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8,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1,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2,“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
2003,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 出
2004,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 布
人均3.5万美元,俄(1.4亿)
百姓生活:高品位、舒适、有趣的生活
重点
高技术、新经济在拉动中的比例:从 <10%,到2015年的时候力争3035%
能源、原材料出口维持(不增加):原材 料出口占比90%下降为50%
第二波私有化:目前私有经济比重40%
大量固定资本的改造:18-20年折旧—— 8-10年
强国离开:德国依赖出口,弱国情况不好也会影 响它;拯救成本<撤出成本
欧元区往前走不情愿,但往后走更难、更危 险
面临大选,很难往前走,但必须往前走,在 事情更糟的时候,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有人认为高福利也能改——政治 改革(巴西金融危机中的改革造就了巴西的 今天)
欧洲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日本:长期的轻微 的衰退
些议题 建议从人文的角度选取,从历史观出发
中国对外开放历程 ——30年30件大事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设立经济特区 198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6,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
线提出 198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2004,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004,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005,农业税条例废止 200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
史任务
2005,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006,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

2007,《物权法》出台 2007,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对外开放是怎样起步的
公共基础设施、住房的建设
以前重在社会保障、人均收入;将基础设施 延后(贪污腐败)
2018年世界杯契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金融体系提高效率,风险防范 引进外资
挑战 投资:有钱人买外国不动产 外贸和内需下降 财政赤字,主权债务占的10%——引进外

通货膨胀,贷款利率太高
机遇:国际环境对俄空前有利;俄经历了 大起大落,国内政局稳定
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赶超过程中的代价 和次优选择
汇率问题是真正大规模、大范围影响中国出口企 业的问题
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发展前 景广为人们看好的发展中国家发生国际收支危机 的频率甚至往往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被动的边缘地位,且资本积 累不足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越高,对进口资本品和其它投 入品的需求通常增长越快,导致其经常项目收支 恶化
不断深化和扩散的工业化进程
人口众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国产业 高度多样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包罗 万象
企业经历风雨,竞争力增强 新兴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大 “走出去”方兴未艾,带动出口效应明显
(四)中国外贸发展趋势
中国规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东西部差距以及人均较低 人均不可能也不应越居世界一、二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
中国是否该出手购买危机国家债券——谨慎;实体资 产的购买机会(希腊进入援助计划,国有资产会私有 化,一些资产会比较便宜,有机会注资银行)
不要去说拯救这个、那个,先拯救我们自己——杜厚 文
外汇储备为什么非得买外国债券保值增值?难道不能 较多地消费吗?例如,增加访问学者工资?——周英
中国的风险
管理体制改革 广东、福建设立特区 在京津沪和沿海地区推进对外开放和扩大
外贸自主权 利用外资和创办合资企业 开创引进先进技术新局面
2011外贸形势
一、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十 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二、2011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开局 较好,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国民的忍耐力受到冲击
俄罗斯主权债务问题
经济增长 在解体后下滑 普京时代:较为快速的增长(2000-2008,
年均7%) 梅普时代:遭受重创时期(2009年7.9%,
全球-0.6%,美国-2.7%,德国-5.3%,中 国8.7%)
并非数据般凄惨
其中,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向 好——反危机方案的结果
三、2011年全年外贸发展环境总体有所改 善,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一)世界经济形势
通胀正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蔓延扩 散
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 日本大地震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变数
欧美等国的主权债务 危机
——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记 录,2011.9.17-9.18
1 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 与发展
周英 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研究议题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
参考文献
夏秀瑞 孙玉琴. 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 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月
孙玉琴. 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二册). 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商务部网站 梅新育 博客
静悄悄的革命.激烈方式的革命
革命——权利关系的变化 全球关系的大洗牌,各国间的矛盾 全球愤怒的时代
中国对策
如果全球陷入深度衰退,中国的刺激政策 上一轮刺激政策4万亿,实际9.3万亿,导致
中长期不良资产上升,通涨;动作迟缓 (2007年还紧缩) 下一轮应小一半还多,不应过度使用货币政 策,应重视财政政策,并且注重消费刺激而 非投资 财政体制改革,94年分税制改革后没有动过 (地方政府事权多,财权少,地方政府负债 靠卖土地)——应整顿资产负债,多发国债
可能性二:欧洲央行()购买危机国家的国债, 长期低收益率、高价格,能否持续;德国的 央行会不愿意继续买单
可能性三:意大利银行体系的崩盘、法国银行 崩盘
欧元区瓦解?
欧盟不是财政联盟,无惩罚机制,怎能维持。— —最初的设计目的,欧洲合众国
弱国离开、强国离开都代价巨大
弱国离开:主权债务违约,货币贬值——债务成 本巨大,无欧元区保障,更无人贷款;像希腊, 即使货币贬值也无竞争力
财政政策缺乏纪律(是货币联盟,而非财政联盟, 缺乏经济协调):忽视《马约》,希腊、葡萄牙 长期超过赤字上限,但市场仍然贷款给他们
欧洲央行加大杠杆率,购买美债产生损失(美国 金融危机是其导火索),银行将危机转嫁给政府。 然而财政支出无弹性,财政收入因经济下滑而减 少。2008-2010年,债务不断上升
区别于美国,欧洲无法通过印制钞票来缓 解
对于用流动性换取时间,市场已经没有耐 心,丧失信心:
有的国家,不违约是不可能的。紧缩财政 导致政治和社会动荡——希腊债务重组 (违约)——下一个是谁?——涉及银 行?——是否注资?——政府能否负担?
关键是问题怎么出现?
可能性一:希腊违约,9月挺过去,但是12月? 一旦无序违约,发生挤兑,将会传导至西班 牙等国
企业仍有竞争力:大企业(丰田、本田,商 社)打造国际市场份额,在供应链中大企业 处于下游,上游是中小企业(与中国相反)
国内金融业不断调整,金融国际化(银行从 间接参与向直接参与转变),走向亚洲
挑战
核污染、原油价格上涨、外界关注其财政 赤字
税负谁来负担:消费税,所得税
制造业面临压力:日元升值,危机中中国 高性价比的产品挑战其产品竞争力——期 待人民币国际化
周英 中央民族大学
欧债危机
欧洲债务陷阱 欧洲增长率长期<2%,短期1%,甚至是负增长 基本赤字上升。欧债危机,是福利的原因吗? 基本赤字(剔除利息) 须支付巨额利息:无法低利率(德对通涨敏感)
欧债危机迫在眉睫 美国债务危机——癌症 欧洲债务危机——心脏病+大出血
危机的共性
信贷高速扩张,房地产泡沫:欧元区带给各个国 家的好处是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风险下降,助长 了(特别是欧猪四国)信贷扩张(30% )
四、中国经贸发展问题
反危机措施的副作用 反危机措施出台过程中普遍存在“能哭闹
的孩子有糖吃”现象,政治游说能力强的 行业和受发达国 家自私自利反危机政策的溢出效应冲击, 他们目前的压力更大,财政赤字、通货膨 胀、贸易逆差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越 南、印度)
有问题 美国——居民借贷,金融和政府债务,但企业没
太大问题 5~6年也无法乐观,史无前例
赢者通吃,以时间换空间
治标靠通涨,治本靠增长
国内政治:民主、共和党的差异小
“人血馒头”——欧洲出现问题,有钱的 欧洲的银行或者欧洲央行购买美债,存在 美联储,增加了美国债务的流动性
日本主权债务问题
经济形势虽然严峻,但是政府可控制,百 姓可容忍
未来
21C第二个十年的中长期规划:2011-2015,为实 现创新经济打基础,在增长速度上压低;20152020,在依靠创新经济而非能源、原材料出口的 基础上保5%,增6%
2020年目标:
跻身世界前5强(掉德、英):美国(3.1-3.2亿 人口),中国(13亿人口),日本(1.27亿人 口),印度(13亿)
问题 欧债危机,日元坚挺,企业压力巨大 升值至90的时候仍能扛得住,但是76的时
候挑战巨大——通缩 财政赤字: 50%至200
好的一面 以往危机,日本企业国际化帮助其迅速复苏 抓住很多订单 认为:靠内需无出路,制造业是其支柱
精英政治,执行部门(年功序列制)独立于中央的 组阁
即使财政压力大,但国民没有流动性恐慌,增长给 国民以信心
风险不在今天,可能在明天:即使美国债 务危机5~6年也可能解决不了
风险不在国内,可能在国外:中国国内情 况总体不错,增长,通涨不断得到控制
风险不在(外国的)经济,可能在(外国 的)政治:财政紧缩>的2%可能导致内乱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企业经营压力
解决办法——稳住市场信心 通涨增加名义(例如在90S末的中国) 财政紧缩+经济增长:不太可能 违约、重组:允许弱国有序重组 帮助欧洲央行扩大购买主权债务的量
欧元区某种程度的财政一体化:强国转移 支付,弱国让出财政的部分主权
美债危机
主权债务问题 存量难以消减,增量不会恶化 资产负债表的危机——政府、金融、居民、企业 日本——金融、实体企业、政府出钱,但居民没
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 立
199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4,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2,1994,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95,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6,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韦胜强.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六大 关系. 传承,2010年第6期
研究议题及相关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对外贸易历史和现状 方法论:定性研究(民族志);定性研究
的叙述性转型——讲述一个个性化的故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文化进程 文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外贸发展对文化
的影响 ……请你思考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
刘向东. 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起步的?. 对 外经贸实务,2010年
李玉举.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成 就及“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 宏观经 济管理,2010年第4期
李应振,李玉举. 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不协 调问题及对策. 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 3期
林桂军,孙玉琴. 中国对外开放思维定式 的稳定性. 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2期
持续增加
(三)中国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 因素
人口规模和人口红利(数量和质量)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 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 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 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 “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 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 人口红利逆转. 南风窗,2011年第1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