满窟窿的墙壁,这些窟窿里都有红外线感应,当你把手伸进窟窿时,能听到阵阵枪声,每个窟窿的枪声也是不同的,听着这些枪声,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新四军们浴血奋战,不畏艰险,在烽火连天中为了人民的胜利而向前冲。
想到这些时,我真的感到了先辈们的无畏。
当我看累了坐在一楼座椅上休息时,无意间抬头,正好看到了墙壁上挂着的两幅油画,一副颜色很暗淡,另一幅却很鲜艳,他们生动再现了新四军们和敌人进行惨烈的斗争场面,画面上的新四军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慷慨激昂,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攻击,丝毫不手软,为了胜利而向前冲!!
时间过得飞快,两个小时的参观到此结束了,带着些许遗憾,我们离开了新四军纪念馆,这次虽然没有真正了解N4A,但我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尊敬,他们是我们的先辈,更是民族的骄傲与灵魂,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要感恩他们!在这清明将至的时刻,让我们出门踏踏青,怀念怀念先辈们。
第四篇:新四军主要战斗
新四军主要战斗
蒋家河口战斗
新四军对日军的首次战斗。
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一部,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洒湖市)东南蒋家河口设伏。
中午,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巢县守备队乘船至运漕河(裕溪河)西岸一带抢掠,新四军当即进行狙击。
韦岗战斗
新四军在长江以南对日军的首次战斗。
1938年6月,新四军先遣
支队在粟裕率领下进抵南京镇江之间,破坏了下蜀街铁路。
17日凌晨2时,先遣支队步兵6个班,轻机枪1个班,短枪1个班,冒雨进抵镇江东南15公里之韦岗(原称卫岗,今属江苏丹徒县)设伏。
上午8时许,日军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司令部和所属部队人员乘汽车自镇江南驶,进入伏击圈后,新四军突然发起攻击。
竹子岗伏击战新四军俘获日军军官的首次战斗。
1938年6月28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一部在江苏省镇江西南竹子岗、孔家边地区(今属丹徒县),伏击日军车队及来援之日军400余人,1938年6月28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一部在江苏省镇江西南竹子岗、孔家边地区(今属丹徒县),伏击日军车队及来援之日军400余人,毙伤日军20余人,俘日军特务机关经理官弦政南,击毁汽车6辆。
新丰车站战斗新四军的首次夜间战斗。
新丰车站在京(南京)沪铁路镇江与丹阳之间,驻有日军第15师团松野联队广江中队40多人,还有特务、汉奸、路警等,共约100余人。
1937年6月30日下午,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营自丹阳县延陵镇出发,隐蔽进抵新丰车站东南18里之东风。
7月1日夜11时许对驻新丰车站日军发起突然攻击,并与敌进行白搏斗,歼灭日军10余人。
又用火攻,将固守房屋的日军30余人全部烧死,并烧毁车站。
此次战斗历时1人半小时,缴获步枪6支、刺刀6把,并和地方抗日自卫团一起破坏铁路一段,电话杆数十根。
新四军亡士兵4人,伤干部3人、士兵3人。
京芜铁路伏击战新四军在皖南袭击日军军用火车的战斗。
1938年7月6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一部在安徽省当涂与芜湖之间,伏击京(南京)芜铁路上日军运输物资之火车,击毁日军军车1列,缴获大批军用品。
朱门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朱门打击士匪武装的战斗。
1938年7月6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一部在第2支队第3团配合下,在江苏省江宁县朱门地区对依附日军、残害人民、破坏抗日的士匪武装朱永部进行攻击,全歼该部800余人,活捉朱永祥,将其解送国民党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法办。
新塘战斗
新四军在南京郊区对日军的伏击战。
1938年7月10日晨,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2营(缺第5连)在南京至句容公路上的新塘附近设伏。
句容县城驻有日军300余人。
京句公路是敌人后方交通的生命线,运输频繁。
10日上午,汽车9辆载日军100余人,并附有步兵重武器,自南京向新塘驶来。
两辆在前,其余7辆在后方一二百米跟进。
日军一进入新四军的伏击圈,即遭到猛烈袭击。
日军下车顽抗。
激战约半小时后,日军自句容县城和汤山镇派出援兵500余人,并有汽车、坦克、骑兵等,在飞机掩护下,向新四军逼近。
新四军遂迅速转移。
此次战斗持续约1小时,毙伤日军40余人,击毁敌汽车两辆。
新四军无伤亡。
地方武装伤、亡1人。
舒西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舒城西打击土匪武装的战斗。
1938年7月10日,新四军第4支队手枪团应安徽省舒城县县长、爱国人士陶若存的请求,星夜赶赴舒城西乡,对盘踞张母桥、天龙庵的土匪武装进行打击,以开展抗日斗争,保护人民群众。
经激战,歼灭土匪武装300余人,俘匪首罗大刚。
句容战斗
新四军首次攻入日军所占县城的战斗。
1938年8月,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为配合国民党第79军向苏南丹阳、武进的进攻,决定以主力袭取江苏省句容县城。
12日夜,第2团进抵距句容县城约4公里之吉利隐蔽,部署兵力;第2营往东昌街,向镇江方向警戒,破坏道路、桥梁;第3营进袭句容城北门外飞机场,并对汤山、东昌街方向实施警戒;支队特务连配合地方武装在天王寺至句容间之五港、双庙、张庙一带阻敌,并破坏公路,掩护攻城部队;第1营乘夜暗用云梯突入城内,顺利占领东南门。
第3营亦入城作战。
经巷战,占领商会及伪自治会。
日军一部固守楼屋。
新四军放火焚烧,烧死日军和汉奸数十人。
接着又向伪县政府及天主教堂进攻。
敌负隅顽抗,新四军以火力封锁正面,从侧面纵火焚烧。
城外飞机场房屋亦被完全焚毁。
攻入城内之新四军一直坚持到13日上午9时主动撤出。
此次战斗共毙伤日军40余人,缴获步枪2支、手榴弹2箱、子弹5000余发、其他军用品若干。
新四军伤亡10人。
小丹阳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小丹阳一带粉碎日军“扫荡”的战斗。
1938年8月
22日,日军为保护(南京)沪、京芜铁路的交通运输,集中4500余人,在20余架飞机及坦克、大炮掩护下,分八路向安徽当涂县小丹阳、鸡笼山一带新四军驻进攻。
新四军第2支队以小部兵力进行阻击,主力在小丹阳对敌一路给予打击后,跳至外线,对当涂之敌和南京、江宁县陶吴镇等地日军进行袭击。
第1支队发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对京杭、京沪、句容、丹阳等铁路、公路展开破袭。
至8月26日,日军被迫退却。
此次战斗共击毙日军20余人,击伤30余人,缴获喷烟筒60余个、军用品一批,并收复了小丹阳、薛镇、护驾墩、横溪桥、桑园铺、博望等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新四军无伤亡。
珥陵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珥陵为支援国民党军而对日军的袭击战。
1938年8月23日,国民党第79军进入江苏省武进、丹阳之线。
同日,金坛日军约200人,并有轻重机枪6挺,炮2门,乘小火轮沿金丹河向北进犯。
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3营为掩护友军作战,在日军迫近丹阳县之珥陵时,即向日军进击。
第7连为突击队,首先在东方桥东侧河边展开;第9连配合地方游击队百余人,对丹阳方向实施警戒并担任掩护。
日军登陆后抢占高处,依托堤埂进行顽抗。
新四军利用稻田禾苗作隐蔽连续冲锋,经5小时激战,击毙日军军官3人、士兵29人,击伤日军军官2人、士兵15人,活捉日军1人。
棋盘岭战斗新四军在皖中棋盘岭对日军车队的伏击战。
1938年9月2日夜,新四军第4支队特务营和第7团第3营4个连及两个便衣班,从挂车河出发,拂晓进抵安徽省安庆至桐城公路上之棋盘岭埋伏。
3日晨9时许,日军汽车80余辆驶近棋盘岭隘口。
便衣班首先头两辆击毁,第3辆汽车亦被集束手榴弹炸翻,后面汽车相继停下,长约10公里;新四军迅速出击。
日军下车乱窜,被火力大量杀伤,其余退至棠梨山顽抗。
此次战斗历时半小时,共击毁日军汽车50余辆,击毙日军70余人,缴获步枪21支、子弹700余发、小太阳旗百余面、防毒面具20余套、指南针20余个、文件两挑、照相机两架、食品罐头200余箱及其他用品。
新四军亡干部1人、班长1人,伤7人。
前隍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前隍反击日军进攻的战斗。
1938年9月9日,日军
纠集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县城和天王寺等据点的2000余人,分五路合围新四军第1支队驻地前隍。
第1支队特连和第1团第2营进行反击,在华山一带粉碎日军的合围,毙伤日军30余人,第1支队司令部旋即移至溧阳县前马附进的宋巷里。
花子岗伏击战
新四军在皖中花子岗对日军车队的一次伏击战。
1938年9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1营在安徽省舒城至合肥公路的花子岗,对乘车前往合肥的日军第116师团一部进行伏击。
经两个半小时激战,击毁汽车41辆,击毙日军80余人,缴获步枪24支,轻机枪1挺,防毒面具12套。
铁铺岭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铁铺岭对日军的伏击战。
1938年9月,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3营从安徽省怀宁县东北的洪家铺出发,进至安庆西北的铁铺岭一带活动,破坏安庆至桐城公路上日军的运输。
13日中午11时许,从安庆方向开来日军汽车3辆。
设伏之新四军以手榴弹将第1辆打翻在水沟内。
车内日军挣扎着爬出水沟。
此时第2辆汽车驶至,日军蜂拥下四,与水沟内爬出之日军会合,共约20余人,退至老陈屋顽抗。
第3辆车亦开至,遭到新四军攻击,向后开动逃跑。
设伏之新四军迅速迂回至老陈屋背后,将日军完全消灭。
整个伏击战历时半小时,击毙日军分队长1名、士兵28名,缴获长枪28支、手枪1支、日本旗1面、军用品一批。
新四军亡士兵4人,伤1名。
棋盘岭第二次伏击战
新四军在皖中棋盘岭对日军的又一次伏击。
1938年9月3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3营在安徽省安(庆)桐(城)公路之棋盘岭伏击取胜后,日军由桐城派出装甲车两辆,载步兵1个中队(100余人),每天来往巡查桐城至新安渡间公路。
新四军第7团第3营于9月17日再次在棋盘岭设伏。
上午11时,日军骑兵60余人从新安渡北上,后有汽车百余辆跟进。
接着又发现杨西桥附近日军装甲汽车向南驶来。
第3营对新安渡前来之敌坚决阻击,重点伏击两辆装甲车。
第一辆被击毁,炸死敌10余人。
第2辆的日军仓皇下车,利用地形顽抗,双方相持约30分钟。
新四军从右侧向敌迂回,敌向洪家山退却。
新四军猛追,直扑堤岸,将敌大部消。
残敌30余人向杨西桥方向溃逃。
其
时,警戒班对北上的日军骑兵以机枪猛烈射击,阻击敌前进。
战斗共持续1个多小时,击毙日军联队长、中队长等军官4人、士兵80余人,伤6人,击毁装甲车辆,毙马4匹,缴获步枪38支、手枪5支,左轮枪2支、军旗12面、子弹2000余发。
战后安桐公路5天不通车,桐山、舒城、潜山之敌被迫撤退。
新四军亡排长1人、班长1人,伤副排长以下6人。
薛埠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薛埠镇一带对日军的袭击战。
1938年9月20日至10月3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一部在江苏省金坛县以西薛埠镇、天王寺一带,对日军第15师团一部进行袭击,共毙伤日军大尉中郎启和等官兵126人,俘日军1人。
新四军伤亡20余人。
大官圩战斗新四军在皖南大官圩反击日军“扫荡”的战斗。
1938年9月下旬,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在安徽省当涂县大官圩对日军第15师团一部开展反“扫荡”战斗,共毙伤日军60余人。
禄口战斗
新四军在南京郊区禄口袭击日军的战斗。
1938年10月1日夜,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第1、第8连进至江苏江宁县横溪桥东北地区,准备于2日上午在禄口与秣陵之间伏击日军之交通运输车队。
2日天明后,获悉日军汽车1辆由南京开来,已进禄口。
当即派出便衣10名进入禄口,见日军两名在街闲游,即举枪射击,毙伤其各1人。
随后尖兵排发起冲锋。
经激战,击毙日军事家13人,伤2人,击毁汽车1辆,炸毁轻机枪林弹1挺,步枪7、8支,缴获伪军轻机枪1挺、步枪8支。
新四军亡干部1人、士兵6人,伤士兵2人。
无为、庐江战斗新四军在皖中无为、庐江讨伐反动武装的战斗。
1938年10月,新四军第4支队根据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电令,派出第7团、手枪团和特务营,讨伐无为、庐江两县勾结日军、破坏抗日的原任县长及其反动武装。
23日上午,手枪团和特务营攻入无为县襄安镇,全歼驻襄安的无为县警备司令部和保安大队,俘警备司令等600余人。
当日下午,第7团和特务营攻入无为县城,先后又歼5个保安大队。
11月2日深夜,攻入庐江县城,经10小时巷战,活捉警备司令,歼保安大队1000余人。
两次讨伐共歼2800余人,缴获各种枪1600余支。
窦楼战斗
新四军游击支队对日军的首次战斗。
1938年10月,新四军游击支(第6支队前身)由河南省西华县渡黄水,越淮(阳)太(康)公路,向预定目的地鹿邑前进。
其时淮阳城内驻有日伪军200余人,太康有日军骑兵300余人,其西南25里之洪山庙、四柱村亦有日军骑兵百余。
淮太公路上常有日军骑兵及汽车往返。
10月26日,游击支队进抵淮阳东北50里处之窦楼及其附近宿营。
27日,日军骑兵百余人由戴集(距窦楼18里)向游击支队进攻。
游击支队以直属队控制窦楼,第1大队一部占领马菜园以北起伏地钳制敌人,第2大队一部向敌迎击,以第1大队另一部由窦楼东南向敌侧击,以第2连由西而东向敌包围。
激战约两小时,日军受三面突击,不能支持,终于被击溃。
此战击毙日军少尉林津等官兵10余人,伤敌多人,余敌逃回戴集。
新四军亡排长1人,支队参谋长张震及参谋1人、排长1人、士兵10余人负伤。
运漕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进攻伪军据点运漕镇的战斗。
1938年10月中旬某日凌晨4时,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第2营向安徽省含山县运漕镇发起进攻。
该镇为长江北岸之要隘,交通发达,可控制与威胁长江和淮南铁路,是日伪军活动的中心点之一,驻有伪苏皖豫三省“剿匪”总司令郭挺所部第5支队第1大队3个中队约200余人。
攻击开始后又获悉夜间12时有伪军两个中队计150余人开抵运漕。
敌人兵力虽有增加,新四军仍按原计划坚决进攻,直冲北街伪军司令部,将伪军1个中队完全缴械。
4连继续向东街发展,6连进袭西街伪军大队部,5连从东街冲进。
经1个半小时激战,天明前占领运漕镇,击毙伪军50余人,俘160余人(内伪军副司令1人、大队长2人、中队长4人、分队长6人),缴获步枪150支、轻机枪6挺、驳壳枪21支、日式盒子枪3支、左轮枪7支、小手枪10支、马枪4支、军用品一批。
救出被关押群众140余人。
新四军无一伤亡。
马家园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马家园反击日军进攻的战斗。
1938年10月,溯长江西上进犯武汉之日军为掩护航运,派出一部攻占安徽省铜陵县大通镇,转犯青阳县,与国民党第50军对峙。
驻宣城县湾沚镇日军为配合在大通沿江的“扫荡”,向南陵县门户弋江镇进攻。
新四军第3支队
第5团第1、第3营,第6团第3营,第1支队第1团第2营等部,为粉碎日军进攻,并配合国民党第50军作战,决心守备南陵县夫子决、马家园至西河一线,以运动防御打击进犯之敌。
10月30日晨6时,与湾沚来犯之敌500余人(内骑马兵100余人)激战于清水潭,毙伤敌百余人。
8时许,又与敌激战于红花铺,毙敌10余人。
11月3日,日军增兵400余人,分四路围攻并占领马家园、十甲村等地。
新四军猛烈反攻,收复了马家园。
日军被迫退至红锡镇、红花铺两地。
3日晚,新四军派出精悍小队袭击湾沚和九里山之敌,造成敌极大恐慌。
4日拂晓,新四军又袭击红杵树。
敌被迫于4日上午退回湾沚。
此次战斗前后历经6日,毙伤日军300余人。
新四军伤亡32人,其中亡排长1人。
店埠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店埠打击土匪武装的战斗。
1938年12月29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于安徽省合肥县店埠镇,对汉奸土匪武装刘孟乙部进行打击,活捉匪首刘孟乙,全歼该股土匪200余人,缴获战马10余匹。
新四军伤亡战士1人。
水阳镇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水阳镇对日军的伏击战。
1939年1月6日下午4时许,新四军第2支队侦悉日军百余人由安徽省宣城县北水阳镇沿东西两河岸北犯。
下午6时,第3团第2连,第4团第1、第8、第9连共4个连,自狸头桥附近张家村出发,以夜行军抵达白沙里东西两河岸设伏。
另以第3团第4连隐蔽进至水阳附近,待天明敌进攻时由后尾猛袭。
7日晨8时左右,日军自东西两岸平行北进,主力走西岸,当即遭到新四军设伏部队的猛烈射击,激战3小时,毙敌31人。
残敌向黄池镇方向溃退,新四军遂占领水阳镇。
横山(苏南)战斗新四军在苏南横山地区粉碎日军进攻的战斗。
1939年1月8日上午7时许,侵占江苏省江宁县秣陵关、陶吴、小丹阳、谢村、横溪桥各地的日军,对驻江宁县横山地区的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实施分进合击。
日军几次发起冲锋,皆被新四军击退。
激战至下午4时,日军仓皇溃逃。
新四军乘胜将陶吴镇伪靖队全部缴获。
此次占战斗历时5小时,毙伤日军50余人,俘伪军70余人。
新四军亡2人,伤7人。
繁昌战斗
新四军第3支队担任皖南长江沿岸防御任务期间的首次战斗。
1938年11月,原驻铜陵、繁昌地区的国民党军在日军进攻时节节败退,国民党第3战区将新四军第3支队从青弋江调来加强长江沿岸防御。
12月26日,第3支队在打退日军的“扫荡”后乘胜追击,收复繁昌县城。
1939年1月10日,日军2400余人分多路向繁昌进攻。
第3支队第5团第2营奋起还击,经激战,迫敌退至马坝。
次日,日军继续向繁昌进攻,占领繁昌县城。
13日,第3支队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向敌进行反击。
日军被迫向峨桥、横山溃退。
此次战斗击毙日军20余人,新四军伤亡9人。
余家店战斗
新四军在豫鄂边区对日军的首次战斗。
1939年1月17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留守处两个连队8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及随行干部60余人,由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向湖北省信阳和应山县交界处挺进,以创建四望山抗日根据地。
2月26日,到达应山,正值日军100余人和伪军一部向驻罗家庙的国民党军进攻,为支援友军,独立游击大队主动阻击日军,在余家店与敌展开激战,坚持12个小时,将敌击退,共击毙日军20余人。
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第6大队政治委员熊作芳在战斗中负伤。
官陡门战斗
新四军的首次长途奔袭战斗。
1939年1月18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由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从江苏省高淳县与安徽省当涂县交界地区踏雪冒雨出发,长途奔袭安徽省芜湖日军飞机场附近的伪军据点官陡门。
20日傍晚到达当涂县亭头镇,即派小分队封锁南北通路,监视黄池镇、青山街的日军。
突击部队以木船、绳索渡过青山河,然后跑步奔袭,于21日凌晨4时抵近官陡门,冲进伪军据点。
此次战斗,从开始攻击到解放战斗z约8分钟,连同清扫战场总共不足半小时,全歼守敌300余人,其中俘57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70余支。
芦家庙战斗
新四军在豫皖苏边区芦家庙打击伪军的战斗。
1939年1月30日,伪豫东“剿共”第1支队崔华山部800余人,从亳县商丘公路的坞墙出发,进占安徽省亳县城东北25里之芦家庙。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2营于2月8日到达芦家庙附近,决定配合友军打击该敌。
9日凌晨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