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作者简介:陈泓宇(1992— ),男,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城市的基础是社区,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相关党员干部需要首先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在社区党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一、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这一结合的过程,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生机和活力的过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

“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也是党领导基层社会建设的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的社区的党建是基层党建的中心,是执政党建设在城市基层社会中的延续,是基层党组织整体活力新的生长点”。

在社区实际发展过程中,社区的管理主体更倾向于多元化。

因此社区党建因此如果仍沿用旧的领导方式,会导致党建工作最终效果欠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

事实上,当前,社区党建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社区党组织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越位”、“缺位”的情况,党建工作的随意性、形式化比较明显,缺少明确的方向等。

因此,在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深化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社区的治理结构也在改变,需要在加强对社区党建重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作,优化党建质量。

在社区党建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对不同地区社区的具体情况有效结合,在社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规划不同方面工作,指导社区党建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有助于为社区党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发展动力;有助于帮助党员干部用更加开阔的视野,以及创新改革的思想,完善社区党建中不同方面的工作,明确党员干部的责任,从而促进党建工作取得更高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帮助社区党组织创新自身领导方式;有助于引导相关党员干部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了解社区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有效促进社区党建的中党组织领导方式的创新发展。

(二)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活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尽管世界在不断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特征永远不会消失,而且愈久弥新,愈久弥贵。

恩格斯指出: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能够而且必将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完善自身的理论,为时代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拓展、深化的,不同时代的人都在不断探索、追求真理。

“当前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日益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

对社区治理的专业化、差异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区环境、社区群众需求在变化,因此在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区党建工作时,相关的党员干部以“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的工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实施关注世界的变化、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以时代、中国的情况紧密结合,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在社区党建的过程中,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应理论,首先需要相关党员干部注意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应用新的方法完善社区党建工作。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确证,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统一的根本途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运用,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在社区党建中应用“智慧建党”思想,通过智慧建党平台系统,党建相关内容的教育、宣传工作能够更加精细化、信息化、智慧化,增加与社区群众的联系沟通活动,帮助党组织及时了解社区人民群众的需要,增加党员干部进社区的频率,提升党员干部工作效率,增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又如,社区党建模式创新,以社区的不同方面情况为基本依据,开展不同方面的党建工作。

以新疆昌吉市“天山社区”党建为例,该社区在实现村居合并后,道路宽窄不
一,有大厦也有低矮平房。

为了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壁垒有效大批,党员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将该社区内的党支部合并为三个,开展“六管合一”,优化对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工作,加强居民和党员直接管理,对党员干部手中的党建工作内容及时接管,对流出本地的党员干部加强实施关注,对于流入的党员加强相关教育,促进其工作质量提升,对当地农牧民实行分阶段管理等。

同时,当地社区党员结合人民群众中国的问题、难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暖心的服务,此外当地党员干部还注意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将不同的文化活动引入到社区中,丰富居民生活。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有赖于社会功能的发挥,要求社区党组织能够深深根植于社区和群众之中,从“管理群众”到“服务群众”的转(下转第124页)
摘 要: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史,就是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历史。

本文就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区党建中运用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区党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陈泓宇 黄元全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124
(上接第122页)变,而上述新疆一系列社区党建实践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党员的素养,从而保证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实现。

除上述内容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到社区党建工作中,党员干部还需要结合创新的理论,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党员干部在开展具体的社区党建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社会不同方面力量有效动员,整合社区党建资源,促进对社会党建工作的资金投入,完善多元化社会党建投入机制,对社区基层条件有效完善,促进社区党员基础设施建设。

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群众放在社区党建中的重要地位,协调不同居民的利益诉求,保证社区形成和谐良好的氛围。

同时,还可以设计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完善相应的社区服务工作,保证社区党组织更好反映基层群众的需求,提升社区党建的质量和效率。

三、社区党建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解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促进了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体制改革方面改革成果的出现。

通过解放思想,党能够有效突破传统理论的局限,促进马克思主义开辟新的境界,同时也能够在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以新的视野和观念看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活的灵魂即是实事求是。

不同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情况,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问题、情况,因此党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避免思想理论成为空壳,避免在实践中出现主观主义错误。

(二)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有效互动
马克思主义对党和国家而言,并不是高高挂起神圣的东西,而是需要结合、考虑国家的现实情况,不是固守传统的思想。

将理论创新与具体实践结合,能够有效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同时,党还需要结合实践发展,以不同方面内容为基础,对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思想有效消除、对存在错误的思想有效纠正。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根本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过程,就是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群众,努力实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过程。

社区党建的推进,也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实际情况的结合,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结语
总之,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社区党建工作中,能够帮助党员干部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社区不同资源有效整合,拓宽党建的覆盖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同时能够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清新,陈家喜.提升组织力:城市社区党建的战略着力点——基于深圳市宝安区的个案研究[J].理论视野,2019,(2):67-72.其他作者简介:黄元全(1968— ),男,汉族,四川阆中人。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执行,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党内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就是要把利剑高悬,告诫和警示全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修订出台了《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这些法纪、措施,都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已成为党的一大忧患,怎样抓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落实党内监督责任是新时期的一大课题。

笔者认为,首先,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问责机制,确保真正用好用活《条例》《准则》,推进问责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倒逼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其次,要加大问责工作力度,不仅对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坚决问责,而且对失责不问、问责不严等行为要倒查、追查,严肃党内纪律。

再次,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问责行动要快、要准,越往后执纪越严,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发挥震慑警醒作用,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最后,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越贴近身边的事件越发人深省,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体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五)加强队伍建设,丰富党建内涵
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要充分依托新媒体工具及技术,灵活运用当前非常流行的微信、手机软件等技术,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

党组织在统一安排党建活动的时候,会出现部分党组成员因工作无法到场的情况,那么可以运用微信公
众平台的小视频功能,让这部分党员网络观看党建活动视频内容,进行远程学习,使之成为一个“微党课”,运用移动和网络化,引发党组成员的活动积极性,党组成员积极参与,是最能够有效党建活动及党课的有效性的。

把党建活动内容融入到党建宣传中,加强党建活动宣传,以促进党建工作公开发布,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工作。

在群众中,我们要建立党的建设知识、革命历史、党的理论解释、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栏目,使党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抓好学习。

开展宣传教育品牌活动,收集先进党员的事迹,及时宣传传播,借助实例做好党的建设宣传工作,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

同时,扎实开展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原则性、战斗性、实效性。

三、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进一步加大改革与创新力度,根据基层自身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方针政策与管理体制。

基层领导应当深刻分析基层现状,做好实地考察工作,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聪林,蒲清平.伟大工程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新矛盾与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21-24.
[2]马天威,任鹏.论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干精神的强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533-538.
[3]赵莹.基于专业特色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9):40-42.
[4]滕建勇,曹鹏,杨成龙.高校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现状分析及对策——基于上海高校的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74-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