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人教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田字格”,认识笔划“横”,学会在田字格中书写生
字“一”。
2、学会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3、了解诗所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和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学写一个生字,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亭台”、“烟村”,对诗所描绘的意境的理解以及写好笔划“横”。
教学准备:课件、音节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一、看图导入新课(5)
1.出示图片
导语: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2.说图意,教学“亭台”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在远处看到了什么?在近处你们又看到什么?(有什么?什么样的什么?在干什么?说什么?)
3.总结
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住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山上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山下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你觉得这充满生机的村庄美不美?有一位诗人看到了这么美的村子,忍不住把它写成了一首小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第一课——《一去二三里》。
(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15)
1.读课题,教学“里”、“去”(3)
谁能把课题读一读?这里面藏着两个生字(出示卡片)小朋友你认识它们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预设:拼音、加一加、组词)
里还有另外的用法,是一个长度单位,一里,相当于500米,绕操场跑两圈,在这首诗中,里表示的就是500米。
再次齐读课题。
2.自读诗歌,教学“烟村”(5)
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开到44页,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有不认识的字,请教一下拼音宝宝,或者举手问老师。
开始吧!
检查,个读——评价——齐读
(难点预设:四、十、枝,读准翘舌音)
3.教学数字(7)
(1)找生字
在这首诗里有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请小朋友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吗?(一到十,十个数字)。
请用铅笔把它们找出来,边找边读。
谁来告诉大家,数字宝宝藏在哪儿呢?
(2)游戏:
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信封,黄色信封里是拼音一到十,白色的是汉字一到十,请把他们拿出来,放在桌上,徐老师举个例子,一个同学个同学拿出音节“yi”,另一名同学边读边拿出汉字“一”,读完一张,就把它放回信封,听明白了吗?开始!
小朋友们刚才合作得非常棒!掌声送给自己。
(3)开火车读汉字。
三、再读诗歌,读出韵味(5)
1. “一”的变调
学会了诗歌中的生字,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我相信小朋友会读得更好。
读准“一”,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有一个数字宝宝在古诗里的声调变了,它是谁呢?“一”是个小魔术,单个汉字,我们读“yi”,在这首诗里,读第二声,跟老师读一遍。
2.读出古诗的韵味
小朋友们已经能把古诗读准确了,可没有读出古诗的味道,读好古诗要读好停顿,请根据老师给的停顿符号,试着读一读。
个读——范读——再练习——个读——齐读
四、书写“一”(10)
1.认识田字格
拼音宝宝的家是四线格,汉字宝宝的家叫“田字格”,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田字格”。
请仔细观察,他的家像一个什么字?有四个房间,他们叫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还有两条线,叫做“横中线、竖中线”。
让我们一起用儿歌来记住它吧!
2.读儿歌“田字格”
3.观察“一”字
小朋友,“一”由什么笔画写成的呢?
请小朋友观察“一”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它写在哪儿呢?(横中线)
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写的,(从左写到右,微微往上斜)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习书写。
(提醒书写姿势)
6、反馈、交流。
五、总结、拓展(5)
1.积累诗歌
小朋友这么能干,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读诗,你们发现了什么?(藏着数字)
齐读
你们还学过哪些有数字的诗歌呢?(数字歌)
2总结
小朋友,多有意思的数字啊,你们记住他们了吗?如果你对这些数字也有兴趣,也可以用他们来编儿歌哦!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