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8,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1,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2,“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
2003,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 出
2004,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 布
人均3.5万美元,俄(1.4亿)
百姓生活:高品位、舒适、有趣的生活
重点
高技术、新经济在拉动中的比例:从 <10%,到2015年的时候力争3035%
能源、原材料出口维持(不增加):原材 料出口占比90%下降为50%
第二波私有化:目前私有经济比重40%
大量固定资本的改造:18-20年折旧—— 8-10年
强国离开:德国依赖出口,弱国情况不好也会影 响它;拯救成本<撤出成本
欧元区往前走不情愿,但往后走更难、更危 险
面临大选,很难往前走,但必须往前走,在 事情更糟的时候,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有人认为高福利也能改——政治 改革(巴西金融危机中的改革造就了巴西的 今天)
欧洲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日本:长期的轻微 的衰退
些议题 建议从人文的角度选取,从历史观出发
中国对外开放历程 ——30年30件大事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设立经济特区 198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6,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
线提出 198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2004,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004,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005,农业税条例废止 200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
史任务
2005,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006,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
定
2007,《物权法》出台 2007,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对外开放是怎样起步的
公共基础设施、住房的建设
以前重在社会保障、人均收入;将基础设施 延后(贪污腐败)
2018年世界杯契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金融体系提高效率,风险防范 引进外资
挑战 投资:有钱人买外国不动产 外贸和内需下降 财政赤字,主权债务占的10%——引进外
资
通货膨胀,贷款利率太高
机遇:国际环境对俄空前有利;俄经历了 大起大落,国内政局稳定
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赶超过程中的代价 和次优选择
汇率问题是真正大规模、大范围影响中国出口企 业的问题
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发展前 景广为人们看好的发展中国家发生国际收支危机 的频率甚至往往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被动的边缘地位,且资本积 累不足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越高,对进口资本品和其它投 入品的需求通常增长越快,导致其经常项目收支 恶化
不断深化和扩散的工业化进程
人口众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国产业 高度多样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包罗 万象
企业经历风雨,竞争力增强 新兴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大 “走出去”方兴未艾,带动出口效应明显
(四)中国外贸发展趋势
中国规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东西部差距以及人均较低 人均不可能也不应越居世界一、二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
中国是否该出手购买危机国家债券——谨慎;实体资 产的购买机会(希腊进入援助计划,国有资产会私有 化,一些资产会比较便宜,有机会注资银行)
不要去说拯救这个、那个,先拯救我们自己——杜厚 文
外汇储备为什么非得买外国债券保值增值?难道不能 较多地消费吗?例如,增加访问学者工资?——周英
中国的风险
管理体制改革 广东、福建设立特区 在京津沪和沿海地区推进对外开放和扩大
外贸自主权 利用外资和创办合资企业 开创引进先进技术新局面
2011外贸形势
一、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十 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二、2011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开局 较好,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国民的忍耐力受到冲击
俄罗斯主权债务问题
经济增长 在解体后下滑 普京时代:较为快速的增长(2000-2008,
年均7%) 梅普时代:遭受重创时期(2009年7.9%,
全球-0.6%,美国-2.7%,德国-5.3%,中 国8.7%)
并非数据般凄惨
其中,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向 好——反危机方案的结果
三、2011年全年外贸发展环境总体有所改 善,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一)世界经济形势
通胀正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蔓延扩 散
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 日本大地震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变数
欧美等国的主权债务 危机
——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记 录,2011.9.17-9.18
1 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 与发展
周英 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研究议题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
参考文献
夏秀瑞 孙玉琴. 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 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月
孙玉琴. 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二册). 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商务部网站 梅新育 博客
静悄悄的革命.激烈方式的革命
革命——权利关系的变化 全球关系的大洗牌,各国间的矛盾 全球愤怒的时代
中国对策
如果全球陷入深度衰退,中国的刺激政策 上一轮刺激政策4万亿,实际9.3万亿,导致
中长期不良资产上升,通涨;动作迟缓 (2007年还紧缩) 下一轮应小一半还多,不应过度使用货币政 策,应重视财政政策,并且注重消费刺激而 非投资 财政体制改革,94年分税制改革后没有动过 (地方政府事权多,财权少,地方政府负债 靠卖土地)——应整顿资产负债,多发国债
可能性二:欧洲央行()购买危机国家的国债, 长期低收益率、高价格,能否持续;德国的 央行会不愿意继续买单
可能性三:意大利银行体系的崩盘、法国银行 崩盘
欧元区瓦解?
欧盟不是财政联盟,无惩罚机制,怎能维持。— —最初的设计目的,欧洲合众国
弱国离开、强国离开都代价巨大
弱国离开:主权债务违约,货币贬值——债务成 本巨大,无欧元区保障,更无人贷款;像希腊, 即使货币贬值也无竞争力
财政政策缺乏纪律(是货币联盟,而非财政联盟, 缺乏经济协调):忽视《马约》,希腊、葡萄牙 长期超过赤字上限,但市场仍然贷款给他们
欧洲央行加大杠杆率,购买美债产生损失(美国 金融危机是其导火索),银行将危机转嫁给政府。 然而财政支出无弹性,财政收入因经济下滑而减 少。2008-2010年,债务不断上升
区别于美国,欧洲无法通过印制钞票来缓 解
对于用流动性换取时间,市场已经没有耐 心,丧失信心:
有的国家,不违约是不可能的。紧缩财政 导致政治和社会动荡——希腊债务重组 (违约)——下一个是谁?——涉及银 行?——是否注资?——政府能否负担?
关键是问题怎么出现?
可能性一:希腊违约,9月挺过去,但是12月? 一旦无序违约,发生挤兑,将会传导至西班 牙等国
企业仍有竞争力:大企业(丰田、本田,商 社)打造国际市场份额,在供应链中大企业 处于下游,上游是中小企业(与中国相反)
国内金融业不断调整,金融国际化(银行从 间接参与向直接参与转变),走向亚洲
挑战
核污染、原油价格上涨、外界关注其财政 赤字
税负谁来负担:消费税,所得税
制造业面临压力:日元升值,危机中中国 高性价比的产品挑战其产品竞争力——期 待人民币国际化
周英 中央民族大学
欧债危机
欧洲债务陷阱 欧洲增长率长期<2%,短期1%,甚至是负增长 基本赤字上升。欧债危机,是福利的原因吗? 基本赤字(剔除利息) 须支付巨额利息:无法低利率(德对通涨敏感)
欧债危机迫在眉睫 美国债务危机——癌症 欧洲债务危机——心脏病+大出血
危机的共性
信贷高速扩张,房地产泡沫:欧元区带给各个国 家的好处是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风险下降,助长 了(特别是欧猪四国)信贷扩张(30% )
四、中国经贸发展问题
反危机措施的副作用 反危机措施出台过程中普遍存在“能哭闹
的孩子有糖吃”现象,政治游说能力强的 行业和受发达国 家自私自利反危机政策的溢出效应冲击, 他们目前的压力更大,财政赤字、通货膨 胀、贸易逆差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越 南、印度)
有问题 美国——居民借贷,金融和政府债务,但企业没
太大问题 5~6年也无法乐观,史无前例
赢者通吃,以时间换空间
治标靠通涨,治本靠增长
国内政治:民主、共和党的差异小
“人血馒头”——欧洲出现问题,有钱的 欧洲的银行或者欧洲央行购买美债,存在 美联储,增加了美国债务的流动性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
经济形势虽然严峻,但是政府可控制,百 姓可容忍
未来
21C第二个十年的中长期规划:2011-2015,为实 现创新经济打基础,在增长速度上压低;20152020,在依靠创新经济而非能源、原材料出口的 基础上保5%,增6%
2020年目标:
跻身世界前5强(掉德、英):美国(3.1-3.2亿 人口),中国(13亿人口),日本(1.27亿人 口),印度(13亿)
问题 欧债危机,日元坚挺,企业压力巨大 升值至90的时候仍能扛得住,但是76的时
候挑战巨大——通缩 财政赤字: 50%至200
好的一面 以往危机,日本企业国际化帮助其迅速复苏 抓住很多订单 认为:靠内需无出路,制造业是其支柱
精英政治,执行部门(年功序列制)独立于中央的 组阁
即使财政压力大,但国民没有流动性恐慌,增长给 国民以信心
风险不在今天,可能在明天:即使美国债 务危机5~6年也可能解决不了
风险不在国内,可能在国外:中国国内情 况总体不错,增长,通涨不断得到控制
风险不在(外国的)经济,可能在(外国 的)政治:财政紧缩>的2%可能导致内乱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企业经营压力
解决办法——稳住市场信心 通涨增加名义(例如在90S末的中国) 财政紧缩+经济增长:不太可能 违约、重组:允许弱国有序重组 帮助欧洲央行扩大购买主权债务的量
欧元区某种程度的财政一体化:强国转移 支付,弱国让出财政的部分主权
美债危机
主权债务问题 存量难以消减,增量不会恶化 资产负债表的危机——政府、金融、居民、企业 日本——金融、实体企业、政府出钱,但居民没
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 立
199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4,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2,1994,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95,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6,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韦胜强.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六大 关系. 传承,2010年第6期
研究议题及相关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对外贸易历史和现状 方法论:定性研究(民族志);定性研究
的叙述性转型——讲述一个个性化的故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文化进程 文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外贸发展对文化
的影响 ……请你思考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
刘向东. 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起步的?. 对 外经贸实务,2010年
李玉举.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成 就及“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 宏观经 济管理,2010年第4期
李应振,李玉举. 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不协 调问题及对策. 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 3期
林桂军,孙玉琴. 中国对外开放思维定式 的稳定性. 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2期
持续增加
(三)中国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 因素
人口规模和人口红利(数量和质量)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 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 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 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 “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 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 人口红利逆转. 南风窗,2011年第17期
1998,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1,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2,“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
2003,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 出
2004,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 布
人均3.5万美元,俄(1.4亿)
百姓生活:高品位、舒适、有趣的生活
重点
高技术、新经济在拉动中的比例:从 <10%,到2015年的时候力争3035%
能源、原材料出口维持(不增加):原材 料出口占比90%下降为50%
第二波私有化:目前私有经济比重40%
大量固定资本的改造:18-20年折旧—— 8-10年
强国离开:德国依赖出口,弱国情况不好也会影 响它;拯救成本<撤出成本
欧元区往前走不情愿,但往后走更难、更危 险
面临大选,很难往前走,但必须往前走,在 事情更糟的时候,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有人认为高福利也能改——政治 改革(巴西金融危机中的改革造就了巴西的 今天)
欧洲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日本:长期的轻微 的衰退
些议题 建议从人文的角度选取,从历史观出发
中国对外开放历程 ——30年30件大事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设立经济特区 198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6,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
线提出 198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2004,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004,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005,农业税条例废止 200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
史任务
2005,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006,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
定
2007,《物权法》出台 2007,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对外开放是怎样起步的
公共基础设施、住房的建设
以前重在社会保障、人均收入;将基础设施 延后(贪污腐败)
2018年世界杯契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金融体系提高效率,风险防范 引进外资
挑战 投资:有钱人买外国不动产 外贸和内需下降 财政赤字,主权债务占的10%——引进外
资
通货膨胀,贷款利率太高
机遇:国际环境对俄空前有利;俄经历了 大起大落,国内政局稳定
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赶超过程中的代价 和次优选择
汇率问题是真正大规模、大范围影响中国出口企 业的问题
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发展前 景广为人们看好的发展中国家发生国际收支危机 的频率甚至往往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被动的边缘地位,且资本积 累不足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越高,对进口资本品和其它投 入品的需求通常增长越快,导致其经常项目收支 恶化
不断深化和扩散的工业化进程
人口众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国产业 高度多样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包罗 万象
企业经历风雨,竞争力增强 新兴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大 “走出去”方兴未艾,带动出口效应明显
(四)中国外贸发展趋势
中国规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东西部差距以及人均较低 人均不可能也不应越居世界一、二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
中国是否该出手购买危机国家债券——谨慎;实体资 产的购买机会(希腊进入援助计划,国有资产会私有 化,一些资产会比较便宜,有机会注资银行)
不要去说拯救这个、那个,先拯救我们自己——杜厚 文
外汇储备为什么非得买外国债券保值增值?难道不能 较多地消费吗?例如,增加访问学者工资?——周英
中国的风险
管理体制改革 广东、福建设立特区 在京津沪和沿海地区推进对外开放和扩大
外贸自主权 利用外资和创办合资企业 开创引进先进技术新局面
2011外贸形势
一、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十 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二、2011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开局 较好,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国民的忍耐力受到冲击
俄罗斯主权债务问题
经济增长 在解体后下滑 普京时代:较为快速的增长(2000-2008,
年均7%) 梅普时代:遭受重创时期(2009年7.9%,
全球-0.6%,美国-2.7%,德国-5.3%,中 国8.7%)
并非数据般凄惨
其中,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向 好——反危机方案的结果
三、2011年全年外贸发展环境总体有所改 善,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一)世界经济形势
通胀正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蔓延扩 散
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 日本大地震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变数
欧美等国的主权债务 危机
——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记 录,2011.9.17-9.18
1 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 与发展
周英 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研究议题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
参考文献
夏秀瑞 孙玉琴. 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 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月
孙玉琴. 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二册). 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商务部网站 梅新育 博客
静悄悄的革命.激烈方式的革命
革命——权利关系的变化 全球关系的大洗牌,各国间的矛盾 全球愤怒的时代
中国对策
如果全球陷入深度衰退,中国的刺激政策 上一轮刺激政策4万亿,实际9.3万亿,导致
中长期不良资产上升,通涨;动作迟缓 (2007年还紧缩) 下一轮应小一半还多,不应过度使用货币政 策,应重视财政政策,并且注重消费刺激而 非投资 财政体制改革,94年分税制改革后没有动过 (地方政府事权多,财权少,地方政府负债 靠卖土地)——应整顿资产负债,多发国债
可能性二:欧洲央行()购买危机国家的国债, 长期低收益率、高价格,能否持续;德国的 央行会不愿意继续买单
可能性三:意大利银行体系的崩盘、法国银行 崩盘
欧元区瓦解?
欧盟不是财政联盟,无惩罚机制,怎能维持。— —最初的设计目的,欧洲合众国
弱国离开、强国离开都代价巨大
弱国离开:主权债务违约,货币贬值——债务成 本巨大,无欧元区保障,更无人贷款;像希腊, 即使货币贬值也无竞争力
财政政策缺乏纪律(是货币联盟,而非财政联盟, 缺乏经济协调):忽视《马约》,希腊、葡萄牙 长期超过赤字上限,但市场仍然贷款给他们
欧洲央行加大杠杆率,购买美债产生损失(美国 金融危机是其导火索),银行将危机转嫁给政府。 然而财政支出无弹性,财政收入因经济下滑而减 少。2008-2010年,债务不断上升
区别于美国,欧洲无法通过印制钞票来缓 解
对于用流动性换取时间,市场已经没有耐 心,丧失信心:
有的国家,不违约是不可能的。紧缩财政 导致政治和社会动荡——希腊债务重组 (违约)——下一个是谁?——涉及银 行?——是否注资?——政府能否负担?
关键是问题怎么出现?
可能性一:希腊违约,9月挺过去,但是12月? 一旦无序违约,发生挤兑,将会传导至西班 牙等国
企业仍有竞争力:大企业(丰田、本田,商 社)打造国际市场份额,在供应链中大企业 处于下游,上游是中小企业(与中国相反)
国内金融业不断调整,金融国际化(银行从 间接参与向直接参与转变),走向亚洲
挑战
核污染、原油价格上涨、外界关注其财政 赤字
税负谁来负担:消费税,所得税
制造业面临压力:日元升值,危机中中国 高性价比的产品挑战其产品竞争力——期 待人民币国际化
周英 中央民族大学
欧债危机
欧洲债务陷阱 欧洲增长率长期<2%,短期1%,甚至是负增长 基本赤字上升。欧债危机,是福利的原因吗? 基本赤字(剔除利息) 须支付巨额利息:无法低利率(德对通涨敏感)
欧债危机迫在眉睫 美国债务危机——癌症 欧洲债务危机——心脏病+大出血
危机的共性
信贷高速扩张,房地产泡沫:欧元区带给各个国 家的好处是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风险下降,助长 了(特别是欧猪四国)信贷扩张(30% )
四、中国经贸发展问题
反危机措施的副作用 反危机措施出台过程中普遍存在“能哭闹
的孩子有糖吃”现象,政治游说能力强的 行业和受发达国 家自私自利反危机政策的溢出效应冲击, 他们目前的压力更大,财政赤字、通货膨 胀、贸易逆差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越 南、印度)
有问题 美国——居民借贷,金融和政府债务,但企业没
太大问题 5~6年也无法乐观,史无前例
赢者通吃,以时间换空间
治标靠通涨,治本靠增长
国内政治:民主、共和党的差异小
“人血馒头”——欧洲出现问题,有钱的 欧洲的银行或者欧洲央行购买美债,存在 美联储,增加了美国债务的流动性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
经济形势虽然严峻,但是政府可控制,百 姓可容忍
未来
21C第二个十年的中长期规划:2011-2015,为实 现创新经济打基础,在增长速度上压低;20152020,在依靠创新经济而非能源、原材料出口的 基础上保5%,增6%
2020年目标:
跻身世界前5强(掉德、英):美国(3.1-3.2亿 人口),中国(13亿人口),日本(1.27亿人 口),印度(13亿)
问题 欧债危机,日元坚挺,企业压力巨大 升值至90的时候仍能扛得住,但是76的时
候挑战巨大——通缩 财政赤字: 50%至200
好的一面 以往危机,日本企业国际化帮助其迅速复苏 抓住很多订单 认为:靠内需无出路,制造业是其支柱
精英政治,执行部门(年功序列制)独立于中央的 组阁
即使财政压力大,但国民没有流动性恐慌,增长给 国民以信心
风险不在今天,可能在明天:即使美国债 务危机5~6年也可能解决不了
风险不在国内,可能在国外:中国国内情 况总体不错,增长,通涨不断得到控制
风险不在(外国的)经济,可能在(外国 的)政治:财政紧缩>的2%可能导致内乱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企业经营压力
解决办法——稳住市场信心 通涨增加名义(例如在90S末的中国) 财政紧缩+经济增长:不太可能 违约、重组:允许弱国有序重组 帮助欧洲央行扩大购买主权债务的量
欧元区某种程度的财政一体化:强国转移 支付,弱国让出财政的部分主权
美债危机
主权债务问题 存量难以消减,增量不会恶化 资产负债表的危机——政府、金融、居民、企业 日本——金融、实体企业、政府出钱,但居民没
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 立
199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4,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2,1994,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95,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6,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韦胜强.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六大 关系. 传承,2010年第6期
研究议题及相关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对外贸易历史和现状 方法论:定性研究(民族志);定性研究
的叙述性转型——讲述一个个性化的故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文化进程 文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外贸发展对文化
的影响 ……请你思考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
刘向东. 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起步的?. 对 外经贸实务,2010年
李玉举.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成 就及“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 宏观经 济管理,2010年第4期
李应振,李玉举. 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不协 调问题及对策. 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 3期
林桂军,孙玉琴. 中国对外开放思维定式 的稳定性. 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2期
持续增加
(三)中国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 因素
人口规模和人口红利(数量和质量)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 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 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 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 “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 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 人口红利逆转. 南风窗,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