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凛凛黎候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风凛凛黎候虎
——美术课与综合实践课整合教学案例
停河舖中学贾峰虎【课题名称】威风凛凛黎候虎
【活动年级】九年级
【指导教师】贾峰虎
【课题背景】
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美术伴随文明的进步,是人类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历史地理、自然环境、风俗民情有着必然联系,是民族独特思维模式、认知方式、表达方法的流露,是民族审美情趣、文化形态和人格精神的反映。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宝贵的民间美术传统、灿烂的民间美术文化和杰出的民间美术成就较以往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真正文明和实现现代化的标志。

黎侯虎,发祥于山西黎城县,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是黎城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朵奇葩。

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间风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

黎侯虎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虎。

1998年农历虎年,黎侯虎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使黎侯虎一下子名闻全国。

黎侯虎名扬海内外,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08年7月,黎侯虎被正式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民间工艺参展品,奥运会期间将在北京地坛公园向中外朋友进行为期15天的展示。

黎侯虎布艺制作源于黎城县赵家山村谷驼一带,后发展到黄崖洞、东阳关、停河铺等地。

为我们进行黎候虎课题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使学生了解黎候虎的造型特点;了解黎候虎的发展史、种类,并通过构思、设计、创造的过程,掌握制作黎候虎的基本手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使孩子们从丰富多彩的乡土民间美术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它们拥有浓厚兴趣和情感,并对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产生责任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困难的品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活动方式】
教师指导下分组活动,尊重个人意愿,每组10—12人,人员分配公平公正,每一组是一个班级的缩影,学生自己选组长,自己分工,做到各有所长以学生探究过程为重心,从专题确立到方法运用,最后文字整理,都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究独立完成,教师精心设计内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因材施教。

小组奖励:每个学生不管如何,只要有进步,只要对小组有贡献,就要奖励;成绩好的小组也要奖励。

【活动过程】本活动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触课题
(1)引入
2700年前春秋时期的黎城县是黎侯国。

“虎”是黎侯境域的图腾。

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
仰的重要特征。

黎城民间虎形器形态多样,分别由玉石、草编、剪纸、根雕、刺绣等材料制作,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富文化传统价值的当数家家都会缝制的布老虎。

虎被祖先视为神兽,“虎”与“福”谐音,故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

老虎为兽中之王,被作为坚强、勇敢的象征,被作为统治者的象征,被作为辟邪的产物。

民间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根据老虎特征选择红黄布料为主制作的布老虎肢体造型粗、短、胖,头微昂,整体呈团块状,用来作为看护婴儿之宝,陪伴婴儿成长,极具观赏性,成为黎城民间传统工艺品。

为了区别与各地布老虎的不同,黎城布老虎就确定为“黎侯虎”。

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长治籍人士胡富国闻讯后欣然题写了“黎侯虎”三个大字。

(2)教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欣赏,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什么是黎候虎?黎候虎的特征是什么?黎候虎的寓意有哪些?我们的地方民间美术还用什么?教师在课前设疑,让学生课前先去寻找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对黎候虎的探究兴趣,然后教师结合多媒体提供大量的作品欣赏、总结交流,解决问题,为接下去的具体活动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参观访问,加深印象。

在史料中,唯一对古黎国有记载的就是关于西伯戡黎的故事,说的是周文王在伐商以前攻打黎国,并灭掉黎国的战士,历史记载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是民间却留下了一段传说。

传说这之后,周文王和某士相继去世,继位的周武王了解到这件事违反了天意,就把逃到邻国的黎侯国军请了回来,把宝物玉石虎还给了他,并帮助他建立了新的黎侯国,一年后,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后来人们纷纷用各种原料制作老虎,并取名为“黎侯虎”。

黎侯虎是黎城民间手工技艺的一个缩影,集历史传说、虎的原始崇拜、图案纹饰和所昭示的信仰与审美观念为一体,民间赋予黎侯虎以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
家生财等民俗功效。

表现了黎城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鲜明的民俗特性,是黎城地域里人们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的特定惯例。

如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怀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小孩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更迭、风雨的洗礼,化为一种民俗文化,黎侯虎深深地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

组织学生到村子里专门缝制黎候虎的农户家中进行实地观察,完成一件精致的黎候虎作品,需要了解那些知识?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同学们提出问题:制作黎候虎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基本手法和一般步骤;作品的展示方式,黎候虎的市场前景、市场价值……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初步的实践访问,在实践当中寻找答案。

第三阶段:自主实践、尝试制作
(1)请民间艺人深入课堂进行实地指导,进行黎候虎的制作。

黎侯虎制作工艺主要分六个步骤:
选择代表喜庆、吉祥的红黄两种颜色的布料;
将虎身的两大块布料和虎身花纹裁剪备用,剪的时候要精剪细裁,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代表了一种虎威;
将虎身两大块布位缝得严严实实,有了那种虎虎生威的精神劲;
再往虎身内填充木屑使之成形,填的时候要捣实,使虎有了性格,有了一种王者气度;
将黎侯虎的眼、眉、耳等部位绣制好,尤其是用蓝缎缝制眉目,代表着虎的怒点。

虎体纹饰是旋风图案,有“三、六、九”之分,取平平安安、顺顺当当之意;
最后将事先裁剪好的花纹粘贴虎身,再将事先绣制好的眼、眉、耳等缝制在相
关部位,就完成了一件布艺黎侯虎。

(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与艺人共同辅导。

第四阶段:展示作品活动反思
分组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谈自己的制作感受。

各小组写好活动心得,完成填写记录表。

第五阶段:活动的延伸
内容及方法指导:
(1)调查黎候虎的市场前景以及存在问题,写出一份黎候虎的改进措施的建议。

(2)问绕黎候虎之一传统手工艺品还可以延伸出哪些手工艺品,自己设计一-------三幅作品。

第六阶段:教师总结阶段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写好对各组活动的评价: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查找的资料是否实用丰富,制作的作品是否精美有创意等,在每个活动环节教师相应的作一些评价,以改正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从学生的心得中,可以知道,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都有很大的收获及成果,有的从黎候虎的历史与发展入手,感受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有的从制作工艺入手,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有的发掘民间美术的经济价值,建议黎候虎走向国际,提高它的国际地位;更有的展望民间美术的未来,畅想黎候虎与高科技结合后的飞速发展。

本环节活动教师可结合语文课的写作指导。

【学生体会】
61班张月丽
在这节课中我体会到了要成功就会有汗水和辛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99% 的汗水 +1% 的天赋,我在这节课中总算是体会到了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
成功的喜悦,我一定会把我做的黎候虎作品好好地保存起来的。

64班秦雪芬
上了黎候虎这节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在这个课上使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也为我毕业后走上社会提供了一条创业方向,通过这一课,我还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勤思考、乐实践、意求新”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精益求精”。

(附表样)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威风凛凛黎候虎)资料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