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__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4讲文艺复兴宗教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2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2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https://img.taocdn.com/s3/m/b27f259bbceb19e8b8f6bac3.png)
第32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6北京丰台检验)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主要是利用议会的何种权力同国王进行斗争的( )A.征税的权力B.废立国王的权力C.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D.监督国王的权力2.(2018北京丰台期末)“英格兰的君主和贵族既要对抗,又要合作。
要维持对抗下的均势,需要一个中间缓冲之物和中介的联系环节。
”材料中的“中间缓冲之物”是指( )A.内阁B.首相C.政党D.议会3.(2016北京丰台一模)“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
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 )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4.(2018北京丰台期末)“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国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表现在( )①实行直接民主制②保障人民对政治的参与③实行代议制民主④构建“分权制衡”机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2016北京朝阳期末)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条文中体现了( )A.人权至上B.制约王权C.三权分立D.议政合一6.(2017北京东城期末)下图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B.两党竞争与民主原则C.联邦主权与地方分权思想D.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二、非选择题7.(2016北京通州摸底)从历届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内政的演变。
材料一1789年4月30日在纽约的老市政厅举行的华盛顿总统授权仪式纽约市法官罗伯特·利文斯顿领读誓词,华盛顿麾下的两名老将军以及他的密友肃立两旁。
华盛顿把手放在《圣经》上,郑重地重复说:“我庄严宣誓,我将忠诚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责,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卫美国宪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32147bf5335a8102d2203f.png)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8.(2018· 安徽师大附中高三新课标模拟,34)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
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其“具体办法”是
A.三权分立学说 √
A.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
B.两者相互推动 √
C.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
D.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6.(2018· 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一,31)下图为《布鲁特斯胸像》。 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地转动着,嘴角紧闭 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 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该作品
B.君主政体走向崩溃的趋势
C.君主专制的统治出现危机 √
D.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1
23Leabharlann 456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10.(2017· 太原二模,33)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 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 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 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A.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 B.下院成为权力中心 C.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形成三权分立机制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https://img.taocdn.com/s3/m/62d9a4c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6.png)
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X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某某市一中高三动员考)16世纪初,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
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中来。
葡萄牙人遭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 )A.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某某冲突B.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C.葡萄牙人主导了早期殖民扩XD.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答案 B解析某某冲突并不是他们反对葡萄牙人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地中海沿岸国家与葡萄牙在印度洋的矛盾,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导致经济利益矛盾,故B 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项。
2.(自拟)下列图示内容引发的历史事件( )A.是人类挑战自然的第一次伟大壮举B.使麦哲伦发现了一块新的美洲大陆C.始于1492年8月哥伦布横穿大西洋D.说明历史事件与物质基础互为因果答案 D解析从图示某某息可知其引发的历史事件应是新航路开辟。
人类挑战自然的第一次伟大壮举说法夸大,X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故A项错误;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B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始于1487年迪亚士的航行,C项错误;图示信息显示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物质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促进了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3.(2019·某某某某摸底)17世纪英格兰诗人约翰·克利夫兰曾写道:“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又拥有了东、西印度!请修改您的地图吧: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
”这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B.工业革命加速英国扩X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答案 A解析“英格兰……又拥有了东、西印度!……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表明英国的经济活动X围扩大到亚洲和美洲,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A项正确。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12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12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https://img.taocdn.com/s3/m/20a544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9.png)
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知识纵横贯通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面对四大问题(1)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
(2)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
(3)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
(4)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科学革命。
2.完成四个解放(1)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2)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3)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4)科学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实现四个退却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从文化教育领域退出来,人与世界直接对话,自然科学诞生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从政治领域退出来,人与神直接对话,民族国家兴起牛顿经将神从无生命的领域赶走,揭示物体运动规律,人类科学时代开始典力学达尔文将神从有生命的领域赶走,颠覆神创说,揭示生物起源进化规律进化论[对点训练] 1.(2019·江苏高考)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答案 B解析材料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对埃涅阿斯的理想人格进行了神学的解读,并且“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说明人文主义者仍受宗教影响,利用宗教表达自己的诉求,B项正确。
这一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反对罗马神权统治,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天主教会的教义,C项错误;D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材料未涉及,排除。
工业革命前夕西方社会的时代特征1.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 第31讲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 第31讲 含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418b10d0066f5335a8121e7.png)
第31讲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一、英国的制度创新1.《权利法案》的颁布(1)背景①历史渊源:13世纪初,颁布《大宪章》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②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壮大。
③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3)影响①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②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行政职责。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2)原则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
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完善(1)特点①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②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脑。
③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④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①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②影响: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1.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①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②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
(3)内容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__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4讲文艺复兴宗教改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__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4讲文艺复兴宗教改](https://img.taocdn.com/s3/m/3bdb5ee35022aaea998f0faf.png)
拓展延伸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兴资产阶 级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 不仅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欧洲各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 的里程碑。其巨大历史贡献在于: (1)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处于中世纪封建文化和宗教神 学高压下的局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文学、艺术、哲学和科 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潮为资产阶级向封建统治者夺取政治 和经济自由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推动了人民的反封建斗 争,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身的一种新概念已逐渐形成——④它体现了对人类的尊严和创造力的
一种新的信心。 人类无须一心想着神对来世会作何判决,而只须发展
自己生来俱有的潜力,尤其是⑤思考能力。
——刘长根《历史的呼唤》
◆读史指导
(1)史料 1属于社会生活史料。史料主要强调文艺复兴运动后人性的复
苏和人们对美的追求。①体现了中世纪妇女不能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美;
第34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第34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考纲要求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
本讲考点
考点1 文艺复兴 考点2 宗教改革
考点3 启蒙运动
考点1 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 (1)背景 a.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① 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经济繁荣。 b.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 的束缚。 c.文化底蕴: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2)性质和核心 a.性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② 古代希腊罗马 文化进行的思想 解放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__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4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__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4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473e7d2102de2bd96058880.png)
所以 f(x)不存在两个零点.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0,+∞).
(2)证明 不妨设 x1<x2.由(1)知 x1∈(-∞,1),x2∈(1,+∞), 2-x2∈(-∞,1),f(x)在(-∞,1)上单调递减, 所以 x1+x2<2 等价于 f(x1)>f(2-x2),即 f(2-x2)<0. 由于 f(2-x2)=-x2e2-x2+a(x2-1)2, 而 f(x2)=(x2-2)ex2+a(x2-1)2=0, 所以 f(2-x2)=-x2e2-x2-(x2-2)ex2. 设 g(x)=-xe2-x-(x-2)ex,则 g′(x)=(x-1)(e2-x-ex),所以当 x>1 时,g′(x)<0,而 g(1)=0,故当 x>1 时,g(x)<0, 从而 g(x2)=f(2-x2)<0,故 x1+x2<2.
λ (-∞,0) 0 (0,2) 2 (2,+∞)
g′(λ) +
0
-
0
+
极大
极小值
g(λ)
值3
-5
因为g(λ)在R上只有一个极大值3和一个极小值-5, 所以过点N可以作曲线f(x)=x3-x的三条切线.
热点二 利用导数解决与函数零点(或方程的根)有关的问题
[微题型1] 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例 2-1】 (2015·全国Ⅰ卷)已知函数 f(x)=x3+ax+14,
探究提高 解决曲线的切线问题的关键是求切点的横坐标, 解题时先不要管其他条件,先使用曲线上点的横坐标表达 切线方程,再考虑该切线与其他条件的关系,如本题第(2) 问中的切线过点(1,t).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https://img.taocdn.com/s3/m/48ad1c552f60ddccdb38a076.png)
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 全球 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 史观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拓展 文明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 史观 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
特别提示 早期殖民战争的性质 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 对法国的胜利,实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对荷兰的胜 利,实质上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 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
3.世界市场的拓展 (1)途径 ①海外贸易:抢劫和欺诈是惯用手法。 ②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③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 ④贩卖黑奴: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2)影响 ①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②对西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 ③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 第30讲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 第30讲 含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1bf8ea783d049649b6658d5.png)
第30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一、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文艺复兴1.背景(1)思想:基督教会垄断了西欧文化教育。
(2)经济: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4)社会: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2.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5.意义(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2)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二、挑战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3)导火线: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2.过程(1)序幕: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①主张:强调因信称义,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②性质: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③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2)发展: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②著作:《基督教原理》。
③内容: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提出先定论。
④影响:加尔文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3.意义: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推动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
三、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背景(1)伴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2)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深入展开。
(3)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新证据。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内容(1)用理性判断一切事物,尊重科学。
(2)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代表人物(1)孟德斯鸠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https://img.taocdn.com/s3/m/6f60b8a0ad02de80d5d8401f.png)
第2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百校联盟摸底)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
这实际上说明“光荣革命”()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案 A解析材料“成千上万民众发动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反映了光荣革命有大量民众的参与,说明光荣革命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革命,不是“暴力剥夺国王的行政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君主立宪制确立的问题,故D项错误。
2.(2018·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三模)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英国确立政体受到传统宪政的影响,故A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巩固了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故C项错误;政治生活的理性是反对国王和教会,根据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是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错误。
3.(2018·北京朝阳一模)“由温和开始,继而是一个不断激化的过程,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便开始退潮并进入反动时期,其间将发生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反复较量,最后回到起点,并实现最初的成果。
”英国革命呈现出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根源在于( )A.专制王权同国会矛盾尖锐B.革命派动员发动群众不力C.克伦威尔与专制王权妥协D.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答案 D解析英国议会历来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故A项错误;群众是否参与革命关键在于是否涉及群众的利益,革命派动员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大败保王党,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故C项错误;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与王权专制产生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一度出现反复的现象,伴随工场手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最终达到革命目标,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__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3讲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__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第33讲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https://img.taocdn.com/s3/m/8630213f866fb84ae45c8d6b.png)
第33讲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北京海淀期末)1508年,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
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中来。
葡萄牙人受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 )A.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B.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C.葡萄牙参与了欧洲大陆争霸战争D.亚洲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2.(2018北京东城期末)下表是英国温彻斯特学院(贵族学校)购买日用必需品的价格表。
数字单位(先令)与上表现象相关的是( )①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②英国海上殖民霸权已经确立③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扩大④欧洲封建地主势力逐渐衰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17北京丰台期末)《白银资本》中指出“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欧洲的“边缘”局面开始改善于(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4.(2016北京丰台综合检验)16世纪初,把殖民扩张的重点放在亚洲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英国C.葡萄牙D.法国5.(2015北京海淀期末)英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有利条件有(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先进的政治制度③强大的海军力量④发达的手工工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方经济交流共荣之路。
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自西向东的新航路( )A.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B.使欧洲的农民深受其利C.推动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D.很快就使中国融入欧洲市场二、非选择题7.(2016北京顺义期末)从不同的角度看历史问题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全球文明史。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至18世纪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至18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c34b6b2ea26925c52dc5bf4d.png)
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8北京海淀期末)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起义筹集军费,被迫召开长期休会的议会。
议员们认为议会长期休会是造成国家混乱局面的根源。
下议院对国王征税的要求答复如下:“在下院和国家的自由被明确前,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可以给予的或者没有什么可以给予。
”这说明议会( )A.认为国王的权力应当由议会赋予B.反对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C.要求保障议会权力,限制国王专制D.要求获得批准征收赋税的权力2.(2017北京顺义第一次统练)下图是18世纪末期,英国铜版画漫画作品《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该漫画的目的是( )A.表达对法国革命思想的向往B.强调英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于法国人民的生活水平C.表达对英国议会改革的期望D.提醒英国对革命要保持警醒3.(2018北京朝阳期末)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马歇尔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
该判例( )①保障了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②奠定了司法合宪性审查的基础③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④反映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否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5北京文综)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5.(2018北京丰台期末)一位老师在讲课时列出了“首航东方的殊荣”“意外的收获与遗憾”“悲壮的凯旋”三个标题,该老师讲述的事件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6.(2016北京海淀查漏补缺)17世纪的英国人把殖民地看成本国市场的延伸,要求对殖民地的生产与销售进行垄断,将其作为母国产品的倾销地及原料供应地。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二)板块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十二)板块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https://img.taocdn.com/s3/m/0eea7e0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阶段提升练(十二)(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
这一事件是(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迪亚士船队发现好望角解析:A 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印度”,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且并未到过印度,故B、C两项排除;迪亚士船队发现的好望角在非洲西南,并未到达印度,D项错误;达·伽马船队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前往印度的新航路,故A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解析: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题干中时间是明末,故A项错误;明末处于17世纪,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其表现之一为物种交流扩大,故C 项正确;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推动了人口的增加,D项因果关系倒置,且人口膨胀问题材料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餐桌革命”突出的含义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各地物种的大迁移,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餐桌,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这是从社会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索引
考点1
术语必背 (1)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上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标志着近代人文精神的形成。 (2)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 尊严。
栏目索引
考点1
栏目索引
主题 文艺复兴运动的内涵和影响
◆史料呈现 史料1 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①把头发藏好,
栏目索引
考点1
3.内容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序幕:1517年发表“③ 九十五条论纲 ”,宣传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 忏悔,就能得到赦免,否定赎罪券的功效。 b.思想核心:④ 因信称义 学说,即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 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这一思想使人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c.成效: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 局面。 (2)加尔文教 a.主要内容:反对盲从天主教会和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b.特点:为资产阶级开拓进取提供了精神动力。
栏目索引
考点1
4.(2017北京海淀期末)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 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
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 ( B )
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B.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C.艺术创作的题材由以宗教为主转向以世俗为主 D.设计作品署名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 答案 B 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 响,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 都要署名”体现了艺术家追求个性,强调自己的艺术风格,故选B项。
栏目索引
第34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第34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考纲要求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
本讲考点
考点1 文艺复兴 考点2 宗教改革
考点3 启蒙运动
栏目索引
考点1 文艺复兴
考点1
栏目索引
1.文艺复兴 (1)背景 a.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① 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经济繁荣。 b.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 的束缚。 c.文化底蕴: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2)性质和核心 a.性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② 古代希腊罗马 文化进行的思想 解放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
栏目索引
考点1
(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比灿烂的思想文化,为人类文明 的繁荣进步开拓了广阔前景。 (4)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 思维启迪 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圣母 图示中的圣母像有何不同?这种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变化? 提示:前者僵硬呆板,后者体现人世间亲情,人文精神跃然纸上。从压抑 人性到回归人性。
考点1
2.(2016北京朝阳期末)“除了艺术和建筑,文艺复兴也的的确确带来了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
思想深入人心。”在“
”填写较为恰当的是 ( C )
A.平等主义 B.批判主义
C.世俗主义 D.浪漫主义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文艺
复兴倡导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中心,这与世俗主义相符,即强
考点1
2.评价 (1)人文主义者一般都强烈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对于建立民族统一 集权的国家,有过积极贡献。 (2)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争 取自由平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局限性:文艺复兴运动时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 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 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栏目索引
考点1
典例 (2017北京丰台期末)古代西方学者皮科在《论人的尊严》中宣 称:“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 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B)
A.反映了因信称义主张 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阐释了理念论的观点 D.说明了上帝造人学说 解题关键 “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体现人的作用。 答案 B 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 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 的能力”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B项正确。
调人们关注社会现实,故选C项。A项出现于启蒙运动时期,B、D两项出
现于18—19世纪。
栏目索引
考点1
3.(2017 北京丰台期末)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 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他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的
人们 ( A )
A.追求人性解放 B.反对封建专制 C.追求政治民主 D.反对宗教信仰 答案 A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材料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 人的幸福”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现世幸福和人性解放的追求,故 A项正确。
动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④⑤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人的思考。
◆史料应用
(1)依据史料 1、2,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提示 人性的复苏,强调人性;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
(2)史料2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关注人
的幸福,人类自身获得了
。
提示 现实解放
栏目索引
考点1
栏目索引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及评价
1.内涵 (1)广义的人文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 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2)狭义的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主张是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 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 富和冒险精神。
——刘长根《历史的呼唤》
考点1
◆读史指导
(1)史料 1属于社会生活史料。史料主要强调文艺复兴运动后人性的复
苏和人们对美的追求。①体现了中世纪妇女不能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美;
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个性张扬。
(2)史料2是现代评论史料。史料是现代人对文艺复兴的认识,体现了文
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个人主义和现世主义的增长。③体现了文艺复兴运
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 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②整天在露天中度过。
史料2 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骚动”使个人主义和现世主义增 长。 ③神学和基督教会对现实生活的控制受到当时由个人探究得出的 新的道德准则和社会准则的挑战,并最终为后者所取代。 有关人类本 身的一种新概念已逐渐形成——④它体现了对人类的尊严和创造力的 一种新的信心。 人类无须一心想着神对来世会作何判决,而只须发展 自己生来俱有的潜力,尤其是⑤思考能力。
栏目索引
考点1
4.意义 (1)政治上: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2)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上:打破了⑤ 天主教会 的精神垄断,发展了本民族文化,传播 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知识拓展 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 (1)“因信得救”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 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教徒吃得高兴”的含义是什么。这意味着宗教改革是 如何推动欧洲近代人文精神发展的? 提示:含义:新教徒敢于投身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商业竞争。推动:肯定了人具 有自由和自主的信仰权利,追求现实幸福。
考点1
术语必背 (1)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 展。 (2)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已虔诚 的信仰得到拯救。
考点1
b.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 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主张 a.信仰宗教,但反对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b.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c.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d.崇尚③ 理性 和科学,追求知识。 (4)成就 a.文学领域: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 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 恶。彼特拉克《歌集》,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 称为“④ 人文主义之父 ”。
栏目索引
考点1
拓展延伸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兴资产阶 级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 不仅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欧洲各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 的里程碑。其巨大历史贡献在于: (1)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处于中世纪封建文化和宗教神 学高压下的局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文学、艺术、哲学和科 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潮为资产阶级向封建统治者夺取政治 和经济自由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推动了人民的反封建斗 争,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 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 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栏目索引
考点1
栏目索引
思维启迪 奥芬巴赫尔指出: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 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 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 “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 乐于睡得安稳。
栏目索引
考点1
栏目索引
1.(2016北京通州摸底)14—17世纪古希腊、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 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变革从意大利兴起,迅速传遍欧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