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协调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1期
总第920

一、引言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管理是提升地区或产业竞争力的两种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的出现和供应链的产生都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以价值链为基础在集成化思想指引下运作,它们共生共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分散经营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产业集群能够为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优越的生态环境;同时,供应链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竞争
力的提高,由此,产业集群与供应链有一定的耦合基础。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但运用耦合理论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协调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选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长沙汽车产业为例,构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评价指标,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分析2010年-2017年间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度发展程度。

二、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系统都是十分复杂的,两者存在耦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影响因素众多,耦合水平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序参量的选择对系统有序度的计算十分重要,所选取的指标体系需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确定描述耦合系统的状态。

本文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来构建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的指标体系,以清晰地揭示两者发展的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

对于产业集群,本文分别从集聚度、经济指标、生产规模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能够代表其发展水平的一级指标。

其中由聚集企业个数一个二级指标构成集聚度指标;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个二级指标构成经济指标;由主要产品产量和出口交货值两个二级指标构成生产规模指标;由研发人数和新产品产值两个二级指标构成创新能力指标。

对于供应链系统,从供应链的“四流”,即从市场需求、物流因素、资金因素和信息因素四个维度,构建能够代表其发展水平的一级指标。

其中市场需求指标由销售产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两个二级指标构成;物流因素指标由存货周转率、年末库存总额和产销率三个二级指标构成;资金因素指标由总资产贡献率和固定资产投入两个二
级指标构成;信息因素由信息传递及时率一个二级指标构成。

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表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
1.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有序度
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耦合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令其转化为序参量对子系统的有序度,再利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得到子系统的有序度。

设x ij (i=1,2,…,n;j=1,2,…,m )为序参量的值,描述子系统发展水平的若干指标;A ij ,B ij 分别为序参量的上、下限值;u ij 是子系统i 的第j 个指标的有序度,因此子系统的有序度u ij
可以表示为如下:
(1)
u ij 为序参量x ij 对子系统的有序度,反映各指标达到目标的满意程度。

u ij 的值在0-1之间,u ij 越趋近0则越不满意,u ij 越趋近1则越满意。

由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属于两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对子系统内部各个序参量的有序度可以通过线性加权法实现。

因此,设U i (i=1,2)分别表示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两个子系统对整个系统的有序度,则计算公式如下: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协调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绩效评价研究(17YBA43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适应“两型社会”发展的长株潭区域物流体系构建(15C1448)
摘要:本文以长沙汽车产业为例,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构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
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长沙汽车产业从2010年-2017年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以及目前的初步协调三个阶段,最后提出协调发展的优化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耦合协调度模型;协调发展
■符瑛阳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闻一鸣湖南工商大学
■王炫
唐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2)
U i 为子系统对整个系统有序度,λij 为子系统i 的第j 个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运用SPSS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法得到。

2.耦合度函数
耦合度是用于衡量在发展过程中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调一致的程度。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以及耦合度函数,建立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耦合度计算公式如下:
(3)
C 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系统的耦合度;U 1、U 2分别为产业集群、供应链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

耦合度值C 在0-1之间,即。

3.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作为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判别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作用的强度,预警两者发展秩序。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耦合度难以反映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整体功效与协同效应,不能较好地反映两者发展水平的高低。

为此,为更好地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构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协调度模型,评判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的协调程度,其算法公式如下:
(5)
D 为耦合协调度;C 为耦合度;T 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综合调和指数,其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其
中令
,
以保证,
以便于使用;a、b 为待定系数,令
a=0.5,b=0.5。

耦合协调度是用来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之间偶和协调发展程度的,取值范围为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产业集群与供
应链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根据顾占波的协调等级标准进行简化,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具体耦合评价等级如下表2所示。

表2
协调等级表
四、实证分析1.数据来源
实证分析所需要的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2010年-2017年《长沙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长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相关政府报告和参考文献等,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2.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SPSS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产业集群系统、供应链系统中各指标的权
重值,利用本文建立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可以得到2010年-2017
年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发展协调度以及协调等级,具体见表3。

表3
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度及评价结果
从表3的两者协调等级来看,两者的耦合协调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达到了目前的初步协调。

随着2012年长沙汽车产业的崛起,两者的耦合也从中度失调的阶段上升到轻度失调的阶段,之后再随着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发展的重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向着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的阶段不断进步。

五、优化对策
为促进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构建集群内的供应链联盟,促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的程度尚处于初步协调的水平,在汽车产业集群内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组建供应链联盟,在精细专业化、紧密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

同时,在长沙范围内,我们可以发挥供应链联盟的引导作用,引导汽车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发挥中观层面的调控作用,使集群内的竞争有序出现,消除不符合长沙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实现产业集群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构建快速反应的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的共享和快速反应作为供应链信息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加强对信息的管理成为了一种必然。

长沙汽车产业集群可以以供应链联盟信息的共享机制构建一个公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间信息功效的程度,提高产业集群的信息共享效率和共享程度。

在电子商务、EDI 技术、局域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联盟伙伴通过上下游关系传递有效的库存、需求、生产计划等信息,使汽车供应链各节点形成无缝连接,增强整个汽车供应链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通过供应链联盟构建
的共享信息平台,汽车产业集群实现集群内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再由点到面,最终使得集群内企业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了长沙汽车产业集群内信息交易成本,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
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汽车产业集群容易滋生企业的创新惰性,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激励和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

由于中小企业的趋利的弊端存在,政府要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比如,通过设立汽137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年11期
总第920

车零部件企业科技创新基金、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措施,鼓励集群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研发和创新,保护创新主体利益,引导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

同时,整合企业的经济资源、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实行产、学、研合作,通过企业对技术的高强度需求,促进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技术供给,形成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有效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的技术发展水平。

可依托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和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平台,打造适合长沙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院,加强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重视自主研发建设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分工协作、多领域、全方位的技术发展格局,推出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核心的汽车重要零部件。

借鉴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提高长沙汽车产业集群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与长沙各研发机构的关系。

4.加强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长沙市尤其是湖南省有关高校应调研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努力培养能适应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需求的高端人才;高校和企业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对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对熟练技术工人的培育,提高一般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团队;建立汽车人才发展基金,向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技术发展中的专业人才实施政策倾斜。

同时,注重人才的引进。

组织企业在沿海地区或国外举办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引进国内外高级汽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完善政策和配套措施,解决机制性问题,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聂玮,董靓,张璐,江元博,雷茁.基于AHP 的风景旅游建筑与场地的耦合度评价体系建构[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31(03):137-142.
[2]许祥鹏.促进长株潭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4(09):51-54.
[3]刘国金.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演进实证研究[J].商,2016(15):303.[4]吴碧凡.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动态均衡及现状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5]郭湖斌,齐源.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及空间协同特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436(11):81-89.
[6]张亚贞.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J].物流技术,2014(3):324-326.
[7]Brock W,Xepapadeas A.Modeling Coupled Climate,Ecosystems,and Economic Systems[J].DEOS Working Papers,2015.
[8]王兆峰.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企业经济,2019,38(12):5-13+2.
[9]伍宁杰,官翠铃,邱映贵.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04):89-99.
作者简介:符瑛(1972-),女,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阳慧(1998-),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闻一鸣(1998-),男,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本
科生,研究方向:物流金融
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
■胡蓉
廖望科大理大学

要:根据产业结构高级化内涵,运用熵权法对2000年
-2017年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在前十余年间云南省产业结构尚处于低水平区间徘徊的阶段,2012年后开始迅速发展,朝着更高级的方向前进。

其关键在于期间云南省朝高技术产业方向调整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此基础上,针对高级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诸如制造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提升制造业、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对策。

关键词:云南省;熵权法;产业结构高级化
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区域产业结构随着技术结构与需求结构的演变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素质的过程,也可将其称为产业结构升级。

经过高级化的过程,区域经济水平将得到整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近几年,云南省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经济结构也得到了明显优化,但一些产业结构问题,比如产业现代化程度低、个别产业发展滞后和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

正确认识云南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对于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熵权法对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等六个指标赋予权重,加权求和,测度出2000年-2017年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

再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分析,并基于高级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概况
2000年以来,云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地区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都保持了稳步增长。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来看,产业结构呈不断优化态势。

2017年,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2:37.9:47.8,与2000年的22.3:43.1:34.55相比,第一产业下降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3.3个百分点。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中,第一、二产业逐年下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一产业下降得最多。

从主导产业的转化过程来看,这种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一般演变规律,即在以工业为主导后又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方向演进。

二、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测度1.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将采用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制造业发展系数、产业国际化、产业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