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
首先,我觉得查阅有关资料是一种读书方法,但是,无论怎样权威的资料也有不正确或者疏漏之处,这一点已经是大家知道的了,我就不举出事例。
蒋老师说“有关资料,它们众口一词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
”这样说不是模棱两可吗?问题仍然是问题,等于没说。
“相”字到底是哪类词?在《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有“儿已薄禄相”,这个“相”是“福相”的意思,难道也是专家说的副词?从语法角度讲,这“相”是做的宾语,难道说“副词”还能做宾语不成?
其次,蒋老师说“笔者谨按:‘相’作副词更好理解,因为它可以不译出。
而作代词是要译出来的”。
我认为对“相”字的词性的认定不是看好理解还是不好理解的问题,若是这样,岂不是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吗?判断的标准只能是语言环境和句子意思,这才是客观标准,因为汉语的每一类词都有它的语法功能和表意功能。
第三,再谈谈本文的“相”字为什幺该做三类词来理解。
试分析蒋老师说的句子:“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从语法角度看,“相”在句中做“许”的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这是大家公认的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
如果讲为副词,副词能做宾语吗?从语意角度讲,“相”应该是“你的要求”的意思,而且必须翻译出来,句子的表意才完整,不是蒋老师说的“它可以不译出”。
(这也可以以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7页的注释为证)
再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句中的“相”
专注下一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